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代书法名帖列表
历代名名家书法墨迹大全

历代名人名家书法墨迹1.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
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
代表作有《兰亭序》和《快雪时晴帖》。
2.颜真卿(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雄强健硕,大气磅礴,自成一家。
他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人称“颜体”。
代表作有《颜勤礼碑》和《颜氏家庙碑》。
3.柳公权(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挺拔秀丽,气韵生动,骨力遒劲,自成一家。
他的楷书尤为出色,人称“柳体”。
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温润秀雅,笔法精致,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楷书、行书、草书均佳,是元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洛神赋》和《胆巴碑》。
5.文徵明(明代书法家)文徵明的书法清新雅致,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隶书均佳,是明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赤壁赋》和《离骚经》。
6.董其昌(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俊逸秀润,古朴典雅,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楷书均佳,是明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丹溪笔谈》和《石匮书》。
7.郑燮(清代书法家)郑燮的书法雄浑豪放,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隶书均佳,是清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前后赤壁赋》和《秋声赋》。
8.于右任(近现代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俊逸挺拔,气势磅礴,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均佳,是近现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长恨歌》和《岳阳楼记》。
以上这些历代名人名家书法墨迹及简介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历代法帖名称大全

历代法帖名称大全
古代的法帖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参考和学习对象,每一代的书法大家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法帖。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历代法帖名称:
1.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
- 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2. 《兰亭序》(行书):
- 王羲之的又一代表作,内容为兰亭宴会的序文,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3. 《颜氏家庙碑》(楷书):
- 唐代颜真卿的代表作,其字体遒劲有力,影响深远。
4. 《祭侄文稿》(行书):
- 唐代柳公权的作品,以其豪放、磅礴的气势著称。
5. 《邺城碑》(楷书):
- 唐代欧阳询的代表作,书法端庄刚劲。
6. 《唐太宗碑》(楷书):
- 唐代颜真卿所书,字迹工整、遒劲有力。
7. 《乾隆御制圣旨》(篆书):
- 清代乾隆所书,是篆书的代表作之一。
8. 《苏文忠公碑》(楷书):
- 晋代苏昭的代表作,以其刚劲有力的笔墨著称。
这些法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着各个时期书法发展的高峰和特色,对后世书法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最全中华书法名帖集锦

最全中华书法名帖集锦上篇:魏晋风骨1.陆机《平复帖》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1] 。
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
陆机善书法,其章草作品《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
作品欣赏:《平复帖》点评:纵23.7cm,横20.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共九行、八十四字释文:彦先赢瘵,恐难平复。
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节年使至。
男幸有复失,甚忧耳。
舍子杨往,初来至,吾不能起。
临西复来,威仪详时,举动成观。
自躯体之恙也,思识梦之迈甚,执所恒与君。
稍之闵凶,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是陆机写给一个身体多病、难以痊愈的友人的一个信札,因其中有“恐难平复”字样,故名。
章草源于解散隶体,赴速急就,所以具有隶书的特征,即有明显的波磔。
其结体瘦长,书写简便、率性,逸笔草草,没有循规蹈矩。
撇捺无波挑,平添了几分险崛之意。
2.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所谓的“东床快婿”就是指老王了。
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
作品欣赏:《快雪时晴帖》点评:纵23cm,横14.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羲之顿首。
快雪时晴。
佳想安善。
未果为结。
力不次。
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这是一件行楷书短简,内容是大雪之后向友人问候。
明代鉴赏家詹景凤指出,此迹笔法圆劲古雅,意态闲逸,对赵孟俯的行书有很深的影响。
从用笔来看,此帖多圆钝的用笔,点画勾挑都不露锋,结体平稳匀称,在优美的姿态之中,流露出质朴内敛的意韵。
历代书法名帖大汇总

001.先秦时期中山王三器中山王圆壶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侯马盟书公乘得守丘刻石兮甲盘司母戊四祀其卣大克鼎大盂鼎天亡簋子仲姜盘宰甫卣小克鼎戍嗣子鼎战国越王剑铭攻吴王夫差鉴散氏盘曶鼎栾书缶楚简毛公鼎牆盘王孙遗者钟甲骨文大型涂朱牛骨刻辞宰丰骨匕记事刻辞甲骨文小百科甲骨文拓片甲骨文百家姓祭祀卜辞等祭祀狩猎涂朱牛骨石鼓文中权本选页先锋本选页后劲本全本明拓本秦公簋簋虢季子白盘行气玉佩铭逨盘遂公盨鄂君启铜节陈曼簠青川木牍颂鼎鱼鼎匕002.秦汉时期“苏解为”陶盖文三老讳字忌日碑三老赵宽碑上尊号碑上林共府铜升铭乙瑛碑云梦睡虎地秦简五凤刻石公羊传砖刘君残碑刘平国刻石华山庙碑受禅表碑史晨碑夏承碑夏阳扶荔宫砖文大吉买山地记子游残碑孔宙碑孔羡碑孙仲隐墓志安国墓祠题记封龙山颂尚府君残碑尹宙碑居延汉简居摄两坟坛刻石崔瑗贤女帖嵩岳少室石阙铭幽州书佐秦君石阙广陵中殿石题记延光残碑开母庙石阙铭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张掖都尉启信张景碑张芝二月八日帖今欲归帖冠军帖秋凉平善帖终年帖张迁碑敦煌汉简曹全碑朝侯小子残石李斯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秦泰山刻石杨淮表记武威张伯升柩铭武威汉简武威王杖诏令册武氏祠画像题记汉瓦当汉简汉莽新嘉量铭文河西简牍遗墨洛阳刑徒墓葬砖铭熹平石经王基碑甘谷汉简白石神君碑皇象天发神谶碑急就章石门颂礼器碑祀三公山碑秦古隶秦诏量铭文群臣上寿刻石范式碑莱子侯刻石蔡邕篆势、笔论、九势衡方碑袁安碑袁敞碑裴岑纪功碑西狭颂许慎说文解字序贤良方正残石赵壹非草书郑固碑钟繇力命表墓田丙舍帖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还示表阳嘉残碑阳泉使者舍熏炉铭阳陵虎符陠阁颂陶洛残碑韩仁铭马王堆帛书鲁峻碑鲜于璜碑003.魏晋南北朝时期丘哲墓志中岳嵩高灵庙碑元彬墓志元显儁墓志元景造像记元桢墓志元瑛墓志元略墓志元羽墓誌元苌墓志元详造像记刁遵墓志刘媚子墓志刘根等造像北魏元倪墓志北魏元怀墓志北魏元晖墓志北魏大方广华严经北魏太武帝东巡碑北魏李瞻墓志北齐文殊般若经碑北齐沙丘城造像记卫夫人笔阵图卫恒四体书势司马元兴墓志司马显姿墓志司马绍墓志司马金龙墓漆画题字吊比干碑好大王碑始平公造像记姚伯多造像孙秋生造像孝女曹娥诔辞卷安弘嵩六朝写经卷崔敬邕墓志常岳等百余人造像记广武将军碑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敦煌书法写经画卷医书残卷大般涅槃经妙法莲华经小楷写经卷小草经书敦煌汉简旃罽胡桃帖楷书更漏长瞻近龙保帖道教经典晖福寺碑李柏文书杨大眼造像记梁萧憺碑楼兰文书残纸泰山经石峪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牛景悦造石浮图记牛橛造像王珣伯远帖王丹虎墓志王仚之墓志王僧虔王琰帖王兴之夫妇墓志王建之墓志王徽之新月帖王志一日无申帖王慈栢酒帖王献之东山松帖中秋帖余杭帖兰草帖十二月割帖地黄汤帖廿九日帖思恋帖洛神赋十三行舍内帖送梨帖鸭头丸帖鹅群帖王羲之七月都下帖三藏圣教序上虞帖丧乱得示二谢帖乐毅论佛遗教经兰亭序兴福寺半截碑其书帖初月帖十七帖大道帖妹至帖姨母帖孔侍中帖寒切帖干呕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快雪时晴帖旃罽胡桃帖曹娥碑汉时帖淳化阁帖选游目帖瞻近龙保帖行穰帖远宦帖金刚经碑长风帖雨后帖黄庭经王荟疖踵帖翁尊体瘗鹤铭石门铭索紞道德经索靖七月帖出师颂月仪帖皋陶帖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萧思话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薄绍之论经书诗谢万谢安中郎帖谢鲲墓志贺兰汗造像题记郑文公碑郑长猷造像陆机陆机平复贴题跋马鸣寺碑高崧墓志高崧夫人谢氏墓志高湛墓志004.隋唐五代时期丁道护启法寺碑兜沙经冯承素冯摹《兰亭序》出师颂刘子残卷史惟则大智禅师碑吕向唐人月仪帖国诠小楷善见律兴福寺半截碑孙过庭书谱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集书谱联尹元凯美原神泉诗碑巩宾墓志张从申李玄靖碑张怀瓘书断张旭严仁墓志二月八日帖今欲归帖冠军帖十五日帖心经断千字文晚复帖终年帖肚痛帖草书古诗四首郎官石柱记徐浩不空和尚碑嵩阳观记朱巨川告身李岘墓志李岘妻独孤峻墓志陈尚仙墓志怀仁圣教序怀素四十二章经圣母帖大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自叙帖苦笋帖藏真律公帖论书帖食鱼帖敬客王公砖塔铭智永千字文李世民屏风帖晋祠铭温泉铭俞复跋文李怀琳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李白上阳台帖李邕久别帖云麾将军碑出师表法华寺碑灵岩寺颂并序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李阳冰三坟记城隍庙碑拪先茔记般若台铭颜家庙碑额李隆基石台孝经鹡鸰颂杜牧张好好诗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夏热帖神仙起居法韭花帖林藻深慰帖柳公权兰亭诗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太上洞玄消灾护命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蒙诏帖跋王献之《送梨帖》柳公绰梁昇卿御史台精舍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兰亭记化度寺碑卜商读书帖小楷心经张翰帖摹王羲之兰亭序梦奠帖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行书千字文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局部)武则天昇仙太子碑殷仲容沈传师柳州罗池庙碑王知敬李靖碑金刚经碑碑额王行满韩仲良碑(局部)瞿令问阳华岩铭等慈寺碑苏慈墓志董秀墓志董美人墓志蔡有邻薛曜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局部)薛稷信行禅师碑(局部)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小楷破邪论序汝南公主墓志虞摹兰亭序卷袁滋裴休圭峰禅师碑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倪宽赞大字阴符经孟法师碑小字阴符经房玄龄碑摹兰亭序枯树赋雁塔圣教序贺知章草书孝经赵文渊华岳庙碑(局部)赵模高士廉茔兆记(局部)钟绍京小楷灵飞经陆柬之文赋隋修梵石室志铭韦应物元苹墓志韩择木南川县主墓志顾诫奢颜真卿东方朔画赞乞米帖争座位帖刘中使帖唐王琳墓志多宝塔碑大唐中兴颂李玄靖碑湖州帖祭伯父文稿祭侄文稿竹山堂连句自书告身帖裴将军诗让宪部尚书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送刘太冲叙郭虚已墓志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高正臣明徵君碑高闲草书千字文龙藏寺碑005.宋辽金时期任询古柏行刘岑门下帖刘正夫佳履帖司马光天圣帖吕公弼子安帖吕公绰真诲帖吴琚寿父帖急足帖杂诗帖行书五段卷行书蔡襄七言绝句识语并焦山题名诗帖吴说垂喻帖庆门星聚帖明善宗簿帖游丝书宋诗门内星聚帖周越怀素律公帖跋草书贺秘监赋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圜悟克勤印可状大慧宗杲尺牍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续书谱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富弼儿子帖温柑帖尤袤跋欧阳修集古录跋岳珂跋《唐摹王羲之——门书翰卷》岳飞书谢眺诗前出师表流传碑刻张即之华严经残册书杜诗卷佛遗教经双松图歌卷敛襟谈老氏诗楷书册日本禅院题字楷书度人经帖汪氏报本庵记溪庄帖致尊堂太安人尺牍致殿元学士尺牍行书台慈帖页行书待漏院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张孔孙跋苏轼二赋卷张孝祥柴沟帖张方平名茶帖徐铉私诚帖篆书千字文残卷文天祥上宏斋帖座右自警辞草书木鸡集序卷文彦博三札卷内翰帖王拱辰墓志(篆盖)题诗无准师范尺牍曾肇行复岁暮帖朱熹七月六日帖书易系辞二月十一日帖城南唱和诗卷致教授学士尺牍跋欧阳修集古录朱胜非向过帖李之仪汴堤帖李宗谔送士龙诗李建中与司封诗翰与齐古同年帖同年帖土母帖宠书聿至帖许昌帖贵宅帖题怀素自叙帖墨迹本杜衍仲冬严寒帖杨妹子七言诗一首林逋三君帖尹君处士帖松扇五诗卷欧阳修灼艾帖致端明侍读尺牍谱图序稿集古录跋沈辽行书动止帖洪迈跋欧阳修《集古录跋》王升衰老帖首夏帖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王岩叟与知府安抚左丞资政札与给事淳夫侍讲札秋暑帖王庭筠幽竹枯槎图李山画风雪杉松图卷跋跋米芾《研山铭》王觌平江酒毛帖王诜烟江叠嶂图卷行书颍昌湖上诗词卷跋孙过庭千字文跋欧阳询千字文跋王齐翰画白玉蟾四言诗帖行书仙庐峰六咏卷足轩铭卷秦观摩诘辋川图跋程元凤识语章友直跋阎立本《步辇图》米友仁动止持福帖文字帖潇湘奇观图题跋跋研山铭跋米芾苕溪诗卷跋隋人出师颂米芾三吴诗帖三帖卷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临沂使君帖丹阳帖乐兄帖乡石帖伯充帖值雨帖元日帖公议帖向乱帖向太后挽词帖吴江舟中诗卷吾友帖多景楼寄魏泰诗帖小楷千字文岁丰帖彦和帖德忱帖恶札帖惠柑帖戏成诗帖拜中岳命作提刑殿院帖摹王献之东山帖摹王献之中秋帖摹王羲之大道帖摹王羲之行穰帖摹颜真卿湖州帖政事帖新恩帖方圆庵记晋纸帖来戏帖法华台诗帖淡墨秋山诗帖清和帖烝徒帖焚香帖王略帖赞珊瑚复官二帖甘露帖留简帖盛制帖真酥帖知府帖砂步诗帖研山铭秋暑憩多景楼帖穰侯出关诗帖竹前槐后诗卷箧中帖粮院帖紫金研帖臈白帖自叙帖致伯修老兄尺牍致伯充尺牍苏太简参政帖苕溪诗卷虹县诗卷蜀素帖行书建州帖(残本)论草书帖贺铸帖跋褚遂良摹蘭亭序适意帖逃暑帖道林诗帖闻张都大宣德帖陈揽帖韩马帖题名题跋黄绢本兰亭序跋赞苏洵道中帖陈元实夜来帖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东武帖丰乐亭记久留帖书林逋诗后京酒帖人来得书帖令子帖北游帖啜茶帖天际乌云帖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宝月帖宸奎阁碑尊丈帖屏事帖廷平郭君帖归去来兮辞归园帖归安丘园帖新岁展庆帖春中帖李白仙诗卷桤木卷帖次辩才韵诗帖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治平帖渡海帖满庭芳词王晋卿帖祭黄几道文卷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罗池庙碑职事帖致南圭使君帖致季常尺牍致运句太博帖获见帖覆盆帖赤壁赋跋吏部陈公诗帖跋王晋卿藏挑耳图帖近人帖邂逅帖醉翁亭记阳羡帖黄州寒食诗帖苏辙宴居帖怀素自叙帖题跋春寒帖晚来帖晴暖帖楷书超然台赋见访帖苏过贻孙帖赠远夫诗帖苏迈致主管学士范仲淹师鲁帖边事帖远行帖手札道服赞范成大中流一壶帖垂诲帖急下帖西塞渔社图卷跋蔡京元祐党人碑十八学士图跋唐玄宗鹡鸰颂题跋宫使帖节夫帖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题听琴图诗题额大观圣作之碑蔡卞唐玄宗鹡鸰颂题跋曹娥碑雪意帖蔡松年跋《李白仙诗卷》蔡翛致子通都监蔡襄万安桥石碑京居帖入春帖告身帖跋大研帖安道帖山堂诗帖思咏帖扈从帖持书帖页暑热帖海隅帖澄心堂纸帖离都帖纡问帖脚气帖自书诗卷茶录荔枝谱蒙惠帖虚堂诗帖虹县帖谢宋丈诗帖谢赐御书诗表谢郎帖贫贤帖远蒙帖郊燔帖门屏帖陶生帖薛绍彭晴和帖杂书卷草书手札虚堂智愚法语赵令畤赐茶帖跋怀素自叙帖赵佶听琴图小楷书千字文恭事方丘敕欲借、风霜二诗帖瑞鹤图卷祥龙石图之一秾芳诗帖草书千字文草书纨扇蔡行敕卷闰中秋月诗帖赵孟坚致严坚中太丞尺牍行书自书诗赵明诚题《集古录跋》后赵构七绝天山诗七言律诗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徽宗文集序真草书养生论卷草书洛神赋卷赐岳飞批剳卷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赵霖六骏图题跋辛弃疾去国帖郑望之向过帖钱勰识语陆游尊眷帖自书诗卷自书钗头凤石刻致仲躬侍郎尺牍陈瓘仲冬严寒帖韩元吉集古录跋韩琦信宿帖韩绎致留守司徒侍中韩绛书札陛见帖魏了翁文向帖黄庭坚书杜甫寄贺兰铦诗公以道安帖刘禹锡竹枝词制婴香方帖庞居士寒山子诗廉颇蔺相如传惟清道人帖手札教审帖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牛口庄题名卷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经伏波神祠自书松风阁行书卷花气薰人帖苦笋赋荆州帖行书华严疏卷行书小子相帖行书赠张大同书诸上座草书卷送四十九侄诗题苏轼寒食帖跋006.元朝时期一山一宁雪夜作中峰明本劝缘疏与济侍者警策了庵清欲法语俞和临乐毅论千字文倪瓒淡室诗静寄轩诗文跋唐人临右军真迹册小楷江南春三首送盛高霞等八诗帖自书述怀诗稿册呈大临征君楷书札呈久成札呈云浦诗札呈寓斋诗帖呈履道先生诗札致叶城诸诗札次韵耕隐渔者诗札题周文英诗志传跋陆继善摹禊帖致慎独有道诗札与袁寓斋书画卷题渔庄秋霁图题容膝斋图题陈惟允孟郊诗意图题筠石乔柯图题虞山林壑图轴题幽涧寒松图题丛篁枯木图轴题安处斋图题修竹图轴云林画谱册画作冯子振与无隐元晦诗虹月楼记卷题国诠善见律题易元吉草虫图卷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局部)吴勉跋何澄归庄图卷吴叡篆隶书卷吴镇心经卷吾衍篆题《张好好诗卷》周伯琦朱德润墓志铭(局部)宫学国史二箴卷通犀饮卮诗帖孛术鲁翀跋《松风阁诗卷》康里巎巎唐人绝句六首柳宗元梓人传秋夜感怀诗卷草书张旭笔法卷谪龙说述笔法张渊五言古诗帖张雨登南峰绝顶七言律诗自书杂诗卷揭傒斯跋陆柬之文赋题画诗赠刘粹衷宰旌德序帖曹善山海经序册(局部)朱德润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卷(局部)李倜跋陆柬之书文赋卷李孝光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册晚节堂诗札草书七绝诗轴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卷柯九思上京宫词晚香高节老人星赋题赵孟頫疏林秀石图题赵孟頫补书唐人临瞻汉二帖段天祐安和帖沈右风过帖王冕南枝春早图墨梅图行草诗笺王蒙厚爱帖梦梅花诗卷跋赵孟頫兰亭十六跋王逢五言古诗卷(局部)班惟志跋赵孟頫书前后赤壁赋册跋鲜于枢草书韩愈进学解白珽墨竹诗册陈君诗帖盛熙明法书考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薛植致云林徵君尺牍虞集不及入阁帖题画诗跋赵孟頫书陶诗跋《饮中八仙图》致白云法师札袁桷和一庵诗帖雅潭帖贯云石题赵孟頫《双骏图》赵孟頫七绝诗册与山巨源绝交书临兰亭书趵突泉诗仇锷墓志铭前后赤壁赋吴兴赋国宾山长帖卷天冠山题咏诗帖妙严寺记宗阳宫帖寿春堂記归去来辞心经行书册惠书帖昔寻李愿诗卷杜甫秋兴八首杭州福神观记止斋记汲黯传洛神赋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王羲之轶事帖真草千字文秋兴赋秋深帖种松帖老子道德经卷胆巴碑致中峰和尚札致季博札行书二赞二诗卷行书十札卷行草陶渊明五言诗页兰亭序十三跋残本过蒙帖近来吴门帖违远帖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酒德颂闲居赋陋室铭题烟江叠嶂图赵雍彰南八咏诗(局部)赵麟衡唐帖邓文原临急就章五言律诗家书帖致景良郎中尺牍近者(桐川)帖郑思肖行草题跋郭天锡王献之保母帖跋郭畀陆游自书诗卷跋青玉荷盘诗题钱选红梅图诗金声钱谱赋(局部)陆居仁苕之水诗陈基相见帖赠雪坡诗札陈植怀存斋诗帖陈绎曾静春先生诗集后序饶介书中峰幻住像偈册兰亭帖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卷张彦享行状稿卷御史箴卷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王安石杂诗卷秋兴诗册老子道德经卷草书杜甫魏将军歌诗草书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诗草书秋怀二章草书韩愈石鼓歌草书韩愈进学解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行草诗赞卷唐人诗十二首麻徵君透光古镜歌龚璛教授帖静春堂诗序007.明朝时期严衍草书李白诗轴丰坊自书诗卷跋张旭古诗四首乔宇行书尺牍于谦题公中塔图赞何吾驺草行草诗翰轴书冬日署中梅花诗轴侯峒曾行书七言律诗扇面草书五言绝句诗轴俞允文行书论书语俞贞木楷书书怡颜堂诗卷后倪元璐扇面草书五言诗扇面行草诗轴自书卜居诗轴谢翱五律诗轴行书七绝诗轴行书七律诗轴自书旧作诗轴草书轴行书五律诗轴行书尺牍冯从吾草书千字文(局部)冯梦龙刘基行书春兴八首诗卷(局部)刘重庆临王羲之草书轴史可法手札叶向高草书轴吴宽行书五律诗轴行书扇面吴承恩七言律诗周天球五言律诗轴唐寅漫兴墨迹秋风纨扇图立石丛卉图落花诗册行书七律诗轴诗笺唐顺之草书歌凤台行卷(局部)行书七律扇面商辂浙藩送行诗序(局部)夏言行书诗卷姚绶夜行诗姜立纲楷书七律诗咏易诗扇姜逢元行草五律诗轴娄坚立轴孙慎行录佛家语八条屏宋克唐张怀瓘论用笔十法章草孙过庭书谱册章草急就章(局部)草书刘桢古诗立轴草书进学解草书韩偓七绝条幅宋广李白月下独酌诗风入松词轴宋濂题王诜烟江叠嶂图跋题虞摹兰亭跋宋珏隶书七律诗轴宋-j敬覆帖屠隆七言草书律诗张凤翼自书诗五言诗题李思训碑题周天球桃花书屋卷张弼草书蝶恋花词轴杂书卷草书王维诗五言诗轴草书轴草书七言绝句轴狂草怀素上人草书歌(局部)草书诗文卷学稼草堂记张瑞图草书杜甫诗轴草书诗轴行书五绝诗轴屏迹东湖上五律诗轴行书杜甫五律诗轴行书西雅图集草书杜甫西郊诗轴行书轴草书轴行草诗轴行书五律诗轴五绝诗轴行书诗轴草书五律诗轴秋兴八首(局部)草书郭璞游仙诗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卷行书论书卷行书八言联王无功答冯子华书草书李白月下独酌自书诗册行书册页草书千字文行草扇面草书五言诗扇面草书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长卷草书鲍照陆机诗长卷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张璧行书杂诗卷张电楷书王维诗轴张骏七言绝句贫交行归昌世治印徐霖行书五言律诗篆书千字文(局部)徐兰隶书像赞徐有贞行书尺牍徐渭草书七律诗轴墨葡萄轴女芙馆十咏墓表赋行草应制咏墨轴煎茶七类卷千字文卷(局部)草书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草书岑参诗轴行书三江夜归诗轴秋兴八首野秋千十一首行草书诗词卷草书诗轴诗轴行书五言诗轴行书立轴行书扇面自题石榴图诗七律一首行草条幅行书白燕诗轴草书条幅行书群望诗中堂行草立轴行书七言联草书白燕诗卷行书烟云之兴榴实图水仙菊石墨竹牡丹芭蕉梅花图墨花卷五月莲花图墨笔花卉雪蕉梅竹图墨笔花卉卷题款题画诗题芭蕉图诗花卉人物图卷题诗论书徐贲题濯清轩诗憨山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行书住山法语行书六言偈语条幅戚继光送李小山归蓬莱诗文嘉七绝诗文彭草书滕王阁序墨迹文彭行书诗中堂昼锦堂记篆刻草书雪赋册文征明行书午门朝见诗轴立春进贺七律立轴行草轴七律诗轴太液池诗行草立轴五律立轴七言诗立轴草书七律立轴月夜观玉兰行书五言诗轴行书雪后早朝诗轴草书七绝诗轴行书七言诗纸本立轴小楷前后赤壁赋离骚九歌卷(局部)小楷醉翁亭记小楷归去来兮辞小楷离骚经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小楷莲社图记小楷落花诗册小楷草堂十志行书千字文滕王阁记(局部)草书赤壁赋西苑诗卷行书自作诗卷草书自作诗卷尺牍致石门函并感事诗小楷书札苦疡帖点闸帖王英去后帖长者帖草书扇面七言行书扇面草书诗卷行书手卷观李成之寒林平野图后长歌卷跋右军十七帖跋唐摹万岁通天帖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行书册山水册页湘君湘夫人图文震孟行书初入侍班诗轴西园公宴诗轴朱之蕃东阁唱和诗轴朱元璋大军帖朱瞻基雪意歌李东阳怀素自叙帖引首草书杂诗卷跋欧阳修灼艾帖后李应祯枉问帖李待问草书七言绝句诗轴李梦阳行书自书诗卷行书五言诗扇面李流芳行书立轴草书五律诗轴行书自作诗轴杜大绶七绝草书诗轴杨慎诗札汤显祖行书自诗沈周卧游图声光帖次韵吴宽东园玩菊诗行书五律诗轴跋《陆游自书诗卷》题赵雍图跋沈度敬斋箴册楷书四箴页行书七律诗隶书七律诗沈藻黄州竹楼记海瑞奉别帖湛若水行草轴王世贞行书手札王守仁行草手札王宠小楷南华真经小楷诗稿游包山集自书五忆歌自书游包山诗手卷草书五言律诗草书山庄帖草书李白古风诗卷草书西苑诗送陈子龄会试三首王思任诗卷王璲手毕帖并诗王穀祥行书七律轴王毂祥庾信马射赋王穉登义兴杂诗册录宋人语王绂重过庆寿寺等诗帖王逢年韩愈琴操(局部)王鏊七言诗轴自书诗轴自书诗王铎草书临古帖轴草书高适诗立轴行书五绝立轴赠单大年家丈立轴临王羲之帖行书五言诗轴行书忏诗之三轴杜子美赠陈补阀诗书画虽遣怀文语轴临王昙首昨服散帖行书立轴七律诗立轴行草五言律诗轴五言诗一首临虞世南书临柳公权辱问帖轴节临来迟帖节临褚遂良帖行书五律诗轴燕矶书事轴行书五律诗轴草书录语草书临帖突兀岩峦气五律条幅临王筠帖行书轴沙河镇作轴嘉兴作诗轴临王羲之永嘉敬豫帖节临王羲之帖立轴五律京中春日留苏州友人作立轴五律柬姜司寇一首临张芝帖立轴飞人五言诗一首自作五律行草诗轴草书临古轴自作五律诗轴草书临帖轴行书诗立轴为宿松书诗至顿庄作春过长春寺五律诗立轴咏陈路若山水。
书法十大名帖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着深厚的哲学和艺术内涵,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而在众多的书法名家和作品中,书法十大名帖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那么,究竟哪些作品才有资格被称为书法十大名帖呢?第一、《兰亭序》《兰亭序》是东晋名士王羲之所写的一篇序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全文写于公元353年兰亭宴上,是王羲之前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序文以自然为主题,墨迹疏朗,清新脱俗,旋转自如,气韵灵动,这种行草书法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一直在书法界被认为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初唐四杰帖》《初唐四杰帖》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骆宾王的四方名迹的总称。
这四个名家都是东晋书法风格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书法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书法独特的美感。
第三、《张献忠碑》《张献忠碑》是宋代书法家赵之谦所写的一篇碑文,它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块文房之宝,保存完好的、且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楷书大碑。
碑文所写的内容是明代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以及清朝平定张献忠造反的历史事件。
第四、《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李邕所写的一篇碑文,写于公元728年。
这篇碑文保存完好,描绘了唐朝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的状况。
作品的字体偏小,但是用笔细腻,有着很强的艺术性。
第五、《苕溪渔隐帖》《苕溪渔隐帖》是明代文学家唐寅所写的七幅山水规矩画,以及若干幅他本人所写的书法作品的总称。
在书法方面,唐寅融合了各家之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符合他对“近墨者黑”这个信念的坚信。
第六、《字林西征碑》《字林西征碑》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工书的石刻碑,有300余幅篆、隶、楷字。
这篇碑文所写内容是明朝将军田银宝西征的经过,碑刻发挥了汉隶的凝练简练,又不失某种精细的气韵。
第七、《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怀素所写的祭祀文稿,全文用行书书写,意境深远,寓意高洁。
这篇长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精神和艺术的结晶,素以“外翻法”著称而成为怀素的代表作之一。
第八、《十七帖》《十七帖》是南宋书法家米芾所写的帖子,共17帖。
华夏十大传世书法名帖

华夏十大传世书法名帖第一帖-----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1---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纸本,四行,二十八字。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王献之《中秋帖》《中秋帖》草书,纸本,3行,共22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
3---王珣《伯远帖》《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
第二帖--------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第三贴-----欧阳询楷书《仲尼梦奠帖》《仲尼梦奠帖》行书,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
书法为“初唐四家”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皇帝,他精通书法,平生搜尽历代名帖,又将当今书坛巨擘拢为左右。
他曾立嘱将兰亭真迹随葬,也曾经为一位书坛泰斗的辞世而嚎啕。
这位被李世民奉为师长和书坛第一的,便是唐初大书家欧阳询。
第四贴-----唐·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

我国古代书法名帖大全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包括以下作品:
1.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2.东晋·王献之《中秋帖》
3.东晋·王珣《伯远帖》
4.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5.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6.唐·怀素《自叙帖》
7.《三希宝帖》: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这
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
无愧的中华神品。
8.《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
贴》,由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创作。
9.《寒食帖》:由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创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0.《自叙帖》:唐代书法僧怀素的草书作品,被誉为“中华第一草书”。
11.《蜀素帖》: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著
称。
12.《草书千字文》:由明代书法家祝允明创作,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和精
湛的技巧闻名。
13.《前后赤壁赋》:宋代书法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和卓越的艺术造诣备受赞誉。
此外,还有唐·孙过庭《书谱》、唐·张旭《古诗四帖》、唐·李隆基《纪泰山铭》等。
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
古代书法名帖大全是关于古代书法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其中包括了许多古代名家的名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书法名帖:
1.《兰亭集序》-王羲之
2.《行书帖》-王献之
3.《自叙帖》-颜真卿
4.《谢章帖》-怀素
5.《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
6.《寒食帖》-文征明
7.《枯木怀古帖》-李易安
8.《竹石帖》-郑板桥
9.《苏秦碑》-黄庭坚
10.《答谢帖》-米芾
这些名帖代表了古代书法的高峰之作,包括了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书体。
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对象,也是研究古代书法史的重要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书法名帖列表
◎商周时期
散氏盘铭毛公鼎铭
◎秦汉时期石鼓文
会稽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碑芝罘刻石
秦诏版
鲁孝王刻石袁安碑三公山碑少室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太室石阙铭景君铭
裴岑纪功碑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封龙山碑
孔宙碑鲜于璜碑
华山庙碑衡方碑史晨碑夏承碑孔彪碑
西狭颂陠阁颂
鲁峻碑杨淮表记娄寿碑韩仁铭熹平石经
校官碑尹宙碑
白石神君碑曹全碑张迁碑孔褒碑刘熊碑
急就章
◎三国魏晋
受禅表范式碑三体石经王基碑谷朗碑
天发神谶碑上尊号碑
禅国山碑葛府君碑爨宝子碑保母砖志嵩高灵庙碑爨龙颜碑吊比干碑
石门铭云峰山刻石郑文公碑司马景和妻墓瘗鹤铭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
贾思伯碑始兴忠武王碑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李超墓志
张黑女墓志高湛墓志
敬使君碑李仲璇碑泰山金刚经荐季直表宣示表
月仪帖平复帖
兰亭序黄庭经东方朔画赞上虞帖孔侍中帖
快雪时晴帖奉桔帖
行穰帖乐毅论丧乱帖伯远帖神洛赋十三行娥碑鸭头丸帖
地黄汤帖送梨帖中秋帖万岁通天帖
◎隋唐五代
董美人墓志启法寺碑庙堂碑化度寺碑房彦谦碑
虞恭公碑龙藏寺碑
九成宫醴泉铭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皇甫诞碑房梁公碑
晋祠铭圣教序
居士砖塔铭道因碑泉男生墓志信行禅师碑叶有道碑
李思训碑善才寺碑
兴福寺半截碑端州石室记岳麓寺碑法华寺碑郎官石记
李秀碑多宝塔碑
鲜于氏离堆记臧怀恪碑郭家庙碑峿台铭中兴颂
麻姑仙坛记元结墓碑
八关斋记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不空和尚碑李晟碑玄秘塔碑
神策军碑荔子丹碑智永千字文出师颂史事三帖
枯树赋倪宽赞
汝南公主墓志温泉铭十七帖兰亭诗帖文赋卷
书谱灵飞经
朱巨川告身张旭古诗四帖祭侄文稿争坐位帖颜书告身
蔡明远帖送刘太冲序
送裴将军诗帖刘中使帖自叙帖圣母帖论书帖
苦笋帖孝经序
怀素千字文孝鶺鴒颂上阳台帖蒙诏帖张好好诗
高闲千字文步虚词
韭花帖卢夏热帖神仙起居法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宋元时期
土母帖蔡襄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答谢民师帖寒食诗帖
祭黄几道文赤壁赋
诸上座帖经伏波神祠诗华严疏松风阁诗李白忆旧游诗节夫帖苕溪诗
蜀素帖拜中岳命诗虹县诗多景楼诗帖瘦金书千字文赵佶草书千文淳化秘阁帖
宝晋斋法帖大观帖赐书堂帖绍兴米帖英光堂帖
西楼苏帖兰亭续帖
淳熙秘阁续帖群玉堂帖星凤楼帖
◎元明清
澄清堂帖仇锷碑铭卷六体千字文停云馆帖真赏斋法帖来禽馆帖戏鸿堂帖
快雪堂帖三希堂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