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吨甲烷氯化物技术方案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指南甲烷氯化物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指南-甲烷氯化物背景介绍化工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之一,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
然而,由于其生产过程通常涉及危险化学品,因此也隐含着安全风险。
尤其是一些相对危险的化学物质,如甲烷氯化物,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很活泼,遇到其他的物质就容易发生反应,若操作不当,就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和控制各种安全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甲烷氯化物的危险性甲烷氯化物是有毒、易燃的危险品,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它除了会对眼球、呼吸系统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外,还有爆炸性和死亡性。
因此,正确地管控危险化学品对于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尤为关键。
安全管理制度化工企业应有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此项制度将涵盖公司的所有职能部门,包括管理层、工程师、操作员以及维护人员。
每一个部门都负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责任。
这些制度覆盖了化工生产过程的所有方面,包括化学品储存、运输、操作及废弃处理。
储存与运输对于甲烷氯化物这类危险品来说,储存和运输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它必须被储存在专门的危险品仓库中,且储存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要有专门的车辆,车辆上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有专职人员护航。
操作安全当要使用甲烷氯化物时,必须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操作程序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消毒工具齐全、操作间通风良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废弃物处理化工生产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处理时必须依据国家环保规定,将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危害。
例如,将残留在容器中的甲烷氯化物废液全部沸腾破坏后再排放。
安全培训要想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专门的、深入人心的安全教育培训。
包括操作人员必须要对甲烷氯化物的性质、危害性、防护方式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结论化工企业是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也是个非常有风险的产业。
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相关法规、方法和技术控制甲烷氯化物这样的危险化学品,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核心。
甲烷氯化物的精制及其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甲烷氯化物的精制及其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市场需求的扩大,国内的甲烷氯化物行业正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甲烷氯化物精制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出发,并就甲烷氯化物生产废水处理的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甲烷氯化物精制废水处理应用甲烷氯化物又称氯甲烷,简称CMS,是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四种产品的总称,是重要的溶剂与化工原料。
甲烷氯化物不仅可用于萃取剂、脱脂剂、发泡剂、溶剂以及气雾剂以外,还是塑料、合成纤维、医药和有机氟系列产品的主要生产原料。
随着当前甲烷氯化物在国内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优化生产工艺与产品结构,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了生产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且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也对企业在甲烷氯化物生产废水的处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甲烷氯化物的生产技术主要有甲烷热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均可实现四种甲烷氯化物的联产。
甲烷氯化法是生产甲烷氯化物的传统方法,而甲醇氢氯法则是随着当前甲醇工业而迅速发展的一种生产方法,其具有能耗低、甲醇转化率高、副产少、产品纯度高、精制过程更为简便、污染排放少等优点,总体上优于甲烷法。
随着当前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以及煤化工的进一步发展,甲醇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正逐渐向着大型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甲醇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使甲醇法在经济上会更具有竞争性。
本文也将主要分析和探讨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的精制及废水处理的工艺技术的应用。
一、甲烷氯化物的精制1.原料和产品浓度要求甲醇法中对甲醇中的乙醇含量有着一定的限制,但均较易实现,通常可采用国际一级品。
在产品浓度上,甲醇法只需控制住乙醇含量,则易从氢氯化反应产物中分离出高纯度的一氯甲烷,可充分满足有机硅单体的原料要求。
其它三种产品在一氯甲烷的基础上再次深度氯化,也容易分离,其产品浓度可达到99.5%以上。
2.生产原理和工艺条件甲醇法的基本生产原理是首先通过气相法或液相法制得一氯甲烷,然后再通过一氯甲烷的深度氯化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甲烷氯化物的工艺发展与国内外市场

甲烷氯化物的工艺发展与国内外市场甲烷氯化物是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种甲烷氯化物的总称,是重要的有机氯产品。
甲烷氯化物除可作溶剂、脱脂(漆)剂、萃取剂、气雾剂、致冷剂、灭火剂、麻醉剂等以外,还是生产医药、农药、合成纤维、塑料、有机硅和有机氟系列产品等的原料。
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上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是签字国之一。
四氯化碳及其衍生物CFC-11和CFC-12均被列为受控物质,行将被禁止生产和使用。
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二氯甲烷在某些领域(如气雾剂、发泡剂)的应用已进行了限制,使世界上甲烷氯化物的生产和消费总量受到一定影响。
但一氯甲烷作为有机硅的原料、三氯甲烷作为HCFC-22的原料,其消费仍然呈现增长的势头。
中国属发展中国家,除四氯化碳外,其他甲烷氯化物产品市场均处于生长期,需要继续发展到一定规模。
1、工艺技术方案选择1. 1原料路线的选择国外先进的甲烷氯化物生产技术有甲醇法和甲烷法,都可联产四种甲烷氯化物。
甲烷法是甲烷氯化物生产的传统方法,而甲醇法是随着甲醇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的甲烷氯化物生产方法,美国、西班牙、南朝鲜相继投产的几套装置都采用了甲醇法,大有取代甲烷法之势,有其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原因:1.1. 1对原料的要求甲醇法对甲醇中的乙醇含量虽有一定限制,但比较容易达到,一般用国际一级品;甲烷法对原料天然气纯度要求很高,天然气中所含的硫、氧、C2及C2以上组分,不仅影响氯化反应过程,增加氯耗,而且影响产品质量。
国外甲烷法一般要求含硫为痕迹量、含氧0.01%、C2及C2以上组分0.01%。
由于C1和C2组分的分子直径相近,采用分子筛吸附很难达到产品纯度要求,故需要配置复杂的天然气精制系统。
1.1. 2产品纯度甲醇法只要控制住甲醇中的乙醇含量,很容易从氢氯化反应产物分离出高纯度一氯甲烷,可满足有机硅单体的原料要求。
美国有机硅单体生产所需的高纯度一氯甲烷几乎100%以甲醇为原料。
2024年甲烷氯化物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甲烷氯化物市场发展现状概述甲烷氯化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许多工业和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甲烷氯化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包括直接氯化甲烷和氯化烃的反应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甲烷氯化物市场的发展现状。
甲烷氯化物的用途甲烷氯化物在多个行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甲烷氯化物是制备有机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如氯代烃、炔烃和醇醚等。
此外,甲烷氯化物在制药工业中也应用广泛,用于合成药物和医疗用途。
此外,甲烷氯化物还被用作溶剂、反应媒介和催化剂的前体等。
甲烷氯化物市场发展趋势甲烷氯化物市场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增长稳定性: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甲烷氯化物的需求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2.技术创新:新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甲烷氯化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例如,新型催化剂的研发使得合成甲烷氯化物过程更加高效和环保。
3.市场需求多样化:随着全球工业结构的变化,甲烷氯化物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甲烷氯化物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增长。
4.地区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差异,导致各地对甲烷氯化物需求的差异性。
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迎头赶上,对甲烷氯化物的需求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
市场主要参与者甲烷氯化物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化工企业、制药公司和研发机构等。
以下是几家在甲烷氯化物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公司:•公司A:该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专注于甲烷氯化物的生产和销售。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如医药、农业和材料科学等。
•公司B:这是一家专业从事甲烷氯化物制备催化剂研发的公司。
其研发出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
•公司C:该公司是一家新兴的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其产品以高质量和竞争力的价格赢得了市场份额。
市场前景和挑战甲烷氯化物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市场前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甲烷氯化物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氯仿及甲烷氯化物市场分析

原料质量的不同要求, 大多数有机硅厂都有 自己的配 套生产装置 , 以国内商品量很小 。估计 20 20 所 02~ 06 年期间一氯 甲 烷的需求量增长 10 1 万 t 。 .~. 5 / a 1 2 二氯 甲烷 . 我 国的二氯 甲烷生 产企 业 也不 多 ,0 7年 总 生 20
国和西班牙 等 国的 技术 , 浙 江 巨化集 团引进 了 日 如
每 吨有机 硅烷 消 耗 0 9t 氯 甲烷 计 算 , 需 一 氯 . 一 则
甲烷 1 8万 ta / 。由于一 氯 甲烷 沸点 只有 一 3 7℃ , 2.
本德 山曹达 甲醇法 生产 技术 , 后来 , 又有 中吴西南 鸿
产 能 力 约 为 3 .8万 ta 46 / 。二 氯 甲烷 不属 于 破 坏 臭 氧层 ( D ) O S 物质 , 誉为 多功 能超强溶 剂 的代表 , 被 传 统 的主要用 途就是 不 燃性 溶 剂 , 制 造三 醋 酸 纤 维 如
酯 电影 胶片 的溶剂 、 金属表 面 油漆层 的洗清脱 模剂 、
仍较大 , 国、 美 欧洲、 日本的消费构成 主要是金属脱 2 国外生产情 况 脂脱 漆 、 合 剂 、 药 、 工 生 产 等领 域 。随 着 沿 海 粘 农 化 目前 , 国外氯仿生产能力约在 6 5万 t 左右。美 地区电子 电气行业、 聚氨脂发泡行业和金属清洗行 4 3万 t 位居 首 位 , 次西 欧 各 国合 计 为 其 业 的迅速 发展 , 氯 甲烷替 代部 分 O S物质 在 这 些 国以产 能 2 . 二 D 93万 , 3 . 。 行业的用量急剧增加, 尤其是高纯二氯 甲烷 市场供 2 . t 1本 为 7 1万 t 较早的资料统计 , 04年全球 甲烷氯化物总产 20 不应求 , 亟待发展。另外 , 以二氯 甲烷为原料生产的
甲烷氯化物废水治理工艺的技术应用

甲烷氯化物废水治理工艺的技术应用摘要:在国家逐渐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人们对自然资源合理使用、环境治理都有了更高的需求。
在氯气的深度加工中,管道排放以及清洗装置中泄露出来的包含甲烷氯化物废水,其组成十分复杂,有炭黑、泥渣、酸碱等。
对这种废水需要采用一些处理方式和措施。
在处置同时,还需要采用高效的回收方式进行回收和再使用。
本文就主要分析甲烷氯化物废水治理工艺的技术应用,确保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可行性,以达到高效的环境治理目标。
关键词:甲烷氯化物;废水治理;技术应用引言:绿色生产是当代文明进步的一个关键标志,是维系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渐渐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注。
甲烷氯化物废水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严重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对其废水治理工艺展开研究创新与应用,充分发挥甲烷氯化物废水治理工艺高效、低耗、快速和安全等技术优势。
一、甲烷氯化物废水危害一是微生物不能将酸碱混合物物质进行降解,并且具有很高的毒素,因此,微生物活力很可能会受到抑制。
二是有机污水中含有一些很难被生物降解的有毒物质,长期积累在自然界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三是甲烷氯化物中含有三氯化碳和四氯化碳,与污水混在一起,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其中大部分还会引起无法治疗的病症。
而且四氯化碳不但有毒,对臭氧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甲烷氯化物废水治理工艺的技术应用(一)吹脱工艺在污水中,空气会发生吹脱和化学氧化两种反应,吹脱的反应是将液态转化成气态的反应,而这种反应的反应力与气体浓度、在空气中的反应浓度差有很大的联系。
这种方法可以将甲烷氯化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这是因为其沸点不高,溶解性不强。
当前吹脱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曝气,另一种是塔吹脱技术。
应用曝气吹脱技术,会形成污染气体。
尽管这种方法是通过对PH值进行调节,然后在调节池中进行曝气,实现吹脱的效果,但因为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一般不会使用。
甲烷氯化物下游产业

甲烷氯化物下游产业
甲烷氯化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广泛地用于制造用于各种用途的化
学产品,使用最广泛的就是用作制备下游产业的原料。
甲烷氯化物的主要应用之一是用作合成有机原料,这类原料用于制备工业和消
费品,如工业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以及聚四氟乙烯以及多种合成材料。
这些原料可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和胶黏剂、电缆、医疗、农林用品及电子设备等。
同时,也有用甲烷氯化物制成清洁剂、润滑剂和绝缘剂等,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家庭清洁中。
此外,用甲烷氯化物还可以增加工艺的灵活性,从而利用甲烷氯化物获得新的
有益的化学特性。
这可以用来制备催化剂与稳定剂、用于制浆环保安全的化学品等。
甲烷氯化物下游产业因其应用范围广泛,重要性日益增加,受到了当今全球经
济的极大重视。
开发其下游产业,不仅将为相关行业带来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还能帮助满足社会环保要求,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为全球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甲烷氯化物下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家应持续加强法规制定和
技术研究,不断提升国家能力,聚集行业资源,加强整体规划,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服务素质、提高效率,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竞争优势。
甲烷氯化物下游产业是实现化学品原料的可持续开发的重要途径,其发展还将
衍生出大量跨行业的新业态、新产品,从而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年产50万吨甲烷氯化物的HCl吸收及盐酸解吸单元工艺设计

年产50万吨甲烷氯化物的HCl吸收及盐酸解吸单元工艺设计作者姓名李树杰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指导教师姓名郭宁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目录摘要 (1)第一章项目背景简介 (3)1.1甲烷氯化物简介 (3)1.2甲烷氯化物生产方法简介 (3)1.3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4)1.3.1一氯甲烷的市场需求 (4)1.3.2 二氯甲烷的市场需求 (5)1.3.2三氯甲烷的市场需求 (5)第二章生产方案的确定 (6)2.1生产规模 (6)2.2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7)2.3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7)2.3.1生产原理 (7)2.3.2工艺流程 (7)2.4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9)第三章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10)3.1工艺流程说明 (10)3.1.1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简述 (10)第四章工艺计算书 (11)4.1物料衡算 (11)4.1.1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物料计算 (11)4.1.2对HCl吸收及盐酸解吸单元物料衡算 (13)4.2热量衡算 (15)4.2.1对HCl吸收及盐酸解吸单元能量衡算 (17)第五章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18)5.1汽提塔的设计及选型 (18)5.1.1筒体厚度计算 (18)5.1.2封头厚度计算 (19)5.1.3塔体高度计算 (19)5.1.4塔体上各项载荷计算 (20)5.2主要设备一览表 (22)第六章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24)6.1原材料、辅助材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24)6.2公用工程消耗量 (25)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 (25)7.1本装置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25)7.1.1废水 (25)7.1.2废气 (26)7.1.3固体废物 (26)7.1.4噪声 (27)7.2环境污染及污染防治措施 (27)7.2.1水污染防治措施 (27)7.2.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27)7.2.3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方案 (28)7.2.4噪声防治措施 (28)7.2.5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28)第八章车间成本估算 (29)第九章设计体会和收获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摘要本设计主要是对50万吨甲烷氯化物生产项目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25000吨甲烷氯化物装置建设方案
1、甲烷氯化物用途;
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种产品的总称。
甲烷氯化物除可作溶剂、脱脂(漆)剂、萃取剂、气雾剂、致冷剂、灭火剂、麻醉剂等以外,甲烷氯化物还是生产医药、农药、有机硅和有机氟系列产品等的原料。
自本世纪30年代工业化生产以来,已成为氯碱工业后加工的一个重要有机耗氯产品。
二氯甲烷下游市场分析:制药行业的稳定发展、发泡和制鞋行业的需求并未减少、新型制冷剂410A的使用促使R32需求大幅增长。
三氯甲烷下游市场分析:三氯甲烷的需求仍然集中在R22行业,占三氯甲烷80%左右的消费比重。
PTFE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R22为原料生产R125的增长,促使R22行业对三氯甲烷的需求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
而医药、农药中间体的生产消费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2、技术方案的选择:
国外生产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主要采用甲醇法和甲烷法。
美国生产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几乎全部采用甲醇法,西欧和日本以甲醇为主,甲烷为辅;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所有先进的生产工艺。
甲醇法生产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甲醇与氯化氢生成一氯甲烷简称“甲醇氢氯化”;第二步是一氯甲烷与氯反应生成多氯甲烷简称“一氯甲烷氯化”;第三步是多氯甲烷的分离、共沸干燥、包装。
(1)氢氯化
通常是CH3OH和HCl在ZnCl2水溶液的相界面反应,反应压力0.02MPa(G)~0.6 MPa(G)不等,ZnCl2反应温度140~180℃,浓度为75~80%,反应器为搪瓷釜。
采用此法国际上以道化学(Dow Chemical)、法国ATOCHEM为代表。
液相催化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及压力均不高,对生产装置的要求较低,操作条件较为宽松,易于上马、二甲醚含量低,副反应少。
但对甲醇来说转化率低,通常转化率为85%~90%,并且工艺流程长、辅助化学品消耗高。
经过多年对反应器分布的研究和发展,甲醇转化率大幅提高,国内较高水平达到90%~95%。
(2)热氯化法:
一般采取筒式反应器,在450℃、0.2~0.7MPa压力下,在没有催化剂的参与进行反应,同时生成CH2Cl2、CHCl3、CCl4。
改变氯与氯甲烷摩尔比,轻组份循环,可实现有选择地主产某一产品。
优点是设备结构简单,时空产率高,易于上马,缺点是反应温度高,副反应多,消耗高,产品的选择性可调性不强。
采用此法的主要有斯托福、Dow Chemical等公司。
(3)精馏:
国内外精馏流程基本相同。
氯化混合物经脱氯化氢塔、脱氯甲烷塔脱除低组份后,再经脱高塔,将四氯化碳及高沸物从塔底采出,其它混合物经共沸干燥脱水后,经二元塔蒸馏,顶部馏出物为二氯甲烷,经共沸干燥后,包装外售;塔底为三氯甲烷,经共沸干燥后,包装外售;四氯化碳及高沸物经四氯化碳塔间歇蒸馏,低组份采回脱低塔前,四氯化碳采出外送处理;塔底高沸物外售处理。
(4)副产四氯化碳及高沸物焚烧处理装置:
本项目氯化产生的四氯化碳和高氯代物殘液采取焚烧法无害处理,建议配套建设500吨/年的等离子液体焚烧炉焚烧处理。
含氯高沸有机残液,排放时按1:2比例加入2#燃料油后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后产生的含氯化氢尾气经过稀碱液洗涤中和,确保尾气达标排放,洗涤废水为碱性含盐废水,不含氯化物,可直接排放。
3.生产规模
本项目甲烷氯化物装置的设计规模拟定为:年产甲烷氯化物25kt。
根据市场情况和增加耗氯后续产品的开发最大能力,建议三氯甲烷18000吨、二氯甲烷7000吨。
产品按二氯甲烷7000吨、三氯甲烷18000吨、四氯化碳1250吨进行设计,实际经营时,调节氯比,可实现二氯甲烷、三氯甲烷30%~70%范围调整生产,但消耗按理论进行计算调整。
3.1 产品方案
(1) 主产品:
二氯甲烷: 7kt/a
三氯甲烷: 18kt/a
(2) 副产品(物):
粗四氯化碳:~1250t/a
盐酸31%(wt): 21kt/a
稀硫酸88%(wt): 1.31kt/a
年操作时数:7200小时
3.2 产品、副产品规格及质量指标
保证值期待值
(1) 二氯甲烷
外观:澄清,无色澄清,无色
色泽(APHA):≤5 ≤5
纯度:≥99.95%(wt) ≥99.98%(wt)水分:≤20ppm(wt) ≤10ppm(wt)
酸度(以HCL计):≤2ppm(wt) ≤0.1ppm(wt)游离氯测试:无无
蒸发残渣(N.V.M):≤5ppm(wt) ≤5ppm(wt)
一氯甲烷:≤10ppm(wt) ≤5ppm(wt)
氯仿:≤40ppm(wt) ≤10ppm(wt)
四氯化碳:≤1ppm(wt) ≤0.1ppm(wt) 1,1二氯乙烯: ND ND
1,2二氯乙烯: ND ND
(1) 氯仿
外观:澄清,无色澄清,无色
色度(APHA):≤5 ≤5
纯度:≥99.95%(wt) ≥99.98%(wt)水分:≤20ppm(wt) ≤10ppm(wt)
酸度(以HCl计):≤2ppm(wt) ≤0.1ppm(wt)游离氯测试:无无
蒸发残渣(N.V.M):≤10ppm(wt) ≤5ppm(wt)
醛和酮:无无
二氯甲烷:≤20ppm(wt) ≤5ppm(wt)
四氯化碳:≤20ppm(wt) ≤10ppm(wt)
硫酸测试;通过通过
1.1-二氯乙烷:≤25ppm(wt) ≤10ppm(wt)
1.2-二氯乙烷:≤10ppm(wt) ≤5ppm(wt)
(3) 盐酸
HCl:≥31%(wt),总有机物含量小于10ppm(wt) (4) 稀硫酸
H 2SO
4
:~88%(wt),二甲醚含量小于10ppm(wt)
3.3 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定额(1)原材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见表3.3-1)
甲烷氯化物主装置公用工程消耗量见表4.3.2-2。
注:具体消耗根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产品结构有变化,三氯甲烷为主,氯气
消耗高,副产四氯化碳比例高;主产二甲烷,甲醇消耗高,四氯化碳比例低。
4 主要设备表
5.1、总承包商应为业主提供如下培训类型
1.理论培训;
2.在类似装置中的培训;
3.在业主装置现场的开车培训。
4.在设备制造厂中的培训;
5.DCS培训;
5.2、培训的目的、内容及地点
理论培训:在投料试车前第8个月至第6个月之间完成;
在类似装置中的培训:在投料试车前第6个月至第3个月之间完成;
在业主装置现场的开车培训:在投料试车前第3个月至投料试车之间完成;
在设备制造厂中的培训:根据设备定购情况由总承包商安排培训时间;
DCS培训:根据DCS系统定购和安装情况由总承包商安排培训时间。
5.5、人员
甲方培训人员计划如下表:
培训人员安排
5.6、技术方技术服务人员派遣表
5.7、技术方报价:
由技术方提供全部工艺技术并完成详细设计、人员培训、安装配合、调试指导,全部国外费用包括国外交通、食宿食费用、保险费用等全部费用由总包单位负责。
具体见前表
1、工艺包费用及技术使用费(包括工艺手册、分析手册)60万美元;
2、详细设计:60万美元;
3、培训:中国类似装置培训:15万美元( 不包括外方人员任何费用)
现场培训:5万美元;
4、技术方现场安装服务(参与现场三查四定等工作)及调试、试生产等,按天数计取,现按650美元/天,人计,预计派出人员《技术方技术服务人员派遣表》,即66人/月,计算为:60×30×650=113.40万美元。
实际收费以发生人,天数计取。
估算投资建议:
设备投资约2400万元,包括主要设备、仪表及电气(不包括锅炉)等,土建主要包括两栋楼。
生产区:24×36米,三层楼,全部钢构;
分析检测、DCS楼 14×24米,三层楼,混凝土结构;
产品罐区。
另外考虑其它库房200平米;
循环水一座、冷冻站一座;
未考虑空压制氮、蒸汽
全部投资国内界区投资应在4000万元-50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设计费用
等。
焚烧装置成套估算投资在500万元,加上安装调试,估算在1000万元。
因此,建议报价
设备报价 4000万元
安装报价 2000万元
建筑及其它 1000万元
技术及现场服务人员费用 1800万元
其它费用2000万元
管理费用500万元
合计报价:11300万元,估计需报在12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