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20 欢乐的泼水节》精品课教案_13

合集下载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设计五篇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设计五篇

精品实用文档Boutique Practical Document《快乐的泼水节》教案设计五篇《快乐的泼水节》教案设计五篇泰国泼水节的快乐场景照彝族的风俗习惯,《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主要表现彝族传统式节日---泰国泼水节的音乐。

下边便是我梳理的《快乐的泼水节》教案设计,期待大伙儿喜爱。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设计1【课程内容】:《快乐的泼水节》【课程目标】:1、专业知识总体目标:能精确、有小表情的歌唱音乐《快乐的泼水节》,并能融合不一样的造型艺术艺术手法来演译音乐如民族舞蹈,乐器伴奏音乐等。

2、工作能力总体目标:根据音乐歌唱,塑造学员的歌曲主要表现工作能力、想像工作能力,根据小组合作学习,塑造团结互助的精神实质。

3、感情总体目标:掌握少数名族的节日主题活动,激起学员探寻傣家老百姓生活习性的兴趣爱好,及其对歌曲的亲切感。

【课堂教学重难点】:关键:对泰国泼水节的掌握及其音乐中附点节奏的把握。

难题:对最后一乐曲中的节奏感把握。

【教学分析】:四年级的学员思维敏捷、求知欲、接纳工作能力较强、针对新生事物有较强的兴趣爱好,在歌曲的音乐歌唱课堂教学中可以积极地应用歌曲演唱方法来歌唱,保证抑扬顿挫,但针对歌曲的数据量还不够,在剖析音乐与音乐的主要表现设计方案的工作能力还稍显不够。

因而,老师要去激起她们的想像力、想像力,让她们在歌曲实践活动中感受、剖析音乐,详细地理学唱歌曲,让小朋友们不但学得乐理知识、专业技能,另外也感受到美的陶冶。

【课堂教学提前准备】:电子琴、收录机、录音带、课件制作。

【教学环节】:一、导进学生们,热烈欢迎走入解教师的音乐课堂,大家喜欢音乐吗?你了解什么传统乐器呢?教师今日产生了一个传统乐器,想请一名同学们为大家弹奏一曲。

(你了解刚刚演奏的是啥歌曲吗?详细介绍歌曲及其弹奏传统乐器)引进彝族的泰国泼水节。

每一年的清明时节前后左右彝族有一个十分尤其的节日,学生们了解是啥节日吗?有关泰国泼水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放泰国泼水节传说故事ppt)学生们大家想不想参与泰国泼水节?使我们伴随着歌唱走入一年一度的泰国泼水节吧!。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二段2、学会本课的生字,重点学会“幸”的写法,区别“幸”和“辛”,感受用词的精当。

3、边读边思,边读边想,逐步学会体检感悟的能力。

4、感受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1、感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欢乐心情。

2、懂得泼水的意义。

三、教学用具: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0课《欢乐的泼水节》(师板课题,生书空,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大家还记得吗?(师听写,订正)二、精度感悟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了翡翠般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2)生自由读(3) 看来大家都盼望着泼水节的到来,所以都“早早地”来了。

人家是什么时候来的呀?师随机问:你是什么时候到这儿的?为什么来得这么早?用一个成语形容大家此时的心情(迫不及待)。

(4)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不光知道人们来得很早,还知道了什么啊?(这些清水与我们平时说的清水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清水里加如了香水和花瓣)读好“滴上香水”---------闻一闻,啊,真香呀;“撒上花瓣”————缤纷的花瓣,真让人赏心悦目呀。

(5)泼水节这天人们无比激动,按耐不住不住内心的喜悦,早早来到了大街上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读出人们内心的喜悦。

齐读。

天渐渐亮了,人也越聚越多,欢乐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人们欢乐的心情?1、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我国傣族人民在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里的热闹场景,以及傣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

2.2 生字词:泼、水、节、互相、欢乐、来历、传统、民族、团结、友谊。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2 教学难点: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泼水节的热闹氛围。

4.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3 情感教育法: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友谊的美好。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泼水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5.3 理解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所表达的喜庆氛围。

5.5 总结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傣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

5.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六章:课前准备6.1 教学资源:准备泼水节的图片、视频资料,生字词卡片,课文课件等。

6.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泼水节场景,贴上相关图片,营造节日氛围。

第七章:课堂评价7.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欢乐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欢乐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教材简析: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

第三自然段:人们的快乐一直延续到深夜。

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

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须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情景与快乐。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目的要求:讲读课文一、复习词语:幸福、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吉祥、象征、湿淋淋、不肯离去1、个别读2、齐读二、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2、理解: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行一次。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过度:你想知道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吗?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2、理解:(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准备泼水喜悦)(2)说说人们准备的情况。

(准备桶和盆、清水、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盼望着过节?(早早地来到、早已准备好)(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在泼水节时,非常快乐?(追逐、灌、泼)(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指导读句子: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1、指导朗读:2、理解: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快乐?(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深夜)3、齐读课文三、朗读课文。

《泼水节》优秀教案(通用5篇)

《泼水节》优秀教案(通用5篇)

《泼水节》优秀教案(通用5篇)《泼水节》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泼水节》优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泼水节》优秀教案1(一)学习第一节每年四月,云南的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很遗憾,我们没赶上。

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欢乐的泼水节,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欢快,来一次心灵之旅。

(展示课件)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高高的佛塔,圣洁美丽。

宁静的村寨,世外桃源。

浓绿的椰树,精巧的竹楼。

清清的湖边,悠闲的孔雀。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

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一年一度”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说明人们是很高兴、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

就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句子(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哪些工具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准备什么?(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3、你来的还不够早;你来的真早!4、来,让我们也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齐读)5、还有更早的呢!(读第二句)从哪儿看出更早?(早已)6、真香啊!清水里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讨论,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7、吉祥、如意,多幸福的两个词语呀,让我们一起写下来。

8、正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人们要很讲究的,细心地滴上点点香水,虔诚地撒上片片花瓣,再来读一读。

(真是香飘万里啊!)9、我们都已早早地做好准备,桶碗飘盆,红花清水,暗香浮动,焦急地等等着欢乐时刻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激动的心情吧!齐读1—2句。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等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热爱祖国多样的民族文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任务: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准备班级展示。

学习提示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泼水节里的其它活动,用心品读,感受人们的欢乐。

任务二: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学习提示:仔细观察吉、祥两个字,注意字的结构、易错点、占格要求。

温馨提示: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互学,准备班级展示。

检测工具:在括号内填入恰当得动词。

()着桶()香水()着盆()花瓣()着歌()龙舟()着舞()烟火过程设计:一、激情导课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迷人的西双版纳,初步感受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说。

欢乐、兴奋……)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感受文字背后传达的浓浓的情感!二、民主导学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准备班级展示。

自主学习:自主读书批注,然后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A组:1、交流泼水节前的快乐。

请大家随我看第二自然段的1句。

从“早早、早已”两个词我体会到了人们……(盼望已久、迫不及待、万分期待……)可见他们按耐不住的喜悦。

第2句:人们准备了清水,还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可以看出泼水节在人们心中是多么美好,多么隆重,多么讲究!2、体验泼水节的快乐(请大家随我看3句:)我们小组想表演泼水节的活动,理解“互相追赶”“灌” “泼”。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泼、水、节”等10个生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了解傣族人的服装特点。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欢乐”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

”2. 学习生词:(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学生自读,巩固记忆。

3.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观察生活中类似的节日,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步骤:1. 第一步:激趣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傣族泼水节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第二步:自读课文(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词义,不懂的地方可以圈点标记,待会儿一起讨论。

3. 第三步:合作交流(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课文的大致意思,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4. 第四步:精讲细读(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对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对课文进行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欢乐的的泼水节教学目标:⑴学习本课生字,学习“泼”并与“坡”做区别。

⑵理解重点词语:瓢、傣族、象脚鼓、西双版纳、凤凰花等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利用朗读品悟、合作探究、观看视频等方法感悟泼水节的盛况。

⑵用图片理解词意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手指课题(欢乐的泼水节)1.“泼”是本课的生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1)“洗发”这个方法好,一洗头发就想起这个字。

“发大水”给人留下印象很深刻,一下子就记住了。

编字谜的方法真有趣。

(2)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三点水有点弯,第二笔靠外点,右边发字宽一点,撇要高才好看。

(3)谁来给他们找找朋友?大家同意吗?请你领着大家读一读。

小老师当得不错。

2.师:为什么说是欢乐的泼水节呢?这份“欢乐”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词多读几遍。

书立起,腰挺直,捧起书来小点声读一读吧.二、检查生字很多同学读完以后就用自己的坐姿告诉老师,这是多好的学习习惯呀!1.同学们要把课文读好,先要读好课文中的词语互相幸福水桶意味吉祥如意不肯离去(1)生1:不错,每个字音都读准了,就像他这样读一读,读准每一个字音。

(2)生2:你能做到看准每个字再读。

(3)开火车读,如果他读对了,请大家跟读一遍,读错了及时帮他纠正。

2.下面这些词都不多见,你还会读吗?瓢、西双版纳、凤凰花、傣族象脚鼓、(1)瓢,指名。

(出示“瓢”),这个瓢右边是什么字。

知道为什么是个瓜字旁?(因为瓢是用瓜做成的。

)师:因为原先就是用像葫芦一样的匏瓜一切两半,变成几个瓢?一起读读这个字。

同学们看,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多方便,多形象呀!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学习后面的几个词。

(2)傣族,象脚鼓,指名。

(出示)这是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民,他们身上背的这种打击乐器,就是象脚鼓,这鼓一米多长,像大象的脚,(演示)所以叫象脚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吉、祥、如、幸”。

3.细读课文,通过朗读,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

4.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激发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师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欢乐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师2:小朋友,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师3:(点击出示词语,图片淡化)指名分行读,齐读
互相象征提着桶凤凰花西双版纳
香水意味端着盆象脚鼓一年一度
吉祥幸福拿(着)瓢泼水节不肯离去
二、紧扣欢乐,导读课文
(一)导读第一自然段
师1:小朋友们,瞧: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
师1: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手指课题引读:欢乐的泼水节)。

最为热闹的泼水活动就要开始了!赶快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人们为泼水节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用“——”划出来。

2.人们是怎样泼水的呢?用“﹏﹏”划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屏幕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师2:看看,人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指名说。

师3:泼水节用的水是很有讲究的。

滴上点点香水(同时上面句中的“滴上”加点),撒上片片花瓣(同时上面句中的“撒上”加点),闻一闻,怎么样?(指名说)
师4:这水可真香啊!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师5: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一年才过一次,大家早就盼了又盼,想了又想,巴不得它早点来呢等待泼水节的到来。

想想句子中的哪两个词能看出人们的这种心情。

指名说(“早早地、早已”加点)
师6:【你可真会读书,一眼就找出来了,就请你来读一读】
【还有谁来得比他还早?请你加上动作读一读。


师7: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年才过一次,大家早就做好了各项准备,等待泼水节的到来。

男生齐读!
女生齐读,把人们的迫不及待读出来!
孩子们,站起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大街上去吧!齐读。

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师1:一切准备就绪,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泼水开始了!赶快读读这一部分课文,找
一找人们是怎样泼水的?(点击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师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四句话。

师3:谁给大家介绍介绍泼水的情景?(学生高兴地读句子。


师4:屏幕出示句子: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人们是怎样泼水的呢?请你来读,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他读一边找出句中的2个表示人们泼水方式和动作的字。

师5:找到了吗?你来说(学生说的同时,点击给“灌”和“泼”加点)
师6:【找个前排的学生边说边演示】像这样,水从上而下往衣领里直浇下去,就是灌!泼水了,我把水灌到你的衣领里了,灌到你的衣领里,灌到你们的衣领里。

如果你们手里有盆,会怎么做呀?你还会怎样泼水呢?
师7:小朋友们,泼水节中最快乐的就是泼水活动了。

想看看泼水的场面吗?
让我们走上大街去瞧一瞧。

(插入视频看一段点击暂停)
师8:手痒吗?想泼吗?那好,站起来,拿好你们的瓢,端好你们的盆,提上你们的桶。

泼水啦!用力地泼起来吧!可以大声地喊起来!
师9:孩子们刚才玩得怎么样?你来说。

就请你地读读这句话。

师10:你玩得怎么样?你也来读读这句话。

师11:小朋友们开心吗?我们一起把开心快乐读出来。

师12:就这样一大瓢一大盆地泼,现在你们身上变成什么样子了?(指名说)(点击屏幕出示图片和文字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师13:课文中的哪个词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点击)(湿淋淋)
师14:我们身上的衣服湿得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直滴水。

我们一起读好这个词语。

师15:引读:人们身上虽然湿透了,但心里可乐着呢!看,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点击)笑开了花。

师16:谁愿意把这份欢乐读出来?
师17:个个是哪些个人?指名说(点击“个个”加点)。

人人是哪些人呢?(点击“人人”加点)是呀,个个高兴,人人快乐,想着你们平时玩水的欢乐,脸上笑开花都来读一读。

师18:大家尽情地泼,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上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手指课题】这真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
师19:孩子们赶快行动起来,一起参加到这欢乐的泼水活动中去吧。

开始泼水了,齐
感悟欢乐的缘由
师1:人们漂亮的节日服装都被淋湿了,怎么还那么高兴啊?我来问问这位小姑娘。

小姑娘,你看你头发上还滴着水,衣服上湿淋淋的,都快成落汤鸡了,怎么脸上还笑得像一朵花呀?师2:喔,听你这么一说,我才晓得原来清水还有这样的意义。

屏幕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

师3:怪不得你们这么高兴,这么喜欢泼水,原来清水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幸福。

吉祥、如意、幸福多么温馨美好的词语啊,伸出小手指让我们一起把它们写下来吧。

【师板书:吉祥、如意、幸福。


师4:泼出去的不仅仅是清水,更是美好的祝福。

人们身上越是湿淋淋,得到的吉祥、如意、幸福就越多,难怪人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小朋友找一找句子中的哪个标点符号向我们传递着人们的欢乐?指名说(点击)
师5:这个小小的“!”传递着人们欢乐的心情!
师6:老师也想把这份吉祥如意和幸福送给我们班上的每个小朋友。

我向你灌一瓢水,祝你越长越高,你开心吗?我向你泼一盆水,祝你学习进步,你高兴吗?我向你到一桶水,祝你吉祥如意,你快乐吗?我要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向我们全班小朋友,祝你们健康成长,
高兴吗?
师7:想把这份祝福与他人分享吗?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送出你的什么祝福呢?(出示填空)我想把清水泼在身上,祝福他。

指名交流
师8:是呀,因为清水是(点击引读)——吉祥如意的象征……
师9:人们送出祝福的同时,也得到了许多的祝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

此时此刻,大街上是水的海洋,欢乐的海洋,这真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
师10:孩子们,自由地开心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谁泼水泼得最欢乐?
师11:谁愿意把你感受到的欢乐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师12:这么欢乐的时光,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师1:泼水活动结束了,可欢乐和笑声还在继续。

接下来还有许多精彩的活动在等着我们哩!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傣族人民还举行了哪些活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点击出示第三自然段配乐)
师2:指名说,注意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又唱歌又跳舞,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叫——载歌载舞;
师3:(点击出示图片)师小结:在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里,傣族的小伙拍打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姑娘们唱起了动听的歌,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大家在江上赛起了龙舟,到了晚上放起了绚丽的烟火。

师4:你能用“有的……有的……”说一说这些精彩的活动吗?(在第三自然段下面点击出示填空: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大家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师5:是呀,载歌载舞多么欢乐,这可真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
师6:人们早早地就来了,为什么到了深夜还不肯离去?指名说
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瞬间、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一起读读第三自然段。

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三、课堂小结
师1:小朋友们,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三、四天时间,但却给傣族人民带来了吉祥、如意和幸福。

四、指导写字
师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写好这4个字。

(大屏幕出示:田字格吉祥如幸)
师2:看看这四个字,它们念——指名读
师3:谁来说说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吉:上横长,下横短;祥:左边是个衣字旁,只有一点,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字谜记住它山羊穿衣少一点;辨析“辛”和“幸”:辛苦一点,幸福十分。

)【边说边在田字格里板书】
师4:小朋友把语文书翻到116页,描一描这四个字。

写字时候要注意,身体坐直脚踩地,两脚分开头放正,一尺一拳一寸别忘记。

看看谁的写字姿势最好。

(有时间反馈,无时间就不反馈)
五、拓展延伸
来看看我们今天的作业: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请大家做个有心人,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去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