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参考文本)
2023年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2023年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科学课程将围绕着让学生从身边的自然界中认识并探索科学的奥秘展开。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体验中认识并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培养他们对问题提出合理假设并进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分享和交流实验结果。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能力。
教学安排:1. 导入:通过放映有关物体观察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1:学生进行室内观察,观察不同形状、颜色、材料和用途的物体,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3. 活动2:学生进行室外观察,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例如树木、花朵、昆虫等,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4. 活动3:讨论并总结物体的特征和用途,并进行展示。
2. 第二单元:实验探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科学的真相,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教学安排:1. 导入:通过实验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提出疑问和假设的能力。
2. 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简单实验,例如水的沸腾点、物体的浮沉等,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3. 活动2:学生观察并进行跟踪实验,例如种子的发芽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等,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活动3:学生设计并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记录实验的步骤、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展示。
3. 第三单元:科学技能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包括观察、实验、测量和记录等。
教学安排:1. 导入:通过有关科学技能的图片或视频,介绍科学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
2023年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3年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大象的特征和习性,了解大象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大象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大象的特点及分布情况2. 大象的习性及生活习惯3. 大象的饮食习惯及食物链中的地位4. 大象的保护与意义教学重难点:1. 大象的习性及生活习惯的理解和描述。
2. 大象的食物链中的地位的理解和解释。
教学方法:1. 集体讨论法:学生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和习性。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大象的食物链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3. 观察法:通过观察大象的行为、食物等,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观察和介绍大象的饮食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大象的特点及分布情况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象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观察、描述大象的外貌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讨论大象分布在哪些地区,了解大象的分布情况。
4. 总结、归纳大象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第二课:大象的习性及生活习惯1. 导入:通过观察大象的行为,学生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大象习性的思考。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大象的习性及生活习惯,并做简单记录。
3. 学生汇报总结讨论结果,老师提问和点评。
4. 给学生布置观察大象行为的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第三课:大象的饮食习惯及食物链中的地位1. 导入:通过观察大象进食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大象的饮食习惯的思考。
2. 学生分组观察和介绍大象的饮食习惯和食物链中的地位。
3.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观察大象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实施实验,学生记录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四课:大象的保护与意义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向学生介绍大象的保护现状和意义。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大象的保护措施,并做简单记录。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完整版)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四、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五、具体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与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2)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认识天体和星座,并初步了解它们的运动规律;(4)了解物体的浮沉和水的循环;(5)认识磁铁和利用磁铁的性质。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4)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学科能力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理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科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科学实验基础、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天体与星座、物体的浮沉和水的循环、磁铁和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天体与星座、磁铁和磁性。
难点:磁铁和磁性。
四、教学方法本学期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思维导图、情境教学等,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活动安排1. 认知与启发(1)开展科学实验基础教学,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步骤。
(2)以实验为主线,进行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例如:观察物质的变化、体验水的沸腾、探究物质的种类和性质等。
(3)开展室外活动,观察天体和星座,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心。
2. 理论与实践(1)通过讲授和实验的方式,教授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基本概念以及物质间的关系。
(2)介绍天体和星座的基本知识,并利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星座的运动规律。
(3)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教授物体的浮沉和水的循环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4)学习磁铁和磁性的知识,并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加深对磁性的理解。
3. 思维导图与情境教学(1)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
(2)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精彩4篇)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精彩4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篇一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用什么方法观察?☆按怎样的顺序观察?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
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
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怎样测量?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
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
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知道这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时告诉大家,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9篇)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9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四、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五、具体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三年级科学大象版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科学大象版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三年级科学大象版上册教学工作计划(通用6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请一起努力,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大象版上册教学工作计划(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科学大象版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0人,学生两级分化明显。
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对语言方面的知识较为敏感。
有个别学生的习作能力已经远超同班其他学生。
当前,他们正处在从低段到中段的一个过渡期,他们需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较快的适应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把握准确的心里定位,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和积淀丰富的知识经验。
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学习习惯不好:字迹潦草,作业不按时完成,平时没有预习习惯,课外书看得少,日记写得2、3句的流水帐等等。
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困难,同时他们对学习的信心有些缺乏。
如何辅导好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成绩是重中之重。
总之,据我的观察了解,本班是具有一定潜力的,本学期将针对本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主要教学内容、编排体系及其特点):本册共有36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6篇,略读课文7篇。
教材设计了九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儿童生活、科技环保、珍爱生命、自主自立、哲学故事、关注人类与自然、了解传统习俗、热爱自己的家园、塑造美好的情怀等。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单元由精课课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与运用组成。
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在文中用红色拼音标注,随课文出现的不要求默写的生字用黑色拼音标注),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写的字。
2024年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大象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学习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制作模型和展示等形式,加深对大象的认识。
教学内容:1.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2.大象的种类和分布3.大象的饮食习性和消化系统4.大象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态作用教学方法: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实践探究: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3.故事讲述:通过故事、图片等媒介,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介绍大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4.模型制作:通过制作大象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活动及安排:第一课: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1课时)1.引入: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大象的外貌特征。
2.展示: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大象的外貌特征,并介绍大象的生活习性。
3.实践探究:带领学生观察大象的模型,并进行模型制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
第二课:大象的种类和分布(1课时)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象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大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大象在不同地方的生活。
第三课:大象的饮食习性和消化系统(2课时)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象的饮食习性。
2.实践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大象的消化系统。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象的消化系统与人类的消化系统有何异同。
第四课:大象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态作用(2课时)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象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态作用。
2.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和讨论,了解大象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展示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
划(参考文本)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499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参考文
本)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1、游乐场2、瓜果交易会;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1、寻找秋天2、果实累累的季节;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1.寻访蚂蚁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1、探访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邻居4、落叶到哪里去了;第六单元飘呀飘,飘
下来共2课含1.自转旋翼2.降落伞;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科学,生活的朋友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9.4~9.5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2
9.8~9.12
3、问题银行
4、发现问题宝藏
3
9.15~9.19
第二单元五官兄弟1、游乐场
4
9.22~9.26
2、瓜果交易会
5
9.27~9.30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1、寻找秋天6
10.8~10.1
2、果实累累的季节
7
10.13~10.17
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1.寻访蚂蚁
8
10.20~10.24
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
9
10.27~1.31
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1、探访蚯蚓的家
10
11.3~11.7
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邻居11
11.1~11.14
4、落叶到哪里去了
12
11.17~11.21
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1.自转旋翼13
11.24~11.28
2.降落伞
14
12.1~12.5
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1.科学,生活的朋友15
12.8~12.12
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3、美好的展望
16
12.15~12.19
第八单元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17
12.22~12.26
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
3、我也能当科学家
18
12.29~1.3
期末复习
19
1.6~1.10
期末复习
20
1.13~1.17
检测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