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初步认识

圆的初步认识
圆的初步认识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到78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建立圆的概念。(2)知道圆心、半径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

(3)知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盖子、圆形棋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媒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圆。

2.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学生介绍)

问:你对圆有哪些了解?

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你们对圆也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二、尝试探索: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小组合作)。

1.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圆形盖子、圆形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师:我想请小朋友尝试的画一个圆行吗?请你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工具和自己的工具来画一些圆。

2.学生在组内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3.交流画法:

(1)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2)利用圆规画圆

(3)利用线、图钉、铅笔画圆

要用图钉把绳子的一端固定住,还要把绑有铅笔的绳子拉直,旋转一周后,就能大致画出一个圆了。

师: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媒体出示教师在操场上和黑板上画圆。)

好,老师也要用这个方法画一个圆,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吗?

板:定点定长

教师画好后:这个定点,和定长,又分别叫圆的什么呢?请大家自学书第75页。

学生交流板:圆心半径

交流并师总结:这个固定的点我们把它说成圆心,用英文字母O表示,固定的长度叫做圆的半径,用英文字母r表示,在同一个圆中,从圆

心到圆上任意一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半径。

(在师画的圆上标上O 和r)

问:半径有几条呢?无数条半径的长度都怎样的呢?

师:请你拿出桌上的一个圆,用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来证明给大家看。师:半径有无数条,而且它们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4)出示:学生在尝试中没有画标准的圆。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画的圆,这是圆吗?为什么?

5.比较各种方法,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画出的圆最标准,画的时候最方便?

用实物画圆也方便吗?

师:显然用圆规画圆是最标准最方便的,谁能上来介绍一下圆规呢?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6.学生在纸上请用圆规来画一个圆。(同桌先交流再画)

师: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了圆规,你想不想用圆规来画一个圆吗?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是用圆规怎样来画圆的?(请几个同学来说)

(二)巩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独立画一个半径为3cm的圆,标出圆心和半径。

问:半径3厘米怎样来确定?(放一段视频演示)

2.画4个同心圆,使半径一个比一个大1厘米。

问:什么是同心圆?最小圆的半径设定怎样的长度比较好?

三.拓展,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圆的知识,其实用圆可以画出许多美丽的图案,现在请你用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学生介绍时,适当的提出相交圆,相切圆等概念,让学生初步和感性的体会“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道理。

如: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四、总结质疑:

1.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初步认识了圆,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吗?

2.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圆心(o)标上圆心和半径圆图形

定长半径(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