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白血病治疗新进展与疗效评估

白血病治疗新进展与疗效评估

白血病治疗新进展与疗效评估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和成人。

长期以来,白血病的治疗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我们目睹了白血病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和疗效评估方法的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这些新进展,并探讨如何评估白血病治疗的疗效。

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放化疗一直是白血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并不够有效,同时也存在很高的毒副作用。

近年来,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1. 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是通过作用于特定分子标靶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引导免搭桥系统消灭肿瘤细胞。

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多肽类化合物是比较常见的靶向药物。

例如,伊马替尼、希达利和诺雷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此外,具有免疫活性的靶向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也被证明在治疗白血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自身免搭桥系统来抵抗白血病细胞。

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CAR-T细胞治疗技术。

CAR-T细胞治疗通过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使其表达特定的嵌合抗原受体(CAR),从而实现对白血病细胞的识别和攻击。

这种新型免疫治疗方式在顽固性白血糊调滴遣幕分放火回旋目蒲音文别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二、疗效评估方法的发展对于白血病治疗的成功与否,准确评估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传统的临床观察和检查手段来评估治疗效果。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强、不准确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一系列新的疗效评估方法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1. 微环境评估白血病细胞存在于骨髓微环境中,并且与其相互作用。

因此,了解和评估微环境对白血病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骨髓或淋巴结活检标本中相关指标(如淋巴细胞浸润和坏死等),医生可以更好地判断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2. 分子遗传学分析近年来,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白血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作者:张俊涛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R733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99-01自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的单克隆异质性疾病,急性白血病(AL)主要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我国2006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白血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不同作用作用机制化学治疗药的联合应用,造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完善,白血病的疗效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是,白血病传统化疗的疗效可能已经达到现有药物的极限。

随着人类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认识的飞速发展,一系列与AL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基因、受体、抗原、细胞内关键物质相继被发现.引发了对以这些靶点为目标的新型药物的研发。

这类新型药物被称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以伊马替尼和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MTID分别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疗效。

本文就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做一介绍。

1 AM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造血干常克隆细胞异增生导致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过去10年,标准的诱导化疗在60岁以下成年人的治疗已取得显著成效,约60%的AM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5年总生存(OS)率已达43%[1],但较高的复发率和治疗相关性并发症仍是AML治疗所面临的困境。

MTTD的应用为AML患者,特别是复发或难治的老年AML患者带来了希望。

AML的治疗仍然是以一种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的方案为主。

分为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

标准方案即所谓的“3+7 DA”方案,MA或IA方案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或米托蒽醌(MIT)替代DA方案的柔红霉索(DNR)可分别组成IA和M方案.也是目前常用的诱导缓解方案。

美国AML协作组的回顾性荟萃分析表明,IA组的5年0S率比DA组高(13%与9%.R=o.03),并且在达CR的患者中,IA组的复发率更低。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张晋琳(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四川成都610072)【摘要】近年来的研究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机制的理解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导致AML发病的许多分子学异常逐渐明晰,因此对于AML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

与此同时大量l临床试验的开展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功,AML的诊治方案已经进展到了个体化阶段。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个体化治疗;预后评估【中图分类号】R73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1672-6170(2010)02-0046-05ProgressinthetreatmentofacutemyeloidleukemiaZHANG“凡.1in(DepartmentofHaematology。

S厶chuanAcademyofMedicalSciences&Sichuan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

Chengdu610072。

China)【Abstract】Withtheidentificationofnumerousmolecularabnormalitiesthatmayberesponsibleforleukemogenesis。

themechanismsleadingtothedevelopmentofacutemyeloidleukemiaIAML)hasbeenmakenremarkablyprogress-andtherearemoreandmorepwfoundunderstandingsofthenatureofAMLAtthe8araetimealargenumberofclinicaltrialsconductedhasreapedconsiderablesuccess-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MLhasadvancedtoindividualphase.【Keywords】Acutemyeloidleukemia;Individualizedtherapy;Assessmentofprognosis随着细胞遗传学、免疫分型、分子遗传学以及最近开展的基因表达谱分析等领域的进展,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的进展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的进展

优于左氧氟沙 星、加替沙 星和莫西沙 星 ,是 目前临床 应用喹诺酮 类药 物 中抗肺炎链 球菌活性最 强的药物 。吉米沙星对革 兰阴性杆菌 的活性 与环丙沙 星相 似 ,由于社 区获得性下 呼吸道感染推荐 使用 D内酰胺类 联合大环 内酯类 ,而 呼吸喹诺酮是可 以覆盖这两种病 原体 的唯一 单用
药 物在第三代 的基 础上 ,抗 菌谱 进一步扩大 ,对部分厌 氧菌、革兰 氏 阳性 菌及铜绿假单胞菌 的抗 菌活性 明显提高 。且其药动学/ 药效学特性 优 良,因其 半衰期 长而 只需每 日1 次给药 。此 外 ,在肺 组织浓度 高 , 因此适合治疗 呼吸道感染 。荟萃 分析表 明,社 区获得性肺 炎单用呼吸 喹诺酮类优于单用大环 内酯 类或 单用头孢菌素 ] 。
参考 文 献 [ 1 ] 中华 医学会 呼吸 病学 分 会, 社 区获 得性 肺炎 诊 断和 治疗 指 南 [ J ] . 中华结 核和 呼吸杂 志, 2 0 0 6 , 2 9 : 6 5 1 — 6 5 5 .
[ 2 ] L i u Y , C h e n , Z h a o T , e t a 1 . C a u s a t i v e a g e n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a n t i b i t i o t i e
[ 5 ]F e l mi n g h a m D, Re i n e r t RR, Hi r a k a t a Y, e t a 1 . I n c r e a s i n g
pr e va l e nce of a nt i mi cr obi a l r e s i s t a nce a m ong i s o l at e s of S t r e pt oc o c c us p ne um o ni a e f r om t h e PROTEK T s u r ve r l l a nc e

白血病治疗的新进展

白血病治疗的新进展

白血病治疗的新进展白血病是一种由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长期以来,针对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传统方法,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限制。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白血病治疗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血病治疗的新进展,涉及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编辑等方面。

一、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特定分子的活性,阻断其增殖和生存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这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 信号转导抑制剂信号转导抑制剂是一类针对异常信号通路的药物,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中。

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此外,其他一些信号转导抑制剂如来那替尼(Nilotinib)和达沙替尼(Dasatinib)也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 历史药物的再利用近年来,一些临床上已经应用的药物被发现在白血病治疗中具有新的作用。

例如,雷莫芦单抗(Rituximab)最初是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但后来被证实在一些白血病类型中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这种再利用现有药物的策略可以加快新药研发的速度,缩短疗效验证的时间。

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使其识别并攻击白血病细胞的治疗方法。

在白血病免疫治疗中,主要涉及到细胞免疫疗法和抗体免疫疗法。

1. 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白血病免疫治疗的重要突破。

该疗法通过工程改造病患自身的T细胞,使其表达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能力的嵌合抗原受体(CAR),进而杀伤白血病细胞。

CAR-T细胞疗法不仅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在一些难治性或复发性的白血病患者中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2. 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可以增强宿主免疫机制应答的药物。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新进展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恶性疾病,其特征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阻滞,患者往往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方法和新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分子靶向治疗的突破传统的急性白血病治疗主要采用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与个体的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因此,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进展。

FLT3是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与AML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FLT3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尤其对于FLT3-ITD阳性的患者效果更佳。

目前已经有多种FLT3抑制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另外,IDH1和IDH2基因突变也是AML患者中常见的突变,这导致了代谢异常和转录因子异常表达。

针对这一突变,研究人员开发了IDH抑制剂。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IDH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对于那些已经接受过传统化疗的患者也显示了良好的疗效。

二、免疫治疗的突破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针对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也在取得新的突破。

CAR-T细胞疗法是免疫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研究人员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白血病细胞。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AML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那些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另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在治疗AML中显示出了潜在的价值。

PD-1和PD-L1是免疫检查点中的两个重要分子,可以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

通过使用PD-1抑制剂或PD-L1抑制剂,可以恢复T细胞的免疫活性,增强对白血病细胞的攻击能力。

虽然目前该类药物在治疗AML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初步的结果显示了其潜在的治疗效果。

白血病的病理学类型与治疗进展

白血病的病理学类型与治疗进展

白血病的病理学类型与治疗进展引言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其特点是骨髓或淋巴系统中恶性克隆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累积。

根据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白血病可分为多种类型。

随着医学的进步,白血病的治疗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本文将介绍白血病的病理学类型和治疗进展。

一、白血病的病理学类型1. 急性髓样白血病(AML)急性髓样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细胞异常增殖疾病,主要发生在骨髓中的幼稚髓细胞。

其特征是细胞分化障碍和异常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损。

AML通常分为不同的亚型,如M0-M7型,根据细胞学和免疫表型来确定。

2.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骨髓疾病,以骨髓中成熟的粒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

CML的基因突变(Philadelphia染色体异常)是其发病机制的主要驱动力。

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疾病,主要发生在骨髓和外周血中的淋巴母细胞。

ALL通常根据细胞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来分类,如B细胞ALL和T细胞ALL。

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B淋巴细胞增殖疾病,主要发生在骨髓和外周血中的成熟淋巴细胞。

CLL通常是一种慢性病变,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二、白血病的治疗进展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等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白血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1.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子特征来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CML患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简称TKIs)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白血病细胞。

其中,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白血病细胞。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基因序列来修复或修改白血病患者的异常基因。

白血病的分类和治疗新进展

白血病的分类和治疗新进展

白血病的分类和治疗新进展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异常增殖和发育阻滞的白细胞在骨髓中不断积累而引起。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白血病的分类和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对白血病进行准确分类和新兴治疗方法方面的最新进展。

一、白血病的分类1. 根据发生部位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ML/ALL)是指幼稚细胞克隆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功能明显受损。

慢性白血病(CML/CLL)则是指成熟细胞的克隆增殖,同时会影响造血过程。

2. 根据细胞类型可以分为淋巴系和髓系淋巴系白血病主要包括B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B-ALL),T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T-AL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髓系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3. 分子遗传学分类分子遗传学分类基于细胞内特定基因的突变情况。

例如APML是一种与t(15;17)染色体易位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亚型,这一染色体易位导致PML-RARA融合基因形成,从而干扰正常造血过程。

二、治疗新进展1.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的方法。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白血病治疗中取得了突破。

例如,在治疗APML方面,由于其发生机制已被明确,可以利用诸如非洲蛇毒素类似物(ATO)等药物直接干预PML-RARA融合蛋白,从而帮助患者达到缓解甚至完全康复。

2. 免疫疗法白血病是免疫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引起的疾病,因此免疫疗法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消除异常细胞。

例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被证实在淋巴系白血病患者中取得显著功效。

该方法利用经改造的T细胞与恶性肿瘤相关抗原相互作用,诱导T细胞杀伤癌细胞。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备受关注的新兴治疗手段。

CRISPR-Cas9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而精确的基因编辑工具,在白血病治疗中也显示出巨大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础研究临床治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占全部急性白血病的70%左右,发病率大约为46/10万人。

美国2004年中发病病例为10000例左右,每年死亡病例为7100例左右,占70%左右,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在近20年来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无论是在基础研究或者临床治疗上。

对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如分子靶向治疗、诱导分化治疗、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治疗方法已经取得可喜疗效,部分白血病还成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1]。

现将目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1.基础研究
1 1 aml的分子靶向治疗酪氨酸激酶-3(flt3)的基因在不成熟的造血细胞、胎盘、性腺和脑组织中都有表达[2]。

70%~100%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都有高水平flt3的表达。

30%~50%的aml有flt3突变。

伴有flt3基因突变的aml,预后不良。

flt3基因突变时,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强,引起白血病细胞增殖。

针对flt3的抑制性靶向药物至少已研制出四种:cep 2701、mln 518、pkc 412、su 25416。

日本儿童血液中心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u 25416治疗12例复发aml,有6例完全缓解(cr),cr者用su 25416单药维持,cr持续达10个月。

200
2 年美国报道30%~40% aml伴有flt
3 突变,预后不佳,经用flt3抑制剂治疗伴有flt3 突变的aml的ⅱ、ⅲ期研究,可使这类aml获得
cr。

1 2 法尼基转移酶(ft)抑制剂 ras基因在细胞信息传递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15%~25%aml有ras基因突变及其异常表达,ras基因在作用之前需要ft的激活,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通过阻断法尼基化来防止ras基因的翻译后修饰,从而防止其向细胞膜的移位及活化。

研究较多的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有r 115777、sch-66336、bns-214662,主要用于aml复发、慢性骨髓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骨髓纤维化。

r 115777是ft抑制剂,已试用于临床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

1 3 cd33膜蛋白 cd33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91
2 kd的膜蛋白,是髓系造血细胞特异的膜抗原,在各种骨髓祖细胞、部分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细胞表达,90%患者aml细胞表达cd33,抗cd33单抗可以靶相结合cd33+白血病细胞。

将一种抗生素—加利东酶素(calicheamin)结合在此单抗上,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复发的aml靶向药物,商品名为mylotarg[4,5]。

用mylotarg单一药物治疗142例cd33阳性第一次复发的aml,总的有效率为30%(42/142),其中16%(23/142)达cr,中性生存期519个月。

mylotarg 可与其他化疗合用治疗aml。

mylotarg与氟达拉宾、阿糖胞苷和环孢素合用治疗39例aml,cr率46%,中位生存期8个月[6]。

cd33是个比较理想的靶抗原。

1 4 bcl-2基因 bcl-2是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的缩写,人bcl-2基因是从与滤泡性淋巴瘤相关的t (14:18)染色体易位的断裂点克隆到的。

在此易位中,bcl-2从其正常位点(18q21)易位到与位于14q32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座位并列的位置,这导致在淋巴瘤细胞中该基因的转录启动以及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

该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凋亡,在有些增殖快的肿瘤中以及有些难治性白血病中高表达。

设计bcl-2反义寡核苷酸如已试用于临床的g3139,对有些难治性白血病有治疗作用[7]。

bcl-2反义分子g3139以bcl-2为攻击目标加速细胞凋亡。

bcl-2反义分子abt-737通过调节bcl-2蛋白家族起作用。

andreeff小组发现,abt-737可以有效杀灭aml细胞株及从aml患者得到的幼稚细胞,成为可以治疗不同类型白血病及癌症的崭新疗法。

aml细胞中如果同时有另一种抑制凋亡蛋白mcl-1过度表达,则abt-737没有效果。

对髓细胞白血病来说,mcl-1也许比bcl-2更重要,因为细胞中mcl-1水平很高时,药物往往不起作用,而且这类患者预后更差。

1 5 新型蛋白质-tribbles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有关的新型蛋白质-tribbles。

它与人类恶性肿瘤的直接关系是第一次被阐述。

这是一种新的人类癌症相关蛋白,在造血干细胞中表达,tribbles与aml有关。


一,对小鼠进行基因修饰,使其造血干细胞中表达tribbles-2(trib-2)后,这些小鼠均发生aml。

第二,aml时c/ebpa常发生突变,而trib-2抑制了此蛋白的作用。

第三,aml患者血样中tribbles蛋白水平升高。

tribbles实际上起到一个支架的作用,将多种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体,调节蛋白降解。

正常细胞功能需要蛋白降解,但tribbles基因的表达错误将导致抑制肿瘤的蛋白如肿瘤抑制因子降解。

对aml患者基因表达的筛查中发现,c/ebpa缺陷的患者tribbles-2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肺癌及其他肿瘤时也发生
c/ebpa缺陷,提示在其他肿瘤中也存在tribbles-2失调,这更进一步支持通过作用于蛋白质降解过程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路[8]。

1 6 rig g基因 rig g基因最初是从一种急性的前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中分离出来的,它编码一种60 kd的细胞质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被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所诱导。

在rig(retinoic acid induced gene)-e和rig g基因的基础上,又发现了8个新的基因受atra的上调,将它们命名为rig a、b、c、d、h、j、k、l。

其中,rig k在atra作用早期(8 h)上调,通过影响 actinine细胞骨架的装配和整合素的信号通路使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9]。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的陈竺院士和上海瑞金
医院童建华教授对白血病细胞的rig g基因研究的最新发现u 937细胞中rig g的异常表达能够导致在g1/s过渡阶段细胞的明显聚集。

改变几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能够使细胞发生生长停滞。

rig g能够通过与jab1蛋白相互作用来改变jab1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并且可以通过防止p27发生jab1依赖性和泛素/蛋白体介导的降解来增加细胞中p27
的水平。

rig g在c myc下调过程中的起作用,而c myc的下调会导致p21的上调。

p21又与细胞周期的停滞紧密相关。

由于ifnα和atra能够相互增效来抑制细胞内这两种化合物触发的途径,因此推测rig g还可能是atra和ifnα之间的信号交谈的一个关键分子节点[10]。

2.临床治疗
2 1 多药耐药逆转剂的使用随着年龄的增加原始白血病细胞出现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表型增加。

p gp是mdr1基因蛋白,它是细胞膜的跨膜蛋白,它的作用是能量依赖的药物排除泵,随着年龄的增加,p gp的表达和药物泵出增多:小于35岁的白血病患者,药物泵出率为17%,35~50岁为27%[11],大于50岁为39%,56~68岁(平均为68岁)的为71%[12]。

研究发现,mdr1/p gp表达与低的cr率和存活总数下降及无病生存率有关[13~17]。

psc-833(valspodar)是p gp的抑制剂,多药耐药逆转剂的使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多药耐药逆转剂有6种,其中psc-833(valspodar)疗效最佳。

但是bronno van der holt,knauf等[18]研究结果得出多药耐药逆转剂psc-833的使用并没有在60岁或者大于60岁的老年aml患者治疗上提高cr率。

2 2 全反式维a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as2o3双诱导治疗1986年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在国际上首先应用atra治疗apl 24例,23例取得完全缓解。

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apl用atra与化疗合理组合治疗,cr率可提高到90%~95%[19]。

全反式维甲酸主要是诱导分化,明显提高apl的cr率,但容易产生耐药和复发。

as2o3在诱导凋亡同时也有诱导分化作用,as2o3不仅对初发apl有效,而且对atra治疗后复发的apl也可奏效[20]。

体外研究[21~23]表明,as2o3能够诱导nb4细胞株(一种具有典型apl特征的细胞株)和对全反式维甲酸耐药的apl细胞株发生凋亡。

as2o3这种作用是通过其能快速有效地调节pml rar α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而降pml rar α蛋白而致。

临床经验表明atra、as2o3双诱导可能是治愈apl的最好方法。

瑞金医院100多例的应用结果指出,其复发率低于单用atra或as2o3[24]。

体外实验证明二者对apl细胞有较好的诱导分化和凋亡作用,pml/rara下调较快,还与atra耐药nb4细胞株之间有协同作用。

此方法已成为国际及国内治疗apl的金标准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