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阅读教案

合集下载

《小王子》阅读教学设计

《小王子》阅读教学设计

《小王子》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小王子》,学生能够:1. 理解和分析《小王子》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推测、推理和细节把握;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 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和理解《小王子》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讨论;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文本中的隐含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一幅插图展示《小王子》封面,并简要介绍作者、出版时间和其影响等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与讨论(30分钟)让学生开始阅读《小王子》的第一部分,并边读边进行思考和记录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相互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看法。

3. 分组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探究一部分内容,以便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情节或主题进行研究,然后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包括他们的分析和解读,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全班讨论。

4. 全班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全班讨论。

全班一起探索并讨论各种观点和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小王子》中的主题和含义,并帮助他们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5. 个人思考与写作(30分钟)要求学生从他们对《小王子》的理解和探索中,选择一个主题或情节进行进一步的个人思考,并撰写一篇读后感或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比喻、对比、修辞等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

6. 分享与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或读后感进行分享,并鼓励同学们互相阅读、评价和提出建议。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点评和鼓励,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拓展1. 建议学生拓展阅读:推荐其他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以便深入了解该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2. 组织相关活动:如观影、戏剧表演或艺术创作等,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感受《小王子》的内涵和魅力;3.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如与艺术、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加深对《小王子》的理解;4.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和评价:通过对《小王子》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比较。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王子》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1.2 教学内容介绍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及其作品《小王子》分析《小王子》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1.3 教学活动观看《小王子》的作者介绍视频学生分享自己对《小王子》的了解和阅读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特点和主题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王子》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分析《小王子》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影响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人物的特点和关系第三章:情节梳理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小王子》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小王子》的故事情节学生进行情节梳理和概括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梳理故事情节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故事情节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王子》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和探讨作品主题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小王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学生进行主题探讨和分析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主题思想第五章:阅读拓展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深入了解《小王子》的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5.2 教学内容推荐与《小王子》相关的阅读材料,如作者的其他作品、相关评论等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拓展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小王子》中的文学手法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分析《小王子》中的象征、寓言、讽刺等文学手法探讨这些手法如何加深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6.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文学手法的运用和作用第七章:章节感悟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王子》中各个章节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和感悟章节内容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小王子》的每个章节进行深入阅读和感悟学生进行章节感悟的分享和分析7.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各个章节的感悟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章节的意义和感悟第八章:创意写作8.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小王子》中的元素进行创意写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8.2 教学内容学生运用《小王子》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进行创意写作8.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和深入思考第九章:小组讨论9.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探讨《小王子》中的主题和人物培养学生合作和讨论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讨论的结果第十章:课程总结10.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小王子》阅读的成果和收获激发学生对阅读和文学的热爱10.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感悟教师进行课程总结,并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点评10.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课程总结的分享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成果第十一章:比较阅读11.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比较《小王子》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11.2 教学内容选择与《小王子》主题或风格相似的文学作品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作品的相似之处和差异11.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比较阅读,讨论作品的异同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十二章:角色扮演1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王子》中的角色培养学生表达和表演能力12.2 教学内容学生选择《小王子》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表演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感悟1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表演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第十三章:阅读笔记1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整理和记录阅读内容的能力13.2 教学内容学生阅读《小王子》,并记录阅读笔记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进行交流和讨论13.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和深入思考第十四章:家庭作业与评估14.1 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4.2 教学内容布置与《小王子》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写作、分析等教师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评估和反馈14.3 教学活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教师进行评估和点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第十五章:课程反馈与改进15.1 教学目标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了解课程的效果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15.2 教学内容学生填写课程反馈问卷,提出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1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课程反馈,教师进行记录和分析教师根据反馈进行教学改进,不断提升课程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关于《小王子》阅读指导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小王子》,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作品中的寓意。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3年创作的一部名著。

2. 故事梗概: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的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3. 作品主题:探讨人性的纯真、成长、爱情、友谊、责任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作品中的寓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品背景,概述故事梗概。

2.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探讨人性的纯真、成长等。

3. 第三课时: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如小王子与玫瑰、小王子与飞行员等。

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并简述推荐理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王子》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阅读学生的读后感作业,了解他们对作品主题和个人感悟的表达。

4. 综合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道德情操和思考人生意义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小王子》原著书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深入阅读。

2. 与《小王子》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如电影、动画或解读视频等。

3. 文学作品鉴赏指南和相关评论文章,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4. 读后感写作模板和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规范作业格式和内容。

小王子教案初中

小王子教案初中

小王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小王子》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 分析小王子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传达的哲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4. 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小王子的形象特点及作品所传达的哲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 将作品中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阅读《小王子》,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2.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及其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阅读与鉴赏(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小王子》,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引导学生分析小王子的形象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玫瑰、狐狸等角色。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小王子在作品中所传达的哲理。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哲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道德素养。

四、创新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意任务:以小王子为主角,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

2. 学生分组创作,发挥想象和联想,编写故事。

3. 各小组展示创作成果,教师点评并鼓励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小王子的形象特点和作品哲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作品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教学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小王子》原著,深入理解作品。

2.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小王子》的文学创作比赛,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创新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小王子》的作品背景、人物形象和哲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深入分析作品,将作品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小王子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小王子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小王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小王子》这本经典文学作品;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材料:1. 《小王子》(全本);2. 课堂展示材料:相关插图、图片、视频等;3. 学生阅读笔记、读后感等。

教学步骤:引入环节: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将展示一张插图或配以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小王子》的兴趣。

通过观察插图或视频,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表达自己的猜想。

第一阶段:整体感知1. 阅读导入:- 学生开始阅读《小王子》。

- 教师提供背景介绍,简单介绍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和《小王子》的创作背景。

2. 阅读与展示:- 学生每天阅读一定的章节,并在课堂上进行文本展示。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将喜欢的片段进行口述,或演绎其中的对话或场景,以帮助全班同学更好地理解故事。

- 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相关插图、图片等,帮助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解。

3. 分组交流:-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澄清疑惑,并参考其他同学的观点。

第二阶段:深入理解1. 问题挖掘:- 学生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共同解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小王子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星球?他在其他行星上遇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意义?2. 文本分析:-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章节,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

他们可以选择解读某个对话、描写或者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语解释其意义。

- 学生可以讨论故事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思考。

3.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小王子和其他人物形象进行还原。

他们可以根据小说中的描述和自己的理解,塑造出与故事情节相符的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第三阶段:思辨与创造1. 主题讨论:- 学生在课堂上就《小王子》的主题进行讨论,如友谊、成长、责任等。

幼儿园绘本教案《小王子》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绘本教案《小王子》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绘本教案《小王子》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王子》这本绘本的故事内容,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行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

3. 启发幼儿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培养其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小王子》的故事简介和主要人物介绍2. 《小王子》中的主题和故事情节3. 通过绘本图片和文字,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思考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对《小王子》的故事内容有整体认识,培养其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思考,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故事阅读法:老师为幼儿讲述《小王子》的故事,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的方式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图片欣赏法:通过欣赏绘本中的插图,让幼儿对故事情节有更直观的感受,激发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促进幼儿对故事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小王子》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老师为幼儿讲述《小王子》的故事情节,介绍主要人物形象。

3. 图片欣赏:老师向幼儿展示绘本中的插图,引导幼儿观看和感受,启发幼儿的想象和情感表达。

4.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5. 情感表达: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小王子》故事的情感认知和理解。

六、教学资源1. 《小王子》绘本2. 讲故事的音响设备3. 插图图片展示用的幻灯片或挂图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对《小王子》故事的反应和表现2. 收集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八、教学反思1. 教材选择:教师要选取适合幼儿的版本的《小王子》绘本教材,图文并茂,内容简洁生动。

2. 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对《小王子》进行多角度的了解和理解,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小王子》教案

《小王子》教案

《小王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小王子》这本文学经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辨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小王子》中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王子》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2. 分析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小王子》中的隐喻和象征,把握其中的深层含义。

2.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呈现小王子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小王子形象的纯真和可爱。

引发学生对《小王子》的兴趣,并与之前的阅读经验联系起来。

2. 阅读与理解2.1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小王子》第一章,并回答相关问题,理解小王子和玫瑰花的关系。

2.2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小王子在星球上遇到的各种人物形象,分析这些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2.3 深度阅读学生继续阅读《小王子》,通过导师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小王子在不同星球上的冒险经历,挖掘其中的隐喻、象征和寓意。

2.4 主题探究学生围绕《小王子》的主题展开讨论,如友情、责任、成长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

3. 个人创作3.1 读后感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撰写一篇《小王子》的读后感,表达对作品的思考和感受。

3.2 人物形象描写学生选择《小王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形象描写,展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情感共鸣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怀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爱行动,如帮助弱势儿童、老人或者动物等。

五、教学资源1. 《小王子》原版书籍及译本2. 课件、视听材料等辅助教学资源3. 班级图书角或图书馆中的其他文学作品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互动的参与情况。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

《小王子》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王子》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

2. 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中的哲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小王子》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

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中的角色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3. 第三课时:解析小说中的寓言故事,理解其深层含义。

4. 第四课时: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领会其哲理意义。

5. 第五课时:总结评价《小王子》的文学价值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角色形象等知识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和探讨观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寓言故事和象征手法。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小王子》原著。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评论、解读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检测学生对小说情节、角色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4. 综合素养: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六、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a.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及其背景。

b. 概述《小王子》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c.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原著。

2. 第二课时:a. 检查学生课后阅读情况,了解学生对故事梗概的掌握程度。

b. 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角色形象,引导学生关注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其作用。

c. 举例分析,讲解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小王子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3. 第三课时:a.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寓言故事,探讨其深层含义。

b. 案例分析,以具体寓言故事为例,讲解其象征意义和哲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运用一些读书方法进行正确的课外阅读。

比如:浏览、精读、略读、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内容等。

2.理解《小王子》整本书的难理解章节《一只狐狸》。

聚焦“驯服”,解读文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有一本书,人们说它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它已经被译成了四十多种文字,被拍成电影,录成唱片,甚至纸币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就是法国作家圣艾修伯里著的《小王子》。

(老师讲述)这位作者是一名空军飞行员,一生只迷恋飞行与写作两件事,一件是飞行,另一件事是写作,因为他的出类拔萃,他的头像被印在法国的钞票和邮票上。

2.大家已经比较熟悉《小王子》这本书了,那么请你回顾一下小王子所经历了六个星球。

六个星球上分别住着这样一些人:
崇尚权力爱慕虚荣的人视酒如命的酒鬼
唯利是图的商人循规蹈矩的点灯人闭门造车的地理学家。

3.小王子最后到达了地球,在空旷的沙漠上遇到一只狐狸,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本书《一只狐狸》节。

二、交流读书印象
1.请同学们使用老师教给你的读书方法“浏览”这节。

2.什么是“浏览”呢?生回答。

3.交流读书印象(我们已经看过了这节,请你概括这一段的大概内容)
4.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走进这节,仔细地读每字每句,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多
读几遍。

三、聚焦“驯养”
1.你们是否发现,这些话其实都是围绕两个字来展开的呀,那便是“驯服”。

出示“驯服”
2.究竟文中的“驯服”与现实生活中的驯服有什么区别呢?
3.文中的“驯服”就是建立联系。

谁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课件展示“驯服的意思就‘建立联系’。

”狐狸说。

“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千万个小男孩一样。

我不需要你。

你也同样用不着我。

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

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

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那个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4.(课件出示)驯服容易吗?它需要_______?请你带着这样的问题,精读文章,在读到有“驯服”这样的词时,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四、解读“驯服”
(一)驯服不容易,它需要耐心。

1.课件展示:“应当非常耐心。

”狐狸回答道,“开始,你就这样坐在草丛中,坐得离我稍微远些。

我用眼角瞅(chóu)着你,你什么也不要说。

话语是误会的根源。

但是,每天,你坐得靠我更近些……”
2.女生读这一段文字。

3.质疑:
(1)为什么开始要离我稍远一点儿?
(2)为什么说“什么也不要说,言语可是会导致误会”?
(3)驯服真的不需要说话吗?如果真的不需要说话,那么它们靠什么交流呢?
(4)“你可以一天天地向我靠近,”除了身体靠近外,还有什么在靠近?
4.总结:其实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但是我们知道了许许多多的知识。

(二)驯服不容易,还需要仪式。

1.课件出示一段文字,男生齐读。

2.其实,驯服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比如说,教师节就有一种仪式,每年的九月十日,同学们会给老师递上一张贺卡,一份祝福,对老师来说,这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3.拓展说话,把句子补充完整!(课件出示)其实,驯服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比如说,
(三)驯养不容易,还需要责任。

1.课件出示一段文字,狐狸说:“可是,你不应该忘记它。

你现在要对你驯服过的一切负责到底。

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2.指名读。

(四)就这样,小王子驯服了狐狸。

1.师生配合读(就这样,小王子驯服了狐狸)。

啊!”狐狸说,“我一定会哭的。

”“这是你的过错,”小王子说,“我本来并不想给你任何痛苦,可你却要我驯养你……”“是这样的。

”狐狸说。

“你可就要哭了!”小王子说。

“当然罗。

”狐狸说。

“那么你什么好处也没得到。

”“不,我得到了好处!现在我拥有麦子的颜色了。


狐狸说。

2.狐狸说,他得到了好处,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3.总结:我再一次读到了文字背后的内容。

五、发现“驯服”
1.出示并学习值得深思的句子(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