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灌溉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节-园林灌溉系统

第二节-园林灌溉系统

不规则区域
(二)、灌溉系统的设计
3、管网布置
(1)注意事项
① 管道总长度短,造价低 ② 有利于管理(支管控制阀设在路边等) ③ 在平原区,支管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
山区支管沿等高线布置 ④ 管线纵剖面力求平顺,减少折点(避免负压) ⑤ 20%原则(同一轮灌区内,任意两喷头之间的压差应小 于
喷头工作压力的20%) ⑥ 陡坡上(下坡)--缩小管径;(上坡)管道不宜太长 ⑦ 水源应在地块中央,经济
第二章 园林给排水工程
第二节 风景园林灌溉系统
上节内容回顾
1、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及各自特点? 2、用水定额、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3、经济流速 4、水头损失概念及其分类? 5、树枝状管网的计算步骤
本节主要内容
一、喷灌系统的组成简介 二、喷灌系统的主要技术要素 三、固定式喷灌系统设计 四、微灌系统设计简介
多应用在大型花圃、苗圃以及菜地,公园的树林区也 可以运用。
其他类型
其他类型
二、喷灌系统主要技术因素
“三要素”
(一)喷灌强度 (二)喷灌均匀度 (三)水滴打击强度
(一)、喷灌强度
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一般用mm/h表示。
点喷灌强度(计算均匀度的重要数据;也是衡量是否有地面
积水的重要指标)
同时工作的喷头数与支管数
同时工作的喷头数:N头=(A/ab)*(t/T设C)
式中:A—整个喷灌系统的面积
C—一天中喷灌系统有效工作小时数
同时工作的支管数 N支=N喷头/n喷头 式中: n喷头—一根支管上的喷头数 N喷头—同时工作的喷头数
支管轮灌方式
四、滴灌
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水送到灌 溉地段并缓慢地滴到作物根部土壤中的一 种灌溉方法。

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设计与验收规范

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设计与验收规范

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设计与验收规范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灌溉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健康和园林景观的效果。

因此,灌溉系统设计的科学与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灌溉系统设计的要素、设计步骤以及验收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灌溉系统设计要素灌溉系统设计需考虑多个要素,包括植物需水量、土壤类型、灌溉方法、设备选择等。

以下将对这些要素逐一进行说明。

1. 植物需水量:灌溉系统设计首先要确定植物的需水量,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不同,因此需结合具体植物进行合理的需水量测算。

2. 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对土壤保水性和透水性有直接影响。

灌溉系统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水分的合理供应与排水。

3. 灌溉方法:灌溉系统设计需根据园区面积、植物品种和土壤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灌溉方法,如地面灌溉、滴灌、喷灌等。

不同的灌溉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植物根区的水分利用效率。

4. 设备选择:灌溉系统设计中需选择适当的设备,包括水泵、喷头、灌溉管道等。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到园区的规模、水源的位置以及水质等因素。

二、灌溉系统设计步骤灌溉系统设计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步骤,以下将介绍主要步骤。

1. 数据收集与分析:首先要收集并分析园区的基本数据,包括面积、土壤类型、植物种类等。

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园区的灌溉需求。

2. 灌溉需水量计算:根据园区植物的需水量以及土壤的透水性进行需水量计算,以确定合理的灌溉水量。

3. 灌溉系统设计方案制定:根据需水量计算结果,制定灌溉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灌溉方法选择、设备配置布局等内容。

4. 系统设计图纸绘制:根据方案制定的结果,进行相关灌溉系统设计图纸的绘制。

图纸需清晰明了,标注准确,包括设备布局、管道连接等信息。

5. 技术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包括设备成本、施工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方面的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三、灌溉系统设计验收规范灌溉系统设计的验收是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质量,以下将介绍主要的验收规范。

园林灌溉设计范例

园林灌溉设计范例

允许喷灌强度 20 15 12 10 8
地面坡度 允许喷灌强度降低(%)
5-8%
20
9-12% 40
13-20% 60
>20% 75
组合喷灌强度计算方法
ρ=Kw×Cρ×ρs ρ-设计喷灌强度(mm/h) Kw- 风系数 Cρ-布置系数 ρs-单喷头全圆喷洒的设计喷灌强度(无风条件下)
不同运动情况下的值Cρ
b— 支 管 间 距 , m 0.866R)
b=10.4m ( 约 为
m—设计灌水定额,m=27.2mm/h
q— 喷 头 在 工 作 压 力 下 的 流 量 , q=1.42m3/h
五、灌溉系统布置
•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总长度尽量短,造价少,有利 于水锤防护;
• 充分考虑地形条件、路和水渠等地物影响; • 干管、分干管尽量沿路边铺设,便于将来巡视、
采用地面水灌溉-广西北海滴灌
北京天安门广场

Re≤2320
f 0.464 0.505 0.595 1.75
m 1.77 1.75 1.69 1
B 4.77 4.75 4.69 4
多口出流计算
• 利用公式计算,由于工作量较大,建议采用计算机 辅助计算(如采用Execl);
• 进行简单的估算,多口系数值一般在0.3-0.6之间, 与出口数量、第一个出口位置和管材有关,可查表;
• 气象资料
气温、降雨、风速风 向、空气湿度、作物 腾发量(ET0) • 水源资料
水源类型(市政用水、 地面水、地下水、再 生水)、管网压力
• 资金及技术要求
二、灌溉模式的选择
• 喷灌 草坪、花卉、体育场、 运动场、庭院
• 滴灌 篱笆、狭长地带、防 护林带、古树

城市园林绿地节水灌溉系统建设

城市园林绿地节水灌溉系统建设

城市园林绿地节水灌溉系统建设原则就是在较少投资得前提下, 维持较好得绿地景观效果, 实现绿地节水, 减少维护费用。

本章系统介绍绿地节水灌溉系统得类型与基础知识, 提出不同绿地植被类型得节水灌溉模式, 从设计步骤、灌水器选型与布置、管网水力计算、园林绿地灌溉制度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系统规划与设计得主要步骤。

第一节设计基础知识一、绿地灌溉系统组成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系统一般由首部枢纽、输水管网、配水管网、灌水器、自动控制设备、排水设施等6部分组成, 如图7-1所示。

灌溉系统首部枢纽设备就是绿地灌溉系统中最重要得部分, 包括水泵、逆止阀、施肥装置、过滤器、测量仪表(压力、流量等)等, 主要功能就是为灌水器提供流量可靠、压力稳定、水质合格得灌溉水源, 同时实现施肥功能。

首部系统得设备选型与系统选型、水源条件、灌水器类型、乾灌组设置、控制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输水管网主要指灌溉系统得干管, 配水管网主要指灌溉系统得支管、毛管。

绿地灌溉系统一般分成不同小区, 各小区间得管网相对独立, 一个或几个小区组成一个轮灌第216页组。

输水管网与各小区之间一般设有阀门与压力调节器, 以保障每个轮灌组在压力稳定得前提下实现分区控制。

灌水器主要指地埋式喷头、微喷头、滴灌管、滴头等, 灌水器得选择与绿地结构与类型(主要指乔、灌、草耗水特性)、土壤人渗性能、雾化要求等条件有关。

自动控制设备就是绿地灌溉系统得关键设备之-, 可以实现定时、定量供水灌溉, 与手动控制相比, 可以降低运行费用, 节约用水, 提高城市绿地得管理与养护水平。

排水设施一般由泄水阀、渗水井(或排入河流、城市排水管网等)组成, 用于管网冲洗或冬季泄水防冻, 地势平坦得城市绿地一般在每个灌溉小区得末端设置排水设施, 地形不平坦得绿地一般在灌溉小区地势较低处设置排水设施。

二、设计基础资料绿地灌溉工程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得一部分, 因此, 在设计之前要调查收集计划灌溉区域及其附近得水源、气象、地形、土壤、植物等资料, 还应收集当地或条件类似地区得灌溉试验资料、能源及设备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及对水利得要求等资料, 为灌溉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公园园林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公园园林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公园园林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

为了确保公园绿化植物的生长和维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将结合某公园的实际需求,制定一套合理的园林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 科学合理:根据公园内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和需水量,科学配置灌溉设施,确保植物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2. 节水高效:充分利用水资源,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

3. 自动化控制:采用先进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的定时、定量控制,减轻人工管理负担。

4. 环境友好: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选用环保、可持续的灌溉方式。

5. 经济实用:在满足绿化植物生长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三、设计内容1. 灌溉系统:包括水源、输水管道、喷头等设施,根据公园地形、土壤类型和植物分布进行合理布局。

2. 自动控制系统:采用智能灌溉控制器,实现灌溉时间的自动调节,根据气象数据、土壤湿度等因素进行精准灌溉。

3. 节水措施: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的浪费。

4. 排水系统:合理设计排水设施,防止因灌溉导致的水积滞留。

5. 监测系统:设置土壤湿度、气象等监测设备,实时掌握灌溉状况,提高灌溉管理的科学性。

四、具体设计方案1. 水源:选用地下水作为主要灌溉水源,设置合适的水泵和供水管道。

2. 输水管道:根据公园地形,采用埋地敷设方式,选用适当管径的PE管道。

3. 灌溉设施:公园内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如草坪采用喷灌,树木采用滴灌等。

4. 自动控制系统:设置智能灌溉控制器,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调节灌溉时间。

5. 节水措施:在关键部位设置节水灌溉设施,如微喷、滴灌等。

6. 排水系统:根据地形和灌溉需求,设置合理的排水沟和排水管道。

7. 监测系统:布置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实时监测灌溉状况。

五、工程效益1. 提高灌溉效率:采用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实现精准灌溉,降低人工管理负担。

绿化工程中的灌溉系统设计与难点解决

绿化工程中的灌溉系统设计与难点解决

绿化工程中的灌溉系统设计与难点解决绿化工程是指通过种植植物、布置景观等方式对环境进行改造和美化的工程。

在绿化工程中,合理的灌溉系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程度。

本文将讨论绿化工程中灌溉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一些常见的设计难点,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灌溉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在绿化工程中,灌溉系统的设计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它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景观的呈现效果。

一个良好的灌溉系统设计可以确保植物得到适量的水分供应,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

同时,它还能够节约水资源,减少浪费,并且方便维护和管理。

二、灌溉系统设计的难点1. 土壤特性不同:不同绿化地区的土壤特性差异较大,有的土壤排水性好,有的土壤则排水性较差。

因此,在设计灌溉系统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类型和特性来确定水源的供给方式和排水的布局。

2. 植物需水量不同: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有的植物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应,而有些植物则需要较少的水分。

因此,在设计灌溉系统时,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来合理安排灌溉设备的布局和供水量的控制。

3. 环境条件复杂:绿化工程往往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比如阳光照射、风力、温度等。

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水分蒸发和土壤的水分蒸发速度,进而影响对灌溉系统的设计。

因此,灌溉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三、灌溉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1. 土壤特性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绿化地区的土壤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水源供给方式和排水布局。

对于排水性好的土壤,可以选择封闭式的灌溉系统,避免水分的过度排泄。

对于排水性差的土壤,则可以适当增加排水通道,确保土壤不受过多水分的积聚。

2. 植物需水量的解决方案: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灌溉设备和供水量控制机制。

对于需要较多水分的植物,可以采用滴灌或喷雾灌溉系统,以确保它们得到足够的水分。

而对于需要较少水分的植物,可以采用间歇性灌溉的方式,减少供水量,防止过度灌溉。

城市园林工程中的节水灌溉系统设计

城市园林工程中的节水灌溉系统设计

城市园林工程中的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城市园林工程的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

然而,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稀缺和环境保护的呼吁,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节水灌溉系统成为了城市园林工程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节水灌溉系统设计方面的考虑和实施方法。

一、节水灌溉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城市园林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传统灌溉方法消耗水资源大,存在着许多浪费和不合理之处。

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采用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势在必行。

该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还能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节水灌溉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1. 地形和土壤特征分析在进行节水灌溉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和土壤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了解地势的高低变化和土壤的质地、透水性等特点,可以合理规划灌溉区域和水源布局,从而提高灌溉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植被选择和配置在进行城市园林工程的节水灌溉系统设计时,植被的选择和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水质特点和植物的生长需求,选择适应性强、耐旱抗盐的植被种类,并合理配置植被的面积和密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3. 灌溉设施和设备选型节水灌溉系统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灌溉设施和设备。

例如,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微喷灌等节水技术,有效降低水的消耗量。

同时,要选用质量可靠、耐用且节能的设备,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期可持续运行。

4. 水资源回收利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水灌溉系统设计中应考虑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可以通过收集和处理雨水、废水等,将其重新用于灌溉,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来水等淡水资源的依赖。

三、节水灌溉系统设计的实施方法1. 系统规划和布局根据前期的地形和土壤分析,制定灌溉区域和水源的规划和布局方案。

合理分配水源和灌溉设施,确保每个区域能够得到合适的水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浪费。

2. 配置节水灌溉设备根据植被选择和配置方案,选购相应的节水灌溉设备,并按照规划进行安装和调试。

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

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

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一、说明园林绿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往往离不开一个科学合理的灌溉系统。

本文旨在介绍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灌溉系统规范,包括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

二、灌溉系统设计规范1.项目调研与设计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设计之前,必须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包括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及其生长需求等方面的了解,以便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水源选择与利用灌溉系统设计中,应优先选择可持续利用的水源,如雨水收集系统等。

大型园林绿化项目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利用,确保水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灌溉区划划分根据植物的水分需求和生长状态,将园林绿化工程划分为不同的灌溉区域,并根据每个区域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灌溉系统设计和设置。

三、灌溉系统施工规范1.管道敷设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管道敷设,确保管道的平整、牢固。

不同区域的管道应有清晰的标识,以方便后续维护。

2.喷灌器安装喷灌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植物的生长情况和水分需求,以保证喷灌的均匀性。

同时,应注意防止喷灌器被根系覆盖,避免影响灌溉效果。

3.施工质量检验灌溉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管道连接牢固性、喷灌器工作正常性等,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四、灌溉系统维护规范1.定期巡检定期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灌溉系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特别关注喷灌器是否堵塞或损坏,以及管道是否漏水等情况。

2.灌溉量调整根据季节和植物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灌溉量的调整。

避免过湿或干旱造成植物生长障碍。

3.故障维修对于发生故障的喷灌器或管道,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记录与总结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灌溉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每次灌溉的时间、用水量等,以便总结经验并进行优化。

五、结论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规范是保证园林绿化成功的关键,只有按照科学合理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才能确保灌溉系统的高效运行,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园林绿化工程灌溉系统规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