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烷氯化物运用 生产方法及其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甲烷氯化物运用 生产方法及其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甲烷氯化物运用 生产方法及其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甲烷氯化物运用、生产方法及其市场发展分析

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一、概述甲烷氯化物用途

甲烷氯化物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四种甲烷氯化物的总称,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剂。自本世纪30年代工业化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形成了氯碱工业后加工的一个重要耗氯产品。甲烷氯化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一氯甲烷为无色气体,可压缩成无色液体。用于生产甲基纤维素、甲硫醇、甲基铅的原料和某些农药的甲基化试剂;制备二、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用作有机溶剂、致冷剂、发泡剂、局部麻醉剂等。目前主要用于生产甲基氯硅烷,氯甲烷与硅粉反应可制得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包括二甲基二氯硅烷、一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一氯硅烷、甲基氢二氯硅烷等, 它们是氯甲烷的最重要的衍生物, 用它们可以生产硅油、弹性体和硅树脂中间体。其氯甲烷的消耗量占氯甲烷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 一甲基三氯硅烷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油, 硅橡胶、硅树脂、发泡剂等。二甲基二氯硅烷用于生产二甲基硅醚油、硅酮橡脂、硅酮树脂等产品。

二氯甲烷为无色液体,主要用作溶剂和发泡剂,少量用于生产HFC-32(二氟甲烷),且使用在增长。在制药工业中做反应介质,用于制备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等;还用作胶片生产中的溶剂、石油脱蜡溶剂、气溶胶推进剂、有机合成萃取剂、Fridel.Clalts 反应的溶剂,有机合成和热不稳定性物质的萃取剂,也可作低温热载体、矿物油的闪点升高剂、灭火剂、烟雾和气溶胶的推进剂、聚氨酯等泡沫塑料生产用以及金属表面油(漆)清洗(脱膜)剂。

三氯甲烷为无色透明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致冷剂、染料、聚四氟乙烯、医药等产品。医学上常用作麻醉剂,还用作抗生素、香料、油脂、树脂、橡胶

合成的溶剂和萃取剂等。

四氯化碳是无色透明液体,广泛用于生产氯氟烃(CFC),可作溶剂、灭火剂、有机物氯

化剂、香料和药物萃取剂、织物干洗剂等。四氯化碳为ODS(破坏大气臭氧层物质),国内

对四氯化碳的生产和使用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副产的四氯化碳除用于

非ODS的生产原料外,多余部分均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氯甲烷是一种很好的甲基化试剂, 用它可以生产农药及一些季胺盐类。氯甲烷与十二烷

基二甲叔胺反应生成十二烷基三甲氯化铵(DTAC), (DTAC)具有优良的渗透、乳化、

抗静电及杀菌性能, 主要用一于工农业杀菌剂、合成纤维抗静电剂、硅油乳化剂等。在农药

方面, 可用来生产一些除草剂, 如百草枯、甲胂一钠、甲胂胺、甲胂酸钙。此外尚有一些农

业方面的应用。在溶剂方面, 用于生产丁基橡胶。同时还可作为致冷剂、麻醉剂、萃取剂等

使用。同时氯甲烷还是合成氟化工材料的中间体。

二、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氯甲烷生产有二条途径:甲醇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全球能力的约15%基于甲烷,其余则居于甲醇。甲醇法已成为甲烷氯化物生产的主导方法,与甲烷法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甲醇原料易得、甲醇及氯的利用率高、副产品氯化氢量少、产品比例调节范围大、产品质量高等。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介绍。

、生产原理

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液相反应时,将甲醇蒸气和氯化氢通入氯化锌水溶液中,在100~150℃下进行反应生成气态一氯甲烷,产物经水洗、冷却、干燥、压缩冷凝等后处理即得产品。气相反应用氧化铝作催化剂(见固体酸催化剂),在300~350℃、~下进行。后处理与液相法相同。

2.1.1 液相法

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

CH3OH + HCl??→CH3Cl + H2O

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

CH3OH??→(CH3)2O + H2O

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

CH3Cl + Cl2??→CH2Cl2 + 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

CHCl3 + Cl2??→CCl4 + HCl

2.1.2 气相法

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CH3Cl + H2O + HCl

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

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

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

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

、甲醇法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甲醇氢氯化可分为气—固相催化法、气—液相非催化法和气—液相催化法三种。

①气—固相催化法

气固相催化法是以甲醇和氯化氢为原料,在固体催化剂硅胶或三氧化二铝作用下,反应

温度在250~300℃下生成一氯甲烷和水。甲醇的单程转化率为%,选择性为%。该法的优点是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甲醇的有效利用率较高;缺点是反应器制造技术较复杂,对原料中的水含量控制较严格,设备投资较大,不适合中小规模生产。

②气—液相非催化法

气液相非催化法由美国Du Pont公司开发成功,即在温度120℃、压力下,液体甲醇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水。甲醇的单程转化率不高,需分离后进一步反应。该法的优点是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甲醇经进一步反应后,总转化率较高,产品纯度高,甲醇单耗低;缺点是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不适合中小规模生产。

③气—液相催化法

气液相催化法是以甲醇和氯化氢为原料,在液相催化剂75%ZnCl2溶液作用下,反应温度在140~150℃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水。该法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条件缓和,适合于小规模生产;缺点是消耗定额较高,有一定腐蚀。

、工艺流程

甲醇氢氯化制甲烷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甲醇制甲烷氯化物流程图

1-氯化器;2-骤冷塔;3-精制;4-汽提塔;5-氢氯化反应器;6-洗涤塔;7-干燥塔;8-压缩机;

9-精馏塔

注:①表示四氯化碳;②表示三氯甲烷③表示二氯甲烷④表示一氯甲烷

液相法是将一定比例的甲醇和盐酸以氯化锌为催化剂在氢氯化反应器(5)中反应,生

成一氯甲烷,未反应的甲醇和HCl在洗涤冷凝塔(6)中形成含甲醇的酸性溶液,经精馏后

回收的甲醇循环使用,经水洗后的一氯甲烷在干燥塔(7)中用硫酸洗涤反应过程中的二甲醚,并干燥一氯甲烷,纯净的一氯甲烷经压缩到送氯化器(1)。一氯甲烷在氯化器中与氯气

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通过改变进料比,可得到不同产物产量分布。

气体在骤冷塔(2)冷却,再分离出大部分HCl,未分离的HCl和Cl2在HCl气提塔中(4)分离,HCl去氢氯化段,未反应的Cl2返回氯化器。甲烷氯化物送入精馏塔(9),经精馏后得到

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氯化铵与甲醇制取氯甲烷工艺

由氯化铵与甲醇制氯甲烷和氨的反应式为:

NH4Cl + CH3OH??→CH3Cl + NH3 + H2O

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剂可以是活性Al2O3,也可以是活性炭或活性炭载碱金属化合物或锌化物等。氯甲烷是主要反应产物,但也有少量甲胺和二甲醚生成。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发表了由NH4Cl和CH3OH反应制CH3Cl 和NH3的专利。80年代,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选择性和产物分离方法,将该工艺向工业化推进了一大步。在我国开发氯化铵和甲醇制氯甲烷的研究,对我国联碱工业将起到推进作用。

三、我国甲烷氯化物的市场分析及其发展

2005年我国甲烷氯化物产能约万吨/年,产量为万吨。我国2007年甲烷氯化物装置生产

能力为万t/a,总的需求量为万t/a,其中一氯甲烷42万t/a、二氯甲烷21万t/a、三氯甲烷42万t/a (作为HCFC原料,出口量12~14万t/a,国内消费量为28~30万t/a)、四氯化碳4万t/a。2008年产能将达万吨/年,预计2010年产能将达万吨/年。从国内目前在建和拟建项目情况来看,二氯甲烷的市场缺口最大,其次是三氯甲烷,一氯甲烷则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而四氯化碳则被淘汰。

我国最早生产甲烷氯化物的自贡鸿鹤化工总厂是从甲烷法开始的,随着我国甲烷氯化物工业的发展,甲醇法在我国也已居主导地位。国内目前的甲醇法装置多采用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但近年国内自行开发的甲醇法技术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如已有数套装置采用了四川天一科技股份公司的技术。近年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利用甲醇加工甲烷氯化物的工艺,取得成功。近期,该公司与南京大学研制成功了年产10万吨级高纯度甲烷氯化物分离装置,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自行开发设计大型高纯度甲烷氯化物分离装置整套技术的能力。目前我国90%的甲烷氯化物装置为引进甲醇法技术和引进关键设备,产品纯度均能达到99.96%,质量指标、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均达到国际水平。引进装置的原材料成本约为3500-3800元/t,生产成本为4500---4700元/t。

目前国内销售和使用的甲烷氯化物主要是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本文中分析的就是这两种甲烷氯化物的国内前景。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下游产品的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甲烷氯化物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对进口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实施反倾销措施,扼制了国外甲烷氯化物低价倾销的势头,为国内甲烷氯化物行业争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国内甲烷氯化物行业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一五”前3年,不但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能力,而且一批新上马的氯碱企业为平衡氯气,也相继建设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在此期间,甲烷氯化物的生产能力由“十五”末期的万t/a迅速增加至2008年的万t/a,3年内增加万t,

增长了%。目前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量,再加上每年进口的18万t,国内市场供应量远大于消费量。市场供求的不平衡造成国内甲烷氯化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生产装置开工率降低。从2006年开始,甲烷氯化物市场行情一直在低位徘徊,价格在盈亏线上下波动。特别是进入2008年10月份以后,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甲烷氯化物的价格跌入谷底,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市场价格跌破2 000元/t,最低为1 500元/t,国内生产装置的开工率不足60%。2009年1—2月份是甲烷氯化物周期性旺季阶段,虽然市场需求量和价格有所反弹,但力度与往年同期相比,仍有很大幅度的回落。企业开工率不足、产品价格倒挂,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大的困难。根据甲烷氯化物行业当前生产情况和市场消费趋势,分析甲烷氯化物的市场前景,为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调整生产能力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十一五”期间国内甲烷氯化物的基本情况

3.1.1 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发展状况

2005年国内有8家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为万t/a,2006—2008年新增了常熟理文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生产企业,全国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为11家,总生产能力已达到万t/a。生产厂家及其生产能力见表1。

表1:2005-2008年我国甲烷氯化物主要企业及生产能力统计表(单位:万吨)

**2010年为预测值

2008年,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达到万t/a,同比2007年增加了22%。从表1可以看到:2010年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将达到万t/a,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44万t,增长率达到41%。“十一五”后两年,江苏梅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等拥有甲烷氯化物产品链的企业的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增幅较大,其他企业明显放缓了甲烷氯化物的扩产。尽管如此,2008—2010年国内甲烷氯化物的生产能力仍有大幅的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估计在2009年、2010年因市场需求原因,已计划的甲烷氯化物扩建装置的建设速度将放缓,部分装置将停建。

2008年山东和浙江均有企业计划建设8万t/a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并分别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项目报批工作;美国陶氏化学公司计划在陕西榆林建设20万t/a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针对该项目已向国家环保部进行环保政策咨询。表1中的2010年生产能力未统计上述项目的36万t/a,预计这些项目也将因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甲烷氯化物市场需求的饱和而缓建。

3.1.2 甲烷氯化物进出口情况

甲烷氯化物进口量在“十五”期间增长最快,2005年分别达到万t。进入“十一五”由于国内新建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投产,因此甲烷氯化物进口量减少10万t/a左右,保持在万t~

万t,2008年进口量为万t,比2007年增加万t,增长%。2008年甲烷氯化物出口量为万t,比2007年减少万t,降幅为%。近期因国家修改了来进料加工贸易政策,国外三氯甲烷将以加工贸易方式大量进口,预计2009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进口量将与2008年持平,全年甲烷氯化物进口量进口将达到万t左右。

表22000-2009年我国甲烷氯化物进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3.1.3 甲烷氯化物产量、进出口量和表观消费量

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全年甲烷氯化物总产量为万t,比2007年的万t 减少万t,同比降低%;表观消费量为万t,比2007年减少4万t,同比降低%。2009年因受到全球金融风暴蔓延影响,预计全国表观消费量将继续下降。因近期国家政策调整,受进口产品冲击,预计全国甲烷氯化物产量将在2008年基础上继续下滑约3万t。详见表3、表4。

表3 2008—2010年甲烷氯化物总量需求(单位:万吨)

表42005—2010年我国甲烷氯化物供需情况统计(单位:万吨)

3.1.4 国内甲烷氯化物价格情况

2008年,国内甲烷氯化物价格仍在较低位徘徊,上半年二氯甲烷价格在3 200元/t—4500元/t间波动,三氯甲烷价格在3800元/t—4700元/t间波动。虽然与2007年相比,价格略有回升,但主要原材料甲醇价格的上涨幅度远比甲烷氯化物价格回升幅度大得多,给甲烷氯化物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进入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甲烷氯化物价格大幅下降,特别是11月份、12月份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价格均跌至2 000元/t以下,最低价格低于1500元/t。

进入2009年1季度,甲烷氯化物开始进入周期性的消费旺季,产品售价虽上升到了2 200元/t左右,但仍低于2008年同期的3 500元/t。都在成本线以下挣扎。特别是受主要原料甲醇采购价格达2000元/t,氯气采购价格达1200元/t以上。

表5 2010年各原料及成品的价格如下(网上查询):

表6 2011年各原料及成品的价格如下(网上查询):

从近两年的原料及成品价格走势图来看,液氯的价格有所降低,但是甲醇的价格有所回升,而甲烷氯化物的价格都有所下降。从走势图曲线来看还有价格下降的趋势。由于原料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降,甲烷氯化物的利润空降将越来越小。可能出现亏损。

、国内甲烷氯化物市场前景

3.2.1 目前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主要消费构成

二氯甲烷

目前国内二氯甲烷的消费以黏结剂、医药、聚氨酯发泡、清洗剂、氟制冷剂为主,其消费结构见表7。

表7:国内二氯甲烷消费结构

三氯甲烷

国内三氯甲烷的消费领域以R22(二氟一氯甲烷)为主,其他消费领域为医药、农药、清洗剂等。其消费结构见表8。

表8:国内三氯甲烷消费结构

市场前景分析

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生产装置的扩能速度

国内甲烷氯化物产量在2007年达到万t,为历史最高产量,生产装置开工率为%。根据第1季度产量预计2008年全年产量为万t,但受到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2008年实际产量为万t,比预计减少了万t,全年开工率仅为%,同比下降%。进口量略有增加,但进口的三氯甲烷基本上是国外企业来料加工生产R22。如果国家来料加工贸易政策发生变化,乐观估计进口三氯甲烷可能保持2008年水平。预计2009年国内甲烷氯化物产量将继续减少,降为

万t,生产能力却达到万t/a,全年开工率将会进一步降至56%,较2008年下降8个百分点。市场前景分析

3.3.1 二氯甲烷消费与市场

2008年二氯甲烷表观消费量为万t。二氯甲烷在国内的消费领域主要为黏结剂、医药和聚氨酯发泡,占消费总量的87%。其中,占35%的黏结剂全年消费的二氯甲烷为万t。黏结剂主要用在皮鞋和运动鞋制造上,中国是一个皮鞋和运动鞋的出口大国,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的升值使皮鞋和运动鞋出口量大幅减少,二氯甲烷的用量也随之减少,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加重的一年,中国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所以皮鞋和运动鞋出口量的减少,使二氯甲烷的用量继续减少。

3.3.2 三氯甲烷消费与市场

2008年三氯甲烷的表观消费量为万t,其中用于生产R22的三氯甲烷约为万t,占全年消费量的88%。2008年R22产量约为万t(1t R22消耗t三氯甲烷),其中来料加工的三氯甲烷(约为万t)生产的约12万t R22基本用于出口,国内的R22消费量约为万t。2008年国内用于PTFE(聚四氟乙烯)、氟橡胶消耗的R22约万t(折合三氯甲烷约为万t);实际用于R22制冷剂为万t(折合三氯甲烷万t)。也就是说作为生产原料用消耗三氯甲烷约为万t,这部分将不受限制;用于制冷剂消耗三氯甲烷约为万t,这部分将随着R22制冷剂的削减、淘汰而使三氯甲烷的消费将逐年减少,所以2010年后三氯甲烷消费递减量是很大的。

根据上述对国内外甲烷氯化物消费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国内甲烷氯化物产业已经走过了发展期而正在进入过渡期,特别是随着2015年我国R22(二氟一氯甲烷)的削减,国内甲烷氯化物消费市场将开始逐渐萎缩。预计未来数年我国甲烷氯化物国内消费量将维持在90万-100万t/a,生产能力远远大于消费量,2009—2010年生产企业的扩产势头因市场

消费量而减缓速度。看好甲烷氯化物产业并想进入这一产业的企业在决策时一定要慎重,以免因甲烷氯化物市场和消费原因而使企业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四、技术来源

华陆工程公司

五、规模匹配

万吨有机硅

建设7万吨甲基氯机硅烷,需要6万吨一氯甲烷,因此要消耗万吨甲醇、万吨氯气。

3000吨聚四氟乙烯

3000吨聚四氟乙烯需要5850吨二氟一氯甲烷,需要8775吨三氯甲烷,因此,需要消耗2350吨甲醇,万吨氯气。

若建设8万吨氯甲烷则需要消耗甲醇万吨,耗氯为万吨液氯,耗硫酸6400吨。

,2000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就基本能消耗完8万吨甲烷氯化物。

六、原料消耗

8万吨氯甲烷主要原料单耗、年耗表

沼气生产工艺流程

沼气生产工艺流程 图7-1工艺流程简图二、工艺流程简述

厌氧消化的主要粪源为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养殖场的猪粪、秸秆、餐厨垃圾和园区及周边的蔬菜残余,猪粪有干清猪粪和水冲猪粪。干清猪粪、秸秆和蔬菜残余这三种原料采用固体进料系统进料,水冲猪粪和餐厨垃圾采用液体进料系统进料。 秸秆经过X-Ripper破碎机破碎后,通过铲车输送至预混池中,预混池中装有潜水搅拌机,可将破碎的秸秆和水充分混匀(TS为7.5%),混匀后的物料采用螺杆进料泵泵送至生物预处理发酵罐,生物预处理后的秸秆溢流至出料池后用螺杆泵泵送至快速混合系统。 蔬菜残余经X-Ripper破碎机破碎后,用铲车输送至固体进料系统,干清猪粪也被加到固体进料系统中,然后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至快速混合系统,从厌氧反应器泵出的出料也被输送到快速混合系统。经预处理的秸秆、破碎的蔬菜残余、猪粪、工艺水和反应罐的出料在快速混合系统中混合并最终被输送到厌氧反应罐中。 水冲猪粪、破碎后的餐厨垃圾在混料池中混合均匀后经螺杆泵泵入厌氧反应罐中。 厌氧反应罐内设中轴搅拌装置,罐内物料呈全混状态,在适宜的碱度、温度条件下确保厌氧反应充分进行。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经净化系统净化后部分供居民用气,其余部分经由净化提纯、高压储气柜储存后运送至加气站;消化罐内出来的残渣由螺杆泵输送至换热器经热交换后流入缓冲池,再由污泥泵输送入卧螺式离心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厂的原料,根据市场需求生产有机肥。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需要在变压吸附系统前设置一个沼气火炬。 设置换热器回收出料热量,进行余热利用,减少外加热量,进而减少能源消耗。设置燃煤锅炉以补充余热回收热量的不足,在厌氧消化罐内设置加热盘管,维持厌氧反应稳定运行的温度。 1、预处理工艺 秸秆单独收集,收集后先进行粉碎,然后采用生物预处理。 蔬菜残余单独收集,收集后进行破碎。 猪粪经过格栅,去除石块、塑料等大的无机物质。

氯甲烷的生产

一、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1、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包括四种化合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它们的物理性质见表10-1。 表10-1 氯甲烷物理性质 氯甲烷应用较广的是氯仿和四氯化碳,氯仿是一种不燃的优良溶剂,还广泛用于有机化工生 产的原料。氯仿曾作过手术麻醉剂,但它对肝脏有毒,且有其它副作用,现已不在使用。四 氯化碳受热蒸发时,其蒸汽可把燃烧物覆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四氯化碳 主要用作溶剂、有机物氯化剂,纤维脱脂剂、谷物熏蒸消毒剂、药物萃取剂等,并用于制造 氟里昂和织物干洗剂,医药上用作杀钩虫剂。 2.二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有甲烷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四氯化碳则还可以由二硫化碳氯化制取。本节主要介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 二、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1、生产原理 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 (1)液相法 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 CH3OH + HCl??→CH3Cl + H2O 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 CH3OH??→(CH3)2O + H2O 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 CH3Cl + Cl2??→CH2Cl2 + 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 CHCl3 + Cl2??→CCl4 + HCl (2)气相法 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CH3Cl + H2O + HCl 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 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 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 2.工艺流程 甲醇氢氯化制甲烷流程如图10-5所示。

甲烷及其氯化物中元素化合价分析

甲烷及其氯化物中元素化合价分析 众所周知,甲烷(CH4)能与氯气(Cl2)发生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类似于无机中的置换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H3Cl)、二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甲烷(CCl4,又叫“四氯化碳”),它们的结构几乎相同,都是甲烷分子中的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成。然而,在这四种甲烷氯化物以及甲烷本身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却有所差别,鉴于许多人将其混淆,故在本文加以说明。有些地方需要用一点高中的知识,不过会尽量回避。 首先说一下甲烷,它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结构式为1个碳原子分别与4个氢原子以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简而言之就是共用电子对)的方式“相连”,由于H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所以H只能显±1价(不考虑0价),因为C的电负性(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其数值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为2.55,大于H的2.20,所以C—H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C原子。因为每个电子带一单位负电荷,故每个C—H键会给C原子提供1单位负电荷(共用电子对由二者分别提供1个电子组成,为了方便、通俗地说明,这里采取了这种较不规范的说法),甲烷分子中共有4个C—H键,因此C原子共接受了4个共用电子对,也就是4单位负电荷。所以甲烷分子中的C显-4价,H显+1价。 接下来是一氯甲烷,一氯甲烷的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2中的Cl原子取代所生成的(CH4+Cl2==光照==Cl—CH3+HCl)。看起来其与甲烷分子结构相同,所以元素的化合价也应相同,其实不然,原因在于Cl的电负性为3.16,远大于C的2.55,所以C—Cl键中,共用电子对反而偏向Cl原子,因此会给C原子提供1正电荷(相反地,给Cl原子提供1单位负电荷)。其余三个C—H键分别给C原子提供1单位负电荷,这样C原子共有(3-1=)2单位负电荷。因此一氯甲烷分子中,C显-2价,H显+1价,Cl显-1价。 二氯甲烷中,2个C—Cl键带给C原子的正电荷恰好被2个C—H键带来的负电荷抵消。故在二氯甲烷分子中,C显0价,H显+1价,Cl显-1价。 三氯甲烷则是有3个C—Cl键,1个C—H键,所以C原子共有2个正电荷。所以在三氯甲烷分子中,C显+2价,H显+1价,Cl显-1价。 四氯甲烷(CCl4)是CH4中的H原子全部被Cl2中的Cl原子取代而成,四个键均为C—Cl 键。因此在四氯甲烷分子中,C显+4价,Cl显-1价。 综上所述,在甲烷及其氯化物中,H均显+1价,Cl均显-1价,而C存在-4、-2、0、+2、4的变价,不能因为结构相似就混为一谈,对于初中生,通常只需掌握CH4及CCl4即可,但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却经常使用到。 CA07

沼气的工艺比较

生物燃气俗称沼气,是指生物质在厌氧条件下被甲烷菌等多种微生物分解利用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CH4和CO2。 生物质都是以大分子状态存在,不能被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被分解成可溶于水的小分子化合物,即多糖分解成单糖或二糖,才能进入微生物细胞内,进行以后的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生物质的化学预处理手段大量使用酸、氧化剂、敏化剂等化学试剂,选择性差, 降解过程有许多副产物产生,且降解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后处理困难。而酶催化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是理想的洁净工艺,但由于酶的制造成本高, 限制了其在生物质水解中的工业化应用。虽然木质素是一种难于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但还是有一些真菌和细菌作用于木质素,有的真菌还能彻底降解木质素为CO,但是利用真菌降解木质素的最大缺点是真菌生长慢、降解需要的时间长。 工艺流程如下:秸秆称量后在秸杆储料场经装载机运送到秸秆揉搓机,揉碎后再经皮带输送机送至卸料池。预处理后的秸秆通过螺旋输送机卸至调浆池与锅炉供应的热水及回流的沼液进行混合、加热、接种,达到设计浓度及温度要求,然后由转子泵输送,再经切割机进一步粉碎至粒径为2 mm后进入1级发酵罐。 在1级发酵罐中,秸秆中大部分可降解物质被微生物降解转化成沼气,混合液经自流或泵送至2级发酵罐,再进行降解及储存。产生的沼气通过管道送至沼气净化装置。混合液则进行固液分离。沼渣经皮带输送机送至沼渣储场,外运到其他储存区或直接外售;沼液直接回流至调浆池,多余部分沼液利用沼液储存池暂存后再用于调浆配料。 存在问题:由于秸秆的成分较为复杂,所以发酵制沼气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首先秸秆内的高木质纤维素含量难以被厌氧菌消化,存在分解时间慢、产气周期长、产气效率低的问题。且秸秆是固态物质,发酵过程中流动性差、无法进行连续消化、容易结壳,对反应器结构设计有很大的障碍。其次利用秸秆发酵效率不高,只能利用其中一部分已挥发的固体,其余很大一部分固体仍未得到充分利用、需要频繁出渣、由于发酵环境封闭,导致进出料操作麻烦[9]。 固态厌氧消化也称为干发酵,适合处理木质纤维类原料和生活有机垃圾等固态原料,反应器内总固体浓度(TSr)一般在20% ~ 50%。 秸秆干发酵产沼气是水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并添加发酵菌剂做堆沤等预处理后 ,加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来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料。农作物秸秆干发酵产沼气技术主要是以厌氧消化和生物酶技术为主。针对有机垃圾、秸秆等有机固废原料的特性,高效低耗的沼气干法发酵技术受到重视,尤其是干法沼气技术的工程化研究。 固态厌氧消化与传统发酵技术的区别就在于:不一般不需要加大量的水稀释原料,不仅节水还能避免

2.5万吨甲烷氯化物技术方案

年产25000吨甲烷氯化物装置建设方案 1、甲烷氯化物用途; 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种产品的总称。甲烷氯化物除可作溶剂、脱脂(漆)剂、萃取剂、气雾剂、致冷剂、灭火剂、麻醉剂等以外,甲烷氯化物还是生产医药、农药、有机硅和有机氟系列产品等的原料。自本世纪30年代工业化生产以来,已成为氯碱工业后加工的一个重要有机耗氯产品。 二氯甲烷下游市场分析:制药行业的稳定发展、发泡和制鞋行业的需求并未减少、新型制冷剂410A的使用促使R32需求大幅增长。 三氯甲烷下游市场分析:三氯甲烷的需求仍然集中在R22行业,占三氯甲烷80%左右的消费比重。PTFE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R22为原料生产R125的增长,促使R22行业对三氯甲烷的需求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医药、农药中间体的生产消费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2、技术方案的选择: 国外生产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主要采用甲醇法和甲烷法。美国生产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几乎全部采用甲醇法,西欧和日本以甲醇为主,甲烷为辅;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所有先进的生产工艺。 甲醇法生产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甲醇与氯化氢生成一氯甲烷简称“甲醇氢氯化”;第二步是一氯甲烷与氯反应生成多氯甲烷简称“一氯甲烷氯化”;第三步是多氯甲烷的分离、共沸干燥、包装。 (1)氢氯化 通常是CH3OH和HCl在ZnCl2水溶液的相界面反应,反应压力0.02MPa(G)~0.6 MPa(G)不等,ZnCl2反应温度140~180℃,浓度为75~80%,反应器为搪瓷釜。采用此法国际上以道化学(Dow Chemical)、法国ATOCHEM为代表。液相催化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及压力均不高,对生产装置的要求较低,操作条件较为宽松,易于上马、二甲醚含量低,副反应少。但对甲醇来说转化率低,通常转化率为85%~90%,并且工艺流程长、辅助化学品消耗高。经过多年对反应器分布的研究和发展,甲醇转化率大幅提高,国内较高水平达到90%~95%。 (2)热氯化法: 一般采取筒式反应器,在450℃、0.2~0.7MPa压力下,在没有催化剂的参与进行反应,同时生成CH2Cl2、CHCl3、CCl4。改变氯与氯甲烷摩尔比,轻组份循环,可实现有选择地主产某一产品。优点是设备结构简单,时空产率高,易于上马,缺点是反应温度高,副反应多,消耗高,产品的选择性可调性不强。采用此法的主要有斯托福、Dow Chemical等公司。 (3)精馏:

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 食品院轻化071 肖小根 目录 ?课程感言 ?沼气发酵简介 ?沼气发酵机理 ?沼气发酵工艺 ?沼气发酵工艺条件 ?沼气池的类型 ?沼气的利用与前景 ?中国发展沼气产业的现实意义 课程感言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程内容分为五篇,前三篇从原料到产物阐述了发酵的整个过程后两篇是对发酵工程的延伸。第五篇讲述的“发酵工厂废物处理和清洁生产技术”是目前我们国家及至全世界都在致力于发展的技术,以应对日趋严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危机。 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对发酵工程原理的介绍,大部分内容与“工业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工”相类似,可以说是以往学习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种巩固。我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最重要还是要知道如何去运用它。在本教中关于发酵工程的应用内容不多主要集中在第五篇:关于发酵工厂废物处理和清洁生产技术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我也大略地看过,由于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节能减排、防污治污技术必然成为全球的聚集点。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也比较感兴趣,我希望能找到一种技术,通过查找一些资料来系统地它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希望以此作为一根主线用具体的例子来串连起教材的所有内容,最终我选择了沼气发酵。选择它的理由有三点:1、更贴近于实际生活;2、它能够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条件下有效地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3、该技术已经成熟,相关资料比较多,但亟待大力推广,学习它在将来更有可能用得上。 在介绍沼气发酵这一技术中,我主要引用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教出版社周德庆主编)和《发酵工程》(科学出版社韦革宏杨祥主编)和百度关于沼气发酵的内容。 我希望能够通过对“沼气发酵”的全面了解,以后自己可以来建造沼气池。

氯甲烷的合成

编号:No.40 课题: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授课内容: ●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反应原理 ●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氯甲烷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 ●了解甲醇为原料生产产品新技术 ●掌握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反应原理 ●掌握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对比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特点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影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主要因素有哪些? ●绘出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二节氯甲烷的生产 一、概述 1.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包括四种化合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它们的物理性质见表10-1。 表 10-1 氯甲烷物理性质 氯甲烷应用较广的是氯仿和四氯化碳,氯仿是一种不燃的优良溶剂,还广泛用于有机化工生产的原料。氯仿曾作过手术麻醉剂,但它对肝脏有毒,且有其它副作用,现已不在使用。四氯化碳受热蒸发时,其蒸汽可把燃烧物覆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四氯化碳主要用作溶剂、有机物氯化剂,纤维脱脂剂、谷物熏蒸消毒剂、药物萃取剂等,并用于制造氟里

昂和织物干洗剂,医药上用作杀钩虫剂。 2.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有甲烷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四氯化碳则还可以由二硫化碳氯化制取。本节主要介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 二、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1、生产原理 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 (1)液相法 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 CH3OH + HCl??→CH3Cl + H2O 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 CH3OH??→(CH3)2O + H2O 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 CH3Cl + Cl2??→CH2Cl2 + 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 CHCl3 + Cl2??→CCl4 + HCl (2)气相法 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CH3Cl + H2O + HCl 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 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 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 2.工艺流程

市场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和手段

第四编市场调查中的数据分析 第一节调查问卷的回收与编辑 数据资料的处理过程是从回收第一份问卷开 始的。按照事先调查方案的计划,尽量确保每份问 卷都是有效问卷(所谓“有效”问卷,指的是在调查 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式执行完成的问卷)。问卷回 收以后,督导员必须按照调查的要求,仔细的检查 问卷。检查问卷的目的在于将有错误填写,或者是挑出不完整或不规范的问卷,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所谓错误填写即出现了那些不合逻辑或根本不可能的结果,通过对调查员的复核,可以检查出哪些调查员没有按照调查的要求去访问,那么,该调查员完成的问卷可能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可能出现漏答了某些必须回答的问题,比如被访者的人口特征等基本情况,造成问卷回答不完整。 鉴于这些情况,不管是由于调查员造成的还是被访者的原因,通常有两种方式进行补救:对于出现漏答的问卷,通常要求调查员对受访者进行重访,以补充未答的问题;如果不便于重访或重访后的问卷还有问题,数目不是很多,可以当作缺失值计。如果数量非常大,这份问卷就只能当作废卷处理,并且按照被访对象的抽样条件,补作相关的样本。 问卷检查

问卷的检查一般是指对回收问卷的完整性和访问质量的检查,目的是要确定哪些问卷可以接受,哪些问卷要作废。检查的要点包括:(1)规定详细的检查规则,一份问卷哪些问题是必须填写完整的,哪些问题出现缺失时可以容忍等,使督导员明确检查问卷的每一项流程。 (2)对于每份调查员交回来的问卷必须彻底地检查,以确认调查员或者被访者是否按照相关的要求完成了访问,并且完整的记录在问卷恰当的位置。 (3)应该将问卷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完成的问卷,一种是作废的问卷,第三种是有问题的问卷,但是通过追访还可以利用的问卷。 (4)如果抽样中有配额的要求,那么应将完成的问卷中的配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问卷是否完成配额的要求,以便及时的补充不足的样本。 (5)通常有下面的情况的问卷是不能接受的:所回收的问卷明显不完整,缺了一页或者多页;问卷中有很多内容没有填答;问卷的模式说明调查员(被访者)没有理解或者遵循访问指南回答等;问卷的答案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如在态度的选项上全部选择第x项的情况;问卷的被访者不符合抽样要求;问卷的回收日期超过了的访问的时限等。 问卷的校订

甲烷氯化物物化性能

甲烷氯化物的物化性能 甲烷氯化物(Chloromethanes,CMS)是一氯甲烷(methyl choride)、二氯甲烷(methylene chloride)、三氯甲烷(chloroform)、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的简称。甲烷氯化物主要以甲醇、氯化氢、氯气为原料而制得,也可以用甲烷(天然气)、氯气为原料而制得。甲醇法是以甲醇、氯化氢为原料进行氢氯化反应而制得一氯甲烷、一氯甲烷和氯气进行氯化反应而得到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混合物,经过精制后分别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产品。甲烷氯化物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良的有机溶剂,在有机硅、有机氟、发泡剂、甲基纤维素及其基衍生物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甲烷氯化物应用范围的开拓和发展,它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甲烷氯化物的物化性能 1一氯甲烷 物理性能 一氯甲烷是无色、无刺激气味的易液化气体。有醚样的微甜气味。气体有着火危险。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三氯甲烷、乙醚等,并能与大多数有机物溶液互溶。高温时水解成甲醇和盐酸,与金属镁反应生成氯化钾基镁格利雅试剂。无腐蚀性。 分子式:CH3Cl 分子量: 熔点:℃沸点:℃ 相对密度:液体(水=1)

气体(空气=1)0℃: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临界体积:cm3/g 临界密度:cm3 液体比热容(20℃)Cp:J/g·k 气体比热容(25℃)Cv:J/g·k 导热系数:液体(20℃)×10-2 J/cm·s·℃ 气体(沸点)×10-4 J/cm·s·℃ 表面张力(0℃):cm 自燃温度:632℃ 空气中扩散系数(28℃,):s 空气中爆炸极限(Vt):~% 液体膨胀系数(-30~30℃):×10-3 粘度:液体(20℃):×10-4 N·S/m2 气体(20℃):×10-5 N·S/m2 熔化热:J/g 蒸发热:J/g 生成热:(理想气体25℃):-kJ/mol 生成自由能(理想气体25℃):-kJ/mol 水中溶解度(25℃):100g H2O 水在一氯甲烷中的溶解度(25℃):100g CH3Cl 化学性能 一氯甲烷是最简单的烷基氯化物,它是氯代烷烃中热稳定性最好

氯甲烷操作规程

氯甲烷 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Q/JT QT(7.5.1)-01-02-2001 A版 受控状态:分发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南通江天化学品有限公司 目录 1.产品概述 (1) 2.产品及原辅材料的物化性质 (2) 2.1 产品的物化性质 (2) 2.2原料的物化性质 (6) 2.3辅助材料的物化性质 (7) 3.产品及原材料的质量指标 (13) 3.1 产品的质量指标 (13) 3.2 原料的质量指标 (14) 4.生产工艺流程叙述 (16) 4.1 工艺说明 (16) 4.2 功能描述 (19) 5.工艺及产品控制 (36) 5.1 工艺及产品控制 (36) 5.2 日常工作 (46) 5.3 应急措施 (68) 5.4 催化剂装填 (73) 6.开停车操作 (77) 6.1 开车准备 (77) 6.2 正常开车及操作 (78) 6.3 正常停车 (88) 6.4 紧急停车 (91) 6.5 故障排除 (92) 7.安全生产技术规定 (142) 7.1安全隐患 (142) 7.2安全设备 (147) 8.主要设备仪表清单 (152) 8.1机械设备说明 (152) 8.2仪表设备说明 (180) 9. 维修保养 (212)

10.生产工艺流程图 (222) 1 产品概述 将浓盐酸(30%)通过解析塔脱析成氯化氢气体,将甲醇通过汽化器与过热器形成甲醇气体,氯化氢与甲醇安一定比例经喷射混合器进入反应釜。反应釜内装有一定液位的高温Zncl2(150℃)混合气在反应釜内生成氯甲烷与等摩尔水,富含水的氯甲烷经过水洗,碱洗及三个硫酸塔干燥后,纯度达99.99%,气态氯甲烷通过压缩压缩成液态储存于库区。 反应方程式: CH3CL(g)+HCL(g)ZnCL2 CH3CL(g)+H2O(g) (110-150℃) 氯甲烷是有机硅,农药或合成其它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市场研究常用的调查方法都有哪些

市场调研常用的调查方法都有哪些? 一般分为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 定性调查包括:小组座谈会、深度访谈、专家意见法、投影技法、观察调查。 定量调查包括:电话调查、神秘顾客、入户访问、拦截访问、邮寄调查、网上调查。 什么是小组座谈会? (1)小组座谈会 小组座谈会(简称FG,Focus Group),是市场调查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定性的调查方法,由8-12人为一组在一名专业主持人的引导下对某个主题或者概念进行深入的讨论。小组座谈会通常是在设有单透镜和监听装置的会议室完成的。 小组座谈会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被访问者对一种产品、概念、想法或者组织的看法,从而获取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 小组座谈会的关键远远不止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方式,它是借用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的概念,即在小组中来自各种生活和各种职业的人们,当被鼓励主动表现自己而不是被动回答问题时,他们会对某一主题表达出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看法,尽管被访问者自己没有感觉。在座谈会中,避免直截了当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间接提问来引发激烈的讨论,而讨论所带来的信息是通过直接面谈所不能达到的,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越辨越明”。小组座谈会通常用于解决一些了解消费者行为、需求和态度的问题,所获得的结果是定性的。同时,它也是在定量调查之前必要的步骤之一,小组座谈会的一些结果可以做为定量调查问卷设计的基础。 (2)小组座谈会使用状况 自从十年前小组座谈会被应用在市场研究领域以后,大多数的市场调查公司、广告代理商和消费品生产厂商都广泛使用这种方法。据统计,每年各种商业用户花在小组座谈会的开支超过了4亿美元,世界著名的Leo Burnett 公司每年组织350多个座谈会,博士伦公司(Bausch & Lomb)的隐形眼睛产品大多是通过小组座谈会的调查方式确定的,高露洁-棕榄公司(Colgate-Palmolive)的产品开发也得意于小组座谈会。 (3)小组座谈会的实施 小组座谈会的流程如下图表示:。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掌握工作流程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工作流程失误会导致小组座谈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甚至导致失败。 座谈会环境 由于定性调查包括深入的面谈和讨论,对被调查者来说,小组座谈会是一种了解消费者隐藏动机的方法。因此,小组座谈会通常是在专业的测试室中进行的,采用不被被调查者发现的现场观察(如使用单面镜和闭路电视设备)、录像和录音设备对全程进行记录,便于事后分析。 征选参与者 参与者是通过不同的方法被邀请的。常见的方法有商业街上的随机选取、随机电话邀请以及依据数据库进行邀请等。实际上,被邀请者通常是有条件限制的,测试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事先设计好一些条件,对被测试者进行筛选,只有满足条件的合格的被测试者才能参加

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与市场机会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及市场机会分析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常用的方法为SWOT法,它是英文Strength(优势)、Weak(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en(威胁)的意思。下面予以介绍。 (一)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 环境机会的实质是指市场上存在着“未满足的需求”。它即可能来源于宏观环境也可能来源于微观环境。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和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引起旧产品的不断被淘汰、要求开发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机会。 环境机会对不同企业是不相等的,同一个环境机会对这一些企业可能成为有利的机会,而对另一些企业可能就造成威胁。环境机会能否成为企业的机会,要看此环境机会是否与企业目标、资源及任务相一致,企业利用此环境机会能否比其竞争者带来更大的利益。 环境威胁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不利或限制企业营销活动发展的因素。这种环境威胁,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直接威胁着企业的营销活动,如政府颁布某种法律,诸如《环境保护法》,它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来说,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企业的目标、任务及资源同环境机会相矛盾,如人们对自行车的需求转为对摩托车的需求,给自行车厂的目标与资源同这一环境机会造成矛盾。自行车厂要将“环境机会”变成“企业机会”,需淘汰原来产品,更换全部设备,必须培训、学习新的生产技术,这对自行车厂无疑是一种威胁。摩托车的需求量增加,自行车的销售量必然减少,给自行车厂又增加一份威胁。 (二)内部环境分析(优势/劣势分析) 识别环境中有吸引力的机会是一回事,拥有在机会中成功所必需的竞争能力是另一回事。每个企业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这可通过“营销备忘录优势/劣势绩效分析检查表”的方式进行。管理当局或企业外的咨询机构都可利用这一格式检查企业的营销、财务、制造和组织能力。每一要素都要按照特强、稍强、中等、稍弱或特弱划分等级。 很清楚,公司不应去纠正它的所有劣势,也不是对其优势不加利用。主要的问题是公司应研究,它究竟是应只局限在已拥有优势的机会中,还是去获取和发展一些优势以找到更好的机会。 有时,企业发展慢并非因为其各部门缺乏优势,而是因为它们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例如有一家大电子公司,工程师们轻视销售员,视其为“不懂技术的工程师”;而推销人员则瞧不起服务部门的人员,视其为“不会做生意的推销员”。因此,评估内部各部门的工作关系作为一项内部审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波土顿咨询公司的负责人乔治·斯托克提出,能获胜的公司是取得公司内部优势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只抓住公司核心能力。每一公司必须管好某些基本程序,如新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对订单的销售引导、对客户订单的现金实现、顾客问题的解决时间等等。每一程序都创造价值和需要内部部门协同丁作。虽然每一部门都可以拥有一个核心能力,但如何管理这些调子中的优势能力开发仍是一个挑战。斯托克把它称为能力基础的竞争。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概况 关键词:甲烷氯化物,生产,消费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小型工业装置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起步、初级发展、高速发展3个阶段。 一、国内甲烷氯化物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20世纪50~70年代)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在四川进行以甲烷直接氯化法为主的中试和工业规模试验。1958年四川永川天然气化工研究所借鉴罗马尼亚经验,建成了42吨/年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中试,1965年由四川自贡鸿鹤镇化工厂(当时名称,下同)建成了2200吨/年二氯甲烷工业规模试验装置;1965年6月,重庆天然气化工研究所建成了我国天然气热氯化法制四氯化碳500吨/年中试装置,于1979年10月在四川自贡鸿鹤镇化工厂建成1000吨/年生产装置,并投入生产。 2、初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自贡鸿鹤化工厂在工业规模试验装

置的基础上,开发了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装置;重庆天然气化工研究所开发的四氯化碳生产技术也日趋成熟。 在自贡鸿鹤化工厂扩大其天然气热氯化法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生产装置生产能力的同时,在重庆、四川泸州等地也相继建成一批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四氯化碳生产装置,使天然气热氯化法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生产能力达到6.6万吨/年。 在这期间天津化工厂和湖南株洲化工厂用氯油法生产三氯甲烷装置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2万吨/年。 国内有机硅生产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所需原料一氯甲烷大部分为农药敌百虫生产中的副产物,仅在北京第二化工厂和江西星火化工厂建有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氯甲烷生产装置,生产能力约为5000吨/年。 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约为8.3万吨/年,产量约为5.1万吨/年。

沼气发酵工艺介绍

1.2.2 厌氧处理工艺选择 1、各类厌氧工艺性能概述 (1)完全混合厌氧工艺(CSTR) CSTR是在常规消化器内安装了搅拌装置,使发酵原料和微生物处于完全混合状态,该消化器常采用恒温连续投料或半连续投料运行,适用于高浓度及含有大量悬浮固体原料的处理。在该消化器内,新进入的原料由于搅拌作用很快与发酵期内的发酵液混合,使发酵池底浓度始终保持相对较低的状态。而其排除的料液又与发酵液的底物浓度相等,并且在出料时微生物也一起被排出,所以,出料浓度一般较高。该消化器具有完全混合的状态,其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停留时间、微生物停留时间完全相等,即HRT=SRT=MRT。为了使生长缓慢的产甲烷菌的增殖和冲出速度保持平衡,要求HRT较长,一般要10-15d或更长的时间,进料浓度8%-12%。中温发酵时负荷为3-4kgCOD(m3.d),高温发酵为5-6 kgCOD(m3.d)。 CSTR的优点:1.可以进入高悬浮固体含量的原料;2.消化器内物料的均匀分布,避免了分层状态,增加了底物和微生物接触的机会;3. 消化器内温度分布均匀;4.进入消化器的抑制物质,能够迅速分散,保持较低的浓度水平;5.避免了浮渣、结壳、堵塞、气体逸出不畅和短流现象。 缺点:1.由于消化器无法做到使SRT和MRT在大于HRT的情况下运行,所以需要消化器体积较大;2.要有足够的搅拌,所以能量消耗较高;3.生产用大型消化器难以做到完全混合;4.底物流出该系统时未完全消化,微生物随出料而流失。 (2)厌氧接触工艺反应器 厌氧接触工艺反应器是完全混合式的,是在连续搅拌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CSTR)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一种较高效率的厌氧反应器。反应器排出的混合液首先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污水由沉淀池上部排出,沉淀池下部的污泥被回流至厌氧消化池内。这样的工艺既保证污泥不会流失,又可提高厌氧消化池内的污泥浓度,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有机负荷率和处理效率,与普通厌氧消化池相比,可大大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目前,全混合式的厌氧接触反应器已被广泛应用于SS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中。其不足之处在于,厌氧污泥经沉淀池再回流,温度变化较大,影响了厌氧处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厌氧罐内的热能损失也较大。但因受水泵性能的限制,该装置进料的干物质浓度(TS%)为4-6%,故需配兑2.5-3倍于发酵原料重量的配料污水;还需多级“预处理”以去除堵察水泵和管道的秸草等较大固形物。 (3)厌氧滤器(AF) 厌氧滤器是采用填充材料作为微生物载体的一种高速厌氧反应器,厌氧菌在填充材料上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与填充材料一起形成固定的滤床。厌氧滤床可分为上流式厌氧滤床和下流式厌氧滤床二种。污水在流动过程中生长并保持与充满厌氧细菌的填料接触,因为细菌生长在填料上将不随出水流失,在短的水力停留时间下可取得较长的污泥泥龄。厌氧滤器的缺点是填料载体价格较贵,反应器建造费用较高,此外,当污水中SS含量较高时,容易发生短路和堵塞。 (4)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 待处理的废水被引入UASB反应器的底部,向上流过由絮状或颗粒状厌氧污泥的污泥床。随着污水与污泥相接触而发生厌氧反应,产生沼气引起污泥床的扰动。在污泥床产生的沼气有一部分附着在污泥颗粒上,自由气泡和附着在污泥颗粒上的气泡上升至反应器的上部。污泥颗粒上升撞击到三相分离器挡板的下部,这引起附着的气泡释放;脱气的污泥颗粒沉淀回到污泥层的表面。自由状态下的沼气和由污泥颗粒释放的气体被收集在三相分离器锥顶部的集气室内。液体中包含一些剩余的固体物和生物颗粒进入到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内,剩余固体物和生物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并通过三相分离器的锥板间隙回到污泥层。UASB反应器的特点在于可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很长的污泥泥龄(30天以上),较高的进水容积负荷率,

一氯甲烷生产工艺设计.doc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氯甲烷生产工艺设计 系部: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化工1032 学号:G201040232 姓名:

前言 甲烷氯化物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是一类常用的化学制剂,在化工、建材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氯甲烷还常常作为中间体或者是反应组分应用于多个技术领域,它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型正在日益的扩大。作为合成甲基氯硅烷的基础原料,氯甲烷成本占甲基氯硅烷成本的40%,氯甲烷生产的经济模化一直是制约我国有机硅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国内外的生产现状表明我们存在的距离。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有机硅的生产与发展已经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提高氯甲烷的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利用有机硅单体副产盐酸合成氯甲烷进一步提高其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的研究,其意义十分重大。一氯甲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本设计经过对比国内外各使用的生产方法、经济技术上的分析及根据国内综合情况,最终选择了甲醇氢氯化法的生产方法。

目录第一章一氯甲烷相关介绍 第一节一氯甲烷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一氯甲烷的应用 第三节国内外甲烷氯化物的发展概况 1.3.1国内 1.3. 2国外 第二章生产工艺设计 第一节生产方法的选择 2.1.1气—液相非催化法 2.1.2 气—液相催化法 2.1.3气—固相催化法 第二节甲醇氢氯化法生产原理 第三节物料衡算 第四节热量衡算 2.4.1.进料口 2.4.2塔顶 2.4.3塔釜

第一章一氯甲烷相关介绍 第一节一氯甲烷的基本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具有醚样的微甜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甲基化剂,还用于有机合成。 熔点: -97.7 3 沸点: -24.2 相对密度(水=1): 0.92 相对密度(空气=1): 1.78 密度 0.9159g/cm3 18C时溶解度280ml/水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22℃ 溶解性:易溶于水、氯仿、丙酮 , 能溶于乙醇等。 临界温度(℃): 143.8 临界压力(MPa): 6.68 燃烧热(kj/mol): 685.5 燃烧爆炸危险性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潮气可分解。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 <-50 自燃温度(℃): 632 爆炸下限(V%): 7.0 爆炸上限(V%): 19.0

产品经理做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做市场调研?调研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在做市场调研前,必须有一个自己的调研思路:调研目的、调研对象、需要收集的

数据、需要达到的效果等。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获得更加有效的数据。 1、通过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确定目标用户、确定产品核心,为了更好的制订MRD; 2、为领导在会议上PK提供论据; 3、提高产品的销售决策质量、解决存在于产品销售中的问题或寻找机会进而系统、客观地识别、收集、分析和传播营销信息,及时掌握一手资源; 4、验证我们定的目标客户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目标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5、了解我们能不能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并且乐于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 6、找准产品机会缺口,然后衡量各种因素,制定产品战略线路; 7、调研到最后,目标越明确,需求确明确,也就会觉得,产品越难做,难以打开市场等; 8、对于全新的产品,调研前PM必须先自己有一个思路,然后通过调研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 二、市场调研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怎样确定调研的维度? 1、问卷调查、用户AB测试、焦点访谈、田野调研、用户访谈、用户日志、入户观察、网上有奖 调查; 2、做人物角色分析:设置用户场景、用户角色进行模拟分析; 3、情况推测分析; 4、调研的维度主要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视觉层来展开(不同的产品从不同的层次来确定调研的维度) 三、如何整理市场调研的数据? PS:对收集到的调研数据,我们需要整理出那些有效的数据,对于无效数据果断丢弃。对有效数据进行细致的处理、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收集了不少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用户最直接的对产品的某种需求的体现。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视这些数据为宝贝,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让他们变为珍宝。那我们该如何整理呢?

陈正伟-《市场分析方法》模拟题

q 1 d ij (q ) = (∑ x ik - x jk ) (x ik - x jk )2 d ij (q ) = (∑ 1 《市场分析方法》知识点-czw 1 《市场分析方法》模拟题及解答 陈正伟 2013-5-10 一、单选:20 分-20 题; 1、下列属于二手资料的是( )。 A 、问卷调查表 B 、报账凭证 C 、汽车流量调查记录 D 、统计年鉴 2、市场研究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描述性研究 B 、假设检验 C 、相关分析 D 满意度分析 3、调查者在现场对被调查者的情况直接观察、记录,以取得相关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称为( )。A 、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检验法 4、通过小规模的实验来了解企业产品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情况,以测定各种经营手段取得效果的市场 研究方法称为(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检验法 5、要确保实验结论的有效性,关键是控制( )。 A 、外来变量 B 、内生变量 C 、调查误差 D 、随机变量 6、实验的内部有效性表示用实验测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效应的( )。 A 、准确性 B 可能性 C 、时效性 D 、有效性 7、实验的外部有效性表示将实验的结果推广到实验环境以外或更大总体的( )。 A 、准确性 B 可能性 C 、时效性 D 、有效性 8、按照消费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地理变量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市场细分称为( )。 A 地理细分 B 、人口细分 C 、心里细分 D 、行为细分 9、就是按照人口变量对消费者进行划分称为( )。 A 地理细分 B 、人口细分 C 、心里细分 D 、行为细分 10、依据消费者所属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及个性特点等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进行细分称为( ) A 地理细分 B 、人口细分 C 、心里细分 D 、行为细分 11、按照消费者的消费购买情况、使用情况等等行为进行的市场划分称为( )。 A 地理细分 B 、人口细分 C 、心里细分 D 、行为细分 12、在指数平滑法中,对于预测对象的全部历史数据的加权平均时应当( )。 A 、对近期历史数据给予较大权数 B 、对近期历史数据给予较小权数 C 、对较远历史数据给予较大权数 D 、权数可以任意选择 13、市场监测预警分析中,先于经济波动到达自身的峰值或谷底值,在整体市场波动之前率先发生 变动的指标称为( )。 A 、先行指标 B 、总量指标 C 、同步指标 D 、滞后指标 14、市场监测预警分析中,伴随着经济的涨落而同时发生变化的指标则称之为( )。 A 、先行指标 B 、总量指标 C 、同步指标 D 、滞后指标 15、市场监测预警分析中,在各个循环周期中总是或绝大部分是滞后于经济波动达到自身的峰值或 谷底值的指标称为( )。 A 、先行指标 B 、总量指标 C 、同步指标 D 、滞后指标 16、将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就构成( )。 A 、时间序列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 、混合数据 D 、抽样调查数据 17、统计距离公式为( )。 A 、 p k =1 q B 、 k = 1 S k =1 p )2 =

甲烷氯化物市场价格及市场价格分析预测

甲烷氯化物市场价格及市场价格分析预测 6.1 甲烷氯化物市场价格分析 我国甲烷氯化物的价格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差距,每年的3—9月是销售旺季,一般来说各地区之间价格差距不大。 2004年我国二氯甲烷出厂价格在7000元/吨左右,三氯甲烷出厂价格在7600元/吨左右;2005年我国二氯甲烷出厂价格张长涨7200元/吨左右,三氯甲烷价格达到8800元/吨左右;…… 2004年-2010年国内甲烷氯化物的价格走势如下所示。 表6.1 2004年-2010年我国甲烷氯化物市场价格表 图6.1 2003-2010年我国甲烷氯化物市场价格走势图 0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由上图可看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近期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三氯甲烷的报价一般比二氯甲烷高400-1000元/吨。

6.2 二氯甲烷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 以下为山东东岳、浙江巨化两家2009年以来二氯甲烷(净水)出厂价月度报价表(主要针对华东市场)。 表6.2 2009-2011年5月我国二氯甲烷出厂价格表 由下图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我国二氯甲烷的价格明显上涨,上涨主要来源于甲醇等原料价格上涨,以及…… 图6.2 2009-2011年5月我国二氯甲烷出厂价格走势图 6.3 三氯甲烷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 以下为江苏梅兰、山东金岭两家2009年以来三氯甲烷(净水)出厂价月度报价表(主要针对华东市场)。三氯甲烷主要是厂家自用,少量外销,有时报价不全。 表6.3 2009-2011年5月我国三氯甲烷出厂价格表 三氯甲烷的价格变化趋势和二氯甲烷基本一致,2009年以来呈现明显上涨趋势。但三氯甲烷的月度报价较二氯甲烷平稳许多,…… 图6.3 2009-2011年5月我国三氯甲烷出厂价格走势图 从近年来国内甲烷氯化物市场价格趋势来看,甲烷氯化物行业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缩小,…… 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49882705.html,)发布《甲烷氯化物行业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