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部署院校和“省部共建”本专科高校
省部共建高校名单

江苏省
南京师范大学
2015年8月31日[22]
5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师范学院
2015年8月31日[22]
序号
共建单位
共建高校
共建时间
1
江苏省、教育部、审计署、财政部
南京审计大学
2011年8月30日
2
江苏省、教育部、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年6月15日
3
辽宁省、教育部、财政部
理工
镇江
三大石油公司
黑龙江
东北石油大学
理工
大庆
四川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
陕西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
辽宁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抚顺
湖北
长江大学
荆州
重庆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
江苏
常州大学
常州
广东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茂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辽宁
沈阳理工大学
理工
沈阳
陕西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
中国包装总公司
中国包装联合会
湖南
湖南工业大学
株洲
国土资源部
教育部、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管理局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共建部委
名 称
地方政府
地 区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教育部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广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合肥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省
温州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沈阳[10]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自治区
乌鲁木齐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省
南京[11]
省部共建? 不,我们是部省合建! 全国仅14所!

省部共建?不,我们是部省合建!全国仅14所!作者:嘉鱼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2年第01期为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部省合作共建工作,即采用部省合建的新机制、新模式,在尚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重点支持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共14所高校建设。
入选的这14所高校皆是区域内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良好、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带动和中心辐射作用。
其中,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南昌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等9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点发力优势特色学科;山西大学和河北大学两所“双非”院校也不遗余力求发展、寻突破,开拓新征程。
部省合建高校的启动,初衷旨在破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难题,是地方高校缩短与国内一流大学差距的战略性机遇。
也可以说,这14所地方高校背负着整个省份的期待,是“全村的希望”。
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的区别:省部共建大学是指国务院相关部委(教育部及其他国家部委)与相关省份共建高校,主要为3类:“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分实力较强的省属大学,具有行业特色优势的大学。
“省部共建”坚持“以省为主”的原则,“共建”后学校依然是省属,省政府要投入更多财力支持高校建设。
“地方政府要出钱”的规定,在多所高校的共建协议中都出现过,至于是否真正得以落实,有赖于各省财政能否负担得起。
部省合建的14所学校全面享受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同等待遇。
“部省合建”是“以部为主”,高校可以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教育部把这些学校列入部属高校序列,相当于一种准部属高校身份。
这些学校也可以叫作部建高校,这是一块金字招牌。
河北大学院校简介: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
1933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工商学院,其后,学校历经私立津沽大学、国立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的不同时期。
全国设有专科的本科院校名单汇总

全国设有专科的本科院校名单汇总(最新版)目录1.背景介绍:全国设有专科的本科院校名单汇总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3.专科与本科的区别与联系4.设有专科的本科院校名单及特点5.对这些院校的建议与展望正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专科与本科作为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层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专科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注重实践能力;而本科教育则更侧重于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全国设有专科的本科院校,本文将对这些院校进行梳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各类高校数量逐年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正朝着普及化、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专科与本科的区别与联系。
专科教育通常为 3 年制,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本科教育通常为 4 年制,旨在培养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尽管两者在培养方向和目标上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割裂。
事实上,许多本科院校都设有专科专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列举一些全国设有专科的本科院校名单,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这些院校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同时,它们在专业设置、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
最后,针对这些设有专科的本科院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展望:1.加强专科与本科之间的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3.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4.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全国部共建地方高校基本情况

全国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基本情况
表1 全国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2 各省区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统计一览表
表3 各年度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统计一览表
表4 不同类型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统计一览表
西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省部共建工作办公室)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七日
表1 全国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基本情况一览表(按共建时间排序)
说明:1.表中学校类型以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对中国高校类型的划分为准。
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将中国高校类型分为以下11类,分别是:综合、师范、理工、农林、财经、政法、语言、艺术、体育、医药、民族类。
2.表中本科高校数以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统计数据为准。
表2 全国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统计一览表(按共建时间排序)
表4 全国各省区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统计一览表(按共建高校数排序)。
省部共建高校名单修订稿

湖南省
湘潭大学
2005年12月12日
22
江西省
井冈山大学
2007年10月19日
23
天津市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2年3月7日
24
广东省
汕头大学
2012年6月29日
25
浙江省
宁波大学
2012年10月8日
26
福建省
福州大学
2012年10月14日
27
重庆市
西南政法大学
2012年10月24日
28
江西省
13
河北省
河北大学
2005年11月10日
14
海南省
海南大学
2007年11月21日
15
河南省
河南大学
2008年10月17日
16
甘肃省
西北师范大学
2009年3月16日
17
陕西省
西北大学
2009年3月21日
18
浙江省
浙江工业大学
2009年6月8日
19
陕西省
延安大学
2005年6月9日
20
吉林省
延边大学
2005年9月7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5]?
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地方政府
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
暨南大学
江苏
江苏科技大学
理工
镇江
三大石油公司
黑龙江
东北石油大学
理工
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部共建大学哪个好

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部共建大学哪个好
一般来说,省部共建大学更好一些,因为是省属重点大学,才能做省部共建大学;
省部共建大学,也叫省部共建高校,是指国务院相关部委(教育部及其他国家部委)与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建高校。
扩展资料
主要为四类:
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进行共建,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中央部委拉动地方政府配套支持相关高校发展的规划。
二是各行业领域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得到教育部和各行业部门对这些重点行业特色型大学进行共建。
共建工作旨在指导这些特色高校扩大社会合作、强化社会服务,构建共建各方更稳固、持久的合作关系,发挥共建工作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部分实力较强的'省属大学,得到地方政府与教育部以及其他部委共建,拓展发展经费和资源,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教育部为此设立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直接领导,立足于省部共建。
此外,教育部还吸纳这部分高校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部分会议。
四是地方政府与教育部之外的其他国家部委重点共建的省属大学。
这些高校在某一或多个行业领域有较强的师资和科研基础,各部委加强对这些高校的支持力度,由各部委与地方省市签署省部共建协议,积极发展强势学科,提高综合实力,建设一批行业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列表
微信扫码分享。
省部共建高校名单精编版

文化部
北京
中国戏曲学院
艺术
北京
北京
中国音乐学院
浙江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
上海
上海戏剧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年6月15日
3
辽宁省、教育部、财政部
东北财经大学
2012年4月27日
4
江西省、教育部、财政部
江西财经大学
2012年5月15日
5
山东省、教育部、财政部
山东财经大学
2012年8月23日
6
北京市、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
北京电影学院
2013年3月13日
7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
江西理工大学
教育部、国家安监总局、地方政府
中国矿业大学
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地方政府
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农业部、地方政府
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
教育部、水利部、地方政府
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
省部共建高校名单精编版
省部共建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教育部正式启动“部省合建”高校-中西部14所高校入选

教育部正式启动“部省合建”高校,中西部14所高校入选部省合建是什么?所谓的部省合建就是倾斜资源扶持无部属高校的省份,其一,教育部会参照直属高校模式对高校建设发展予以支持。
其二,政府将“举全省之力办好学”基础上将加大投入力度。
其三,高校对口合作建设将为学科水平提升提供支持。
一省一校,重点支持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共14所高校建设。
这些高校将列入部属高校序列,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部省合建”是在全国两会前夕,教育部召开的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上宣布启动,陈宝生强调这是教育部2018年第一个“奋进之笔”。
这实际上是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振兴计划,是推动中西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是智力扶贫。
项目启动已有半年时间,教育部组织7个调研组前往目标省市调研,在学校优势学科、地方特色产业机构进行现场考察。
与此同时,学校也提出了学科群的概念,这有点类似类似双一流学科建设。
如郑州大学的新材料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医疗健康专业、工程安全与防灾、绿色高校农业;河北大学的燕赵文化学科群、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学科群;山西大学的物理学、哲学;内蒙古大学的民族学学科群、生物学学科群等等。
学校也举行优势学科对接主导产业建设方案论证会,向调研组介绍本地优秀学科群。
由调研组对目标大学提出的学科群建设方案进行点评和论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也将围绕综合改革、师资人事、制度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与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进行分组座谈。
知涯君认为,这些学科群结合地域特色,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借助产业的扶持可以得到快速发展,又能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正反馈效应;另外,这些学科群可以让基础薄弱的中西部高校错位名牌高校的竞争,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稳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7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湖北省(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陕西省(5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
四川省(4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山东省(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重庆市(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辽宁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湖南省(2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吉林省(2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黑龙江省(1所):东北林业大学
安徽省(1所):合肥工业大学
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院直属高等学校(2所)
北京市(1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安徽省(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7所)
北京市(2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中央部属高校(国务院侨办直属高校)(2张)黑龙江(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省(2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陕西省(1所):西北工业大学
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2所)
北京市(1所):国防大学
长沙市(1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卫生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
北京市(1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外交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
北京市(1所):外交学院
交通运输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
辽宁省(1所):大连海事大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6所)
北京市(1所):中央民族大学
四川省(1所):西南民族大学
湖北省(1所):中南民族大学
甘肃省(1所):西北民族大学
宁夏区(1所):北方民族大学
辽宁省(1所):大连民族学院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等学校(2所)
广东省(1所):暨南大学
福建省(1所):华侨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
北京市(1所):北京体育大学
公安部直属高等学校(5所)
北京市(1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辽宁省(1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河北省(1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南省(1所):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省(1所):公安海警学院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
北京市(1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共中央办公厅直属高等学校(1所)
北京市(1所)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司法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
河北省(1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
北京市(1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华妇女联合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
北京市(1所):中华女子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高等学校(3所)
天津市(1所):中国民航大学
四川省(1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广东省(1所):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地震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
河北省(1所):防灾科技学院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
河北省(1所):华北科技学院
国家海关总署直属高等学校(1所)上海市(1所):上海海关学院
国家林业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
江苏省(1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