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800字:“实话实说”的小崔
崔永元:小崔说事 实话实说等10则

崔永元:小崔说事实话实说等10则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4年第3期崔永元:小崔说事实话实说1963年2月20日,崔永元生于天津北辰区,父亲为军人。
在他四岁时举家进京,小学头三年就读于北京郊区良乡小学,小学毕业后以北京重点中学12中录取最低线的分数考入该校。
1981年,崔永元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一档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使崔永元品尝到主持人工作的快乐,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一名新闻工作者,他那颗火红的心蹦跳着,他认为,做出一档脍炙人口的节目与为贫苦地区的小孩们加一个有营养的菜同样重要。
李娜:登峰造极“娜”样精彩2014年1月2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百年澳网的历史上终于涌现出了第一位华人冠军。
三次冲击澳网女单冠军的李娜以7:6、6:0击败齐布尔科娃,终于登上了墨尔本之巅。
这不仅是李娜职业生涯的第2个大满贯冠军,也是亚洲人首夺澳网单打冠军。
李娜为所有喜爱网球的中国人送上了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从2001年到2014年,14年间10次穿越墨尔本公园,和法网夺冠的惊喜不同,澳网的胜利就像是十数年点滴累积后的质变,达芙妮奖杯终究刻上了中国娜的名字。
马可:中国优秀的本土设计师马可是东北长春人,17岁时考入苏州大学工艺美术系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
当时的马可完全就是一副典型的高中生模样,虽然1.70米的个子,在模特儿中并不算高挑。
她是设计圈公认的天才女设计师,生性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接受访问。
她在大学的时候,虽然主修的是模特儿专业,但是她的设计效果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1996年,与毛继鸿共同创立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例外”,之后开创了公益性独立设计师品牌“无用”。
“无用”参加过2007年巴黎秋冬时装周,其创作历程被贾樟柯拍成了纪录片,并荣获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
潘慰:一碗拉面里的大生意潘慰是山西人。
父母是解放后从香港回到内地的爱国人士。
直到1988年,在中国内地读完高中后,潘慰才跟随返港的父母回到香港。
小崔彻底曝光了这个人-背后却令国人震撼万分

小崔彻底曝光了这个人-背后却令国人震撼万分小崔彻底曝光了这个人,背后却令国人震撼万分.....时事记者有这样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后当上了老师。
他“可恶至极”,不仅身上缺点无数:不纳税、不消费,生活邋遢……甚至还为工资待遇跟校长打架。
让这种美国老师教咱们中国学生,学生得被误导成什么样啊?还好老天有眼,央视节目《实话实说》,彻底曝光了他!他叫丁大卫,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家庭,曾就读于著名的威廉玛莉大学,获得了古典文学硕士学位。
1994年,他独自来到中国广东珠海,在恩溢国际学校当英语教师,一就任就因为工资问题跟校长打架,后来居然还自己当上了这所学校的校长。
之后,他又跑到甘肃兰州,在西北民族学院任大学老师。
主持人崔永元这样套他的话:“你怎么跟人家介绍的?你说我是丁大卫,我是教小学的一个老师,现在准备到你们大学来教教课。
”没想到他老实回答:“跟这个差不多。
”更有意思的是,他又因工资问题,跟新学校又发生了矛盾。
学校给他定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人民币,他主动要求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决定给他1000元,可他还是觉得4位数太高,最后,学校给他降到每月950元。
其实之前他在恩溢国际学校,也是因为同样这个原因才跟校长打架的,校长想给他最好的待遇,让他住带空调的房子,可他却死活不肯。
他笑着述说这段好笑的经历,但现场却变得越来越沉默,崔永元也皱起了眉头……崔永元忍不住问:“950够不够?”他回答:“三四百就够了,吃饭的钱,还有买邮票,给我妈妈爸爸写信,打几个电话就这么多了!我是一个乖孩子,不喝酒不抽烟……”简朴的语言触动了现场所有人的灵魂,现场观众忍不住发出“哇”的惊叹!而让人更为震撼的是下面这一幕,编导特地让他带来全部家当:一个普通的帆布桶包,里面装的是他在中国6年,所积累下的全部财富。
崔永元让他一一展示,他打开包后,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1、一顶来自他家乡棒球队的队帽;2、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3、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
信守承诺的高尚_名人故事

信守承诺的高尚2012年1月12日,也就是崔永元主持打工春晚的第四天,他在微博上写道:“崔永元缺席慈善年会主持民工春晚更显&lsquo:慈善&rsquo:——这是新闻标题。
抱歉了,我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尚,真实情况是,打工春晚是先约的,慈善年会是后约的,就这么简单。
”崔永元何以要写上这样一段话,这事还得从2011年10月25日说起。
那天,孙恒等人上了一档《小崔说事》,主要谈他们兴建打工博物馆的事。
结束后崔永元对他们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就尽管说。
”这句话一直让孙恒等人心里头热着。
在筹备打工春晚期间,他们很自然地想到崔永元,请他做主持人,让他们心中再暖一暖。
在晚会举办两周之前,孙恒在微博上给崔永元发了私信,崔永元的回复是:“只要有时间就一定来。
”孙恒也只不过是想试一试,因为崔永元年底非常忙,能不能来真不好说。
可不是,中华慈善总会、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等联合主办的“慈善的力量”——2011中国慈善年会,也在1月8日晚以晚会的形式在北京召开,他们也邀请了崔永元。
不知崔永元收到这两个邀约后权衡过没有:中国慈善年会是亿万人所瞩目的事,而打工春晚甚至没有明亮的演播厅,其剧场只能容纳200人。
然而当天,孙恒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因为崔永元按时来到了打工春晚现场,并且一进剧场就说:“感觉特别舒服!”晚会中,崔永元充分显示了他的“崔氏幽默”,一开场就故意来了个口误,“中央电视台,欢迎收看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
晚会结束后,崔永元对孙恒说:“这是我主持过的条件最简陋、规模最小的春晚,但却是让我最感动、最亲切、最温暖的春晚。
”晚会导演王德志是个34岁的内蒙古小伙子。
1995年12月,他从家里拿了700块钱,买了一张前往北京的火车票。
当年他的理想是上春晚说相声,但结果央视大门前的武警对他说:“节目半年前就已经敲定了,明年再来吧!”2002年,王德志认识了孙恒,孙恒曾是河南开封四中的音乐教师。
案例六崔永元:实话实说[全文]
![案例六崔永元:实话实说[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9eb83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a.png)
案例六崔永元:实话实说案例背景1999></a>6年,阳春三月,一个叫《实话实说》的栏目和一个叫崔永元的年轻人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好感。
《实话实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所言都是实实在在的关系忠人之事,主持人语言直率朴素,少有顾虑,有春风扑面之感;在看站在群众之中的主持人崔永元,高个儿却不显赫,严肃却随和,正经而多幽默,那洁净而总显松垮的服装和关键时候狡黠而可爱的“坏笑”,一下子就拉近了同大众的距离,何况节目就是在百姓人群中问答和讨论呢!崔永元是怎样的人?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台上和台下的一致,由此获得了认同,由此有了人缘。
13></a>.性情中人与百姓意识崔永元生于天津,长于北京丰台的军队大院。
父亲作为军队干部,自小就要求孩子做人“诚实为本”,就是有啥说啥,例如,成绩差点没有关系,但决不能撒谎,也不能骗别人,占人家便宜。
对别人好,善待,也是崔家一贯的家教熏陶和信条。
人各有性,崔永元的个性比较突出。
他可以说是性情中人,比较随意,不及细节,有话直说。
自己有什么意见,或与人有争议、矛盾,从来都是当面表达,“不在背后鼓捣,给人下套,穿小鞋,不搞那个。
”崔永元的举止穿着打扮,完全透着平民化。
所谓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没有矫情和虚饰。
2.不拘程式,寻找位置一个人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崔永元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央广播电台,那是有声无影的行当,只知其文,未见其人。
一干就是10年,应当说,广播记者崔永元干得不错,跑了不少地方写了不少东西。
崔永元有自己的追求——他追求平民化与人情味。
例如,在山西某农村,崔永元调查新老支书之间的矛盾:老支书在极“左”年代自然做了一些整人的事,又不能醒悟。
但是老支书去世后,年轻支书在村子地势最高的地方给他立了一块碑——让他时时看到村里的变化,“老支书有功劳。
谁也不该忘记他。
”年轻支书对崔永元说了一句令他至今难忘:“他犯错误能赖他吗?那时候天安门城楼上都有坏人。
关于名人谦虚的小故事(精选15篇)

名人谦虚的小故事关于名人谦虚的小故事(精选15篇)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名人谦虚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名人谦虚的小故事篇1春秋时期,有一对罕见的要好朋友,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
这两人后来都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管仲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青年时,他的家境相当贫困。
他做过商人,这在当时贵族阶层看来是非常低贱的。
经商期间,管仲到过很多地方,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见过很多世面,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一天,管仲在街上碰上了年龄相仿的鲍叔牙,两个人攀谈起来,结果越谈越投机,越谈越觉得志趣相近,两人就相约结为朋友。
管仲和鲍叔牙曾经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利的时候,他却要多拿。
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
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里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的。
”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
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
鲍叔牙却替他解释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
”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事的缺点,完全是爱惜管仲这个人才。
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鲍叔牙的大度,使他和管仲结成了生死之交,并成为千古美谈。
名人谦虚的小故事篇2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到瑞士度假,每天仍然背着画夹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儿,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儿,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妇女,她们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
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
史记小崔小刚列传

史记小崔小刚列传以下是关于的多篇精编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小崔,天津人氏,尝就央视之首席主持,坊间之名流学士者也。
小崔于传媒学堂受业,于央广锻淬深造,《实话实说》崭露头角,《小崔说事》初露锋芒。
当是时也,小崔青年才俊,展宏图于自由之邦,放大言于无忌之国。
舞文弄墨率性而为,臧否人物百无禁忌,且远见卓识伴名而高,体制内外笑纳于囊,则小崔得意于时,举凡数十载也。
夫崔公,皮黄发乌,颜容精俏,语出诙谐,性由滑稽。
每有所论,无不言简意赅,一句成章。
尤好品论人事,骂人不携脏,出言不成双。
有名嘴曰周立波者,大婚,邀贺辞。
小崔登台哂之曰:“吾未尝慕君者,而慕足下老母也,何哉以其未有刑名之助,而长足下于斯尔。
”立波怨望,然不能出一言以复,顾笑不言。
更喜历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上至秦皇汉武,下至于兹,皆出言论。
昔者,小崔事大学。
师长自矜名望,私贩家书,而同窗不以为然,力辩之。
小崔遂有感而发,念去去勿见抵牾师长如此者,盖知真理之所在也,人生之所求也,唯实事求是者。
戊戌,崔公忽于知天命之年,爆料梨园,既怼冯导,更指范氏,言其偷税恶行者。
天下人闻之,无不骇然,亦无不慨然。
惊梨园之劣迹昭彰,叹邦国之良心未泯者。
有书生闻其事,乃易联曰:风声雨声伶人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戏子事,事事皆知。
太史则曰:古之所谓国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凡庸人之不能言者,其能言之;凡庸人之不敢为者,其敢为之。
夫人情莫不有贪生惧死者,故有所胆怯,然壮士立乎危崖之上,拯黎民于水火,而有壮士断腕之志。
崔公既为天命之年,固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然为天下计,揭露非常,此国士之行也。
又,崔公善画雉,红冠黄爪,细目彩尾,雄笔一挥,犹跃纸上,可谓惟妙惟肖者。
小刚者,北京大兴人氏,祖湘潭。
戊戌(1958)年生,少时家贫,拮据非常。
丙午后,其父以右见系,身陷囹圄,后不复闻。
小刚遂孤,唯母姊是依。
其后姊亡,母亦疾,常在床褥。
冯母尝抚手告曰:“吾固不幸,先异汝父,再失汝姊。
如今病卧毡席,罹难深重,人世之苦,母俱尝矣。
崔永元坚硬世界里的温柔英雄名人故事

崔永元坚硬世界里的温柔英雄他站在舞台,嘴角一弯,表演开始。
他因说实话而得名,他因理想主义而得病,他曾被称做“时代病人”。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小崔没病,是时代病了。
从1996年 3月起,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全新的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
节目中,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主持人:他长相“有些困难”,说话也难字正腔圆,随意得“如邻居大妈的儿子” ,但就是这个两眼一眯、嘴角一弯、微微露出点“坏笑”的男人,倾倒了无数观众。
大家给主持人崔永元起了个亲切的称呼——“小崔” 。
崔永元的出现,让中国人对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
2012年1月14日,高碑店的演播大厅,崔永元正在录制新一期的《正大综艺》特别节目。
他早早地站到台上,为即将开始的节目做着暖场。
他一遍一遍地换着花样调动大家情绪,他和全场的小朋友打着招呼,问远处一个胖胖的男孩:“考试考得怎么样?”男孩说:“还好。
”他旋即侧过头去,眼睛一眯,说道:“你蒙谁呢?”全场大笑。
节目还没开始,观众们就已经被他带动得兴奋起来。
台上这个手拿话筒、笑里带着坏的男人,不帅,不怪,却有一种令人无法挪动视线的魅力。
他的表达是温柔的,你肯定没见过崔永元在节目里声嘶力竭、大喊大叫,再大的场面他也四两拨千斤地插科打诨。
那些聪明的玩笑、暗藏着机锋,叫人会心。
他讲话时遵循着自己的节奏,在一句平缓的、正儿八经的铺垫之后,一定会有一个逻辑的转弯和小小的陷阱与高潮。
三个小时的节目,每位演出人员都汗流浃背,只有他,从头忙到尾,却仍旧泰然自若。
他是最能扛的,也是最会享受的,他的眼里冒着精光,看不到倦意,像个小伙子似的。
走过想成名混脸熟的日子 2012年 4月 14日,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全力打造的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隆重首播。
在《谢天谢地,你来啦》中,身兼数职的崔永元却让观众看到了他的华丽大转身。
在节目中,小崔不仅是节目主持人、演员,更是剧本的主要创作者,很多经典的场景片段均出自小崔之手,哪里该给“糖” ,哪里该给“棒”,小崔总是能让嘉宾演出的时候无比“痛苦”又无比酣畅淋漓。
名人故事:崔永元-主动挥起那只告别痛苦的手

名人故事:崔永元:主动挥起那只告别痛苦的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幽默故事、儿童故事、爱情故事、职场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校园故事、人生故事、寓言故事、其他故事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humorous stories, children's stories, love stories, workplace stories, inspirational stories, philosophical stories, campus stories, life stories, fable stories, other storie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名人故事:崔永元:主动挥起那只告别痛苦的手一个年轻人当了11年的职业记者,终于有机会站在灯光下,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事800字:“实话实说”的小崔
人们记得2002年的崔永元,是因为他在抑郁症与失眠的困扰中突然离开了《实话实说》。
“当时做《实话实说》非常偶然,他们找不到好人。
我比他们找到的人多少强一点,就我做了。
我做了6年半。
在做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好人。
”不久前,崔永元向记者剖析他刚开始主持《实话实说》时的心态。
不过后来,他开始发现,“我要和好人告别了。
因为当你在场面上做事,你必然要应对或者应付。
你得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你得会写报告,你得会回答你的上级、你的同级、你的对手的质问。
我发现我的为人越来越圆滑,已经跟我做人和我父母对我的要求越来越远了。
”
也就在2002年,他开始筹划做些其它的事。
“我的心理医生说你喜欢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他想到了电影,还有历史。
随后在央视播了5年半的《电影传奇》,是从小痴迷电影的崔永元转向口述历史采集者的开始。
“为了做节目,需要采访老艺术家。
很快,两三个月后我们就觉得原来的采访方式不行了。
我们当时很功利,这个导演拍过哪几部电影,演员演过什么,够节目用就行了。
但是他们坐在摄像机前实际上滔滔不绝,讲很多与电影相关或者无关、完全是自己人生经历的事情,特别打动我们,我们忽然觉得其实它是历史,而且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电影的历史,它是人的历史,一个社会
的历史。
”崔永元让老人们撒开了讲,讲他所经历的时代,历史事件,以及风暴,“我们开始学习口述历史搜集的方法、分类、考证方式,整个团队陷了进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深坑,本来5块钱能干成的事,一下变成5000块钱了。
”
8年后的今天,他们已经采访了3500个人,其中大部分年龄超过了80岁,90岁、100岁的大有人在,收集的口述历史影像和纪录影像分别都超过了200万分钟,历史老照片也超过300万张——数字还在不断更新,因为采访每天都在继续。
这些事情当然不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
他成立了一个公司,叫“清澈泉”,原来是在央视的体制下做“制播分离”的尝试,做了《我的长征》、《小崔说事》,渐渐地整个重心都转向了口述历史采集、整理。
“从2002年到现在,花了一亿两千万,没有花国家一分钱,这就是‘清澈泉’。
所有的款都是我和我的团队厚着脸皮筹来的。
”尽管这样,他们的团队自4月份开始就停发工资了。
他们的钱大部分都用在建立实体的资料室与在线的数据库上。
为了长久地保存,所有的影像资料都要数据化,“这些资料不仅是对我们有用,未来的研究者、历史爱好者都能很方便地查询”。
小崔的理想是,建一个口述历史博物馆,人们登记证件便能进馆查询、借阅,“学生们能写出很好的论文”。
崔永元和他的团队做了很多似乎应该由研究所来做的事情:从日本搜集各种侵华战争时期出版的老画册;重金从美国购回50分钟的
滇西抗战影像;一些重要的历史亲历者,他们愿意花一两年时间去说服他接受采访,即使这些资料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够公开。
崔永元把他们做的事比喻成“给后人留下一个千百年后还能跟先人内心对话的机会”,“于丹的《论语》心得为什么火?是因为没有孔子的采访。
如果《见证·影像志》一天一集孔子的采访,谁还听《论语》心得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