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生化习题
临床医学检验:肝胆心肾等器官疾病生化诊断题库一

临床医学检验:肝胆心肾等器官疾病生化诊断题库一1、单选下列何种物质不会和胆红素竞争结合白蛋白,故不会使胆红素游离出来()A.游离脂肪酸B.钠离子C.胆汁酸D.磺胺药E.水杨酸类药物正确答案:(江南博哥)B2、填空题_______________由肿瘤分泌,作用于靶组织(骨、肾)引起高钙血症。
正确答案:PTHrP3、单选二乙酰一肟法测定尿素的主要反应是血清中尿素在氨基硫脲存在下与二乙酰一肟在()A.热强酸溶液中生成红色复合物B.中性溶液中生成紫红色复合物C.热强酸溶液中生成蓝色复合物D.强碱溶液中生成蓝色复合物E.弱酸性溶液中生成黄色复合物正确答案:A4、多选小肠的功能包括()A.为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B.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C.未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则从小肠进入大肠D.食物在小肠内一般为24hE.不同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相同正确答案:A, B, C5、单选肾小管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A.集合管B.髓袢粗段C.髓袢细段D.远曲小管E.近曲小管正确答案:E6、问答题降钙素对骨的作用是什么?正确答案: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及活性,从而抑制骨基质的分解和骨盐溶解。
还可使间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促进骨盐沉积,降低血钙。
7、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黄疸的发生机制()A.胆红素的排泄增多B.红细胞破坏增多C.胆道阻塞D.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下E.Y蛋白和Z蛋白的遗传缺陷正确答案:A8、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可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损害程度。
正确答案:尿蛋白选择性检测9、单选不会引起低磷血症的原因是()A.磷向细胞内转移B.尿磷排泄增加C.维生素D缺乏D.甲状旁腺功能减退E.小肠吸收减少正确答案:D10、多选可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是()A.脾功能亢进B.血型不合输血C.胆管癌D.恶性贫血E.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正确答案:A, B, D, E11、单选如果一实验对象摄入5g氯化铵,则最明显的结果是()A.血中尿素明显增加B.在肾小管细胞中谷氨酰胺酶活力增加C.血中尿素明显降低D.谷氨酸脱羟酶活性增加E.还原性物质在尿中出现正确答案:B12、多选判断肾小球滤膜的电荷选择性的物质有()A.尿唾液淀粉酶B.尿唾液酸C.尿胰淀粉酶D.AlbE.IgA正确答案:A, C13、名词解释排泄分数(Fe)正确答案:指尿排出部分(未被重吸收部分)占肾小球滤过总量的比率,通常测定钠的排泄分数。
生物化学考题_肝胆

A 球蛋白B 白蛋白C 纤维蛋白原D 凝血酶原E 脂蛋白 B 肝脏分泌到血循环中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 低密度脂蛋白(LDL) B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D 游离脂酸--清蛋白 E 乳糜微粒(CM) C 一级要求: 肝胆单选1. 肠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主要取决于:A 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比例B 食物蛋白质含量C 胆汁分泌量、体内脂溶性维生素贮量D 肠道 pH 值E 食物中的指溶性维生素含量 C2. 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以哪一种最多?3. 4. 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作用的实质是A 使胆红素与 Y 蛋白结合B 使胆红素与 Z 蛋白结合C 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D 增强毛细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E 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 5. 肝内胆红素的代谢产物最多的是:A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B 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C 胆红素硫酸酯D 甘氨酸结合物E 甲基结合物A 6. 血浆胆红素以哪一种为主要的运输形式:A 胆红素-y 蛋白B 胆红素-球蛋白C 胆红素-白蛋白D 胆红素-z 蛋白E 游离胆红素C7. 粪胆素原重吸收入肝后的转归是: A 大部分以原型再排至胆道, 少量成为血液循环中的尿胆素原随尿排出B 全部以原型再排至胆道C 大部分转化成尿胆素原D 全部转化成尿胆素原E 全部入血液循环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A8. 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浓度不超过:A 5mg%B 2mg%C 1mg%D 0.5mg%E 0.1mg%C 9. 下列哪项血浆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可提示肝脏严重病变:A 等于 1.5-2.5B 小于 2.5C 小于 1D 小于 0.5E 大于 2.5C 10. 肝细胞性黄疸病人不应出现下述那一种情况A 尿胆红素阳性B 尿胆素原轻度增加或正常C 血清范登堡试验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加强D 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第十二‘章肝胆生化

第十二‘章肝胆生化————————————————————————————————作者:————————————————————————————————日期:第十二章肝胆生化一、名词解释1.胆汁酸2.初级胆汁酸3.次级胆汁酸4.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5. 胆色素6.结合胆红素7.未结合胆红素8.胆色素的肠肝循环9.生物转化作用10.激素的灭活11.黄疸12.隐性黄疸二、填空题1.肝脏在组织结构上的特点有、和丰富的肝血窦等。
2.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的亚细胞结构有、、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溶酶体。
3.肝脏在组织化学上的特点是。
4.肝脏在糖代谢中突出的作用是。
5.肝脏在糖代谢中最特殊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这种作用是通过及作用实现的。
6.肝脏在脂类的、和运输中起作用。
7.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是合成、合成和分解氨基酸。
8.肝脏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三个特点是、和种类多。
9.肝脏在维生素的、和转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0.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是。
11.胆汁酸是由在肝内转化而来的,是肝脏清除的重要方式之一。
12.根据胆汁酸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和。
13.胆汁酸按其来源可分为和。
14.初级游离胆汁酸主要包括和。
15.初级结合胆汁酸主要是由胆酸和鹅脱氧胆酸与和结合的产物。
16.次级游离胆汁酸主要包括和。
17.次级结合胆汁酸主要是由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与和结合的产物18.胆汁酸的功能有和。
19.胆色素包括、、胆素原和胆素。
20.胆色素是在体内的主要分解产物。
21.胆汁酸生成的主要限速酶是。
22.体内铁卟啉化合物包括、肌红蛋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等。
23.胆色素的正常代谢包括、、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和胆红素在肝外的代谢等步骤。
24.体内胆红素分为和两种类型。
25.正常人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为,其中4/5是。
26.未结合胆红素又称为和等。
27.结合胆红素又称为和等。
28.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将黄疸分为、和肝细胞性黄疸三种类型。
《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学习要点1. 了解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2. 掌握肝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及影响因素。
3. 了解胆汁酸代谢及其作用。
4. 熟悉胆色素的代谢过程,掌握两种类型胆红素。
5. 了解黄疸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测试题(一)填空题1. 肝脏有和双重血液供应,肝有丰富的,有利于物质交换。
肝有和两条输出通路,肝脏含有种类很多的,这是肝具有多种代谢功能的基础。
2. 肝脏通过、和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肝脏在脂类的、、、与等方面起作用。
3. 只能在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有、和等,急性肝炎时血清明显上升。
肝脏通过循环合成来降低血氨。
4. 肝在维生素的、和等方面都有主要作用,肝脏是激素的重要器官。
5. 生物转化共有两相反应,其中第一相反应包括、和,第二相反应是。
其中反应为最主要的生物转化方式。
6. 胆红素在血液中与组合成为胆红素,它随尿排出。
7. 肝脏能迅速从血中摄取胆红素,原因是肝细胞内有两种载体蛋白和。
胆红素被运到滑面内质网上与结合成为胆红素,它由尿排出。
8.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作为脂肪的,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抑制结石的形成;对有调控作用。
9. 胆红素在血中主要与结合为胆红素,这是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形式,其分子量变大,能随尿排出。
这种形式既了胆红素的溶解度,又了其毒性。
10. 黄疸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和。
(二)选择题A1型题1. 下列哪种物质仅在肝脏合成()A. 胆固醇B. 糖原C. 血浆清蛋白D. 尿素E. 血脂2. 短期饥饿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A. 肌糖原的分解B. 蛋白质分解增加C. 糖异生作用D. 酮体的利用率升高E.肝糖原的分解3. 生物转化时下列哪种物质不能做为结合反应的供体()CO~SCoA C. UDPGA D. ALa(丙氨酸) E. SAMA. PAPSB. CH34. 溶血性黄疸患者的发病原因是()A. 肝实质性病变B. 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大C. 肝功能下降D.肝内外胆道阻塞 E. 大量红细胞被破坏5. 胆汁酸对自身合成的调控是()A. 激活3α—羟化酶B. 抑制3α—羟化酶C. 激活7α—羟化酶D. 抑制7α—羟化酶E.抑制12α—羟化酶6. 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甘氨胆酸B.鹅脱氧胆酸C.牛磺胆酸D. 石胆酸E. 胆酸7. 有关胆汁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B. 胆色素代谢的产物C. 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D. 在肝脏由胆固醇转变生成E.负反馈调节胆固醇的生物合成8. 不参与肝脏生物转化反应的是()A. 结合反应B. 氧化反应C. 分解反应D. 水解反应E.还原反应9.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和解毒作用是()A. 完全相同的B. 完全不同的C. 相反的D. 相关的E.以上都对10. 所有的非营养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A. 毒性降低B. 水溶性降低C. 水溶性增强D. 脂溶性增强E.极性减弱11. 下列有关胆红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肝细胞内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 由肝内排出是复杂的耗能过程C.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合成是在肝细胞溶酶体内进行的D. 它具有亲脂疏水的特性E. 在肝内的代谢包括摄取、结合、排泄三个过程。
(华东理工生物化学习题集)第七部分 肝胆生化

第七部分肝胆生化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物质仅由肝脏合成?A、尿素B、脂肪酸C、糖原D、胆固醇E、血浆蛋白2、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在肝脏合成?A、尿素B、脂肪酸C、糖原 D血浆清蛋白E、免疫球蛋白3、肝脏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是A、α-球蛋白B、β-球蛋白C、清蛋白D、纤维蛋白原E、凝血酶原4、在肝脏中下列哪一种酶含量最少?A、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GOTC、LDHD、CPKE、GPT5、生物转化过程重要的方式是A、使毒物的毒性降低B、使药物失效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D、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毒性增加E、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6、肝脏自身的能量主要来自:A、葡萄糖B、脂肪酸C、氨基酸D、酮体E、乳酸7、肝功能不良时对下列哪种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较小?A、清蛋白B、免疫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α-球蛋白8、生物转化中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是A、水解反应B、还原反应C、结合反应D、氧化反应E、脱羧反应9、生物转化中参与氧化反应最重要的酶是A、加单氧酶B、加双氧酶C、水解酶D、胺氧化酶E、醇脱氢酶10、生物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结合物是A、乙酰基B、葡萄糖醛酸C、甲基D、谷胱甘肽E、硫酸11、下列有关生物转化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A、使物质的水溶性减少B、又可称为解毒反应C、多数物质先经过结合反应,再进行氧化反应D、结合反应最常见的是葡萄糖醛酸结合E、结合反应是第一相反应12、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的实质是A、使胆红素与Z蛋白结合B、使胆红素与Y蛋白结合C、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D、增强毛细胆管膜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E、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反应,使极性增加,利于排泄13、下列关于摄取、转化胆红素的机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肝细胞膜能结合某些阴离子B、肝细胞膜上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C、在肝细脑浆中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D、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尿胆素原E、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葡萄糖醛酸胆红素14、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主要存在形式是A、胆红素-脂蛋白B、胆红素-Y蛋白C、胆红素-Z蛋白D、胆红素一白蛋白E、游离胆红素15、结合胆红素是指A、胆红素与血浆中清蛋白结合B、胆红素与血浆中球蛋白结合C、胆红素与肝细胞内Y蛋白结合D、胆红素与肝细胞内Z蛋白结合E、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16、下列化合物哪个不是胆色素?A、胆绿素B、血红素C、胆红素D、胆素原E、胆素17、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活性硫酸供体是A、H2SO4B、PAPSC、半胱氨酸D、牛磺酸E、胱氨酸18、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葡萄糖醛酸的活性供体是A、GAB、UDPGC、ADPGAD、UDPGAE、CDPGA19、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是A、转变为维生素D3B、转变为性激素C、能为类固醇激素D、转变为胆汁酸E、在肠道的胆固醇受细菌作用生成粪固醇排出20、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的限速酶是A、1-α羧化酶B、26-α经化酶C、7-α羧化酶D、还原酶E、异构酶21、下列有关胆汁酸盐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胆汁酸盐为脂肪消化、吸收所必需B、胆汁中只有胆酸和鹅脱氧胆酸C、胆汁酸盐是乳化剂D、胆汁酸盐能进行肠肝循环E、胆汁酸盐缺乏可导致机体维生素A、D、E、K的缺乏22、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A、甘氨石胆酸B、甘氨胆酸C、牛磺脱氧胆酸D、牛磺石胆酸D、甘氨脱氧胆酸23、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A、甘氨鹅脱氧胆酸B、甘氨胆酸C、牛磺鹅脱氧胆酸D、脱氧胆酸E、牛磺胆酸24、胆固醇结石与下列哪一种因素有关?A、胆盐浓度B、卵磷脂浓度C、与胆盐和卵磷脂的比例D、胆固醇难溶于水E、以上都不是25、下列物质中哪一个不含血红素?A、肌红蛋白B、铜蓝蛋白C、血红蛋白D、过氧化氢酶E、过氧化物酶26、血红素加氧酶系催化血红素原卟啉Ⅸ环上哪个键断裂?A、α-次甲基桥B、β-次甲基桥C、γ-次甲基桥D、δ-次甲基桥E、以上都不是27、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A、α1-球蛋白B、α2-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E、清蛋白28、下列关于胆红素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其乙烯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在生理pH下,其双葡萄糖醛酸酯有两个阴离子基团C、葡萄糖醛酸酯在肠中转化D、在β-葡萄糖昔酸酶的作用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E、血胆红素易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29、下列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与重氮试剂呈阳性反应C、水溶性大D、随正常人尿液排出E、不易透过生物膜30、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A、末结合胆红素B、结合胆红素C、肝前胆红素D、间接反应胆红素E、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31、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和胆红素竞争性地与清蛋白结合?A、磺胺类B、NH4C、胆汁酸 D脂肪酸E、水杨酸32、下列哪种情况尿中胆素原族排泄量减少?A、肝功能轻度损伤B、肠道阻塞C、溶血D、碱中毒E、胆道阻塞33、溶血性黄疸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B、粪胆素原增加C、尿胆素原增加D、尿中出现胆红素E、粪便颜色加深34、显性黄疸病人的血清胆红素含量高于μmol/L(mg/dl)A、32(2)B、68(4)C、136(8)D、171(10)E、>342(>20)35、苯巴比妥治疗婴儿先天性黄疸的机理主要是A、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B、使肝重量增加,体积增大C、肝血流量增多D、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加强E、使Y蛋白的含量增加二、是非判断题1、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使毒物的毒性降低或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肝胆生化习题

第十九章肝胆生化一、名词解释1.结合胆红素2.未结合胆红素3.生物转化作用4.黄疸二、填空题1.肝脏在糖代谢中最特殊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这种作用是通过及作用实现的。
2.胆汁酸是由在肝内转化而来的,是肝脏清除的重要方式之一。
3.胆汁酸的功能有、、和。
4.胆色素包括、、胆素原和胆素。
5.胆色素是在体内的主要分解产物。
6.胆色素的正常代谢包括、、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和胆红素在肝外的代谢等步骤。
7.体内胆红素分为和两种类型。
8.未结合胆红素又称为和等。
9.结合胆红素又称为和等。
10.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将黄疸分为、和肝细胞性黄疸三种类型。
11.鉴别黄疸类型时,可做的检查有和等。
12.尿三胆包括、和尿胆素。
13.溶血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改变是,尿三胆试验有改变的是。
14.阻塞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改变是,尿三胆试验有改变的是。
15.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改变是,尿三胆试验有显著改变的是。
三、选择题(一)A型题1.体内有“物质代谢中枢”称号的器官是A.心 B 脑C 肝D 脾E 肾2.肝脏在糖代谢中的突出作用是A 使血糖浓度升高B 使血糖浓度降低C 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恒定D 使血糖来源增多E 使血糖来源减少3.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 胆固醇只在肝脏中合成B 胆固醇酯是在肝脏中生成的C 酮体在肝脏中分解D 胆汁酸是在胆囊中生成的E 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场所是肝脏4.只在肝脏中生成的物质是A 胆固醇B 胆固醇酯C 脂肪D 尿素E 蛋白质5.肝内胆固醇的主要去路是A 转变为胆固醇酯B 转变成肾上腺皮质激素C 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D 转变为胆汁酸E 转变为性激素6.下列胆汁酸中,属于初级胆汁酸的是A 牛磺鹅脱氧胆酸B 牛磺脱氧胆酸C 牛磺石胆酸D 甘氨脱氧胆酸E 脱氧胆酸7.下列胆汁酸中,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 牛磺胆酸B 甘氨脱氧胆酸C 牛磺鹅脱氧胆酸D 甘氨鹅脱氧胆酸E 甘氨胆酸8.关于次级胆汁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肝内由初级游离胆汁酸转变生成B 在肠内由初级结合胆汁酸转变生成C 在肝内由初级结合胆汁酸转变生成D 在肠内由胆固醇转变生成E 在肝内由胆固醇转变生成9.糖异生、酮体生成和尿素生成都可发生于A 心B 脑C 肌肉D 肝E 肾10.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组织蛋白质分解过多B 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C 肝功能障碍D 便秘使肠道吸收氨过多E 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过多11.胆汁中出现沉淀往往是由于A 胆酸盐过多B 胆固醇过多C 磷脂酰胆碱过多D 次级胆酸盐过多E 胆红素较少12.关于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单核-吞噬系统中形成的胆红素不能进入血液B 血浆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潜力不大C 血浆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有利于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内D 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E 胆汁酸和脂肪酸可竞争性地与胆红素结合置换出白蛋白13.正常人血浆中无A 胆红素-清蛋白B 胆素原C 游离胆红素D 胆素E 间接胆红素14.脂溶性的胆红素在肝中转变成水溶性的形式,主要是通过A 与甲基结合B 与甘氨酸结合C 与葡糖醛酸结合D 与乙酰基结合E 与硫酸结合15.在肝内形成的胆红素是A 尿胆素B 未结合胆红素C 粪胆素D 结合胆红素E 胆素原16.下列关于结合胆红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B 水溶性大C 主要是胆红素二葡糖醛酸酯D 在肝脏生成E 主要随人体尿液排出17.溶血性黄疸时不出现A 粪便中胆素原增加B 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C 尿中胆素原增加D 粪便颜色加深E 尿中出现胆红素18.阻塞性黄疸时不出现A 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B 粪便颜色变浅C 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D 尿中胆素原减少E 尿中出现胆红素19.肝细胞性黄疸时不出现A 粪便颜色可变浅B 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增加C 尿中胆素原可增加D 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减少E 尿中出现胆红素20.生物转化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A 使药物失效B 使毒物的毒性降低C 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D 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使某些毒物毒性增加E 使非营养性物质极性改变,利于排泄21.生物转化作用最活跃的器官是A 肾B 胃肠道C 肺D 肝E 皮肤22.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体内缺乏A 糖B 酮体C 胆固醇D 磷脂E 脂肪酸(二)X型题1.肝脏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机制与下列哪些代谢途径有关A 糖酵解B 糖的有氧氧化C 糖原的合成D 糖原的分解E 糖异生2.主要在肝中进行的物质代谢有A 胆固醇酯化B 酮体生成C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D 尿素生成E 激素灭活3.未结合胆红素的其它名称是A 直接胆红素B 间接胆红素C 游离胆红素D 肝胆红素E 血胆红素四、问答题1.何谓生物转化作用,其生理意义是什么?2.生物转化与生物氧化有什么不同?3.胆色素包括哪些物质?它的来源是什么?4.黄疸有几种类型?名称是什么?5.胆色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6.三种黄疸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血、尿、便检查变化。
肝胆生化练习题

肝胆生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激素灭活2、生物转化3、未结合胆红素4、结合胆红素5、黄疸二、填空题:1.阻塞性黄疸患者血中以_____________胆红素升高为主,范登堡试验______________;尿中_________胆红素,粪便颜色______________。
2.溶血性黄疸患者血中以_____________胆红素升高为主,范登堡试验______________;尿中_________胆红素,粪便颜色______________。
3.生物转化过程的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生物转化过程的第二相反应中,主要结合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维生素D的活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其生成需要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中进行。
6.药物苯巴比妥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而治疗新生儿黄疸。
三、A型题:1、下列关于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水溶性较大C.易透过生物膜D.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E.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2、下列哪种不是肝在脂类代谢中特有的作用A.酮体的生成B.LDL的生成C.VLDL的生成D.胆汁酸的生成E.LCAT的生成3、在肝细胞受损时血中呈现活性降低的酶是A. LDHB. LCATC. ACATD. ALTE. AST4、肝功能不良时,下列哪种蛋白质的合成受影响较小?A. 清蛋白B. 凝血酶原C. 凝血因子Ⅴ、Ⅷ、ⅨD. 免疫球蛋白E. 纤维蛋白原 5、在体内可转变生成胆汁酸的原料是 A. 胆汁 B. 胆固醇 C. 胆绿素 D. 血红素 E. 胆素 6、在体内可转变生成胆红素的原料是 A. 胆汁 B. 胆固醇 C. 胆素原 D. 血红素 E. 胆素 7、下列对直接胆红素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 B. 水溶性较大 C. 不易透过生物膜 D. 不能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E. 与重氮试剂起反应速度快,呈直接反应 X 型题 1、 肝中进行生物转化时,较常见的结合物是 A. 乙酰CoA B. 葡萄糖醛酸 C. 谷胱甘肽 D.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2 、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 胆盐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 B. 肠对胆盐的重吸收导致胆汁进一步分泌 C. 脂肪的消化吸收需要一定浓度的胆盐 D. NaCl 自胆囊的主动转移出去是胆汁在胆囊内借以浓缩的机制 3、有关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B.属于脂溶性物质,易通过细胞膜对脑产生毒性作用 C. 镇痛药及抗炎药可降低其对脑的毒性作用 D. 不易经肾随尿排出 4、以下属于初级胆汁酸成分是 A 、 脱氧胆酸 B 、 胆酸 C 、 甘氨鹅脱氧胆酸 D 、 牛磺胆酸 5、以下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成分是 A 、 脱氧胆酸 B 、 胆酸 C 、 鹅脱氧胆酸 D 、 石胆酸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1、 结合,直接反应阳性;有,变浅或灰白色。
临床医学检验:肝胆心肾等器官疾病生化诊断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肝胆心肾等器官疾病生化诊断试题及答案1、多选分析淀粉酶测定结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均升高B.测定淀粉酶清除率(Cam)/肌酐清除率(Ccr)比值,则可排除肾(江南博哥)功能衰竭等疾病所致的淀粉酶活性升高C.存在较多巨淀粉酶时,可出现血淀粉酶上升,尿液淀粉酶降低D.确定巨淀粉酶则须用凝胶过滤法、超离心分析等方法E.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活性,并不一定平行正确答案:B, C, D, E2、单选肌钙蛋白由几个亚单位(亚基)组成()A.2B.3C.4D.5E.6正确答案:B3、单选下列哪一种血清酶可在传染性肝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 A.碱性磷酸酶B.γ谷氨酰转移酶C.肌酸激酶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E.乳酸脱氢酶正确答案:D4、名词解释孔径屏障正确答案:它指由滤过膜三层结构上孔道所构成的屏障。
5、单选胃酸减少可见于()A.幽门梗阻B.胃泌素瘤C.胃癌D.慢性胰腺炎等E.少数正常人正确答案:C6、单选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酶是()A.CKB.LDC.cTnD.ASTE.α-HBD正确答案:A7、多选判断肾小球滤膜的电荷选择性的物质有()A.尿唾液淀粉酶B.尿唾液酸C.尿胰淀粉酶D.AlbE.IgA正确答案:A, C8、单选下列关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的特性描述错误的是()A.FABP是分子量较肌红蛋白更小的胞质蛋白B.骨骼肌组织内FABP含量较心肌内丰富C.FABP能和脂肪酸结合,在心肌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D.FABP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Mb相近,比CK-MB高E.临床用Mb/FABP比较来诊断AMI,增加特异性和使用价值正确答案:B9、单选血中游离钙浓度最易受下列何者影响()A.温度B.总钙浓度C.蛋白质浓度D.pH值E.镁离子浓度正确答案:D10、单选合成与分泌PTH的细胞是()A.甲状腺主细胞B.甲状旁腺主细胞C.成骨细胞前体细胞D.破骨细胞E.成骨细胞正确答案:D11、填空题重要的胃肠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肝胆生化一、名词解释1、结合胆红素2、未结合胆红素3、生物转化作用4、黄疸二、填空题1.肝脏在糖代谢中最特殊得作用就是维持血糖浓度得恒定,这种作用就是通过及作用实现得.2.胆汁酸就是由在肝内转化而来得,就是肝脏清除得重要方式之一。
3.胆汁酸得功能有、、与.4.胆色素包括、、胆素原与胆素。
5.胆色素就是在体内得主要分解产物.6.胆色素得正常代谢包括、、胆红素在肝细胞内得代谢与胆红素在肝外得代谢等步骤.7。
体内胆红素分为与两种类型。
8。
未结合胆红素又称为与等。
9.结合胆红素又称为与等。
10.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将黄疸分为、与肝细胞性黄疸三种类型.11。
鉴别黄疸类型时,可做得检查有与等.12.尿三胆包括、与尿胆素。
13。
溶血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得主要改变就是,尿三胆试验有改变得就是。
14.阻塞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得主要改变就是,尿三胆试验有改变得就是。
15。
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得主要改变就是,尿三胆试验有显著改变得就是。
三、选择题(一)A型题1.体内有“物质代谢中枢”称号得器官就是A.心 B 脑C肝D脾E肾2.肝脏在糖代谢中得突出作用就是A使血糖浓度升高B使血糖浓度降低C使血糖浓度维持相对恒定D使血糖来源增多E使血糖来源减少3。
下面描述正确得就是A 胆固醇只在肝脏中合成B胆固醇酯就是在肝脏中生成得C酮体在肝脏中分解 D 胆汁酸就是在胆囊中生成得E脂肪酸合成得主要场所就是肝脏4.只在肝脏中生成得物质就是A 胆固醇B胆固醇酯C 脂肪D 尿素E 蛋白质5。
肝内胆固醇得主要去路就是A 转变为胆固醇酯B转变成肾上腺皮质激素C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D转变为胆汁酸E转变为性激素6。
下列胆汁酸中,属于初级胆汁酸得就是A 牛磺鹅脱氧胆酸B 牛磺脱氧胆酸C 牛磺石胆酸D 甘氨脱氧胆酸E 脱氧胆酸7。
下列胆汁酸中,属于次级胆汁酸得就是A 牛磺胆酸B 甘氨脱氧胆酸C牛磺鹅脱氧胆酸 D 甘氨鹅脱氧胆酸E 甘氨胆酸8.关于次级胆汁酸得叙述中,正确得就是A在肝内由初级游离胆汁酸转变生成B在肠内由初级结合胆汁酸转变生成C在肝内由初级结合胆汁酸转变生成 D 在肠内由胆固醇转变生成E在肝内由胆固醇转变生成9.糖异生、酮体生成与尿素生成都可发生于A 心B脑C肌肉D肝E肾10.血氨升高得主要原因就是A组织蛋白质分解过多 B 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C 肝功能障碍D便秘使肠道吸收氨过多E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过多11.胆汁中出现沉淀往往就是由于A胆酸盐过多B胆固醇过多C 磷脂酰胆碱过多D 次级胆酸盐过多E 胆红素较少12.关于胆红素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在单核-吞噬系统中形成得胆红素不能进入血液B 血浆白蛋白结合胆红素得潜力不大C血浆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有利于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内D与白蛋白结合得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E 胆汁酸与脂肪酸可竞争性地与胆红素结合置换出白蛋白13.正常人血浆中无A胆红素-清蛋白B胆素原C游离胆红素 D 胆素E 间接胆红素14.脂溶性得胆红素在肝中转变成水溶性得形式,主要就是通过A与甲基结合B与甘氨酸结合C与葡糖醛酸结合D与乙酰基结合E 与硫酸结合15。
在肝内形成得胆红素就是A 尿胆素B 未结合胆红素C粪胆素 D 结合胆红素E 胆素原16.下列关于结合胆红素得叙述中,错误得就是A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 B 水溶性大C 主要就是胆红素二葡糖醛酸酯D 在肝脏生成E主要随人体尿液排出17.溶血性黄疸时不出现A 粪便中胆素原增加B 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C 尿中胆素原增加D 粪便颜色加深E尿中出现胆红素18。
阻塞性黄疸时不出现A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 B 粪便颜色变浅C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D尿中胆素原减少E尿中出现胆红素19.肝细胞性黄疸时不出现A 粪便颜色可变浅B 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增加C 尿中胆素原可增加D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减少E尿中出现胆红素20.生物转化过程中最主要得作用就是A使药物失效B使毒物得毒性降低C 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D 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使某些毒物毒性增加E 使非营养性物质极性改变,利于排泄21。
生物转化作用最活跃得器官就是A肾 B 胃肠道C肺 D 肝E皮肤22。
导致脂肪肝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内缺乏A糖 B 酮体C 胆固醇D 磷脂E脂肪酸(二)X型题1。
肝脏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得机制与下列哪些代谢途径有关A 糖酵解B 糖得有氧氧化C 糖原得合成D 糖原得分解E 糖异生2.主要在肝中进行得物质代谢有A胆固醇酯化B酮体生成C 糖原得合成与分解D 尿素生成E激素灭活3.未结合胆红素得其它名称就是A直接胆红素 B 间接胆红素C 游离胆红素D 肝胆红素E血胆红素四、问答题1.何谓生物转化作用,其生理意义就是什么?2.生物转化与生物氧化有什么不同?3.胆色素包括哪些物质?它得来源就是什么?4.黄疸有几种类型?名称就是什么?5。
胆色素在体内得代谢过程6.三种黄疸产生得原因及相应得血、尿、便检查变化.7.试比较未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8。
溶血性黄疸病人尿中能否查出胆红素?为什么?9。
肝细胞性黄疸病人尿中能否查出胆红素?为什么?10。
试解释阻塞性黄疸病人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陶土色得原因。
11.根据您学过得生化知识,阐述肝脏疾病引起肝性昏迷得原因。
答案一、名词解释1.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在肝脏与葡糖醛酸等结合,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酯等物质,即结合胆红素。
2.未结合胆红素-—衰老得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生成得胆红素,未经过肝细胞转化,未与葡糖醛酸等结合,称未结合胆红素。
3。
生物转化作用-—肝脏将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改变其极性,使其易于随胆汁或尿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4.黄疸——某些因素导致血液中得胆红素含量增多,形成高胆红素血症.由于胆红素就是金黄色得,对弹性蛋白有较强得亲与力,所以当大量得胆红素扩散入组织时,可将组织黄染,临床上称之为黄疸。
二、填空题1.糖原得合成与分解糖异生2.胆固醇胆固醇3.促进脂类得消化吸收抑制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沉淀就是胆固醇得主要排泄形式利胆作用4。
胆红素胆绿素5.铁卟啉化合物6.胆红素得生成胆红素得转运7.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8.间接胆红素血胆红素9。
直接胆红素肝胆红素10。
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11。
血清胆红素定量尿三胆12.尿胆红素尿胆素原13。
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素原与尿胆素增加14。
结合胆红素增加有尿胆红素且尿胆素原与尿胆素减少15.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都增加尿胆红素三、选择题(一)A型题1.C 2。
C3.E 4.D5.D 6.A7。
B8.B20.D10.C11。
B 12.D 13.D 14.C15.D 16.E17.E 18.A 19.D20.E21。
D 22.D(二)X型题1.CDE 2.BCDE3。
BCE四、问答题1:肝脏可将那些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改变其极性,使其易于随胆汁或尿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非营养物质经生物转化后,极性改变(多数极性增大,溶解性也加大,活性降低,毒性减弱),易于随胆汁或尿排出.(少数物质得毒性可加大)。
2:肝脏可将一些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改变其极性,使其易于随胆汁或尿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得意义在于:非营养物质经生物转化后,极性改变(多数极性增大,溶解性也加大,活性降低,毒性减弱),易于随胆汁或尿排出。
生物氧化就是指糖、脂类、蛋白质等在活细胞内进行一系列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并释放能量,这个总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意义在于:为生物体提供所需得能量。
3: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与胆素,它们就是铁卟啉类化合物在体内得主要分解产物。
4:黄疸有三种类型,它们就是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
5: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与胆素,它们就是铁卟啉类化合物在体内得主要分解产物,其中以胆红素最为重要,故胆色素代谢又称为胆红素代谢。
衰老得红细胞等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破坏后,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得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得作用下,转变为胆绿素,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催化下,生成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或未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进入血液与清蛋白结合,随血到肝脏,被肝细胞内得Y或Z蛋白运到滑面内质网,在葡糖醛酸转移酶得作用下,与葡糖醛酸结合成为葡糖醛酸胆红素酯(结合胆红素),随胆汁入肠.在肠道细菌得作用下,脱去葡糖醛酸,逐步还原为无色得胆素原,于肠道下段与空气接触后,氧化为黄褐色得胆素,就是粪便得主要颜色.肠道内得胆素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分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得大部分仍以原形再排至肠道,形成胆素原得肠肝循环。
小部分胆素原进入体循环,经肾随尿排出,在接触空气后,氧化为(尿)胆素,就是尿得主要色素。
6: 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不断有胆红素生成,又不断地随胆汁排泄,使得胆红素得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得状态.当某些因素导致胆红素生成、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过程发生障碍时,均可导致胆红素代谢紊乱,使血液中得胆红素含量增多,造成高胆红素血症。
由于胆红素就是金黄色得,且对弹性蛋白有较强得亲与力,所以如大量得胆红素扩散入组织时,可将组织黄染,临床上称之为黄疸。
7:①未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得来源不同。
未结合胆红素就是由红细胞衰老后,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通过酶得作用产生得。
结合胆红素就是在肝脏中与葡糖醛酸结合后产生得。
②未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得结构不同。
未结合胆红素由于其分子内部形成氢键,不能与重氮试剂直接起反应,须先加入乙醇或尿素破坏氢键,才能与重氮试剂生成紫红色得偶氮化合物。
结合胆红素由于与葡糖醛酸结合后不存在分子内氢键,可以与重氮试剂直接迅速地反应形成紫红色偶氮化合物。
③未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得性质不同。
(见表)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其她名称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葡糖醛酸未结合结合与重氮试剂反应慢,间接快,直接在水中得溶解度小大透过细胞膜得能力大小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不能能8:不能查出胆红素。
溶血性黄疸就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破坏过多,释放大量得血红蛋白,致使未结合胆红素产生过多,超过了肝脏得转化能力,使血清中游离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血中结合胆红素得浓度变化不大)。
该胆红素入血后主要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得形成,限制了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得滤过膜,因而即使血中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也不会出现胆红素。
9:可以查出胆红素。
肝细胞性黄疸就是因为肝脏得病变导致肝脏功能减退,使肝细胞对胆红素得摄取、结合与排泄等作用发生障碍所致.由于病变导致肝细胞肿胀,压迫毛细胆管或造成肝内毛细胆管阻塞,使已生成得结合胆红素有部分返流入血,血液中得结合胆红素得含量增加,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所以尿中可查出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