物理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关于科学家的事迹作文五篇800字(精选)

写科学家事迹的范文一这个寒假,许多本书让我受益良多,其中一本是我领悟了许多,那就是《爱因斯坦的故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小城镇,他刚生下来的时候,脑袋特别大,与他身体的比例很不协调,尤其是后脑勺,不但大,而且有棱有角。
当爱因斯坦3岁时才“咿呀”学语,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
当他10岁时,父母送他去上学,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
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
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
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这样一个孩子居然能说出这么令人佩服的话,可见爱因斯坦是个上进的孩子。
还记得当许多年轻人缠住他,要他说出成功的秘诀时,他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并解释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奋,y表示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则表示务必少说空话。
”许多年来,爱因斯坦的这个神奇的成功等式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从爱因斯坦的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勤奋、正确的方法和少说空话使爱因斯坦由笨头笨脑变为巨人的。
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
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人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中国有名科学家事迹五篇优秀

中国有名科学家事迹五篇优秀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氢弹和原子弹的研制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职务。
他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宇从小就是好朋友。
他们的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的老师,都住在清华园。
很小的时候两个人就在一块儿玩,后来还在一个中学读书。
他们俩都很聪明,但是性格不同,杨振宇比较机灵,邓稼先沉稳老实。
可是他们都很敬重对方,比对方的优点为榜样互相学习。
这样两人成了好朋友。
长大以后,他们都在美国留学,并且都学习理论物理学,搞原子核物理研究。
邓稼先毕业后不久返回祖国,支持祖国的科技建设,杨振宇则继续留在美国搞科学研究。
邓稼先回国以后,被派去领导和组织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1964年10月2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杨振宇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很为自己的祖国高兴,同时他也很想知道自己的好朋友邓稼先是否也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工作。
但他知道这是国家机密,如果问邓稼先,会让他为难的,所以就一直没问过。
1971年,杨振宇回国,邓稼先到首都机场迎接分别整整二十年的老朋友,两人一见面就没完没了地聊了起来。
但是由于邓稼先从事的工作都是国家机密,两人的谈话总是点到为止,尽量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
可是杨振宇十分想知道邓稼先是否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于是就绕着弯子问他:“听说中国研究原子弹的专家中有美国人,有这么回事么”这个问题让邓稼先很为难。
如果回答说“没有”,就证明了自己很了解参加原子弹试验的成员,这实际上是承认了自己也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制;如果回答说“不知道”,又是在欺骗老朋友。
于是他就想出一个既不泄密,也不欺骗朋友的办法,说:“我以后再告诉你吧。
”于是,邓稼先把这个问题向上级汇报,最终得到周总理的批准。
邓稼先这才如实地答复了老朋友的问题。
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无论是对待国家还是朋友,都以诚为本。
1986年,邓稼先病逝,杨振宇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朋友而十分悲痛,他在从美国发来的电报中说:“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关于物理的名人故事

关于物理的名人故事伽利略不断地改良着,不断地制造着,最终,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三十二倍。
一天晚上,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伽利略拿起自己的望远镜对准了月亮。
咦,月亮并不是象几千年来人们所说的那样光滑无瑕,那上面象地球一样,有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呢!关于物理的名人故事218世纪中叶,英国格拉斯葛高校,有位名叫里德斯德的教授,一天晚上,他把瓦特约到自己的办公室,对瓦特说:“我知道你是个很聪慧的机器修理工,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瓦特说:“我能帮你什么忙呢?”里德斯德教授说:“我的一套机器图纸被人偷去了。
但是要根据图纸把这台机器造出来是特别困难的,偷图纸的人肯定会来找你帮助加工的。
假如那人来找你,请你务必告知我。
”就在这时,教授的一个青年助手,拎着一把水壶进来,给他俩每人沏了一杯咖啡。
那位助手把水壶放在火炉上,关上门就出去了。
教授起身走到门边,把门反锁了起来。
教授和瓦特边喝咖啡边谈着教授的图纸。
慢慢地,瓦特觉得头昏脑胀,他估量是咖啡有问题,只觉得浑身无力,一会儿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当瓦特醒来时,已经是其次天了。
他睁眼一看,里斯德教授已经死了,在教授的颈上有一枚五厘米长带有软木塞的.针。
瓦特支撑着爬起来去开门,却发觉门是反锁着的,钥匙在教授的身上。
瓦特回忆起昨晚的事,怀疑是那个助手干的。
但那个助手出去了就再没有进来,教授颈上的针又是谁扎的呢?他盯着教授颈上的毒针和那软木塞认真看了好一会,最终弄明白了:水蒸气在膨胀时,它的压力比水要大近千倍。
那个助手把水壶放在火炉上时,就把插有毒针的软木塞堵在壶嘴上了,并且将壶嘴对准了教授的颈部。
水烧开的时候,因壶嘴被软木塞子堵着,蒸汽的压力就不断增加,最终蒸汽的压力到达肯定程度,软木塞带着毒针喷射出去,射向了教授。
警察来了以后,瓦特谈了自己的想法。
经过警察的侦破,凶手就是教授的助手。
后来,瓦特从水蒸气得到启发创造了蒸汽机。
关于物理的名人故事3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索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
物理名人故事(精选)

物理名人故事(精选)第一篇:物理名人故事 (精选)焦耳小时候的故事英国着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
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打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
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
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
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先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
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是举世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23岁毕业于着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
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
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五篇范文

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五篇范文第一篇: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著名的物理科学家的贡献或事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后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
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
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
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
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
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艾萨克•牛顿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SirIsaacNewtonFRS,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邓稼先物理学家个人事迹

邓稼先物理学家个人事迹邓稼先物理学家个人事迹是什么样的呢?邓稼先事迹大家想知道哪一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年邓稼先物理学家个人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邓稼先物理学家个人事迹篇160年前的今天,巨大的蘑菇云从罗布泊腾空而起,“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值此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为深切缅怀王淦昌、邓稼先、程开甲等九三学社“两弹一星”元勋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九三学社之声”特编选王淦昌、程开甲两位原子弹研制亲历者和邓稼先夫人许鹿希的三篇回忆文章,以激励广大九三学社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在许鹿希的记忆中,自从接受研制原子弹任务后,邓稼先几乎没有休过探亲假。
从1958年他被调去搞原子弹,到1986年他去世,前后28年间他们聚少离多。
后来在邓稼先逝世以后,许鹿希才了解到,邓稼先被调去搞核武器研究的时候,核武器研究院这一带满眼还是一片高粱,他们就是在这一片高粱地里开始了中国的原子弹工程。
最初我国建立的核武器研究基地是邓稼先领着他挑选来的大学生们,砍高粱、平地、砌墙,在北京郊外建起的。
那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
邓稼先物理学家个人事迹篇2邓稼先经常拿着饭碗过来,把菜放在地上,跟年轻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食堂为了改善伙食,养了几只鸡,结果小鸡过来把他的菜给吃了,他一回头,说菜没有了,年轻人就拨一点给他吃。
那里只有一个小棚子,只能容纳炊事员在里面炒点菜,烧点饭,干活的人都在外面吃饭。
不久,研制基地就迁到了青海的金银滩和新疆罗布泊。
1959年3、4月间,核基地部队进入新疆。
在沙漠深处,为了尽快找到场地,勘探大队和水文地质队在搞点测绘。
他们注意到,孔雀河至北山60多公里,东西长100公里,地势平坦,海拔1000米。
地质是冲击土,有些地面是戈壁,施工筑路,就地取材很便利。
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5篇

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5篇牛顿的物理科学家事迹(篇1)关于牛顿的另一个谎言是他的谦虚,证据就是牛顿老师说过两段著名的话,一段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另一段是海边捡石子。
但任何话语都是有语境的,巨人肩膀那一句的语境是这样的:胡克其实早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但由于数学不好,他只能勉强解释行星绕日的圆周运动,而且他没有认识到支配天体运行的力量其实是普遍存在的,是“万有”的。
第谷早在100年前就发现了行星的公转其实是椭圆运动,开普勒甚至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所以科学界对胡克的成果不太重视。
后来数学小狂人牛顿用微积分极其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把他提出的力学三条基本定律成功推广到了星系空间,改变了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公认的天地不一的旧观点,被科学界奉为伟大的发现。
于是胡克大怒,指责牛顿剽窃了自己的成果。
牛顿尖酸刻薄地回敬道:是啊,我还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这本是一句反语,至少不是真的想客气一下。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另一段话上:牛顿晚年因为树敌过多,来自欧洲大陆比如法德的一些新锐科学家质问他:“牛顿你牛什么啊?”牛顿此时完全地展现了他科学界大宗师的风度与水平,潇洒地回敬道:“我没有什么牛的。
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独自玩耍的小孩,偶尔会为捡到几个美丽的贝壳而欣喜若狂,却对面前浩瀚的真理大海无所察觉。
”意思是说你们连贝壳都看不见有什么资格评价我?牛顿老师人品差,不谦虚,没朋友,按现在的说法这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事业不会成功。
但我们也发现,当智商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取代情商的。
所以那些说自己情商低的所谓天才们,你们没成功只是还不够聪明而已,怨不着人家情商。
要知道,牛顿是个遗腹子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到五斤,没吃过DHA和RHA配方的奶粉,亲娘改嫁后跟文盲姥姥度过无聊的童年,没有任何的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启蒙,七岁上学以前脑子里空空如也,牛妈妈对他的期望仅仅是认识点字然后回家务农。
但是牛顿上中学后已经熟练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然后被推荐进了剑桥,20岁出头就当了卢卡斯教席的终身教授。
物理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物理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周光召于1929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
他是我国屈指可数的理论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家。
也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科学家。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物理名人事迹范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物理名人事迹范文1提起黄昆老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表面张力”,一直到现在,关于这一物理概念的阐述还来自于黄昆的经典解释。
50年代初毕业留北大任助教的赵凯华,讲述了背后的故事:“黄昆先生是1951年回国,当时30岁多一点,还没有结婚,一个人就住在实验室里。
我当时刚毕业,在教普通物理碰上一些问题,特别是表面张力,觉得所有的书上都没有讲清楚,就向黄先生请教。
他说想一想,大概第二天,他说想清楚了,并当即在黑板上很仔细地给我们解释。
到1952年,他开始教普通物理时,对这个问题又进一步钻研,写了*给《物理通报》。
”虽然是理论物理学家,但黄昆却喜欢自己动手。
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般人都会送到修理部去,他却自己卷起袖子。
1956年入校的章蓓说:“黄先生生活上要求很低,也非常简朴。
60年代,我们在昌平有一个校办工厂,研制第一台计算机,试制集成电路,他那时一方面给工农兵学员讲课,一方面到车间或生产线和大家一起做。
按说他是搞理论的,而且学术造诣非常高,但是到了车间他总是不耻下问,向工人学习每一个细节和技术,而且要求非常高。
当时在工艺流水线上清洗样品非常琐碎,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
他抽烟很厉害,平常每天一到两包,但到了工厂,他就忍住。
”“我毕业后在半导体教研室,一直是黄先生带着工作,他是室主任。
他总是告诫我们,抓住现象后一定要搞下去,对我们的科研有很大启发。
我现在就经常拿黄先生的这些教导学生,很多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做出了成绩。
”章蓓满脸洋溢着敬佩。
物理名人事迹范文2钱三强于1913 年10 月16 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他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一星之父”。
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物理名人事迹范文1提起黄昆老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表面张力”,一直到现在,关于这一物理概念的阐述还来自于黄昆的经典解释。
50年代初毕业留北大任助教的赵凯华,讲述了背后的故事:“黄昆先生是1951年回国,当时30岁多一点,还没有结婚,一个人就住在实验室里。
我当时刚毕业,在教普通物理碰上一些问题,特别是表面张力,觉得所有的书上都没有讲清楚,就向黄先生请教。
他说想一想,大概第二天,他说想清楚了,并当即在黑板上很仔细地给我们解释。
到1952年,他开始教普通物理时,对这个问题又进一步钻研,写了文章给《物理通报》。
”虽然是理论物理学家,但黄昆却喜欢自己动手。
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般人都会送到修理部去,他却自己卷起袖子。
1956年入校的章蓓说:“黄先生生活上要求很低,也非常简朴。
60年代,我们在昌平有一个校办工厂,研制第一台计算机,试制集成电路,他那时一方面给工农兵学员讲课,一方面到车间或生产线和大家一起做。
按说他是搞理论的,而且学术造诣非常高,但是到了车间他总是不耻下问,向工人学习每一个细节和技术,而且要求非常高。
当时在工艺流水线上清洗样品非常琐碎,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
他抽烟很厉害,平常每天一到两包,但到了工厂,他就忍住。
”“我毕业后在半导体教研室,一直是黄先生带着工作,他是室主任。
他总是告诫我们,抓住现象后一定要搞下去,对我们的科研有很大启发。
我现在就经常拿黄先生的这些教导学生,很多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做出了成绩。
”章蓓满脸洋溢着敬佩。
物理名人事迹范文2钱三强于 1913 年 10 月 16 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他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一星之父”。
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
钱三强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在北京,曾就读于我国近代一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任校长的孔德中学,他的文化基础知识非常扎实,有广泛的自然科学常识。
青年时期就出国留学,于 1940 年获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他毫不停步地继续深造,给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
不久与同一学科,志同道合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共同拜读在约里奥门下。
夫妻二人携手共进,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被导师骄傲地向世界科学界推荐。
不少国家的学术期刊刊登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
同年法国科学院就向钱三强夫妻颁发了物理学奖。
在 1948 年的夏天,夫妻两人酬志满怀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祖国,决心为祖国建设出力献身。
1949 年北京刚刚和平解放,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拨给了他 5 万美元,要钱三强借出席法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之际,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相关资料,为以后的开发利用原子能做准备。
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深深地感到了自己有用武之地,中国科技事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
他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担任了副所长、所长,他为发展我国核力量出谋划策,精心设计制订了核事业的发展规划。
他亲自参加了前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提出了很多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化建议。
他积极吸纳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核科学家,包括了他的夫人何泽慧、邓稼先等优秀人才,让这些人到核武器研制的各个环节,充当领军人物,掌握科研的主动权。
1960 年我国决定靠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原子弹,这时钱三强已兼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由他担任我国研发原子弹的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精心设计,严把质量关,不放弃任何一点疏漏和细小环节,并像当年第二代居里夫妇培养他和何泽慧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科学带头人,他的这些远见卓识的战略作法在“两弹一星” 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研制质量,加快了研制速度。
为我国挤身于世界核力量的行列,培养了人才,打下了牢固基础。
钱三强晚年身体多病,精力不济,就这样仍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职务。
他在病塌上还念念不忘祖国核事业的发展,一再强调要尽快尽好的使核技术应用到民用事业上来,要确保核能应用的安全可靠,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92 年 6 月 28 日,钱三强因病逝世,享年 79 岁。
这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 515 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物理名人事迹范文3周光召童年时代,由于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时期,随家人流离颠簸到了重庆。
1946年毕业于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的重庆南开中学。
由于他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便进入清华大学先修班,在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他聪慧超群,于1951年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当物理学老师。
后来到前苏联任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
1960年回国后潜心从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研究设计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为中国物理学研究、国防科技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其成果斐然,令人赞叹。
1958年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
他参加并领导了爆炸理论、内爆动力学、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机学和中子物理等领域与核武器有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有用价值的重要成果。
?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他首先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对弱相互作用理论起了重大推进作用,对其后流代数和涉及π介子的理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是首先提出利用丢失能量来寻找新共振粒子的学者之一。
他首先建议利用原子核吸收探测弱相互作用中的致磁效应。
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方面、在闭路格林函数、量场论的整体拓扑性质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将所发展的闭路格林函数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激光、等离子体、临界力学、随机淬火系统等方面。
他的学术地位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82年与别人合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后来还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荣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国杰出科学家”奖。
从1994年以后还被美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科学院、蒙古科学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
1995年1月11日被香港大学授予科学名誉博士学位。
1996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
周光召探索真理、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的伟大贡献永远记入人类进步的史册。
物理名人事迹范文4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
费米教授每周用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让学生对一切物理问题都能够自己独立思考,找到答案。
费米每次讨论时都问问题,让李政道回答。
有一次,费米问李政道: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答:大概是一千万绝对温度。
费米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政道说:是从文献上看来的。
费米问:你自己有没有算过?李政道答:没有,这个计算比较复杂。
费米告诉李政道:作为一个学者,这样不行,你一定要自己思考和估计,你不能这样接受人家的结论。
李政道问:那怎么办?这里面有两个公式,看起来倒也不是最复杂,真要算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
费米说:你能不能想一个其它的方法来计算?李政道说:想什么办法呢?没有大计算器。
费米说:我们一块来做一个大的计算器。
费米教授当时正在做着很重要的物理实验,跟做计算器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他放下手中的实验,与李政道—起做了计算器。
不久,全世界惟—的、专门用来做大计算的计算器做好了,李政道用自己的计算器,用新的方法计算出了太阳中间的温度。
李政道博士在一次讲演中专门讲到这个故事。
他说,费米教授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做这样一次计算,他是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科学家,你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的结论,你必须自己亲手实验,而且要尝试使用新的方法。
这件事情让李政道博士一生受益无穷。
李政道博士说,自己是幸运的,在学生时代有幸碰上了费米教授。
这件事情使自己得出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则的人生结论。
使自己在以后无论学术研究还是做人处世当中,都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想新方法,同时也启发了自己对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李政道博士说,自己现在带研究生沿用的就是费米教授的教学方法,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一个人,只要当他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浓厚兴趣的时候,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够有所发现。
物理名人事迹范文5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除了伟大的牛顿和伟大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一个人象阿基米德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这样大的贡献。
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
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伽利略等人都拿他来做自己的楷模。
从洗澡的故事说起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
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
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
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
(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
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计算物体比重和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阿基米德不仅是个理论家,也是个实践家,他一生热衷于将其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
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人们不知道它的道理。
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