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班级团体凝聚力建设——团辅实施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大学生团辅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团辅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团辅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携手共进,绽放青春”二、活动背景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特举办此次团辅活动。

三、活动目的1、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帮助同学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

3、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对象具体学院名称全体学生五、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活动准备1、宣传推广(1)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显眼位置,如教学楼、食堂、宿舍区等。

(2)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介绍活动内容和报名方式。

2、人员安排(1)邀请专业的团辅指导老师_____担任活动主持。

(2)招募志愿者_____负责活动现场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3、物资准备(1)购买活动所需的道具,如气球、绳子、眼罩、卡片等。

(2)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小零食,以供同学们在活动中享用。

(3)提前布置活动场地,营造温馨、舒适的活动氛围。

七、活动流程1、开场致辞(10 分钟)由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对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2、热身游戏:“大风吹”(20 分钟)(1)所有同学围成一个圆圈,椅子比人数少一个。

(2)主持人站在圆圈中央,他没有椅子。

(3)主持人开始说:“大风吹!”同学们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戴眼镜的同学。

”此时,所有戴眼镜的同学要迅速起身换位子,主持人也趁机抢一个位子坐下。

没抢到位子的同学成为新的主持人,继续游戏。

3、团队建设(30 分钟)(1)将同学们随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_____人。

(2)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选出组长,设计队名、队旗和队歌,并进行展示。

4、游戏环节(1)“无敌风火轮”(40 分钟)①每组用提供的材料(报纸、胶带等)制作一个可以行进的履带式圆环,即“风火轮”。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一、活动主题“团结一心,共创辉煌”二、活动目的1、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凝聚力。

2、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

三、活动主体具体班级名称全体同学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人员安排1、活动总策划:策划人姓名2、活动组织人员:组织者姓名3、活动安全负责人:负责人姓名4、活动宣传人员:宣传人员姓名七、活动准备1、提前预订活动场地,确保场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2、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和设备,如气球、绳子、眼罩、音响设备等。

3、通知班级同学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主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4、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5、准备足够的食品和饮料,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八、活动内容1、团队建设(1)开场致辞,由班长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流程,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2)进行简单的热身游戏,如“大风吹”,让同学们迅速进入活动状态。

2、团队协作游戏(1)接力比赛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每组同学依次完成一项任务,如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完成后迅速传递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2)盲人方阵每组同学蒙上眼睛,在规定的时间内,依靠团队成员的指导,将一根绳子围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

(3)气球大战每个小组派代表参加,在规定的区域内,通过踩爆对方小组的气球得分,同时保护自己小组的气球,最后得分高的小组获胜。

3、团队合作挑战(1)搭建高塔每组同学利用提供的材料(如吸管、胶带等),在规定的时间内搭建一座尽可能高的塔,并且能够保持稳定。

(2)穿越电网在一个区域内设置模拟的电网,每个网格大小不同,同学们需要在不触碰电网的情况下,全体通过电网,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相互帮助和协作。

4、分享与交流(1)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团队协作的经验和教训。

(2)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如何将团队协作精神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班级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团结、有凝聚力的班级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同学们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活动的策划和安排。

活动一:班级任务挑战赛时间:XX年X月X日地点:学校校园内活动目的: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助,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

活动内容:1. 将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队长;2. 在校园内设置多个任务点,每个任务点都有不同的挑战项目,例如解谜、攀登、拓展训练等;3. 每个小组根据任务地点提前获得任务指引和必要装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4. 不同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帮互助,但不能有过多人员交流。

活动要求:1. 每个小组必须全体成员完成任务,否则无法获得该任务点的成绩;2. 活动过程中需要记录班级成员的任务进度和完成情况;3. 活动结束后,通过统计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数量和时间,评选出排名靠前的几个小组,并给予奖励。

活动二:班级文化展示会时间:XX年X月X日地点:学校活动中心活动目的:展示班级成员的才艺和特长,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丰富班级文化内涵。

活动内容:1. 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节目进行表演,可以是歌曲、舞蹈、器乐演奏、魔术等形式多样的才艺展示;2. 配合表演,班级成员可以制作展板、手绘海报等展示班级文化的作品;3. 在展示会期间,设立展示区域供同学们观看和交流,可以设置留言板鼓励同学们发表对展示作品的评论和寄语。

活动要求:1. 每个小组需要提前准备自己的节目和展示作品,确保表演的质量和内容;2. 班级成员可以自愿组队参与表演,也可以个人参与;3. 活动结束后,可以根据观众评选出最佳表演和最具创意的展示作品,并给予奖励和表彰。

活动三:班级户外拓展训练时间: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地点:郊外露营基地活动目的:通过户外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班级成员的领导能力和抗压能力。

团队凝聚力团辅方案

团队凝聚力团辅方案

团队凝聚力团辅方案增强团队凝聚力团体辅导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加深同学之间的熟悉与了解,增进亲近感,考验成员配合、协作能力。

2、增强团体凝聚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形成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3、感受集体携手前行时的强大力量,并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二、活动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D205三、活动时间:20__年5月9日下午15:40至17:10四、活动对象:信息系大一学生共38名五、活动程序:1、澄清目标:指导者做自我介绍,对成员的希望:主动投入、认真倾听、真实表达。

并解释团队凝聚力对于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和学生简单互动一下,提出问题“大家觉得什么样的团队才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请同学简单回答,由此引入活动。

2、分组方法:按报数的方法分成四组正式活动流程:六、总结:全部活动结束后,全员每人找一个凳子,围成一个圈坐下。

站起来,向左转给前面的人敲敲背,并说“辛苦了”,再向后转,给另一边的人也敲敲背,并说“辛苦了”。

结束后,坐下,开始分享本次活动的感受,全班每人用简单几句话按照顺序依次交流,再邀请几名同学做一下重点发言。

七、备选活动:1、滚雪球目的:初步相识,扩大交际圈,促使成员关注其他人,也体会到被他人关注的感觉步骤:①小组成员两人一组自我介绍。

②四人一组他人介绍。

经过自我介绍分为两个小组,组合成四人小组,每位成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介绍给另外两位新朋友认识。

③小组成员一起轮流介绍自己,从第一个开始讲起(如:我是旁边的,专业……)。

第二个人先介绍他前面一个人的名字,然后介绍自己,依此注意:全组成员可以相互协助他人完整、正确地表达,从而在多次重复过程中,彼此了解和记住他人的信息2、奇数偶数人数队形:没有限制,人越多越好;围成一个圆圈。

步骤:①将全队人分成红白两对。

②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内侧坐下。

③然后依圆中央的主持人的口令逐次报数。

但是和普通报数不同,以只报奇数或只报偶数的不按规则的形态进行。

④如果主持人说:“报奇数”,就是1,3,5,7,主持人换成说:“报偶数”,则接在刚才的数字报8,10,12,14⑤如果说错了,就被判出局,必须离开圆圈。

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 )社 会 心 理 学 关 于 群 体 的研 究 三
社 会心 理学 关 于群 体 的研究 证 明 ,在 一个 团 体 中 ,如果成 员之 间有 了互 信 ,团体 的凝聚力 会更强 , 也 将能 更有 效地 发 挥 团体 的效 能 。该理 论 强调 信 任 在 合作 交 往 中的作 用 ,真 诚可 信 然后 才 可能更 好 的 合 作 。 据 此 ,我们在 设计 中加 强对信 任 板块 的训 练 ,并在 时间上 ,将其安排在合作训 练之前 ,从浅层 次信 任逐渐 过渡 到深层 次信任 ,最后再 上升 到合作 。 ( 四)霍尔姆 兹 (o e )和瑞赫 ( ae Hl s m R h )编制 的
生 活 事 件 量 表
量表 指 出 ,重 要人 际 关系 的丧 失对 心理 健康 的 二 大学 新 生 班 级凝 聚 力 建 设 团体 心 理辅 影响很 大 ,比如丧偶 、离婚 、子女离家等 。在人一 生 中的每个特 定阶段 ,重要丧失 的 内容 有所不 同。大学 导 方 案 设 计 的理 论基 础 新 生 最 重要 的丧 失 是 丧 失 了对 家 庭 的 完整 的依 赖 , ( ) 马斯 洛 的 需 要 层 次 理 论 一 其次是对教 师的依赖减少 ,然后是朋友的分离 。他 们 马斯 洛需要层次理 论认为 ,人有五种基 本需要 : 在 新 的成 长阶段 ,急 需面对 的有环 境适 应 、生 活 适 生理需要 、安 全需要 、归属 和爱的需要 、尊重 的需 要 应 、学 习 适 应 、 人 际 关 系 适 应 和 心 理 适 应 。l 6 1因此 , 和 自我 实现的需要。其 中 ,该理论揭示每个人都 渴望 帮 助新 生尽 快 适应 新环 境 ,培 养独 立 与合 作意 识 极 被他人接受 、尊重和欣赏 。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 的需 为必 要 。 要 、归属 的需要 和爱的需要 。针对 刚升人大学 的新生 三 、方 案 设 计 这 个特 殊 群体 ,由于 新环 境 带来 的 陌生感 使得 这 种 归属 的需要 、爱的需要提到更 高的意识水平 ,成为亟 ( ) 理 念 一 待满 足 的需要 。 在 16 年 ,社会心理 学家谢里夫 ( .h r )进 91 M S ei f

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

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

现代经济信息452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曾朝红 李欣忆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实验班的班级凝聚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查阅相关文献,有针对性地编制出提升该班级凝聚力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经多次修改,最终形成方案,拟用于实验研究。

关键词: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452-01一、被试的筛选1.研究对象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新生,通过自编的《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调查问卷》来筛选被试。

通过访谈和同质性测试,选取大一新生两个班级凝聚力水平差不多的班级,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

本研究共66人,实验班和对照班各33人。

2.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筛选对两个班级的班级凝聚力得分进行T 检验,数据显示,两个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得分差异不显著,这就说明这两个班级的凝聚力现状相当,本研究可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如下表:表1.2 两个班级在班级凝聚力得分上的差异检验检验因子实验班(M±SD)对照班(M±SD)t 值p 值人际关系 3.86±.453 3.88±.609-0.1430.886班级制度 4.16±.643 4.13±.6620.1890.851世界观 3.99±.643 3.92±.6920.4300.669班级目标 3.66±.724 3.76±.867-0.5140.609总均分3.91±.5053.92±.564-0.510.959*p<.05, **p<.01进一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班凝聚力分数(3.91±.505)低于2班凝聚力分数(3.92±.564),所以本研究将1班确定为实验班,将2班确定为对照班。

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1.理论依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从低到高的五个需求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

大学生班级凝聚力活动策划随着地理位置和家庭背景的多样性,大学班级的凝聚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阶段,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

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彼此间的友情,我们有必要策划一系列活动来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

第一部分:欢迎活动1. 迎新晚会欢迎新同学加入我们的班级,我们可以组织一个迎新晚会,通过精心准备的节目展示我们班级的活力和凝聚力。

晚会中可以设立各种有趣的互动环节,使新同学能够尽快融入我们班级大家庭。

第二部分:团队合作活动1. 小组拓展训练我们可以组织小组拓展训练,利用户外或室内场地,让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各种挑战任务。

通过共同合作、互相依赖,培养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增进班级间的认识和信任。

2. 班级运动比赛班级间的运动比赛是一种增强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可以组织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比赛,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和团结意识将进一步加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

第三部分:文化体验活动1. 班级文化日每个班级都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色。

我们可以组织班级文化日,让同学们展现自己的才艺,通过表演、展览等形式展示班级的文化底蕴和个性。

2. 比较文化差异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背景,他们的文化习俗各异。

可以组织比较文化差异的活动,通过分享和交流,加深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和尊重,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第四部分:社会服务活动1. 志愿者活动组织班级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学校或其他公益机构的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奉献精神,进一步提升班级凝聚力。

2. 社会调研安排同学们组成小组进行社会调研,了解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共同面对社会问题,促使同学们思考、探讨并形成共识,加强班级成员间的联系和团结。

第五部分:班级商议活动根据班级成员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可以定期组织班级商议活动,让同学们参与活动策划和决策。

《班级凝聚力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班级凝聚力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班级凝聚力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摘要】团体辅导对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团体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方案选择46名大一学生进行班级凝聚力团体辅导,利用团体游戏、小组分享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对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团体辅导;凝聚力;人际交往1. 团体辅导对象与目的湖北艺术职业学院2013级音乐系音乐表演专业1班全体学生(46人),该班大多数学生性格活泼,友善坦诚,能与人和睦相处。

大一入校后,因各种原因,平时缺乏交流,无强烈的班级归属感。

此次团体辅导的目的在于培养班级成员团体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增强团体的默契,增强学生间的互信基础,促进人际关系,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2. 团体辅导理论依据2.1 群体动力学理论群体动力学也称为团体动力学,旨在探索群体发展的规律,该理论认为群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一个群体的内聚力对于群体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高度的内聚力会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动机、自觉地努力完成群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群体动力学理论为小组气氛的创设,带领者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

2.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五种类型,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作为大学生而言,现在正处于对情感和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渴望的阶段,他们内心都希望得到关心和帮助,并且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

只要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便会对自己、他人及社会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的用处和价值。

2.3 人际沟通理论人际沟通理论认为:沟通是以双方互为主体;沟通双方需要具备统一或相近的符号系统。

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但在沟通中可能会出现社会性、心理性、文化性的障碍。

人际沟通的渠道包括语言及非语言沟通。

语言在沟通中是最有效、最便捷的媒介及渠道,但面部表情、目光接触、体态动作等非语言行为同样是最重要的沟通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新生班级团体凝聚力建设——团辅方案设计————————————————————————————————作者:————————————————————————————————日期:大学新生班级团体凝聚力建设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一)团体名称“Hand in Hand”(二)团体性质结构式、发展性团体(三)团体规模由36—64名大学生组成(不包括组长,预期48人)(四)参加对象大学新生班级全体同学(五)团体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费用共三天,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共六次,每次2—3小时。

封闭的、安静的教室或团体活动室(艺术楼舞蹈教室)。

活动材料印制和购买等约200元。

(七)团体活动目标1、总目标:培养班级成员团体信任感与团体凝聚力,增强成员的合作意识。

2、团体具体目标:(1)促进成员间相互认识,凝聚团体的共识。

(2)加深成员彼此间的了解,促进成员的互动。

(3)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

(4)强调成员间互助合作的精神。

(5)透过活动的特殊设计激发成员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八)理论基础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

针对刚升入大学的新生这个特殊群体,由于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使得这种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提到更高的意识水平,成为亟待满足的需要。

2、人际关系理论表明,要信任他人必须学会先开放自己,接纳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感觉和意见,愿意和别人分享资源和观念;我们在相识和了解阶段的设计活动中很好的运用了这些原则,并且“分享”是贯穿整个团体辅导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更是团体成员收获最大的保障之一。

此外,人际交往理论还表明,要能与他人有效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自己应先令人觉得可信、值得信赖、靠得住。

在信任训练部分活动设计中,我们注重体验式教育和分享。

让成员从体验信任他人与被他人信任的过程中,发展深度信任并发展出真心的关爱他人以获得友谊和得到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

3、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研究证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之间有了互信,团体的凝聚力会更强,也将能更有效的发挥团体的效能。

该理论强调信任在合作交往中的作用,真诚可信然后才可能更好的合作。

据此,我们在设计中加强对信任板块的训练,并在时间上,将其安排在合作训练之前,从浅层次信任逐渐过渡到深层次信任最后再上升到合作。

4、约翰逊的信任模式论认为,信任他人是一种冒险的选择,之所以会愿意去相信他人,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人对我们是有利的。

当环境要求我们相信陌生或者不熟悉的人时会引发内部的冲突机制。

信任模式理论还认为,由成员表现出来的高度或低度接受、支持与合作意愿以及呈现出来高度或低度的开放、分享的态度,两个向度交互作用后,会形成下列四种信任模式:高度接受和合作 低度接受和合作 高度开放 和分享 低度开放 和分享(九)参考文献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陆卫明、李红.人际关系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十)团体评估 1、《回首来时路》 2、《爱在指尖》 3、问卷调查 (十一)团体方案信任别人也值得 别人信任信任别人但不值得 别人信任不信任别人但值得别人信任不信任别人也不值得别人信任第一单元(相逢是首歌)活动1 找到你的另一半(30min)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组员虽然是同学,但是刚刚来到学校,彼此之间并不熟悉,这一活动能够让大家活跃起来,去认识别人,努力找到另一半,并且记住对方的信息,互相关注对方。

方案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目标1、促成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了解2、让成员对自我进行反思3、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4、成员对他人的分享做有效的回馈1、活跃现场气氛2、调动大家的积极性3、对成员进行两两配对,以达到相互关注对方的目的具体操作1、活动前准备成员的名片,并让他们佩戴上。

2、事先准备好成对的卡片,并且在卡片上用签字笔写好著名小说中成对的人物名字(如罗密欧、朱丽叶;梁山伯、祝英台等),并且将顺序打乱。

3、领导者和助教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卡片背面朝上分发给每一个成员,并且强调不能翻过来看正面的内容。

4、活动开始,每个人要在5分钟之内找到你的“另一半”即将卡片上的名字配成对,相互了解5个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工作、籍贯)然后将自己的名字(配成对的2人)写在卡片的背面交到助教处。

5、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成员要出来表演节目、并说说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够完成任务6、成功配对的成员分享自己成功的感受和经验分享内容:积极主动才能成功找到另一半材料:较硬的卡片纸若干,签字笔活动2 大树与松鼠(20min)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经过活动1之后,成员之间已经开始相互认识了,但是彼此不熟悉,还不能大胆地走出去认识新朋友,借此活动活跃气氛,鼓励成员积极主动地认识其他成员。

方案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目标1、促成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2、让成员对自我进行反思3、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4、成员对他人的分享做有效的回馈1、活跃现场气氛2、调动大家的积极性3、增进成员之间的情感具体操作1、所有成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

2、按照1.2.3的顺序报数,报1和2的成员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一个圆圈;报3的人扮松鼠,并蹲在圆圈中间。

3、领导者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最晚找到其他大树的“松鼠”应表演节目。

4、领导者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最慢的或者没有重新组成大树并且圈住松鼠的人应表演节目。

5、领导者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最慢的或者没有重新组合好的人表演节目。

6、鼓励成员主动分享。

分享内容:积极主动、大胆与人沟通交流等活动3 传递姓名(40min)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松鼠与大树破冰之后,相信大家都有结识其他的想法,此时做传递姓名的活动让大家尽量记住彼此的名字,增进团体感情方案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目标1、促成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2、让成员对自我进行反思3、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4、成员对他人的分享做有效的回馈1、帮助大家相互认识2、尽快记住彼此的名字3、增进团体的感情4、消除陌生感活动4 扑克分组(30min)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经过前面的相识与破冰等训练,成员之间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也接近尾声,在进一步增进成员之间的认识的同时,也为后面的单元分组方案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目标1、促成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2、让成员对自我进行反思3、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4、成员对他人的分享做有效的回馈1、活跃气氛2、调动成员的积极性3、增进成员之间的认识4、为后来的单元分组5、培养成员在乱局中出头组织的能力具体操作1、成员围成一个大圈,两两距离约为一臂长,主领导者也参与其中。

2、游戏将从主持人开始,领导者大声喊出自己的籍贯和名字,然后将布偶传给自己右边的成员。

接到球的人也应如法炮制,喊出自己的籍贯和名字,然后传给右边的成员。

这样一直继续下去直至布偶传回领导者手中,为了记牢大家的名字可以再进行一次。

3、领导者告诉大家,现在我们要改变规则了,接到布偶的成员必须喊出你记得的另一成员的籍贯和名字,然后把布偶扔给该成员。

如果叫不出名字,或者传错人,要出来给大家道歉。

4、可以多次进行。

分享内容:倾听,记住别人名字的方法和感受,被人记住的感受等材料:布偶一个(约等同一个篮球的大小)具体操作1、领导者和助教将去掉大小王的扑克分打乱,发到每一个成员手中,每人一张。

2、领导者先介绍扑克牌中的对子、顺子、同花、氢弹的含义。

3、领导者说“对子”(如2张A),则成员在一分钟之内组成对子,两两一对,站在一起。

4、领导者说3张牌的“顺子”(如234),成员在一分钟之内组成顺子牌,并站在一起。

5、领导者说“氢弹”(如4张A),成员一分钟之内组成,并且站在一起。

6、领导者说5张牌的“同花”(如5张红心),成员也需一分钟内组成并站在一起。

7、领导者说6张相同颜色(如6张红色的牌),成员立即组成,并站在一起。

8、领导者说7张相同颜色(如7张黑色的牌),成员立即组成,并站在一起。

9、领导者说两副“氢弹”(如4张K和4张Q),成员立即组成并站在一起。

分享内容:积极主动,敢于站出来领导,信息共享,团队精神等活动时间:约材料:扑克牌一副第二单元(唯你懂我心)活动一微笑握手(20min)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经过上午的破冰活动之后成员之间已经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但是相互之间并不是很了解,相处也并没有达到很自然的程度,此时适当的身体接触可以使成员之间相处更容易敞开心胸,接纳他人。

方案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目标1、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

2、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3、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

1、通过握手与他人进一步的接触。

2、通过活动学会微笑面对他人,主动与他人交往。

具体操作1、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每个小组各自站成一个圆圈,然后从组长开始,每人都跟自己右边的人面对面站着。

2、主持人喊“开始”,然后每个人就开始与自己对面站着的这个人按游戏的步骤进行握手。

3、在每人跟自己对面的人握手完后,此时以组为单位,每组成员之间相互进行握手,直至每个成员都与自己组内的成员握手为止。

4、在组内成员完成相互握手之后,要求每位成员走出自己的圈子,去和其他圈子的成员握手,在10分钟之内每位成员至少要和自己组外的5位成员握手。

5、在10分钟结束之后,主持人随机抽取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握手对象(只说明对象)并且就自己的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

活动2 侦探007 (40min)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之后相信大家都这个团体的成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附加这一活动可以促进大家的互动与了解,同时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方案目标单元目标具体目标1、了解归纳自己的特征与兴趣2、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了解3、加强团体凝聚力4、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5、成员对他人的分享做有效地反馈1、对组员有更深的认识2、同时也让组员对自己的特征与兴趣进行归纳3、让成员进一步的认识自己4、成员之间积极互动具体操作1、活动前准备必要的纸和笔。

2、发给每位成员一张便签纸以及一只笔,让成员在纸上写出自己最明显的两项特征,比如:很高、很胖等等。

3、把每组成员的便签纸收集起来放在一个箱子里面,然后每位同学从自己组的箱子里面抽出一张便签纸,并且按便签纸上所写的内容去寻找那个神秘人物。

4、找到后进行「挖宝」阶段。

比如:他最喜欢做什么休闲活动?叫什麼名字、血型等等。

5、之后依序请侦探带著所找到的神秘人物上台跟大家作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