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合集下载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

vvvvvvV绪论1、名词解释土壤:是一种自然体,它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受人类活动和其自身发生发展规律的影响。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植物对于来自土壤的生活要素需求的能力,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是土壤肥力的4个要素。

土壤厚度:土壤剖面:就是土壤的垂直切面,通常挖到1-2米的深度,在土层总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则挖到较硬的母质层为止。

如何挖掘土壤剖面: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针对某种植物而言,土壤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植物对于来自土壤的生活要素需求的能力,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的具体要求不同,有些甚至差别很大。

土壤的物质组成:主要有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土壤具有哪些特征: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第一章什么是矿物:狭义:指地壳(岩石圈)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广义:包括地壳矿物、地幔矿物、陨石矿物、宇宙矿物和人造矿物。

什么是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由地壳深处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称为原生矿物;有原生矿物经过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为次生矿物。

试述下列矿物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正长石(钾)、斜长石(钙)、白云母(钾)、黑云母(铁)角闪石(钙、铁、镁)、辉石(钙、铁、镁)、橄榄石(铁)、方解石、白云石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形状、颜色与条痕、光泽与透明度、硬度、解理及断口、比重、其它物理性质什么是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能为解理;如果矿物受力后不延一定的方向裂开,而是不规则破碎,那么破碎后形成的面叫断口。

第二章什么是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规律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岩浆岩:地壳和上地幔中岩浆流动或喷出地表冷却结晶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岩石在地表经风化、破碎,搬运沉积下来,又经成岩作用而形成的一类新的岩石变质岩:先成岩石受地球力和地热作用发生重新排列,结晶增大等变质作用而形成的新一类岩石。

土壤学考试题库

土壤学考试题库

土壤学考试题库(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土壤生产力2、根外营养3、土壤经度地带性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5、化学风化作用6、腐质化系数7、氮肥利用率8、养分的主动吸收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1、肥料的混合原则是;;。

2、土壤有机质转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和两个过程。

3、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等。

5、植物缺氮时,植株而叶片、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色。

6、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

7、钾在作物体内的特点是;和。

8、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毫微米的固体颗粒。

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电荷外,一般土壤带电荷。

9、土水势由、、、四个分势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在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三、选出正确的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a 老叶b 幼叶c 老叶和幼叶d 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

a 块状结构;b 柱状结构;c 单粒结构;d 团粒结构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a 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 d 重水轻旱4、土壤中的CaHPO4、 MgHPO4是()。

a水溶性磷; b弱酸溶性磷; c 难溶性磷 d热溶性磷5、适合作为种肥的肥料有()。

a普钙; b碳酸氢铵; c尿素; d氯化钾6、容易挥发的化肥品种有。

a碳酸氢铵 b 硫酸铵 c 普钙 d 人粪尿7、下列粘土矿物中,哪一种阳离子代换量最高()a 高岭石b 水云母c 蛭石d 蒙脱石8、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差异很大,下面分解速率从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 单糖>粗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 b多糖>粗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c 半纤维素>简单蛋白质>脂肪 d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粗蛋白质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a 12%N,12%P2O5 ,12%K2Ob 12%N,12%P,12%Kc 12 N:12 P2O5:12 K2Od 12%N2O,12% P2O5 ,12% K2O10、土壤的CEC、盐基饱和度、Eh分别反映了土壤的:a 供肥性、保肥性、耕作性b 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c保肥性、供肥性、氧化还原性 d 保水性、保肥性、氧化还原性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

西南大学《土壤肥料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土壤肥料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1、名词解释:土壤参考答案: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并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论述题]2、名词解释:土壤肥力参考答案: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同时并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因素的能力。

3:[论述题]3、名词解释:土壤质地参考答案: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数的组合。

4:[论述题]4、名词解释:土壤粘土矿物参考答案:土壤粘土矿物:在风化过程或成土过程中重新形成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和氧化物。

5:[论述题]5、名词解释:土壤密度参考答案: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其单位是g/cm3或t/m3。

6:[填空题]6、土壤次生矿物种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土壤次生矿物种类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

7:[填空题]7、成土因素主要包括、、、和。

参考答案:成土因素主要包括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8:[填空题]8、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有、、、和。

参考答案: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

9:[填空题]9、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的粒径范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

参考答案: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的粒径范围分别为>2mm、2~0.02mm、0.02~0.002mm、<0.002mm。

10:[填空题]10、土壤质地分、、三大类别,"蒙金土”指。

参考答案:土壤质地分砂土、壤土、黏土三大类别,"蒙金土”指上砂下黏型土壤。

11:[单选题]11、土壤类型在地球表面自北而南呈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土壤分布规律称为。

A:土壤的纬度地带性B:土壤的垂直地带性C:土壤的非地带性分布D: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参考答案:A12:[单选题]+的能力为____ _______。

环境化学第二版课后题详解(第4、5章)

环境化学第二版课后题详解(第4、5章)

(辛硫磷)
(C2H 5O)2P ON C
(2)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 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被微生物降解是它们转化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化学农药对土壤微 生物有抑制作用。 同时, 土壤微生物也会利用有机农药为能源, 在体内酶或分泌酶的作用下, 使农药发生降解作用,彻底分解为 CO2 和 H2O。如马拉硫磷可能被两种土壤微生物——绿 色木霉和假单胞菌——以不同方式降解,其反应如下: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以离子价为为依据,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 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等价交换。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特点:1 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 2 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水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 较强的交换能力。 3 土 壤 中 一 些 常 见 阳 离 子 的 交 换 能 力 顺 序 : Fe3+>Al3+>H+>Ba2+>Sr2+>Ca2+>Mg2+>Cs+>Rb+>NH
3.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植酸和其他有机酸等弱酸及其 盐类,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缓冲体系,对酸碱具有缓冲作用。 举例:当向土壤加入盐酸时,土壤溶液中的碳酸钠与其作用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抑制了酸度 的提高。 NaCO3+2HCl=2NaCl+H2CO3 土壤的缓冲作用, 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 其中盐基离子和氢离子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 作用。
②光降解:有机磷农药可发生光降解反应,如辛硫磷在 253.7nm 的紫外光照射 30h 下,光解 产物如下:
O (C2H5O)2P SN O S (C2H5O)2P CN (C2H5O)2P O
CN C (辛硫磷感光异构体)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土壤基本六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壤基本六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壤基本六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质量和特性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土壤被定义为地球表层由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的天然体系,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和微生物。

土壤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受到气候、地质、生物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土壤中,存在着许多关于其质量和特性的参数和指标。

土壤基本六项就是指描述土壤质地特性的六个基本参数,包括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水分状况、酸碱度和肥力。

这些参数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土壤的肥力和适宜种植的作物。

首先,土壤的质地指的是土壤颗粒的大小和组成。

质地通常分为粘土、壤土和砂土三种类型。

粘土颗粒较小,粘粒性强,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较好;壤土颗粒大小适中,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砂土颗粒较大,透气性较好,但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较差。

其次,土壤的结构指的是土壤颗粒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相互连接情况。

良好的土壤结构能够提供良好的通气性和排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第三,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指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有机物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含量的有机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保肥能力和通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土壤的水分状况指的是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分布情况。

土壤中的水分对于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合适的水分状况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吸收养分和建立稳定的土壤水分环境。

酸碱度是指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性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养分的转化和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重要影响。

不同作物对酸碱度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合理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对于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至关重要。

最后,土壤的肥力是指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和供应能力。

土壤肥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肥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土壤养分含量、养分供应能力和养分的有效性等指标。

通过对土壤基本六项的全面了解和评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土壤的适宜性和肥力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相应的土壤管理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质量和增加作物产量。

“黄泥”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黄泥”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黄泥”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一、黄泥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黄泥是一种富含黏土成分的土壤类型,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土壤结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黄泥的胶粒细小且形状规则,能够促进土壤颗粒之间的紧密结合,提高土壤的结构稳定性。

其次,黄泥富含有机质和养分,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增强土壤的肥力。

最后,黄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促进土壤的生物活性,提高土壤的生态功能。

二、黄泥对土壤水分保持和排水性的影响黄泥因其高黏性而在土壤中具有很好的保水性能,能够吸附和固定水分,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然而,过多的黄泥也会造成土壤排水不畅,导致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容易引发水涝和植物根系缺氧,降低土壤的透气性。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管理黄泥土壤的水分是至关重要的。

三、黄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黄泥富含细颗粒的胶粒和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能够吸附并保持土壤中的养分。

黄泥土壤中的高胶粒含量和细颗粒的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提高养分的有效供应能力,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黄泥土壤还能固定钾、钙等重要微量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四、黄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黄泥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环境。

黄泥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并促进它们的繁殖和活动。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参与土壤酶的催化反应,促进土壤养分的吸收和转化过程。

因此,黄泥土壤中的丰富微生物群落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黄泥”对土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结构、水分保持和排水性、土壤肥力以及微生物活性等方面。

了解黄泥土壤的特性和影响有助于科学合理利用黄泥资源,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指导和支持。

地理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有

地理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有

地理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有
地理因素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包括:
1. 气候:气温、降水量和气候季节性等因素对土壤肥力有重要影响。

气温高和降水量充足的地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有利于土壤肥力的积累。

2. 地形:地形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上。

山区的土壤肥力一般较弱,因为水流速度较快,容易带走土壤中的养分。

而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相对较高,因为水流较慢,有助于养分的积累。

3.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指的是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

砂质土壤干燥,排水性好,但养分保持能力较差;黏质土壤保水性好,但排水性较差;粉质土壤贫瘠。

土壤质地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好坏。

4. 土壤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pH值)对土壤中的养分有效性有影响。

土壤酸性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植物中的某些养分的吸收和转化,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5.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使土壤肥力相对较高。

6. 地震、火山活动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会对土壤肥力产生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地震和火山活动会导致土壤破碎、养分流失等,严重影响土壤肥力。

7. 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也会对土壤肥力产生影响。

过度耕作、过度放牧、过度施肥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过快,降低土壤肥力。

相反,合理的耕作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土壤的基本性质
3 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年级:高一科目: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型:新课主备人:张志伟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土壤质地的改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熟悉不同土壤质地的肥力与生产特性,以及土壤质地的改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土壤质地的认识,深刻认识到土壤性质的综合表
现就是土壤质地。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2.难点:不同土壤质地对植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学习用具:导学案,黑板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 土壤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2. 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级制将土壤质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 土壤的基本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土壤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土壤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问导读
1. 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什么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什么是土壤性质的综合表现?
3. 不同土壤质地对土壤性质和过程有何影响?
4. 不同质地土壤的植物生产性能如何?
5. 改善土壤质地有何方法?
三、自学检测
填写下列空白:
1.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对植物
生长的影响。

因此,_______________是土壤性质的综合表现。

2. 土壤质地的肥力特性如下表,请完成下表空白
3.
4. 土壤质地改善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正误
1.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掺砂掺黏可改良土壤质地()
1. 识记土壤质地的肥力特性。

2. 土壤质地的改善措施包括哪些,请举例说明。

五、安全教育
乘坐校车或其他车辆听从安排,行驶中,不要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