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我的学习技巧探秘》
学习方法探究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方法探究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班会教案: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探究不同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
具体教案如下:二、目标1.了解不同的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引入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思考和探索。
2. 学习方法的分类介绍常见的学习方法分类,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3. 探究不同学习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探究一种学习方法,具体要求如下:(1)小组成员共同探究和总结该学习方法的特点;(2)小组成员讨论并分享适用于该学习方法的学科或学习任务;(3)小组成员展示探究成果。
4. 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过程,并分享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
5. 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学生个体活动时间,要求学生思考并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写下自己的学习计划。
6. 总结与展望引导学生回顾本次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同时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持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1. 主题班会教案PPT2. 小组活动指导表3. 个体学习计划模板4. 班级学习方法总结表格五、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个体学习计划编写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2. 收集学生的个体学习计划,并根据学习效果进行评价;3. 学生填写班级学习方法总结表格,了解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六、延伸活动1. 学习方法分享会邀请一些优秀学生或者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来学校进行学习方法的分享与交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进一步关注与学习。
2. 学习方法讨论小组组建学生学习方法讨论小组,定期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与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探究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方法探究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学习方法探究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学习方法,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成绩。
2.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班会的主题,并与学习方法展开引导性对话,激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兴趣。
3. 学习方法分类3.1 讲解不同的学习方法分类,如积极主动型、专注思考型、合作交流型等,并解释其特点。
3.2 列举并介绍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并分别讨论其优点与缺点。
4. 分组活动4.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在学习方法上的经验与体会。
4.2 每组选择一种学习方法进行简单的展示,介绍该方法如何应用于不同学科的学习中。
5. 案例学习5.1 提供几个学习案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分类,分析并找出每个案例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5.2 鼓励学生针对自身情况,提出改进案例中不足之处的解决方案。
6. 学习方法分享6.1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在学习方法上的心得体会,并详细说明该学习方法对自己学习的效果。
6.2 鼓励学生相互借鉴优秀的学习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7. 总结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我们了解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8. 反思学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班会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9. 作业布置请学生根据自己在班会中掌握的知识,针对自身学习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在下次班会上进行分享。
10. 复习落地引导学生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复习,并提醒他们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同时积极借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1. 教学反思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与反思,包括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理解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注意】以上为主题班会教案的一种合适的格式,但具体实施中还需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案的语言和表达应简明清晰,使学生易于理解。
团体辅导方案(自我探索)

大风吹活动目的:打乱原来的位置次序,将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分开,有助于认助于认识新人。
活动程序:1.所有人围成一圈。
.主持人喊“大大风吹”,其余人喊“吹什么”,接着主持人喊“吹XX的人”,那么符合X X条件的人就必必须离开自己的位置(例如:吹戴眼镜的人,那么所有戴眼镜的人就必须移动自己的位置),找到—个新的位置。
3.改变“XX”的内容,重复步骤几次,直到学生彼此的次序打乱为止。
二十个我是谁首先在下面写出20句“我是怎样的人”,要求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避免出现类似“我是一个男生”这样的句子。
(1)我是一个(2)我是一个(3)我是一个(4)我是—个(5)我是一个(6)我是一个(7)我是一个(8)我是一个(9)我是一个(10)我是一个(11)我是一个(12)我是一个(14)我是—个(15)我是—个(16)我是一个(17)我是一个(18)我是一个(19)我是—个(20)我是一个2.然后将陈述的2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1)身体状况(属于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型等)编号:;(2)情绪状况(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编号:;(3)才智状况(你的智力、能力情况,如聪明、灵活、迟钝、能力、机灵等)编号:;(4)社会关系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和别人应对进退、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和33原则,如乐于助人、爱交朋友、坦诚的、孤独的,等等)编号:。
3.接着评估一下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你列出的每句话的后面加上加号(+)或减号(-),加号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减号的意义则相反,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不满意、否定的态度”。
看看你的减号与加号的数量各多少。
如果你加号的数量大于减号的,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况良好;相反,你的减号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这显示你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寻找问题的根源。
比如,你是否过低地评价了自己?是什么原因使你成为这样?有没有改善的可能?墓志铭目的:协助参加者反省个人价值观及了解人生目标。
学习方法探究班会教案

学习方法探究班会教案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的重心也越来越转向学习方法的掌握。
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认识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学习成长和提高的关键所在。
而学习方法探究班会教案,则是一套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一、班会教案的概念班会教案,是指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需求和问题,制定的一种教育教学计划。
通过班会的形式,将学习负责人和学生们集合起来,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交流,分享和策划。
它着重于团队合作和互动,培养学生群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习方法探究班会教案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水平,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3.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4.增进学生与教育教学者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方法探究班会教案设计的步骤1.确定探究主题和探究目标:在于班会负责人和学生的共同讨论确定,重在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引入学习材料和案例分析:采用新颖的学习材料和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学习方法自主研究的兴趣,较好地帮助学生探究学习方法。
3.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案例分析之后,学生将自由学习并探讨学习方法,例如学习一些学习方法书或网站等,每个学生都将在班会上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体会,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协作。
4.共同总结和归纳:班会负责人根据学生们关于学习方法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总结班会所达到的学习目标和成效,根据总结的结果,优化和修正后续的学习计划。
四、学习方法探究班会教案设计的重点1.方法多样性。
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生的学习习惯,选择多种学习方法,不仅包括案例分析,技能讲解等直接的教学方法,也包括游戏化和小组协作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2.学生主体性。
团体辅导之自我探索

自我探索一大风吹游戏目的1暖身:团队热身可以增进团队成员间很快的相互沟通了解,同时能使队员消除紧张情绪和羞涩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活动状态。
2分组:可以根据后面项目的需要而进行灵活的分组与人员调配。
时间5—10分钟人员与场地不限。
室内。
游戏道具无规则与程序1把比人数少一张椅子数目的椅子围成一圈。
2除了指导者以外,其余的人分别坐在不同的椅子上。
每张椅子限坐一人。
3指导者站在中央,他可以随意说大小风吹。
如果他说大风吹,他说有X的人必须起来换位置。
如果说小风吹,则是相反,没有X的人起来换位置。
换位置时不能持续两人互换或坐回原位。
没抢到位置的人则是新的喊口令的人。
4有三次没有抢到座位的人则算输,需要表演节目。
二进化论游戏目的1引导组员体会成长的过程。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组员经历成长的过程,明白成长过程中的艰难与反复,体会不同的成长方式。
2激发组员对自我进行探索。
游戏过程中,自我的表现是怎样的?不同的自我表现背后隐藏的自我状态如何?体会自己的表现,观察别人的表现,思考游戏中孕育的成长内涵。
时间20分钟人员与场地不限。
宽阔的室内。
游戏道具无规则与程序1所有组员需要完成从鸡蛋—小鸡—猿人—人的四级进化过程。
2每级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代表动作,鸡蛋是蹲下抱头;小鸡是半蹲着左右舞动双手;猿人是两腿稍微弯曲,两手拍打胸脯。
3活动过程中,组员都以身体姿势代表每级生物所处的阶段,不能用语言交流。
4每一次进化采用“锤子、剪刀、布”的方式进行,首先两个同类的生物猜拳竞争,谁赢了谁就往上进化一级。
输的一方仍然要找同级的生物进行猜拳,赢的一方往上进化,直至进化为人。
任何阶段,输的一方都要退回到“鸡蛋”,再找处在“鸡蛋”的组员进行猜拳,直至往上进化。
5分享:成长是艰难的;每个人的成长方式是不同的;了解真实的自我。
四求生抉择游戏目的1引导组员反思和探索自我。
通过置身于危机情景的模拟,使组员反思真实的自我状态和个性品质,以及在危险情景中个人的能力状态和态度表现。
2、团体辅导之—自我探索

认识我、喜欢我、表达我—自我探索目标:1、帮助成员清楚地认识自己。
2、帮助成员发掘内在潜能,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
3、透过成员间的互动和分享,强化其自我表达的能力。
4、提升成员自我觉察和觉察他人需要的能力。
5、强调成员间彼此回馈和反应的重要性,不只帮助了个人的成长,也帮助了他人成长。
6、协助成员能够自我接纳、并向着理想的我规划自己的人生。
引导语:希望大家走进小组后,忘记在小组之外的身份,以心理归零的心态溶入团体,表现真正的自我,此时你将会有新的体验及感悟。
建立新团体阶段活动流程:一、热身游戏:兔子舞(5分钟)每个成员在一张便签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把便签纸折起来,放到箱子里。
等每个成员都放进去以后,请每个同学从中抽取一张便签纸并打开,抽到谁的名字就站到谁的身后,跟随音乐跳兔子舞。
二、“叠罗汉”(20分钟)【人数在二十个左右,超出20个人就要分组进行了】1.给每位成员1分钟的时间,思考如何用最好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爱好和家乡。
领导者可以先进行自我介绍,作为示范。
2.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比如A)开始介绍自己,要求:(1)先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必须包含两个信息: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我是活泼好动的周慧”。
(2)从第二个成员开始,每个成员在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时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坐在好动的周慧旁边的内向害羞的王琳”),直到最后一个人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
(3)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集中注意力听。
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而且每个人都有协助他人完整表达的义务。
3.当成员A作完自我介绍后,小组的其他成员依次向A提一个关于个人信息的问题。
要求每个人提的问题不能与前面成员提的问题重复。
对于其他成员提的问题,A可以表示不回答,但不能说谎。
当所有的成员都问完一个问题后,A旁边的下一个成员再开始介绍自己。
4.所有的成员都介绍完自己后,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讨论:(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说对了所有人的名字吗?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2)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别人的名字?(或者你为什么没能记住别人的名字?)(3)当别人准确地说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当别人叫不出你名字时,你的感受又如何?5.领导者小结(1)准确地记住他人的名字是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个技巧,因为它表达了你对他人的关心和重视。
心理团体活动《我的学习技巧探秘》

《学习技巧探秘》
王利平
分享
回想静思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 结合《小测试》
《浪淘沙·北戴河》 作者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适合本组同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本组同学共同的优势与长处
结合本组同学的优长, 如何更好的学习这首诗?
我的学习技巧探秘
1
2 3 4
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结自身的优势与特点
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试用多种方法,适当调整
学习方法探究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方法探究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学习方法探究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学习方法;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3.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学习方法的定义和分类;2. 效果较好的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分析;3. 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活动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认知。
2. 活动二: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分类(10分钟)通过PPT或板书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的定义和分类,常见的学习方法包括预习、听讲、做笔记、课后复习等。
3. 活动三:效果较好的学习方法的介绍(15分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介绍该学习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效果。
4. 活动四:学生自主探索(20分钟)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尝试,并记录学习效果。
5. 活动五:学生分享与总结(1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不同学习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六、教学辅助:1. PPT或黑板;2. 学生用书和笔记。
七、教学反馈:1. 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方法解释和分类环节的理解情况;2. 学生完成的学习记录和分享的内容;3. 学生在总结和评价环节的参与程度和发言质量。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学习方法,并进行比较和分析;2. 在其他课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3. 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九、教学总结:通过开展此次学习方法探究主题班会,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提升。
学生不仅了解了学习方法的定义和分类,还通过互相分享和交流,发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意识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 ) ) ) ) ) ) ) ) ) ) ) ) ) )
三、学习资料(京版小学十二册语文第一课)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作者: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小测试
班级: 姓名: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答案处画“√”。)
1、背课文时,写下来比读出声更让我记得住。 是( 2、我可以只通过听歌不看歌词,而学会一首新歌。 是( 3、看剧情缓和的电影,令我感到放松。 是( 4、我擅长分辨各种颜色间的不同。 是( 5、我听到一个不太熟悉朋友的姓名,会先想起他的声音。是( 6、我常泡热水澡来消除紧张。 是( 7、我习惯借着文字或图画来解决问题。 是( 8、我习惯用谈话方式来说明事物。 是( 9、我习惯通过实际动手做来学习新事物。 是( 10、上课时,我需要老师把重点写在黑板上才有印象。 是( 11、我读书会受到说话声、噪音或电视声干扰。 是( 12、长时间和许多人相处,会让我感到精神紧绷。 是( 13、我习惯将书桌上的用品摆放整齐。 是( 14、有空时我会选择欣赏(听)音乐。 是( 15、我习惯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是( 凡选择“是”的题目,每题记 1 分, 选择“否”的题目不计分。 A 组题号:1、4、7、10、13 B 组题号:2、5、8、11、14 C 组题号:3、6、9、12、15 合计:A 组 分 B组 分 C组 分
活动准备
小测试表、小组桌签、小组分享卡、音乐
活动过程
活动 序号 活动 名称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 活动 时间
1
暖验,引导学 生对视觉、 听觉、触觉 的关注。
1.静心感受 “请同学们静心倾听老师接下来读的一段话,体会这段 话中,哪个内容对你来说最深刻、最鲜明。 ” 教师播放音乐,念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冥想。 2.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得的最鲜明的内容是什么。
背景分析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 负担。小学高年级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于利用自身感官优长提高学习效率并无过多思 考与尝试。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引起学生对自身感觉的关注,引导学生体察自身感官的特点,利 用感官优长,综合多感官的运用,提高学习效能。
5
2
感官 优长 初探
通过 《小测试》 协助学生初 步了解自己 的感官优 长。
1.《小测试》 “同一段音乐、同一段话,为什么每个人感觉最鲜明的 内容却不相同呢?” “请同学们完成《小测试》我们一起来探 秘! ” 2.分组 “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自己小测试,哪组得分最高就到哪 组就坐。 (A 组得分最高就坐到 A 组的位置上) ” “如果你的测试中有两项以上得分一样,请自主选择就 坐。 ” “请组内得分最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如果分数相同,请 组内用自己的方法选出组长。 ”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指导教师 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 时书明、蔡建新 学段/年级 上课时间 王利平 学校 北京市房山区官道中心小学 我的学习技巧探秘 小学 六年级 2017.4 班级 人数 六(1) 30 职称 小学高级 教师
新课标《心理健康教育》语文出版社 主编 郑日昌
5
参考资料
新课标《心理健康教育》语文出版社 主编 郑日昌 《心理成长快车——小学生心理训练》 希望出版社 《教育人类学》玛利亚·蒙台梭利(英) 《爱弥儿》 卢梭(法)
3
附录(活动过程中所需的问卷、文字材料等)
一、暖身静心导语: 请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深深吸气,慢慢吐气。 感觉氧气如何进入体内,如何呼出体外。 让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沉。 想象眼前有一扇门。 从门走出去是一片树林。 看到许多 1.树木 2.阳光 3.石桌子 4.钥匙。 感觉到 1.温度适中 2.脚下柔软 3.空气清新 4.安全。 听到 1.风声 2.鸟叫 3.树叶互相摩擦的声音 4.虫鸣。 二、《小测试》
活动内容
辅导重点:认识和接纳自己感官优长的独特性。 辅导难点:利用自己的感官优长提高学习效能。
1
活动目标
1.引起对自我感官的探究心。 2.了解自我感官的优长点。 3.利用感官优长提高学习效能。
活动流程示意
1. 2. 3. 4. 5. 暖身开心坊:暖身静思 心理体验馆:感官优长初探 心理成长屋:我的优长我知道 心灵加油站:学习技巧探秘 心理拓展场:扬优综力
15
5
小结
总结提升
1.分享 本节课的收获与感触 2.教师小结 发挥优长,综合运用,效果最好。
4
效果评估
本次团体活动学生参与面全,参与积极性较高。学生通过暖身导语初步感知,每个人的感官对 信息接收的不同习惯, 《小测试》及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找到自己感官接受信息的优长点,为后续探 索学习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通过学习情境的设定总结出适合自身感官 优长的学习方法,达到了本此活动的活动目标。最后的小结特别指出发挥优长,更要综合运用,以 提高学习效果,为本节课提升点,引导学生全面的感官运用。通过本次心理团体活动,学生对自己 的感官有了一定的关注,尝试着总结自己的优长,并利用自身优长提高提高效能。
2
6
3
我的 优长 我知 道
通过交流进 一步了解不 同感官优势 与特点。
1.小组讨论 回想静思中让我们印象最鲜明的内容,结合小调查,交 流共同点,找出本组同学共同的优势。 2.分享 3.教师揭示优势类项。
10
4
学习 方法 探秘
结合感官优 长探索适合 的学习方法
“学习上我们如何发挥这些优长呢?” 教师出示学习内容。 1.小组讨论 (1)根据本组的共同优长,如何更好的学习? (2)适合本组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2.分享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 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将“学会学 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作为首要目标提出。其主要内容更是将“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作为重 点内容。 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认为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代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 浩斯从记忆的角度研究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了 多感官学习法,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全方位地激发兴趣,全身心地为学习 服务。蒙台梭利曾说“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感官”;20 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及教 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外界事物大体上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人通过五官对这些状态的 刺激产生知觉。”哲学家和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这样写道,“真正的知识是脚踏实地通 过自己的感觉而获得,而不是从他人的知识中得来。”从生物学观点,感官发展大约在青年前期停 止。我们应把握住感官教育这一黄金时段,好好地引导孩子学习。从社会学观点,人类是具有群居 性的生物,所以一般人是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生存。适当地予以感官刺激,便能使其成为敏锐的环 境体察者,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实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