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主干落实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垦殖运动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庄园制度衰落和瓦解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租地农场建立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农副产品市场化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手工业手工工场变化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并且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影响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富裕农民:(1)形成: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等不断集中土地。
(2)影响: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层:(1)组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
(2)享有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3)政治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重点任务驱动【唯物史观——解读农村经济的变化】材料一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大地主把获取的土地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1)材料一中农村“新的经营方式”指的是哪种组织形式?(2分)你认为此经营方式具有什么性质?(2分)答:组织形式:租地农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共20张PPT)

归纳:(1)这反映了西欧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租 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早期农业资本家,他们与农业工人之间 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对比识记 西欧庄土园衰地落关前后系,的土地变关化系的变化比较表
庄园
租地农场
时间
庄园衰落前
庄园衰落后
佃户无偿为领主耕种“直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PART 1 一、封建庄园的衰落
温故知新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庄园
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 园
居民: 领主、佃户
土地:直领地、份地
共用地
兴起时间和遍布欧洲的时间: 9世纪 11世纪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庄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1. 垦殖运动 的兴起,耕地面积扩大,垦殖区取得
(1) 材料中,哪个部门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1分)特征?
(3分) (3)这些特征实质是一种怎样的生产关系出现?(1分)
A +B
P62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对西欧经济发展的影响: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 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P62
感谢 聆听!
农村 结合课本P63正文第一段,与“相关史事”说说农村社 会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材料二: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 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1)材料一中,农村出现了哪一股阶级力量?有何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P63正文第一段,说一说富裕农民阶层形成的原 因?(至少找2点即可)
(萌芽一)农业 租地农场建立 雇佣关系 雇用农民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

变化:
参与者: 结果: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 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 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背景 (2)农奴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方式1: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农奴
自由农民
方式2:缴纳迁徙税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时间 (2)变化
(3)影响
二、西欧社会的发展 (农民的变化)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 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思考:根据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关于西欧城市发展的信息?
(1)城市:市民阶层崛起 (2)影响: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近代史:16世纪初——19世纪末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西欧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资 本 主
(政治基础)
义
走向
的
近代
文艺复兴
(思想基础)
产
生
新航路开辟
资本原始积累
和
早期殖民扩张
(经济动力)
发 展
第四单元:走向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Leabharlann 土地的变化农民的变化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背景 (1)开展垦殖运动
二、西欧社会的发展 (农民的变化)
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 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 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 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货币 成为物品交换、赎买劳役、缴纳税费的主要 媒介,货币地租量被习惯法固定下来。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 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 场的重要参与者。
部编版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社会福利:西欧社会福利制 度完善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教育水平:西欧教育水平普 遍较高人才储备丰富
经济增长: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增长 社会进步: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政治稳定: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助于欧洲的政治稳定 文化交流: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交流
中世纪时期:城市自治开始萌芽市民争取 自治权
12世纪:城市自治权得到广泛认可市民参 与城市管理
13世纪:城市自治达到顶峰市民享有选举 权和司法权
14世纪:城市自治受到挑战市民与贵族、 国王的矛盾加剧
15世纪:城市自治逐渐衰落市民权利受到 限制
现代时期:城市自治重新兴起市民参与城 市规划和管理
社会阶层:中产阶级崛起社 会阶层分化明显
政治中心:城市 是政治权力的中 心有许多政府机 构和官员
城市规模:中世纪城市规模较小人口数量有限 城市功能:中世纪城市主要作为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 城市布局:中世纪城市布局紧凑街道狭窄建筑密集 城市经济:中世纪城市经济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农业为辅
中世纪时期:领主拥有土地和权力 佃户需要向领主缴纳租金和劳役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西欧国家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西欧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西欧国家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实践对全球产生示范作用
经济发展:西欧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如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教育投入等。
社会福利:西欧的社会福利制度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 医疗保障水平等。
环境保护:西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如推广可再生能源、加强环 境监管等。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商人
农民
农村中的手工工场是如何由分散逐渐走向集中的?
商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工人
出卖劳动力
彻底的雇佣关系形成
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
体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的意义
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 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农副产品 富余
城市需求 增加
更多的农产品 得以进入城市
经济发展
农业的繁荣,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其中手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2、手工业发展变化——手工业资本主义化
①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②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③农村开始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15世纪,英国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民,在自己家中接受呢绒商 人的订货,有的将羊毛去污梳理,有的纺线,有的染色,有的 织呢,而羊毛商人则收集成品投放市场。
富裕 农民
承租、购买 领主土地
转租、购买 其他佃户土地
将土地 集中起来
建立 租地农场
③租地农场的特征:
1、为市场而生产,农产品销往市场。 2、集中规模生产的雇佣劳动经营。
租地农场有资本主义性质——雇主、雇工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租地农场越来越多 农场规模越来越大 农产品的数量也随之增长...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①传统贵族走向没落
②新生阶级力量崛起。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 地,以新的生产方式控制生产、交换等环节,他们 还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 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
①市民阶层的出现: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ppt课件

开始金钱和 权力的游戏
课堂小结
西
农业 垦殖 运动
庄园衰落 与瓦解
租地 农场
雇佣、市场 资本主义化
欧
产脱
经
品离
富裕农民
成为富有生气的 阶级力量
济
富农
和
余业
小型、分
社 手工业 散作坊
会
的
集中 手工 工场
雇佣、市场、分工 资本主义化
市民阶层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成为强化王权的政治
力量
发 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新的生产关系
回顾:旧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什么?
农村:封建庄园和农奴制度
城市:手工业发展
• 土地属于领主 • 佃户义务耕种领主自营地
以获得份地,还要交捐税 • 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 手工业者从事小商品生产 • 拥有比较简单的生产资料 • 自己参与劳动 • 靠出卖产品换取生活用品
维持生活
一、经济之变: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
出卖劳动力 换取工资
土地所有者 (封建主)
租地农场主 (富裕农民) 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 (农业资本家)
雇佣工人 (无地少地农民)
农业工人
一、经济之变: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
3.租地农场的特点 (1)土地集中 (2)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产品推向市场
能适应转型的人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转让、联姻、继承、买卖
领主
租地 农场
土地 集中
土地 集中
出租自营地
承租、 购买
富裕农民
雇佣、 提供生产资料
产品推向市场
少地或无地的农民
一、经济之变: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新课引入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西欧庄园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
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发展
有什么影响?
新知学习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垦殖运动 以英国为例,1086~1300年,英国GDP提高了10
倍以上,人口从大约110万人增加到330万人。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阶级条件
材料 14、15世纪,西欧的一些自治城市的市民阶层崛起为重要的政治
力量。富商巨贾们投资了呢绒制造等行业,采用新的经营方式,积聚了
更多的财富。……追求现世的物质享受成为一股潮流,当时社会还涌现
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文化巨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使人类开启了最
早的现代化进程。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推
动资本主义的产生
——《世界近代现代史》 ①封建社会瓦解逐渐瓦解 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促进思想解放
④开阔眼界,促进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资本主义要素 资本(资金技术) 劳动力 市场 原料
资本主义发展基本特性
野蛮性
扩张性 残酷性 进步性
局限性
课堂小结
农业
垦殖运动
租地农场
西 新的生产与 欧 经营方式
——马克思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农产品 推向市场。
资本主义性质
拓展延伸
资本主义就是资本归个人私有和雇佣关系。 封建社会是地主租块土地给农民,让他们播种,之后农民按时 交税。 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农业工人到农业资本家的农场干活,之后拿 工资离开,并不拥有土地,他们之间成为雇佣关系。
初中历史九上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7张PPT)

契约关系
出租自营地
雇佣关系
雇用农民进行生产
土地所有者 (封建领主)
交纳货币地租
通过劳动换取工资
租地农场主 (富裕农民)
雇佣工人 (无地少地农民)
贰 经济变化——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四)手工业——集中的手工工场:
马克思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新垦区和封建庄园有何不同,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①开垦者是土地的主人,有自由经营权
②新土地有独立的司法和行政自治权
农奴想要 离开庄园
①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结果壹 经济变化——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农业——庄园衰落:
农奴要想离开庄园成为自由农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14世纪以后,租地农场取代庄园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1.背景: ①垦殖运动开展,土地面积扩大; ②庄园制度衰落,庄园制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时间: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特点(如何14经世营纪)中:叶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① 土地结集合中P6;1相②关雇史佣事关系;③ 产品面向市场;
4.性质:
租地结农合场P6是1材一料种研资读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经新殖济文航民社艺路掠会复开夺发兴辟展
近代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中世纪晚期垦殖运动的开展,知道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 程;能够概括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性质;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 出现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2.通过了解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方式上的变化,认识到中世 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体会西欧经济和社会开始走入近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西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练习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伴随庄园的逐渐衰落和瓦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农村主要体现在()
A.农村商品经济产生
B.租地农场主的出现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市民阶级的出现
3、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4、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出现了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分工的扩大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雇佣关系的出现
5、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1)土地所有者是如何将土地集中起来的?为什么要集中起来?
(2)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后是如何生活的?
(3)租地农场是如何形成的?
(4)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1、D 2、B 3、B 4、C
5、(1)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参与生产管理。
(3)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4)契约关系,彼此独立、不存在依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