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神经定位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柱MR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a. OPLL b. DISH(弥漫性特发性骨增生症) c. OFL
• 小关节退变 • 椎管狭窄——MR是最佳评价手段,可同时观察
脊髓受压情况及有无变性水肿
14
脊柱退行性病变
15
脊柱及脊髓感染性病变
• 脊椎和椎间盘化脓性感染 • 硬膜外、硬膜下脓肿 • 脊髓炎和脊髓脓肿 • 脊柱结核 • 其他感染性病变:真菌性脊柱炎
影相近的影像学效果。
42
成像原理
实质器官——低信号 脂肪组织——利用脂肪抑制技术被抑制 静止或相对静止的液体——高信号
人体内液体特性:具有长T2(300-500ms)
选用长TR(>3000ms)——取得T2效果 长TE (>150ms)—— 增强T2效果
43
成像序列
• 自旋回波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TSE/FSE——显示硬膜囊边界较好 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成像时间短
8
脊柱MR常规扫描临床应用
• 脊柱脊髓先天发育畸形 • 脊柱及脊髓创伤 • 脊柱退行性病变 • 脊柱及脊髓感染性病变 • 脊柱及椎管内肿瘤 • 脊髓脱髓鞘病变 • 脊髓血管性病变
9
脊柱脊髓先天发育畸形
• 神经管闭合不全:脊膜膨出/脊髓膨出/脊髓脊 膜膨出/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背侧上皮窦
• 神经源性囊肿 • 脊髓纵裂 • 脊髓积水及脊髓空洞症 • Chiari畸形 •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柱MR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Department of Radiology,P1 UTH
outline
• 脊柱常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 MR全脊柱扫描 • MRM • 纤维环DTI成像
2
脊柱常规扫描
• 部位: 颈椎、胸椎、腰骶椎 • 线圈: 头颈线圈,胸腰表面线圈 • 序列: 矢状位:T1WI(SE)/ T2WI
• 小关节退变 • 椎管狭窄——MR是最佳评价手段,可同时观察
脊髓受压情况及有无变性水肿
14
脊柱退行性病变
15
脊柱及脊髓感染性病变
• 脊椎和椎间盘化脓性感染 • 硬膜外、硬膜下脓肿 • 脊髓炎和脊髓脓肿 • 脊柱结核 • 其他感染性病变:真菌性脊柱炎
影相近的影像学效果。
42
成像原理
实质器官——低信号 脂肪组织——利用脂肪抑制技术被抑制 静止或相对静止的液体——高信号
人体内液体特性:具有长T2(300-500ms)
选用长TR(>3000ms)——取得T2效果 长TE (>150ms)—— 增强T2效果
43
成像序列
• 自旋回波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TSE/FSE——显示硬膜囊边界较好 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成像时间短
8
脊柱MR常规扫描临床应用
• 脊柱脊髓先天发育畸形 • 脊柱及脊髓创伤 • 脊柱退行性病变 • 脊柱及脊髓感染性病变 • 脊柱及椎管内肿瘤 • 脊髓脱髓鞘病变 • 脊髓血管性病变
9
脊柱脊髓先天发育畸形
• 神经管闭合不全:脊膜膨出/脊髓膨出/脊髓脊 膜膨出/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背侧上皮窦
• 神经源性囊肿 • 脊髓纵裂 • 脊髓积水及脊髓空洞症 • Chiari畸形 •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柱MR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Department of Radiology,P1 UTH
outline
• 脊柱常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 MR全脊柱扫描 • MRM • 纤维环DTI成像
2
脊柱常规扫描
• 部位: 颈椎、胸椎、腰骶椎 • 线圈: 头颈线圈,胸腰表面线圈 • 序列: 矢状位:T1WI(SE)/ T2WI
体格检查--脊柱ppt课件

脊柱的弯曲度 脊柱活动度 脊柱的压痛与叩击痛
脊柱的特殊试验
4/18/2020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压痛表明病变部位较浅 叩击痛表明病变部位较深
25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 脊柱压痛(pressing pain)的检查方法
按压脊柱棘突
按压椎旁肌
26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 脊柱扣击痛(percussive pain)的检查方法 直接扣击法
侧弯30°
旋转度45°
腰椎
21
脊柱活动度
颈部活动受限 • 颈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受损 • 颈椎病 • 结核或肿瘤浸润 • 颈椎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
22
脊柱活动度
腰部活动受限 • 腰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受损 • 腰椎椎管狭窄 • 椎间盘突出 • 结核或肿瘤浸润 • 腰椎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
23
内容
压痛 与 叩痛
4/18/2020
查体内容
脊柱弯曲度
内容
脊柱活动度 脊柱压痛与叩痛 脊柱特殊试验
4/18/2020
内容
弯曲度
脊柱弯曲度 脊柱活动度 脊柱压痛与叩痛 脊柱特殊试验
4/18/2020
脊柱弯曲度
正常人:4个弯曲,呈S型 称生理性弯曲
• 颈段稍向前凸 • 胸段稍向后凸 • 腰椎明显前凸 • 骶椎明显后凸
4/18/2020
脊柱弯曲度
脊柱侧凸: 脊柱离开后正中线向左或右偏曲称脊柱侧凸. 姿势性侧凸; 器质性侧凸;
4/18/2020
脊柱弯曲度
脊柱前凸: 当脊柱过度向前弯曲时
称脊柱前凸,好发于腰 椎部位 • 见于晚期妊娠、大量腹 水及腹腔巨大肿瘤
• 在髋关节结核及先天性 髋关节的脱位也出现
诊断学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PPT.

诊断学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文档ppt
一、脊 柱 检 查
(一)脊柱的弯曲度 (二)脊柱活动度 (三)脊柱压痛和叩击痛 (四)脊柱的试验检查
(一)、脊柱弯曲度
脊柱是维持正常立位姿势的主要支柱
正常人 四个弯曲,s型
颈椎向前凸 胸椎向后凸 腰椎向前凸 骶椎向后凸
脊柱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 上向下划压,划压后 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 血线,以此线为标准, 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正常人无侧弯。
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目的
掌握神经反射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神经反射
神经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通过反弧射来
完成的
● 浅反射
正常人
● 深反射
当锥体束以上有病变时, 反射活动失去抑制,而 出现反射亢进
● 病理反射
炎症、出血
● 脑膜刺激征
神经反射
一、浅反射
教)角膜反射 1.3.4设计广告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 分级
(一)肱二头肌反射
• 反射中枢:
颈髓5、6
(二)肱三头肌反射
• 反射中枢 颈髓6、7节
(三)挠骨膜反射
• 反射中枢
颈髓5—6节
(四)腱反射
• 梭状变形——类风湿性关节炎 律纠纷。如要对新招聘的雇员定期进行测试,面试时需解释清楚,另外,也要在工作岗位描述中有所体现。
2 )“一日三餐那一餐最主要?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 爪形手——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
四肢
(三)杵状指(趾)
远端指(趾)节呈杵状膨大。与指端缺 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
返回
一、形态异常
四肢
(一)腕关结变形
腱鞘纤维脂肪瘤 • 园形软质包块—— 1、游泳的时间或水温不当时,容易引起抽筋。
一、脊 柱 检 查
(一)脊柱的弯曲度 (二)脊柱活动度 (三)脊柱压痛和叩击痛 (四)脊柱的试验检查
(一)、脊柱弯曲度
脊柱是维持正常立位姿势的主要支柱
正常人 四个弯曲,s型
颈椎向前凸 胸椎向后凸 腰椎向前凸 骶椎向后凸
脊柱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 上向下划压,划压后 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 血线,以此线为标准, 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正常人无侧弯。
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目的
掌握神经反射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神经反射
神经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通过反弧射来
完成的
● 浅反射
正常人
● 深反射
当锥体束以上有病变时, 反射活动失去抑制,而 出现反射亢进
● 病理反射
炎症、出血
● 脑膜刺激征
神经反射
一、浅反射
教)角膜反射 1.3.4设计广告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 分级
(一)肱二头肌反射
• 反射中枢:
颈髓5、6
(二)肱三头肌反射
• 反射中枢 颈髓6、7节
(三)挠骨膜反射
• 反射中枢
颈髓5—6节
(四)腱反射
• 梭状变形——类风湿性关节炎 律纠纷。如要对新招聘的雇员定期进行测试,面试时需解释清楚,另外,也要在工作岗位描述中有所体现。
2 )“一日三餐那一餐最主要?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 爪形手——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
四肢
(三)杵状指(趾)
远端指(趾)节呈杵状膨大。与指端缺 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
返回
一、形态异常
四肢
(一)腕关结变形
腱鞘纤维脂肪瘤 • 园形软质包块—— 1、游泳的时间或水温不当时,容易引起抽筋。
脊柱神经定位检查讲解学习44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脊柱神经定位检查讲解学习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外科-脊柱PPT课件

Brown-Sequard综合征
.
2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
• 病理:后纵韧带异常增殖并骨化 • 临床表现:黄种人,男性,50~60岁,病史长,症状缓
慢加重,症状、体征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 • 影像学:
.
22
治疗
• 症状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无锥体束征-----保守+保护 • 症状重+锥体束征-------------------------------------手术
弱甚至消失、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4
脊髓型颈椎病
• 锥体束排列:内---外 颈—上肢---胸---腰---下肢---骶 • 中央型:上肢症状(主)----下肢症状(次)
• 周围型:下肢症状(主)----上肢症状(次)
• 前中央动脉型:上下肢同时出现症状
• 症状:感觉异常(麻木、束胸感、踩棉花感)、肢体乏力(持物、
.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腰椎间盘退变(基本病因)
1、外伤 2、职业 3、妊娠 4、遗传易感因素 5、腰骶先天异常
.
24
致痛机制
• 1、机械压迫学说 • 2、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 3、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
.
25
病理分型
.
26
临床表现
.
27
.
28
特殊体征
• 1、直腿抬高试验 • 2、健腿抬高试验 • 3、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 4、仰卧挺腹试验 • 5、股神经牵拉试验(L2/3和L3/4) • 6、曲颈试验
• 3、手术并发症: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假性脊膜 囊肿、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复发·······
.
31
.
2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
• 病理:后纵韧带异常增殖并骨化 • 临床表现:黄种人,男性,50~60岁,病史长,症状缓
慢加重,症状、体征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 • 影像学:
.
22
治疗
• 症状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无锥体束征-----保守+保护 • 症状重+锥体束征-------------------------------------手术
弱甚至消失、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4
脊髓型颈椎病
• 锥体束排列:内---外 颈—上肢---胸---腰---下肢---骶 • 中央型:上肢症状(主)----下肢症状(次)
• 周围型:下肢症状(主)----上肢症状(次)
• 前中央动脉型:上下肢同时出现症状
• 症状:感觉异常(麻木、束胸感、踩棉花感)、肢体乏力(持物、
.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腰椎间盘退变(基本病因)
1、外伤 2、职业 3、妊娠 4、遗传易感因素 5、腰骶先天异常
.
24
致痛机制
• 1、机械压迫学说 • 2、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 3、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
.
25
病理分型
.
26
临床表现
.
27
.
28
特殊体征
• 1、直腿抬高试验 • 2、健腿抬高试验 • 3、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 4、仰卧挺腹试验 • 5、股神经牵拉试验(L2/3和L3/4) • 6、曲颈试验
• 3、手术并发症: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假性脊膜 囊肿、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复发·······
.
31
脊柱解剖与神经分布PPT课件

2、后支-脊部深层肌肉,比较细小。 3、交通支-脊神经与交感干相连
脊膜支
4、脊膜支-脊髓被膜
后支
灰交通支
前支
.
60
.
61
.
62
.
63
脊神经分布与疾病
人体脊神经共有31对,由上至下分成颈椎 神经 8 对 ( C1 - C8)胸椎神经 12对(T1 -
T12)腰椎神经 5对(L1 - L5)骶椎神经 5对 ( S1 - S5),尾椎神经一对( Co)每一对脊
(一)、椎管:
1、椎管由各椎骨的椎孔借骨连结结
构相连而成。上经枕骨大孔通颅腔,下经
骶管通向骶管裂孔。椎管前壁是椎体、椎
间盘、后纵韧带后面;后壁为椎板、黄韧
带并靠邻关节突间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 和椎间孔。
.
41
2、椎管的分区:
根据椎管的形状
和椎管内容物的配布是 相关的,一般将椎管分 为两部分即中央椎管和 神经根管。
运动。
寰枢关节是寰椎与枢椎之间的两个车轴
关节和两个磨动关节。
.
12
上位颈椎
后面观
.
13
颈椎整体观
隆椎
.
14
维持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有:
关节囊、寰枢前膜、寰
枢后膜、覆膜、寰椎十字韧 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 等。
.
15
环枕前膜
前纵韧带
.
16
环枕后膜 椎动脉
.
17
项韧带
椎动脉行程
椎动脉 第六颈椎孔
具有重要的
临床意义。
.
54
腰骶段椎间孔(管)
.
55
脊神经四肢的分布
.
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共同特点是在肢体或躯干产生节 段性的运动肌力、感觉和反射的改变。
6
1. 运动肌力:支配运动肌力的冲动在脊髓内是通过皮质脊髓 束传递的。
➢神经根断裂引起它的肌节失神经支配,使其支配的肌肉麻痹;
➢皮质脊髓束即上运动原神经断裂则产生痉挛性瘫痪;
➢神经根受压可能产生肌力减退。
0级:无肌肉收缩;
16
C6的反射:肱桡肌是通过桡神 经由C6神经支配的。检查对侧 进行比较,肱桡肌反射可作为 C6神经功能的指标。
17
C6的感觉:C6神经根支配前 臂外侧,拇、示指和中指桡侧 的一半的皮肤感觉。检查者将 拇指和示指相掐,中指伸直形 成一个“6”字,表示神经根的 感觉支配区。
18
C7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屈腕(屈腕肌)、
脊柱神经定位检查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脊柱外科 蔡 斌
1
目录
1 概述(肌力、感觉、反射) 2 上肢神经根的定位3检查 3 躯干及下肢神经根的定位检查
2
3
神经损伤,包括脊髓、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伤,临床 上很常见。为了进行正确的治疗,首先必须确定神经损伤 的部位。因此,准确的神经定位检查在临床上十分重要。
24
1.上肢神经根的肌力:C5—肩外展;C6—伸腕;C7—屈 腕和伸指;C8—屈指;T1—手指内收、外展。
25
2.上肢神经根的反射: C5—肱二头肌反射; C6—肱桡肌反射; C7—肱三头肌反射。
26
3.上肢神经根的感觉: C5—上臂外侧; C6—前臂外侧及桡侧2指半; C7—中指; C8—尺侧2指及前臂内侧; T1—上臂内侧。
11
C5的肌力:三角肌几乎是单纯的C5神经根支配的肌肉,是 C5神经根的定位标志。肱二头肌由C5和C6两个神经根支 配,存在重叠支配区域,定位不确切。
12
C5的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是 C5神经的主要指标,但它也含 有少量的C6神经成分。因此与 对侧比较稍有减弱即提示病变 存在。
13
C5的感觉:C5神经支配上臂 外侧的感觉,从肩部端至肘部。 而腋神经的感觉绝对支配区位 于三角肌外侧部之上。这点可 以帮助区别腋神经损伤还是C5 神经根损伤。
感觉检查结果以正常、 过敏、减退、迟钝、消失表 示,并按其范围记录在图表 上。
8
3. 反射:牵张反射弧是由肌梭、周围神经、脊髓突触和肌纤 维组成。大脑可发出冲动沿上运动神经元来调节反射。基本反 射弧中断引起反射消失;神经根受压则出现反射减弱;上运动 神经元控制中断,将导致反射亢进。
9
10
1.C5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肩外展(三角肌); 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感觉----上臂外侧。
肌
Ⅰ级:轻度肌肉收缩,不产生关节运动;
力
Ⅱ级:排除重力运动关节;
分
Ⅲ级:抗重力运动关节;
级
Ⅳ级:抗重力及一定阻力运动关节;
Ⅴ级:抗重力及抗阻力运动关节。
7
2. 感觉:人体的痛觉和温度觉是在脊髓内经外侧脊髓丘脑束 传送的,而触觉则是在脊髓内经腹侧脊髓丘脑束传送的。因此, 外伤或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前方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将导致首先 触觉丧失,随之痛觉丧失。在神经根损伤的恢复过程中,则应 痛觉比触觉先恢复。
T12—L3神经根的感觉: 检查每个神经根支配的皮 肤感觉区,是对T12,L1-3 神经平面定位诊断比较准 确的方法。
31
L4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足内翻(胫前肌); 反射----膑腱反射; 感觉----小腿内侧及足内侧。
32
L4的肌力:L4神经通过腓深神经支配胫前肌。
33
L4的反射:髌腱反射是一种深 反射,是由L2、3、4联合支配, 但主要是L4反射。当L4神经根 损伤时,尽管反射减弱担任可 出现。
21
C8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屈指(屈指肌); 反射----无; 感觉----环、小指及前臂内侧。
22
T1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手指内收外展(骨间肌) 反射----无; 感觉----前臂内侧上半部及
上臂内侧下半部。
23
T1的肌力:手部的小肌肉都是由T1神经支配,检查手指外 展时,分别将一对对手指掐拢。检查手指内收时可通过夹 纸试验来检查。
27
28
躯干神经根定位:
T2—胸骨柄; T4—乳头; T7—剑突; T10—脐; T12—腹股沟。
注:这些区域具有显著地重叠现 象,所以如果仅仅只有一个神经 根受累,则不表现出感觉消失, 尽可能出现感觉减退。
29
T12—L3神经根肌力:对 每一对神经根来说没有单 独的特殊肌肉可以检查。 髂腰肌(T12、L1.2.3) 股四头肌(L2.3.4) 内收肌(L2.4)
伸肘(肱三头肌)、 伸指(伸指肌); 反射----肱三头肌反射; 感觉----中指。
19
C7的肌力:肱三头肌、屈腕肌和指伸肌虽然有部分由C8 神经支配,但它们主要是C7神经支配的肌肉,可通过检查 这些肌肉确定C7神经定位。
20
C7的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由桡 神经中的C7神经支配。
C7的感觉:虽然C7神经支配 中指的皮肤感觉。因为中指的 皮肤感觉偶尔也由C6和C8神经 支配,所以C7神经没有确定的 感觉支配区,感觉对C7定位无 重要价值。
4
脊髓是分节段的, 每一对脊髓节段分出一 对神经根。人体有8对 颈神经,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和5对骶神经。 C5~T1神经支配上肢, T2~T11支配胸腰段, T12~S4神经支配下肢。 C5~T1、 T12~S4的这 两部分在临床上最为重 要。
5
脊髓和神经根的病变,通常按受损的神经平面在肢体 上产生特殊的症状和体征。由于每一受损平面都有自己典 型的神经支配特征,因此,根据这些特征临床上常能对神 经受损平面做出诊断。
14
C6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伸腕(桡侧伸腕肌); 反射----肱桡肌反射; 感觉----前臂外侧、拇、示指。
15
2.C6的肌力:包括腕伸肌群和肱二头肌,但都不是单纯支 配。腕伸肌由C6和C7支配,C6支配桡侧腕伸肌,C7支配 尺侧腕伸肌,伸腕肌力主要来自桡侧腕伸肌。可将伸腕功 能作为C6神经根的定位指标。
34
L4的感觉:L4支配的皮肤感觉 区包括小腿内侧,并一直延伸 至足内侧,小腿上胫骨嵴使其 与L5感觉区的分界线。
35
L5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伸趾(趾长伸肌); 反射----无; 感觉----小腿外侧和足背。
6
1. 运动肌力:支配运动肌力的冲动在脊髓内是通过皮质脊髓 束传递的。
➢神经根断裂引起它的肌节失神经支配,使其支配的肌肉麻痹;
➢皮质脊髓束即上运动原神经断裂则产生痉挛性瘫痪;
➢神经根受压可能产生肌力减退。
0级:无肌肉收缩;
16
C6的反射:肱桡肌是通过桡神 经由C6神经支配的。检查对侧 进行比较,肱桡肌反射可作为 C6神经功能的指标。
17
C6的感觉:C6神经根支配前 臂外侧,拇、示指和中指桡侧 的一半的皮肤感觉。检查者将 拇指和示指相掐,中指伸直形 成一个“6”字,表示神经根的 感觉支配区。
18
C7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屈腕(屈腕肌)、
脊柱神经定位检查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脊柱外科 蔡 斌
1
目录
1 概述(肌力、感觉、反射) 2 上肢神经根的定位3检查 3 躯干及下肢神经根的定位检查
2
3
神经损伤,包括脊髓、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伤,临床 上很常见。为了进行正确的治疗,首先必须确定神经损伤 的部位。因此,准确的神经定位检查在临床上十分重要。
24
1.上肢神经根的肌力:C5—肩外展;C6—伸腕;C7—屈 腕和伸指;C8—屈指;T1—手指内收、外展。
25
2.上肢神经根的反射: C5—肱二头肌反射; C6—肱桡肌反射; C7—肱三头肌反射。
26
3.上肢神经根的感觉: C5—上臂外侧; C6—前臂外侧及桡侧2指半; C7—中指; C8—尺侧2指及前臂内侧; T1—上臂内侧。
11
C5的肌力:三角肌几乎是单纯的C5神经根支配的肌肉,是 C5神经根的定位标志。肱二头肌由C5和C6两个神经根支 配,存在重叠支配区域,定位不确切。
12
C5的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是 C5神经的主要指标,但它也含 有少量的C6神经成分。因此与 对侧比较稍有减弱即提示病变 存在。
13
C5的感觉:C5神经支配上臂 外侧的感觉,从肩部端至肘部。 而腋神经的感觉绝对支配区位 于三角肌外侧部之上。这点可 以帮助区别腋神经损伤还是C5 神经根损伤。
感觉检查结果以正常、 过敏、减退、迟钝、消失表 示,并按其范围记录在图表 上。
8
3. 反射:牵张反射弧是由肌梭、周围神经、脊髓突触和肌纤 维组成。大脑可发出冲动沿上运动神经元来调节反射。基本反 射弧中断引起反射消失;神经根受压则出现反射减弱;上运动 神经元控制中断,将导致反射亢进。
9
10
1.C5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肩外展(三角肌); 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感觉----上臂外侧。
肌
Ⅰ级:轻度肌肉收缩,不产生关节运动;
力
Ⅱ级:排除重力运动关节;
分
Ⅲ级:抗重力运动关节;
级
Ⅳ级:抗重力及一定阻力运动关节;
Ⅴ级:抗重力及抗阻力运动关节。
7
2. 感觉:人体的痛觉和温度觉是在脊髓内经外侧脊髓丘脑束 传送的,而触觉则是在脊髓内经腹侧脊髓丘脑束传送的。因此, 外伤或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前方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将导致首先 触觉丧失,随之痛觉丧失。在神经根损伤的恢复过程中,则应 痛觉比触觉先恢复。
T12—L3神经根的感觉: 检查每个神经根支配的皮 肤感觉区,是对T12,L1-3 神经平面定位诊断比较准 确的方法。
31
L4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足内翻(胫前肌); 反射----膑腱反射; 感觉----小腿内侧及足内侧。
32
L4的肌力:L4神经通过腓深神经支配胫前肌。
33
L4的反射:髌腱反射是一种深 反射,是由L2、3、4联合支配, 但主要是L4反射。当L4神经根 损伤时,尽管反射减弱担任可 出现。
21
C8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屈指(屈指肌); 反射----无; 感觉----环、小指及前臂内侧。
22
T1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手指内收外展(骨间肌) 反射----无; 感觉----前臂内侧上半部及
上臂内侧下半部。
23
T1的肌力:手部的小肌肉都是由T1神经支配,检查手指外 展时,分别将一对对手指掐拢。检查手指内收时可通过夹 纸试验来检查。
27
28
躯干神经根定位:
T2—胸骨柄; T4—乳头; T7—剑突; T10—脐; T12—腹股沟。
注:这些区域具有显著地重叠现 象,所以如果仅仅只有一个神经 根受累,则不表现出感觉消失, 尽可能出现感觉减退。
29
T12—L3神经根肌力:对 每一对神经根来说没有单 独的特殊肌肉可以检查。 髂腰肌(T12、L1.2.3) 股四头肌(L2.3.4) 内收肌(L2.4)
伸肘(肱三头肌)、 伸指(伸指肌); 反射----肱三头肌反射; 感觉----中指。
19
C7的肌力:肱三头肌、屈腕肌和指伸肌虽然有部分由C8 神经支配,但它们主要是C7神经支配的肌肉,可通过检查 这些肌肉确定C7神经定位。
20
C7的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由桡 神经中的C7神经支配。
C7的感觉:虽然C7神经支配 中指的皮肤感觉。因为中指的 皮肤感觉偶尔也由C6和C8神经 支配,所以C7神经没有确定的 感觉支配区,感觉对C7定位无 重要价值。
4
脊髓是分节段的, 每一对脊髓节段分出一 对神经根。人体有8对 颈神经,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和5对骶神经。 C5~T1神经支配上肢, T2~T11支配胸腰段, T12~S4神经支配下肢。 C5~T1、 T12~S4的这 两部分在临床上最为重 要。
5
脊髓和神经根的病变,通常按受损的神经平面在肢体 上产生特殊的症状和体征。由于每一受损平面都有自己典 型的神经支配特征,因此,根据这些特征临床上常能对神 经受损平面做出诊断。
14
C6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伸腕(桡侧伸腕肌); 反射----肱桡肌反射; 感觉----前臂外侧、拇、示指。
15
2.C6的肌力:包括腕伸肌群和肱二头肌,但都不是单纯支 配。腕伸肌由C6和C7支配,C6支配桡侧腕伸肌,C7支配 尺侧腕伸肌,伸腕肌力主要来自桡侧腕伸肌。可将伸腕功 能作为C6神经根的定位指标。
34
L4的感觉:L4支配的皮肤感觉 区包括小腿内侧,并一直延伸 至足内侧,小腿上胫骨嵴使其 与L5感觉区的分界线。
35
L5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伸趾(趾长伸肌); 反射----无; 感觉----小腿外侧和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