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主干落实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垦殖运动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庄园制度衰落和瓦解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租地农场建立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农副产品市场化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手工业手工工场变化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并且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影响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富裕农民:(1)形成: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等不断集中土地。
(2)影响: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层:(1)组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
(2)享有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3)政治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重点任务驱动【唯物史观——解读农村经济的变化】材料一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大地主把获取的土地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1)材料一中农村“新的经营方式”指的是哪种组织形式?(2分)你认为此经营方式具有什么性质?(2分)答:组织形式:租地农场。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容主旨】中世纪晚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西欧出现了垦殖运动、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等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孕育了新的阶级力量,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
以诗歌、绘画为代表的大众记忆,既折射了时代特征,也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步伐。
【教学目标】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的建立,知道富裕农民与市民阶层的产生;初步掌握从文学艺术作品透视时代特征与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基本方法;感受西欧社会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变化,感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从诗歌、绘画了解西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难点:从文学艺术作品透视时代特征。
【教学过程】环节一:出示诗歌《芬查尔的隐修士圣戈德里基的生平与奇迹》中世纪手抄本书影,讲述圣戈德里基的故事,导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引入一位处在历史大背景下的代表性小人物作为线索,叙事见人,导入新课。
环节二:学生阅读课本63页“中世纪农民在耕种”图片,出示雅克•富尼埃教士日记与《公簿租户控告还俗化的西鸿寺院所属土地新地主的圈地、驱逐农民及其他压迫行为的诉状》片段,教师示范从图像和文献史料中认识时代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在中世纪西欧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带来的新影响。
设计意图:强化教材阅读和历史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通过教师示范引导,使学生懂得绘画和文献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联,并学会辨证看待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带来的新社会问题。
环节三:以“在农业中发生的新变化也影响到了手工业领域”为过渡,出示16世纪初,英国人约翰・温契康伯描写毛纺织手工工场的诗歌,学生尝试通过模仿认识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劳动分工与雇佣关系,透视其背后的时代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仿,理解文学作品折射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
环节四: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那么商业方面又有什么新变化呢?”为过渡,教师讲述圣戈德里基经商的经历,出示“中世纪欧洲手工业中心与贸易路线地图”,引导学生分析中世纪西欧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 4.11世纪,欧洲农村的新主人是( )
A.领主 B.庄园主 C.骑士 D.垦殖者
5.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关系说
(
)
D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
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
2、手工业
手工业市场化
小作坊生产 13世纪,得到发展。 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从事手工生产。
雇工和雇主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
商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出卖劳动力
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
工人
资本
雇工分 步提高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生产方式:雇佣生产 经营方式:租地农场
实质是资本主义
关系,说明了早期资 萌芽的产生。
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
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继续努力
再见
意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 展,推动了农业和手 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
1、农村——
原因:贵族不能经
,以偿还债务或 、、
变化:以新的经营
等环节,还控制
影响:富裕的农民、
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
2、城市——市民阶层
城市居民:手工业者、商人
权利与保护:享 予的权利,受到 特许状和城市法
提升地位: 如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租地农场主=后来的农业资本家;雇佣与被雇 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3.手工工场 (1)出现 农业技术提高
手工业发展
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更多产品进入市场
商业贸易发展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2)发展阶段 ①手工作坊: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 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 的作坊,也是店铺。
思想解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
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归纳开启西欧早期现代化进程的条件。(2分) 【答案】条件:市民社会形成、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
的变革共同推动西欧早期现代化进程。(2分)
③集中的手工工场
早期的工人阶级
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
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者。由于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
动,于是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归纳小结
手工作坊
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区别
生产规模
生产方式 生产与买卖地方的分离
各做各的,每
师傅带徒弟, 生
货币关系
雇佣关系
领主
承租、购买领主土地 转租、购买佃户的地产
提供劳动力
租地农场主(富裕农 民)
少地或无地 的农民
将产品推向市场
(2)特点
材料研读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 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 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原有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已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特点:①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 ②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体现 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③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雇工分工合作, 效率提高。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 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 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材料二:···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 本与劳动的分离。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些农 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 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手工业发展变化
背景:一方面手工业者脱离农业,另一方面手工 业者更多的为市场而生产。
表现:13世纪,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农村出 现了手工工场。后来,分散的手工工场逐 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概括租地农场的特征
•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 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 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 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 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 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 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租地农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共同特点:
1 生产集中 2 生产效率高 3 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4 生产面向市场
部编版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手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手工工场 1、中世纪晚期,手工业不断发展,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为适应____而劳动。13世纪,小型手工____得到发展。 2、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工具为____从事手工生产。农 村出现____的手工工场,后来,逐渐转向____的手工工场。 3、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 成为完全出卖_____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_____关系。 ____关系的变化和____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组织逐渐_______化,开始改变_ 欧洲社会的 面貌。 知识点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13、14世纪农村的______发生了改变。富裕的_____、 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 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城市中,手工业者、____成为_____,享有新的____关系 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富裕农民 租地农场Fra bibliotek租 地 农 场 新 的 经 营
生产力发展 土地关系的变化
根本原因?
(二)手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手工工场 问题思考: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手 工 业 的 发 展 ︵ 作 坊 ︶
手工 业者
脱离农业为 市场而劳动
分工 细化
手工作坊 得到发展 农村出现 分散手工 工场 形成集中 手工工场
欧洲的中世纪
公元476年 帝国灭亡,西欧进入中世纪,形成 了严格的 。但到了中世纪晚期, 封建庄园经济走向了衰落,欧洲社会进入一个 ,转 型后的西欧成为了世界时代的引领!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探究结论 11世纪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欧洲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不断发展,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出现, 富裕农民和城市市民阶层逐渐成为新的政治力量,促使西欧社会 结构发生改变,社会整体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堂小结
【问题展示1】 材料说明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哪一现象?依据材 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 现象:庄园经济逐渐瓦解。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建立租地农场,他们提供 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 将产品推向市场。 【问题展示2】 材料中的租地农场主和农民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早期庄园和租地农场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用途有什么不同?
第五单元 步入进代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 发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目|标|我|明|确 ①了解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出现的背景、建立的过程及其特 点,认识其对中世纪欧洲发展的影响。 ②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 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3)土地兼并: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 经营活动,____土_地__集__中___成为一种趋势。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租地农场 ①领主___出_租____直领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②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租__地_农__场____,雇用少地或无 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___市__场_____。 (2)手工工场 ①手工作坊:手工业者开办手工作坊,随着____分__工_细__化___,小型 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初三课件: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解
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 产品的支配权。
形成雇工阶层,即自由劳动力
农奴解放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的是被封建主 释放的,但更多的是农奴出钱赎得自由,或者逃 亡而争得自由。土地被佃户或接受工资的劳工所 耕种,这些劳动力自由寻找工作。
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出现——
建立租地农场
①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 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 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的
轮作制
条
农产品加工技术——风力磨坊和水
件
力磨坊
垦殖运动
大 垦 荒时 代
时间 11世纪以后
参与者
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 多数是农民自发开 垦
结果、影响
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垦殖 者成为新开发区的主人, 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 这些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 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 权的地区。
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形成 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 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 积极加入这场运动。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
手 工工 场
供原料、还提供统
一的生产工具,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成为完全出卖劳
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雇佣关系。工人需
要在同一个地点集 手工工场促进了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因手工工场
中劳动,于是形成
而富裕的商人形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失去土地的农 民进入手工工场劳动,他们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
为了缴纳封建 赋税,农民也 在家里用自己 的生产工具从 事手工生产。 农村出现分散 的手工工场。
15世纪,英国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民,在 自己家中接受呢绒商人的订货,有的将羊毛 去污梳理,有的纺线,有的染色,有的织呢, 而羊毛商人则收集成品投放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业革命用先进的 设备武装了农业,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应运而 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1793 年成立了农业委员 会。1838 年成立了皇家农业协会。国王乔治三世还 为《农业年鉴》撰稿,署名为“农夫乔治”。按照 马克思的统计,19 世纪初英国全国总资本中有一半 来自土地。
A.西欧城市的发展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基督教的兴起 D.西欧庄园的发展
4.中世纪被称作欧洲历史的“黑暗时代”,传 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但是,中世纪晚期欧洲有了新变化,主要表现有
(B) A.租地农场和庄园的出现 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C.庄园和大学的兴起 D.手工工场和庄园的出现
6.“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 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 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投放到市 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B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7.13 世纪,欧洲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的原 因不包括( D )
材料二 我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 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 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 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 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 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 义生产的起点。
(1)两则材料中的“农场主”与“从事劳动的农 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 系?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 主要成分。这些富农一般雇佣 2 到 5 名长工,农忙 时雇些短工。因为有余钱,他们一般还放高利贷或 经营商业。还有一些富农是佃富农,租地主土地雇 工耕种,类似西方租地农场主;一些城市商人、资 本家也租地主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 主义性质更为典型,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 18 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阶级结构 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 工人三大阶级。到 19 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社会变 革以及阶级关系的演变,已基本上和城市相平衡了。 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化,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鼓励对农业的投资,为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机器的应 用扫除了障碍。大地主和农场主在土地上纷纷实行
1.“14 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
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
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
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
营方式是( C )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
2.11 世纪以来西欧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
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在
一起。其方式有( A ) ①转让 ②联姻 ③继承 ④买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某班同学在研讨历史知识,研讨的内容是 “ 开 展 垦 殖 运 动 ”“ 农 奴 获 得 离 开 庄 园 的 机 会”“手工工场”等。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B )
5.10 世纪中叶至 13 世纪中叶的 300 年间,西
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构成了一场声
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
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
入了这场运动。可见,贵族、教会、农民等进行垦
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C )
A.政府的号召
B.领导人物的号召
C.物质利益的驱动 D.科技的发展
百亩以上土地者较少;多是手工劳动,很少有机器 生产。中国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 贷,对于雇农剥削也很严重。例如,有些地方实行 “工偿制”,即不给长工工资,只拨一点薄地叫雇 工耕种来代替工资,受雇短工还要自带工具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 农村的变化。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标要求
核心提要
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 手工工场、租地农
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 场、富裕农民和市
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民阶层
租地农场 强化王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 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 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
A.分工细化 B.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C.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 D.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8.“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 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 世纪,英、法等国 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 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A )
A.地位得到了提高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C.饮食质量得到改善 D.经济得到了发展
9.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 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 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D) A.市民阶层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雇佣关系。
(2)材料二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在租 地农场和材料二所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什 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集中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两则材料都描述了欧洲封建社会中出现了新 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它们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 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10.“1306—1308 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区 有手工工场 300 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 年佛 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的约三万人, 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佛罗伦萨手工工场的兴 旺说明这一时期欧洲( B )
A.形成了世界市场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开始了工业革命 D.开始了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