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毕业论文模板及表格填写规范学士学位论文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宋体,小二,黑色,居中)姓名:(宋体,小二,黑色,居中)运城学院年月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课题答辩组答辩通过并签署意见,经系主任签字同意后方可开题,否则不得开题。

此表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打印表格时删除注)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注:1.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及系主任审批后,在第七学期末下达给学生。

2. 本任务包括科研、专题综述、大型实验等。

(打印表格时删除注)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许可证经审查,级班专业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达到了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根据《运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条例》及其它相关文件精神,同意该生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参加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盖章)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盖章)年月日根据审查,准予答辩。

答辩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日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考核表毕业论文题目(宋体,一号,居中)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宋体,小二,黑色,居中)姓名:(宋体,小二,黑色,居中)指导教师:(宋体,小二,黑色,居中)运城学院年月题名 xxxx(三号黑体加粗,段前24磅,段后18磅,单倍行距,居中) 摘要(黑体小四):内容(宋体小四)关键词(黑体小四): 关键词(宋体小四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英文题名XXXXXXXXXXX(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段前24磅,段后18磅,单倍行距,居中)Abstract(Times New Roman 小四加粗):xxx,xxxx.(Times New Roman 小四关键词之间用二个空格隔开)Keywords(Times New Roman 小四加粗):Keyword1 Keyword2(Times New Roman 小四关键词之间用二个空格隔开)例:XXXXXXXXXXX摘要: xxxx,xxxxx.关键词:xx xxx xxxxXXXXXXXXXXXAbstract:xxx,xxxx.Keywords:xxx xxxxx目录(要求双面打印,另起一页)(三号黑体加粗,段前24磅,段后18磅,单倍行距,居中)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与观察组。对照组男性 27 例,女性 22 例;年龄 22耀68 岁,平均 煎煮、加热及过滤措施 2 次,保证其充分融合后,使用文火熬煮、
年龄(50.76依10.43)岁。观察组男性 30 例,女性 19 例;年龄 21耀 加热,直至其充分浓缩为 300mL,口服,2 次/d,持续治疗 60d。
70 岁,平均年龄(52.98依11.75)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咳嗽、咳痰、胸
计学意义(P跃0.05),具有可比性。
闷、湿性啰音等体征及临床症状消失,无严重的毒性或不良反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 应;有效:显著改善患者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湿性啰音体征及
处方如下:法半夏、薤白、全瓜蒌、苦杏仁、陈皮各 15g;茯苓 30g、 临床症状,出现少量的毒性或不良反应;无效:患者患者咳嗽、咳
效,能够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辅助治疗条件。此外,本文的统计 结果也可为牙周炎的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窦瑞敏,闫敏,王海云.评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治 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 版),2016,10(8):1124-1127. [2]赵彦文,王梅,窦林波.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慢性牙周炎伴糖 尿病患者血清 CRP、TNF-琢 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
阶段,因此,提高饮片的质量和合理炮制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 其药用成分被合理、充分的保存,同时进行对挑选药材、处理饮
究旨在探讨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现 片的流程进行优化处理,以保证挑选的中药饮片的质量合格;将
报道如下。
挑选出的中药饮片进行不同炮制,如瓜蒌采用麸炒法,至炒黄为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又称炮炙、修事或修治。

对中药临床疗效影响十分密切。

如宋代《太平圣惠方》就有“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

”说的就是中药炮制与疗效的关系。

如果炮制不合法度,就会失去固有的性能,对临床治疗而言是有名无实,达不到治病的作用。

这就说明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粗略简述几大类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影响。

1净制与临床疗效由于药材在采收过程中难免混有杂质和非药用部位,有的药材各个部位的作用不同,如果不加以净制,一并入药,势必影响疗效,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如麻黄茎具有发汗作用,而麻黄根却有止汗作用,在炮制中必须根茎分开,区别入药,否则疗效就会适得其反。

还有些药材必须剔除非药用部分,如巴戟天、远志、牡丹皮等必须抽取净木芯,如果不加以净制,会造成疗效降低或完全没有疗效。

2切制对疗效影响部分中药材体积比较大,无法直接调剂,更不能保证煎出效果,必须按照药材的质地不同,采取“质坚宜薸”、“质松宜厚”的原则进行切割,以利于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并避免药材细粉在煎煮过程中出现糊化、粘锅等现象,显示出饮片“细而不粉”的特色。

饮片切制是提高煎药质量,保证中药临床疗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中药饮片切制是为了提高煎药质量,在炮制前进行润泡软化操作,以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其中软润方法、处理的时间及吸水量控制至关重要。

有些药材不宜在水中浸泡,需要采取其他方法软润;有些药材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吸水量不宜过大,以控制药材有效成分的流失。

另外药材在切制过程中要厚度均匀,以免煎煮过程中出现易溶和难溶、先溶和后溶的问题,浸出物将会取气失味或者取味失气,达不到气味相得的要求;例如黄芩在切制饮片前采用蒸汽软化或者煮沸十分钟,而不宜采用冷水浸泡软化;又如槟榔经水浸泡后切片,西醚类生物碱损失较大,可以采用蒸汽焖润法或者蒸汽软化后切片,可以大幅度降低槟榔碱损失。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为了探究中药炮制的过程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中药的药效和治疗效果。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药炮制的原理和方法,为中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选择了常用的中药材,包括黄芪、人参、枸杞子等,并按照传统炮制方法进行处理。

我们对比了不同炮制时间、炮制温度和炮制方法对中药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炮制时间对中药的影响非常显著。

在炮制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中药的药效成分并未完全释放,药效不够充分;而炮制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药效成分的损失。

因此,选择适当的炮制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炮制温度也对中药的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温度过高会导致中药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从而影响药效;而温度过低则会导致中药的药效成分释放不足。

因此,控制好炮制温度,确保中药的药效成分不受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炮制方法也对中药的药效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炮制方法,包括炒、炙、煨等,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药效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中药炮制的时间、温度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中药的药效。

因此,在进行中药炮制时,需要根据具体药材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炮制时间、温度和方法,以保证中药的药效。

总的来说,通过这一系列实验,我们对中药炮制的过程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中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够为中药炮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与原料选择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与原料选择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与原料选择中药饮片是指将各种中药炮制成片状,以便于人们服用。

炮制方法和原料选择是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和原料选择进行详细探讨。

一、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是指将中草药进行特定的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药效和服用效果。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以下几种:1. 炙炒法:将中草药放在炉火上炙烤,使其表面微焦,能够增强药性,提高中药饮片的疗效。

2. 焙干法:将中草药放在炉火上烘干,以去除水分,增加保存期限,并能提高中药饮片的稳定性。

3. 炒制法:将中草药放在平底锅中炒制,调节火候和时间,使其炮制均匀,药性温和,有利于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

4. 蒸制法:将中草药放在蒸锅中进行蒸制,通过高温蒸煮,能够提高中药饮片的活性成分释放率。

5. 曝晒法:将中草药摊晒于阳光下进行炮制,主要是针对一些潮湿的中药材,可以杀菌、紫外线消毒、干燥等多种作用。

二、中药饮片的原料选择中药饮片的药材选择直接影响到其质量和疗效。

下面介绍一些中药饮片原料选择的关键要点:1. 正宗性:选择有正宗来源的药材,确保中药饮片的品质和疗效。

2. 品质:选择成熟、完整、无虫蛀、无霉变、无杂质的药材,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3. 产地: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特性,选择适宜的产地,例如人参的产地宜选为东北地区。

4. 季节:根据中草药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合的采收季节,确保药材的新鲜度和有效成分含量。

5. 处理:对于一些有毒性的药材,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刮去毛刺、去除有害成分等。

三、中药饮片炮制方法与原料选择的重要性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和原料选择对于提高中药饮片的品质、疗效以及安全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炮制方法能够改善中药的药效,增强其疗效,使其更易吸收和利用。

而错误的炮制方法则可能会破坏中药的活性成分,导致药物无效。

因此,炮制方法的选择和操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

对于中药饮片的原料选择,合理地选择正宗、优质、适宜的药材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保障。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饮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是中医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

中药饮片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能会导致药性和药效的差异。

对中药饮片炮制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药炮制方法中,不同的炮制方式会对药材的活性成分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改变,影响药品的药效和药物稳定性。

炮制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炮制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以及药材的性质和配伍关系来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炮制方法,以获取最佳的疗效。

对炮制方法的研究可以为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中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

1.2 研究意义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药剂形式,其制备过程中的炮制方法对于药效和药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深入研究中药饮片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活性成分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中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因此研究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炮制方法对药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确保中药饮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作用。

研究中药饮片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助于提升中药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的安全。

2. 正文2.1 炮制方法对药材活性成分的影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药材活性成分的影响是中药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炮制方法可以改变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药效效果,从而影响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

炮制方法的不同会导致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发生变化。

有些炮制方法可以增加某些成分的含量,从而增强药效;而有些炮制方法则可能导致某些成分的损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白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白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白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白术炮制措施效果。

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0.1-2021.1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80例分为ABC三组。

A组采用炮制前分档措施、B组采用水处理前分档措施,C组采用炮制联合水处理前分档措施。

对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和治疗满意度。

结果:C组上述指标均优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上述指标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中白术炮制措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炮制措施对应的药剂成分和临床疗效各不相同。

相比于炮制前分档与水处理前分档,采用炮制联合水处理前分档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白术;炮制;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的主要成分为中药材,中药材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等等。

中药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虽然大多数中药材相对常见,但是少数中药材由于性质特殊,可能带有一定的毒性,因此治疗前需要采用特定的药物加工处理手段减少毒性、提高疗效。

本文的重点探究三种不同的白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影响,以180例患者作为数据研究对象,现将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0.1-2021.1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80例分为ABC三组。

A组男女比(32/28),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63±8.67)岁。

B组男女比(30/30),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24±8.89)岁。

C组男女比(29/31),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56±9.24)岁。

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方法1.2.1 炮制前分档对A组患者需要服用的白术进行炮制前分档。

简单处理完毕后需要对白术进行炒制,首先需要在炒锅中加入土粉,炒制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确保白术受热均匀。

其次需要当白术均匀沾满土粉后需要将多余的土粉筛出,最后需要当白术降温后进行入药煎制。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1】【摘要】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点的重要内容,它与医疗实践唇齿相依。

但是现今中药饮片的炮制、使用、流通等环节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药的炮制特色,吸取精华,除去糟柏,从而起到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临床疗效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点的重要内容,它与医疗实践唇齿相依。

关于炮制对医疗的作用,历代医药专家都相当重视,例如:宋�陈师文等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务必殷切注意”。

清�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也提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

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炮制与药性、炮制与医疗的密切关系,炮制与药物的这种有机联系,使它在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现今中药饮片的炮制、使用、流通等环节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 净选不严影响临床效果净选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

由于中药材源于大自然,因而在采收时往往混杂不少霉烂、变质药材及泥沙,杂物甚至于非药用部位。

而同一药材因入药部位不同作用亦相反。

如山茱萸的果肉涩精益髓,多用于遗精、滑精.小便频数,而其果核则正好相反,但是多数的药农、药商在加工时不进行认真挑选,有的含核量严重超过了药典标准(含核量不超过3%),选到15%至3 0%,这样的药用在病人身上其疗效可想而知了。

类似未经选净的配方饮片还很多,如蒲公英、百花蛇舌草含大量的泥沙、杂草;柏子仁含壳量严重超标,款冬花含杆(非药用部位)太多,狗脊、香附子的鳞片未去净直接配方等等,这些饮片由于未能严格挑选,是不能保证临床疗效的。

2 饮片的切制粗糙影响临床疗效大血屯、木通、茯苓等一些药材,必须在产地趁鲜加工切制方能保证切出合格的饮片,原药材经加工切制成片、块、段、丝、粉碎之后不仅利于药房调配,也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提高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27T11:33:28.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期作者:安雪红
[导读] 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

(周至县中医医院中药房陕西西安 710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根据白术饮片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土炒白术组、炙白术组及焦白术组,每组3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232-01 中药饮片是中药汤剂及制备中成药的重要组成单元,其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中药饮片成分复杂,不同的炮制方法均可能对其生物碱、挥发油、苷类、有机酸等成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临床疗效[1]。

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应以健脾和胃、温脾燥湿、调中益气为主治,临床实践证实,参苓白术散在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但有研究表明,白术的不同炮制方法将直接影响参苓白术散的临床疗效[2]。

为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中医辨证均被确诊为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其他类型溃疡性结肠炎、药物过敏史、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差及中途退出者。

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1.42±3.48)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1.53±0.68)年。

根据白术饮片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土炒白术组、炙白术组及焦白术组,每组32例,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土炒白术组即将灶心土粉碎成细粉后在锅中翻炒至灵活状态,之后将白术饮片倒入其中进行翻炒,当白术饮片表面均匀挂上灶心土细粉后即可,然后关火,将土筛出,将炮制后的白术放凉后备用。

炙白术组即将白术饮片放入锅中采用中火进行翻炒,待闻到药香味后倒出放凉备用。

焦白术组即将白术饮片放入锅中采用武火进行翻炒至白术表面呈焦褐色后倒出放凉备用。

将各组炮制后的白术饮片组成参苓白术散后水煎至300ml左右,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一剂,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毒副反应发生;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仅少数出现轻微不适,无毒副反应发生;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参苓白术散是由中药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组成,补脾和胃、益气调中、醒脾化湿作用显著,在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具有抗炎、止泻、抗菌、调节免疫的功能[4]。

不同的炮制方法会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药理作用、药性及理化成分,从而影响药效,因此熟练掌握中药炮制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理的炮制方法对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具有积极意义。

在参苓白术散中,白术的炮制方法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其中土炒白术具有止泻止呕、健脾和胃之功效,炙白术具有健脾燥湿之功效,而焦白术具有收敛止泻、温寒化湿之功效,针对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土炒白术的效果最佳[5]。

本研究结果表明,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杨琪峰,陈晶.不同炮制方法下的中药饮片疗效差异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09):99-100.
[2]孙民长.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8,15(04):159-160.
[3]叶静娴.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8):134-135.
[4]李卫东.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8,26(02):167-169.
[5]景源.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8,16(01):103-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