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承重计算公式(一)

混凝土承重计算公式(一)混凝土承重计算公式概述混凝土承重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能力。
在进行混凝土承重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尺寸、钢筋配筋等。
下面将列举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举例进行解释说明。
承载力计算公式混凝土的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承载力 = 设计强度× 断面面积其中,设计强度是指混凝土的强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数据确定;断面面积是指混凝土构件截面的面积。
弯曲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于受弯构件的混凝土承重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弯曲承载力= α × β × fc × wz其中,α和β是调整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fc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wz是混凝土截面的有效宽度。
剪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于受剪构件的混凝土承重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剪切承载力= αs × βs × fc × As其中,αs和βs是调整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fc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As是剪切面中的钢筋面积。
举例说明假设有一根混凝土梁,尺寸为宽度1000mm、高度250mm,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30MPa。
我们来计算其承载力。
•断面面积= 1000mm × 250mm = 250000mm² = ²•承载力= 30MPa × ² =可以得出,该混凝土梁的承载力为。
对于弯曲承载力和剪切承载力的计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公式进行类似的推导和计算。
总结混凝土承重计算是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相关的计算公式,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结构尺寸等因素,可以准确地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和参数。
承载力计算——精选推荐

承载⼒计算现浇箱梁施⼯⼒学性能验算⼀、门式⽀架稳定性计算由于横梁处混凝⼟浇筑⼀次性完成,对底模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较⾼。
因此取横梁处(其他段腹板位置也按照此次验算进⾏布设)横桥向1m宽的模板进⾏验算,单位体积钢筋混凝⼟最⼤重量2.66T。
q=1.5×1×2.66=3.99t/m采⽤容许应⼒法进⾏计算1.1 最不利位置⽀架稳定性计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图纸01102—04—I048判断,拱上⽴柱端梁处为⽀架⾼度最⼤(H=18⽶),承载⼒最⼤,此处为最不利位置。
根据容许应⼒法设计原则,脚⼿架稳定承载⼒计算满⾜下式N K≤[N]N K——荷载标准值对脚⼿架计算单元产⽣的轴⼼⼒(按超载1.1倍计算)N K=[1.2×H×(N GK1+N GK2)+∑N Gik]×1.1/16端梁处每⽶宽设置两跨门式⽀架,门式⽀架步距0.3⽶,横距为0.6⽶,13.5/(1.2+0.6)= 8榀,故每⽶宽有24榀门式⽀架。
H取最⾼20⽶。
[N] ——⼀榀门架稳定承载⼒的容许值;1、承载⼒的容许值计算[N]=K Acr ?σσcr——临界应⼒;A——⼀榀门架⽴杆截⾯积A=2A0=4.89×2=9.78cm2;K——安全系数,取2.0。
(1)临界应⼒计算σcr =α×22λπEE ——钢材弹性模量 Q235钢材为2.06×105;λ——门架在其平⾯外的长细⽐;α——系数,当λ≥100时, α=1.0 (2)长细⽐计算λ=i h 0=01900A I=101≥100 故α=1.0 I=I 0 +01h h I 1=12.19+19001550×6.08=17.15cm 4 σcr =1.0×2521011006.2??π=203.3N/mm 2∴ [N]= 21078.93.2032=99.4KN2、荷载标准值对脚⼿架计算单元产⽣的轴⼼⼒计算 N GK1——每⽶⾼脚⼿架⾃重产⽣的轴⼼⼒标准值查《建筑施⼯脚⼿架实⽤⼿册》表5—11得 N GK1=27KN/mN GK2——每⽶⾼脚⼿架附件⾃重产⽣的轴⼼⼒标准值查《建筑施⼯脚⼿架实⽤⼿册》表5—12得 N GK2=0.08 KN/m ∑N Gik ——⼀个跨距施⼯荷载产⽣的轴⼼⼒标准值拱上⽴柱横梁处每⽶宽荷载总值G 总=G 钢+ G 砼+ G ⽅+ G 模+ G ⼈+ G 机=1.5×2.66×14.5+(3×14.5×0.15×0.15+24×1×0.15×0.15)×0.6 +0.131+1.4+0.5=60.80T=608.0KN/MN K =[1.2×20×(27+0.08)+608.0]×1.1÷24=57.7KN ≤[N]=99.4 KN 满⾜要求,∴6#、7#、8#横梁处按照此处同样⽅式布置门式⽀架1.2 其他位置⽀架稳定性计算⽀架顺桥向间距(步距)为1.2⽶,横桥向间距为0.6⽶,横向布置8榀门式架。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很多,有理论的、半理论半经验的和经验统计的,它们大都包括三项:1. 反映粘聚力c的作用;2. 反映基础宽度b的作用;3. 反映基础埋深d的作用。
在这三项中都含有一个数值不同的无量纲系数,称为承载力系数,它们都是内摩擦角φ的函数。
下面介绍三种典型的承载力公式。
a.太沙基公式式中:P u——极限承载力,K a c——土的粘聚力,KP aγ——土的重度,KN/m,注意地下水位下用浮重度;b,d——分别为基底宽及埋深,m;N c ,N q ,N r——承载力系数,可由图中实线查取。
图2对于松砂和软土,太沙基建议调整抗剪强度指标,采用c′=1/3c ,此时,承载力公式为:式中N c′,N q′,N r′——局部剪切破坏时的承载力系数,可由图中虚线查得。
对于宽度为b的正方形基础对于直径为b′的圆形基础b.汉森承载力公式式中Nr,Nq,Nr——无量纲承载力系数,仅与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有关,可查表c,N q,N r值N c N q N r N c N q N r 02422642863083210341236143816401842204432246S c,S q,S r——基础形状系数,可查表表基础形状系数S c,S q,S r值基础形状S c S q S r 条形圆形和方形1+N q/N c1+tanφ矩形(长为L,宽为b)1+b/L×N q/N c1+b/LtanφL d c,d q,d r——基础埋深系数,可查表表埋深系数d c,d q,d rd/b 埋深系数d c d q d r≤〉i c,i q,i r——荷载倾斜系数,可查表表荷载倾斜系数i c i q i r注:H,V——倾斜荷载的水平分力,垂直分力,KN ;F——基础有效面积,F=b'L'm;当偏心荷载的偏心矩为e c和e b,则有效基底长度,L'=L-2e c;有效基底宽度:b'=b-2e b。
型钢承载力计算

型钢承载力计算
型钢的承载力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型钢的几何参数,包括长宽高等尺寸。
2. 根据型钢材料的力学性质,查找或计算类型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
3. 根据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型钢的承载力。
具体的公式因型钢的形状和受力情况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 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承载力 = 抗弯强度 * 断面惯性矩 / 最大弯曲半径
- 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承载力 = 抗压强度 * 断面面积
4.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承载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型钢的实际使用环境、支撑方式、边界条件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在进行型钢承载力计算时,建议寻求专业工程师的帮助,以确保计算准确和安全。
承载力计算

承载力计算
承载力是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它是指在建筑物
所施加的重力荷载下,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建筑物就有可能发生沉降或崩塌等严重
的事故。
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首先要确定地基的种类和性质。
不同的地
基类型承载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岩石地基承载能力最强,河滩砂和
沙土地基次之,粉土地基承载能力最弱。
因此,在计算承载力时需要
根据地基的类型和性质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其次,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地震、风力、温度、湿度等自然环
境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些自然环境因素对地基的承载能力也会产
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采用相应的
安全系数。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重量等因素对地基的影响。
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类型等因素都会对地基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并采用适当的计算
方法和参数。
总之,承载力计算是建筑物基础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进
行承载力计算时,需要考虑地基的类型和性质、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建
筑物的结构和重量等因素,并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参数,以确保建
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1.斯托克斯公式(Q=σπd^2/4):
斯托克斯公式是最简单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均质、饱和、饱和度高于85%的细砂土和粉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σ为当地有效应力,d为桩的直径。
2. 牛顿-拉福森公式(Q = 2πNR/ln(R/r)):
牛顿-拉福森公式适用于泥质土、细砂土和砾石土等非饱和土壤。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N为土的可逆孔隙比,R为桩的侧摩擦力,r为桩的顶端摩擦力。
3. 迈士公式(Q = Ap + πNar + Qu):
迈士公式适用于粘土、粉土和砾石土等非完全饱和土壤。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尖端摩擦力,Na为桩周侧摩擦力的修正系数,r为桩的半径,Qu为桩基的无约束压缩强度。
4. 布勒特公式(Q = Ap + Qu + 0.5πNar):
布勒特公式适用于饱和黏土和泥质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尖端摩擦力,Qu为桩基的无约束压缩强度,Na为桩周侧摩擦力的修正系数,r为桩的半径。
5.声衰减公式(Q=σA+πp(Qr)):
声衰减公式适用于黏土和充满水分的砂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σ为当地有效应力,A为桩尖部承载力分量,p为声衰减系数,Qr为桩身表面的剪切摩擦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不同土体和工程条件下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公式。
在实际工程设计和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结合现场勘察和试验数据进行合理调整和校正,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公式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公式
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1. 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
M = 0.87 * f_y * A_s * d
其中,M为梁的极限弯矩,f_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A_s为钢筋的截面面积,d为梁的有效高度。
2. 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V = 0.36 * f_ck * b * d
其中,V为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f_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为梁的宽度,d为梁的有效高度。
3. 混凝土梁的最大承载力为极限弯矩和极限抗弯承载力中的较小值。
请注意,以上公式仅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钢筋混凝土梁,具体的承载力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梁的几何形状、支座条件等。
对于特殊情况,需要进行更为详细和复杂的承载力计算。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

桩基设计计算公式1.承载力计算公式:桩基承载力是指桩基能够承受的荷载大小。
常用的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a.硬黏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黏土的压缩强度,Ac为桩侧部面积,σcd为黏土侧压缩强度。
b.砂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 + As × σcs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砂土的抗压强度,Ac为桩侧面积,σcd为砂土侧压缩强度,As为桩顶面积,σcs为砂土顶面抗拔强度。
c.软土中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Qp = Ap × σcp + Ac × σcd + Aa × σca其中,Qp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的截面面积,σcp为软土的抗压强度,Ac为桩侧面积,σcd为软土侧压缩强度,Aa为桩底面积,σca为软土底面抗拔强度。
2.侧阻力计算公式:桩基侧阻力是指桩基在侧面土体与桩身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常用的桩基侧阻力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a.锥形桩侧阻力计算公式:Fs=π×L×D×τ其中,Fs为桩的侧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τ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b.圆柱桩侧阻力计算公式:Fs=π×L×D×τ其中,Fs为桩的侧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τ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c.单桩顶阻力计算公式:Fv = d × L × qc其中,Fv为桩的顶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顶板的直径,qc为土的静力锥尖抗力。
d.桩身摩阻力计算公式:Fr=π×L【D^2-(D-2t)^2】×γ×µ其中,Fr为桩的摩阻力,L为桩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t为桩壁厚度,γ为土的单位重,µ为土与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承载力计算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2004版第5.7.5条;本文简称《黄土规范》
《铁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2005版第6.2.2条中有关摩檫桩计算部分;本文简称《铁基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桩土关系简图
1.2 已知条件
(1) 桩参数
承载力性状端承摩擦桩
桩身材料与施工工艺混凝土预制桩
截面形状圆形
砼强度等级 C80
桩身纵筋级别 HRB400
直径(mm) 400
桩长(m) 13.000
(2) 计算内容参数
竖向承载力√
计算方法经验参数法
考虑负摩阻ㄨ
水平承载力√
桩顶约束情况固接
允许水平位移(mm) 10.0
纵筋保护层厚(mm) 60
抗拔承载力ㄨ
软弱下卧层√
承载力比 0.33
均匀分布侧阻比 0.50
考虑地基液化不考虑
(3) 土层参数
(m)高(m)(kN/m3)(kN/m3)(kPa)(kPa)(MN/m4)
征值(kPa)修正(kPa)程度
1.3 计算内容
(1) 单桩竖向承载力
(2) 单桩水平承载力
(3) 软弱下卧层验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单桩竖向承载力
(1) 竖向极限承载力
侧阻计算
序号地层名称地层厚度极限侧阻力本层侧阻
(m) qsik(kPa) (kN) ==============================================
1 填土 1.10 25.00 34.56
2 粘性土 0.50 38.00 23.88
3 粘性土 1.30 42.00 68.61
4 粘性土 9.70 14.00 170.65
5 粘性土 0.40 75.00 37.70 ============================================== Σ 335.396
侧阻: Qsk=335.40 (kN)
端阻计算
q pk×A p=3000.0000×0.1257=376.99 (kN)
最后端阻Qpk=376.99(kN)
(2)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桩基规范》5.2.2及5.2.3
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安全系数,取K=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712.388(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 356.194(kN)
荷载计算:
装满水水箱重:G1=3.14x2²x6.7x10=842 kN
基础自重:G2=0.5x5.5x4.5x25=310 kN
总重:G=G1+G2=842+310=1152 kN
桩总承载力:4 R a =4x356=1424 kN>G=1152 kN 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