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
鸡大肠杆菌必须知道的

鸡大肠杆菌病介绍大肠杆菌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性疾病之一。
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各种血清型致病菌引起的表现多种症状的总称。
只有详细了解大肠杆菌,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病原】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各种环境应激及鸡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病。
【流行特点】各种家禽、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大肠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饲料、水中普遍存在。
本病易通过呼吸道、污染的饲料、水中传播,当鸡群的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多见。
多雨季节和闷热季节也很多。
【重点诊断】禽的大肠杆菌病潜伏期数小时到3天,没有特征性临床症状。
病鸡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振,缩脖子,炸毛,闭眼等。
1.急性败血症:病鸡离群呆立或挤堆,拉黄白色稀粪(注意: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病前期也拉这种粪便),有呼吸困难的(支原体与其是姊妹病,所以有这种情况发生)。
死鸡剖检可发现腹部皮肤紫红色,掀开皮肤,胸部肌肉紫红色,主要病变为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脾炎、有时脾脏变大,脾被摸下面有出血的。
这种急性型败血症很容易识别。
2.脐炎:鸡苗会发现有很多肚脐发炎的症状,剖检可见卵黄为吸收好。
(卵黄一般在10天内吸收完,我有以客户抱怨说他们当地兽医说40多天鸡卵黄没吸收掉,我都不好意思说那个兽医的资格证是怎么来的,纯属扯淡)3.气囊炎:这种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肉鸡养殖户,严重时死亡率高,而且难治。
主要诊断可见气囊上不干净,大肠杆菌性气囊炎还是好治的,如果是不明原因的气囊炎,那才很难治。
(了解一下就好)4.卵黄性腹膜炎:这种病一般是产蛋鸡,解剖时既可以看出来,不多解释。
5.大肠杆菌病还有肉芽肿、输卵管炎、出血性肠炎、眼炎、肿头综合症、腹水症、慢呼、关节炎等等。
6.一般大肠杆菌病很好认。
【实验结果与防治】1.根据本人多年临床总结以下内容。
2.预防是关键,在雏鸡预防时,可使用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
本人使用南农高科的恒康按照每瓶300斤饮水效果很好,实验室镜检此药对大肠杆菌敏感(既有效的意思)。
鸡大肠杆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鸡得了大肠杆菌病怎么办?

鸡大肠杆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鸡得了大肠杆菌病怎么办?鸡大肠杆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鸡得了大肠杆菌病怎么办?鸡大肠杆菌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类鸡病,养鸡场鸡群一旦患上鸡大肠杆菌病,将会干扰其正常生长,并且损害养鸡效益的顺利实现,因此做好鸡大肠杆菌病这一鸡病的防治十分必要。
鸡大肠杆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鸡得了大肠杆菌病怎么办?鸡大肠杆菌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类鸡病,养鸡场鸡群一旦患上鸡大肠杆菌病,将会干扰其正常生长,并且损害养鸡效益的顺利实现,因此做好鸡大肠杆菌病这一鸡病的防治十分必要。
鸡大肠杆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抗菌药物的不正确使用。
用户往往把使用药物当作控制大肠杆菌的主要手段,但药敏试验普及率低,用药盲目性大,且在实际生产中有时用药不合理,如随意加大剂量,或低剂量长时间使用,投药途径不当,不注意轮换用药,造成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药效下降甚至无效,药物控制难度增大。
另外药物的滥用造成机体内微生物菌群的失调,也是大肠杆菌病一个常见的诱发因素。
2、免疫抑制性疾病影响。
我国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非常普遍,免疫抑制性疾病会造成机体整个防御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局部免疫受损,导致免疫抑制或低下,增加了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
我国除三黄鸡以外的肉鸡群均不使用马立克疫苗,使我国大多数肉鸡群都存在由强毒马立克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
3、种鸡群的净化水平低。
导致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亚群禽骨髓性白血病病毒(ALV-J)、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和呼肠孤病毒免疫抑制性疾病,经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鸡。
4、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或使用毒力偏强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造成法氏囊的损伤,淋巴细胞减少,分化成熟受阻,导致免疫抑制。
5、血清型众多。
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血清群大肠杆菌抗原结构复杂,由菌体抗原、荚膜抗原和鞭毛抗原三部分组成。
目前已知抗原有很多种,而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
鸡大肠杆菌病诊断和防治

2023-11-04CATALOGUE目录•鸡大肠杆菌病概述•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误区和注意事项•鸡大肠杆菌病诊断和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01鸡大肠杆菌病概述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鸡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输卵管炎等。
鸡大肠杆菌病的定义大肠杆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
如鸡舍环境不洁、饲料中存在污染、天气变化等都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鸡,但以雏鸡和青年鸡多发。
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和饮水等途径传播。
季节性明显,多发于春季和秋季。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02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雏鸡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败血症,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羽毛蓬乱,眼睛半闭,排黄绿色稀粪。
成鸡发病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下降,同时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变化雏鸡剖检可见心包积液,肝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气囊混浊,肠黏膜充血、出血等。
成鸡剖检可见卵泡充血、出血、破裂、变形等。
通过病死鸡的病理剖检,无菌采集病死鸡的肝脏、心脏、气囊等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纯化,并进行生化鉴定。
鸡大肠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细菌分离鉴定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鸡血清中的大肠杆菌抗体,以判断鸡群是否感染大肠杆菌。
血清学诊断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鸡组织中的大肠杆菌基因片段,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大肠杆菌病。
分子生物学诊断03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营养成分不足或过剩,以增强鸡的抵抗力。
保证饲料质量定期检查饮水系统合理安排饲养密度确保饮水清洁卫生,避免水源污染。
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03加强饲养管理0201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严格消毒制度定期对鸡舍、饮水系统、饲料槽等设施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
鸡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病是养鸡生产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的总称。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样,并且大肠杆菌常与病毒、球虫或其他细菌并发感染。
同时它是条件性致病,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常发生,给养鸡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正确地预防控制大肠杆菌病对养鸡生产有重大的意义。
一、病原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文献报道;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菌体抗原(0)有146个、夹膜抗原(K)有89个、鞭毛抗原(H)有49个。
根据致病力的大小有把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条件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种、从而使大肠杆菌病更趋复杂化了。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正常细菌之一,根据文献报道:鸡每克粪便中约含大肠杆菌106个,其中约有10-15%属于有致病性的血清型。
细菌随粪便排除后污染环境、水源等造成扩散;因此在鸡舍内垫料中的大肠杆菌数可达104个/克以上,灰尘中的细菌数可达5.3—104个/克以上,空气中的细菌数可达38个/米3,垫料和灰尘中的大肠杆菌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3周以上。
陈鲜花等报道:在广东省21个地市级的鸡场共分离到细菌434株。
经动物感染试验,有204株对试验鸡有致病(死)性,占分离菌的47%。
经生化试验在204株致病(死)性中,有182株为禽致病(死)性大肠杆菌。
由此可见:大肠杆菌不仅广泛存在于鸡群中,而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又不尽相同,并且经常处在变化之中。
二、传播途径由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后细菌可经鸡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种蛋等途径进行传播。
一般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种:1、垂直传染:(也称母源性种蛋带菌传染):一般认为在母鸡的粪便污染蛋壳后,大肠杆菌由蛋外侵入到蛋内是重要的传染来源。
据报道:母鸡在感染大肠杆菌后21周所产的蛋中有27%的蛋内(多在气室)可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孵化8天后在蛋白和蛋黄中可分离出大肠杆菌。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 养鸡技术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养鸡技术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病、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肉芽肿等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雏鸡及4月龄以下的鸡易感性高。
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较高,会导致鸡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率增加、产品品质下降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大肠杆菌病是畜牧生产中广泛发生,并且也是较为防治的一种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鸡急性或者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目前在养鸡业中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较高,危害非常大。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有着持续上升的趋势,会导致鸡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率增加,种鸡以及蛋鸡的蛋的品质下降,孵化率降低,治疗费用增加,给养鸡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蛋壳穿透、交配等。
鸡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会表现出多种症状,根据症状以及病变可以分为大肠杆菌败血症、脐火、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关节炎、肠炎等。
一般患此病的鸡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普遍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
要根据此病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来做出诊断,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
因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在此病的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以及环境控制,从而减少该病的诱发因素。
1、流行特点该病无季节性发病,但是以冬季和夏季为多发季节,各阶段的鸡群均可感染此病,其中在幼雏和中雏中的发病率较高。
该病常与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腹水症等混合感染,危害较大。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饲养管理水平、环境卫生以及综合防治措施和应激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饲料、饮水、鸡体表等处,因此在养鸡生产中会对全过程造成威胁,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恶劣、卫生不良等会使鸡群感染此病,该病发病急,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的传播途径主要经过鸡的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种蛋。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 疫情动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对鸡场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防止 病原菌的传播。
建立健康鸡群和净化鸡场
选择健康的种鸡和种蛋,避免 引进带有病原菌的鸡只和种蛋 。
对鸡场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 ,保持鸡场环境卫生良好。
对鸡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生活 环境,提高鸡群的抵抗力。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 防治对策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31
目录
• 鸡大肠杆菌病的概述 •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 •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对策 • 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 • 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01
鸡大肠杆菌病的概述
鸡大肠杆菌病的定义
01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特定的大 肠杆菌菌株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引起鸡的肠道感染和全身败 血症。
合理配制饲料
根据鸡的营养需求,合理 搭配饲料,确保提供足够 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 质。
避免饲料发霉变质
储存饲料时要保持干燥、 通风良好,避免饲料发霉 变质,防止细菌污染。
定期补充营养
在鸡的生长过程中,根据 需要定期补充维生素、矿 物质等营养素,提高鸡的 抵抗力。
改善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
对鸡舍、饮水器、食槽等设施进行定期消毒,杀灭大肠杆菌等细 菌。
性。
加强疫苗管理和冷链保存
03
疫苗的运输和保存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证疫苗质量
。
04
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
抗菌素治疗
抗菌素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 有效杀死或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缓 解病情。
常用的抗菌素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 素、新霉素等,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抗菌素进行治疗。
鸡大肠杆菌诊断与治疗

鸡大肠杆菌诊断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家禽传染病,在禽类中造成了重要的经济损失。
鸡大肠杆菌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各种症状,包括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类。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体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
它在鸡和其它动物肠道中普遍存在,通常是良性的共生菌群的一部分,但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疾病。
鸡大肠杆菌的传染途径鸡大肠杆菌通过粪便、在水源和食物中传播。
它可以通过跨代传染、环境传染、人为传染等方式传播到家禽中,从而引起疾病。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因年龄和品种而异。
一般来说,鸡大肠杆菌病可能对鸡的生长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病毒可引起以下症状:1. 干旱:在鸡窝和粪便中发现少量蛋白质,苏打水溶液在鸡尿中检测到白色沉淀,能够用来诊断鸡大肠杆菌。
2. 消化系统问题:包括呕吐、拉肚子和不吃饭。
3. 呼吸问题:鼻涕、咳嗽、喘息和口吐泡沫也是一些鸡大肠杆菌感染的迹象。
4. 羽毛问题:雏鸡可能会出现发育不良或羽毛虚弱的情况。
1. 体检和症状观察:病理学家在进行鸡大肠杆菌诊断时,可能会进行体检和症状观察。
这些诊断方法可以让他们确定病鸡的体重、发育情况和病理学症状。
2. 细菌培养和DNA鉴定:为了确认诊断,必须对病例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DNA 鉴定。
细菌培养可以帮助病理学家确定病例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菌群。
DNA鉴定可以识别大肠杆菌的DNA序列,帮助区分鸡大肠杆菌与其他病菌的差异。
治疗鸡大肠杆菌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抗生素。
治疗前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抗生素敏感性情况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通过营养调理、保持温度、水质清洁等方法,可以帮助患病鸡恢复健康。
为了预防鸡大肠杆菌病,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加强蛋鸡场卫生、彻底消毒、以及适时清理禽舍等。
同时还需控制野生鸟类和宠物在蛋鸡场出入,要严格控制饲料、水源和工具的卫生,确保饮水和饲料的清洁。
鸡大肠杆菌病控制的方法

某养殖户采用益生菌和抗菌肽等生物制剂,提高鸡群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有效预防了鸡大肠杆 菌病的传播。
控制失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养鸡场在鸡大肠杆菌病爆发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消毒措施,导致疫情迅速 蔓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
某养殖户长期使用抗生素预防鸡大肠杆菌病,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下降,疫 情难以控制。
接种方法
可以采用饮水免疫、喷雾免疫、肌肉注射等多种接种方式,根据疫 苗类型和具体情况选择。
生物安全措施
01Biblioteka 0203养殖场管理
保持养殖场清洁卫生,定 期清理鸡舍、消毒设备、 饮水器等,防止细菌滋生 。
隔离措施
对新引进的鸡进行隔离观 察,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 饲养,同时对病鸡及时隔 离和治疗。
人员管理
养殖场工作人员要定期进 行健康检查,加强个人卫 生管理,防止人为传播疾 病。
从案例中学习的经验教训
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一旦发现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应立 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保持鸡舍卫生,定期消毒,加强人员 和物品的消毒管理,降低病菌的传播 风险。
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遵循兽医指导 ,合理用药,防止病菌产生耐药性。
提高鸡群免疫力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补充营养和生物 制剂等途径,提高鸡群免疫力,增强 抗病能力。
水源管理
定期检测水源的卫生质量,保证水的清洁和卫生,避 免水源污染。
饲料和饮水消毒
定期对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死病原菌, 预防疾病的发生。
05
鸡大肠杆菌病的案例分析
成功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案例
案例一
某规模化养鸡场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定期消毒、隔离新进鸡群、加强人员和物品的消毒等, 成功控制了鸡大肠杆菌病的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鸡大肠杆菌的防治
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采食减少,甚至废绝,精神沉郁呆立,两翅下垂,闭眼缩颈,拉黄白色稀粪,粘在肛门周围。
有的甚至出现了瘫痪和一些较轻微的神经症状。
2 剖检变化打开胸腹腔可见气囊壁混浊、增厚,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附着;心包膜增厚,附着有大量渗出物,心包膜和胸腔黏连;肝肿大,表面有淡黄色纤维蛋白膜附着;腹腔内有许多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黏连。
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最后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解剖图片:
大肠杆菌病
疾病概述: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病的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等疾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
1、病原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胞,有鞭毛,有的菌株可形成荚膜。
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落不透明、光滑、有光泽,有的菌落带有粘稠性。
有的菌株在血液琼脂上表现有溶血性。
与禽类有关的大肠埃希氏菌属最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以O群为主,在母鸡卵黄性腹膜炎中经常可以分离到多种血清型,这些血清型对其它动物致病性不大
2、流行病学: 在各种禽类中,以鸡、鸭、鸡和火鸡等较为易感。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差异。
大肠杆菌在饲料、饮水、鸡的体表、孵化场、孵化器等各处普遍存在,其中种蛋表面、鸡蛋内、孵化过程中的死胚及在蛋中分离率较高。
本病在雏鸡阶段、育成期和成年产蛋鸡均可发生,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大鸡则以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为主。
若混有其它病原体或应激因素的影响使其感染更为严重。
在青年鸡与成年鸡,大肠杆菌病经常与其它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输卵管炎或眼球炎)并发。
本病主要通过种蛋、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
3、临床症状:禽大肠杆菌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但与禽发病日龄、病程长短、受侵害的组织器官及是否并发其它疾病有很大关系,临床上常见下列类型。
(1)胚胎与幼雏早期死亡 用感染的种蛋进行孵化,使鸡胚在孵化后期出壳之前引起死亡,若感染鸡胚不死,则多数出壳后表现大肚与脐炎,俗称"大肚脐",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多在1周内死亡或淘汰。
有的表现下痢,排出泥土样粪便,1~2天内死亡。
发生脐炎的病理变化可见卵黄没有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内卵黄液粘稠或稀薄,多呈黄绿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
肝脏肿大,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
(2)气囊炎 气囊炎常为大肠杆菌与鸡败血霉形体等呼吸道病合并感染而致,一般?表现有明显的呼吸嗓音,咳嗽、呼吸困难并发异常音,食欲明显减少,病鸡逐渐消瘦,死亡率可达20%~30%。
有些病鸡若心包炎严重,则常可突然死亡。
病理变化可见胸、腹等气囊壁增厚呈灰黄色,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纤维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如同蛋类。
(3)急性败血症 急性败血症在鸡、鸭中最常见,鸡多在3~7周龄的肉鸡中发生,死亡率通常为1%~7%,并发感染时可高达20%。
3周龄以下雏鸡多为急性经过,病鸡离群呆立或挤堆,羽毛松乱,肛门附有粪污,排黄白色稀粪,病程1~3天。
4周龄以上病鸡,一般病程较长,少数呈最急性经过。
病鸡
常有呼吸道症状,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时发生"咕咕"的声音或张口呼吸,结膜发炎,鸡冠暗紫,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食欲下降或废绝。
鸭大肠杆菌败血症主要发生于2~6周龄雏鸭,病鸭精神萎顿,食欲减少,偶立一旁,缩颈嗜眠,两眼和鼻孔处常附粘性分泌物,有的病鸭排出灰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体质衰竭,脱水死亡。
??纤维素性心包炎是本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心包膜肥厚、混浊,纤维素和干酪状渗出物混合在一起附着在心包膜表面,有时和心肌粘连;常伴有肝包膜炎,肝肿大,包膜肥厚、混浊、纤维素沉着,有时可见肝脏有大小不等的坏死斑。
脾脏充血肿胀,可见到小坏死点,小雏则有肺炎的变化。
(4)母鸡卵黄性腹膜炎 母鸡卵黄性腹膜炎又称鸡的"蛋子瘟",一般在初春产卵?旺季极易发生,病死率为73%~47%不等,病鸡一般表现精神萎顿,停食,产卵停止,如蛋黄破于腹腔,常见肛门周围羽毛粘有蛋白或蛋黄样物,排泄物中含有蛋白状粘性物和白色或黄色的凝块。
鸡卵黄性腹膜炎,在腹腔中见有蛋黄液广泛地布于肠道表面,稍慢死亡的鸡腹腔内有多量纤维素样物粘在肠道。
(5)肉芽肿 肉芽肿常见于火鸡,多发于产蛋期将结束的母禽,一般以慢性过程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消瘦衰弱,剖检时主要病理变化在肝、盲肠、十二指肠、肠系膜或肺上产生特殊的花椰菜状的结节。
肝脏则表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坏死灶。
(6)心包炎 心包炎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常见突发性倒地,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病理变化可见明显的心包囊混浊并充满淡黄色纤维蛋白渗出液,心外膜水肿并被覆有淡黄色的渗出物。
(7)输卵管炎 输卵管炎多发生于产蛋期家禽,病禽输卵管膨大,管壁变薄,管内有条索状干酪样物,常于感染后数月内死亡,幸存者大多不再产蛋。
(8)滑膜炎 滑膜炎通常引起局部关节的肿胀,呈波动性,易发病的关节多为胫跖和趾部关节,病禽表现跛行,逐渐消瘦。
(9)肠炎 肠炎是禽大肠杆菌病的常见病型,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并含有粘液血性物,有的脚麻痹,有的病鸡后期眼睛失明。
(10)全眼球炎 全眼球炎临床表现眼前房积脓,失明,大部分鸡以死亡或淘汰而告终,临床上不常见。
实验室检查:
单凭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是很难确诊的,本病的诊断除病理剖检外,必须进行细菌学检查。
防治措施:
大肠杆菌病是由条件性致病菌引起的一种疾病,防治的原则是,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降低鸡舍的饲养密度,注意控制鸡舍温湿度和通风,减少空气中细菌污染,禽舍和用具经常清洗消毒,种鸡场应加强种蛋收集、存放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搞好常见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减少各种应激因素,避免诱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
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在感染早期,最好能将新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药物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药物预防对雏禽常有一定意义,一般可在雏禽出壳后开食时。
在早期投药可控制早期感染的病鸡,促使痊愈,同时可防止新发病例的出现。
但在大肠杆菌病发病后期,若出现了气囊炎、肝周炎、卵黄性腹膜炎等较为严重的病理变化时,使用抗生素疗效往往不显著甚至没有效果。
预防方案:用天下无杆饮水,杆净拌料
治疗方案:用囊炎金方拌料,双黄连与头孢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