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

合集下载

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学校人才培养精英辈出。建校以来已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14万多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博士3000多人,硕士15000多人。培养了中国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有34名博士和教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校友中有3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位将军和6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一大批校友成为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之材。
同上
复试科目:925 工程应用中的算法设计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飞机总体设计原 数学(二)(只限材料学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选用)
821 自动控制原理(或)
827 信号与系统(或)
834 飞机总体设计原理(或)
841 材料力学(或)
844自动化检测技术 (或)
849 腐蚀防护(或)
865 空气动力学(或)
869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或)
873 结构有限元分析基础
叶正寅 教 授
宋文萍 教 授
杨 永 教 授
刘 锋 教 授
高 超 教 授
李 杰 教 授
张正科 教 授
蔡晋生 教 授
钟诚文 教 授
李 栋 教 授
詹 浩 教 授
焦予秦 副教授
高永卫 副教授
李一滨 副教授
桑为民 副教授
学校国际合作快速发展。已与美、俄、德、法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是“中法博士生学院项目”建设院校;有两个“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建立了25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内的12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刘 斌 副教授
袁昌盛 副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学 校 已 经 成 为我 国高层 次人 才培养 、 科学研 究 和科 技创新 的重 要 基 地 。 建校 以来 已 为
国 防科 技 事 业 和 国 民 经 济建 设 输 送 了 14 万 多名 高级 科 技人 才 , 其 中博 士 3 0 0 0 多 人 , 硕 士
15 0 0 0 多人 。 培养 了 中国6 个学科 的第一 位博士 , 有3 4 名博士 和教 师获得德 国洪堡 基金 。 校

奖 1 项 , 国家 自然科 学 二 等 奖 1 项 , 国家科 学 技 术进 步奖 8 项 , “ 何 梁 何利 ” 科学 技 术 奖2 项 ,
国防科技奖 16 4 项 。 学校 参与 了 “ 神舟系列 ” 飞 船研 制任务 , 是 “ 为 中国首 次载人航 天 飞 行
做 出贡献单位 ” 的两 所 高校 之 一 。
友 中有 3 0 多 位 中 国科 学 院 、 中 国工 程 院院士 , 3 0 多位 将 军 和 6 名 中 国 十大 杰 出青 年 。 一 大 批
校友 成 为 国防科研 、 生 产单位 的领 军人 物和栋 梁之 才 。
科学 院 、 中国工 程 院院士 15 人 , “ 长江 学 者 ” 特聘教 授 13 人 , 国家级 突 出贡献专家7 人 。
学校科学研究硕果 累 累。
十 “
五”
以 来 承 担 各 类 科 研 项 目5 7 8 0 多 项 , 科 研 经 费位 居 全
国高校前列 。
十 “
五”
以来 , 共获 国家和省部级 以上科技奖2 6 8 项 , 其 中同家技术发 明一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简介
西北工 业 大学是我 国唯一 一 所 以 同时发展 航空 、 航天 、 航海工 程 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 ,

西北工业大学校训

西北工业大学校训

西工大校训是:”公诚勇毅“。

1957年,成立于1938年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和成立于1952年的华东航空学院在西安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军事名校“哈军工”的空军工程系迁并入校,西工大成为我国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科技与教育的国防特色高等学府。

作为国立西北工学院的院训,“公诚勇毅”确立于1939年,成为师生在抗日烽火中严谨求知、教育报国的精神支柱。

原华东航空学院师生,放弃了南京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整体西迁西安,“热爱祖国、顾全大局、艰苦创业、献身航空”的西迁精神为“公诚勇毅”校训增加了时代内涵。

“哈军工”空军工程系,则将“一中二主三严”(“以教学为主”“以学员为主、以教师为主”“严谨严密严格”)的办学理念带到这。

由此,三所院校的优良传统碰撞交融,共同孕育的新时期西工大“公诚勇毅”校训和“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成为西工大人共同的价值理念。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简介(2优秀2篇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简介(2优秀2篇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简介(2优秀2篇我国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后,我校是首批招收研究生和有权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高校之一,1986年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正式建院,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2003年我校被确定为由高校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的34个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试点单位之一、2023年我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5所拥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招生单位之一自1978年以来,截至2023年9月底,我校已招收研究生6582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1119名,硕士研究生54701名(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10183名),留学生388名。

已授予学位42702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5661人,硕士学位37041人(含留学研究生176人)。

目前,在校研究生共计1780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214名,博士研究生3856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30名。

我校多类型、多模式培养研究生,实行了“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等培养模式培养博士生,并开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截止2023年12月,我校共有博士授权点23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硕士授权点44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2个。

学位授权点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个门类的41个一级学科。

同时有工商管理(MBA、E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MEM)、翻译(MTI)和工程(24个领域)等5个类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博士授予领域。

我校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的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640名,硕士生指导教师1344名。

我校研究生导师学术造诣深厚,培养经验丰富,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型号预研等科研项目和研制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建于1938年10月,是由国立西北工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所组成。长期以来,西北工业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他们多次视察西工大或为学校题词。1997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办好西北工业大学,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学校实力雄厚。多年来,学校科技工作形成了“鲜明的航空、航天、航海特色;突出的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能力;明确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相融合的发展道路;成功的国家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163项,是为数不多的牵头承担多项国防重大工程项目的高校,一批型号项目定型并装备部队。年度科研经费到款稳居全国高校前10名,累计科研经费到款约31.13亿元。科研经费连年递增,2004年科研经费8.2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六位;2005年科研经费突破了9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33项,其中国家级奖8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张立同院士主持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我国该奖项长达6年之久的空白,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简称“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统筹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坐落在中外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多人。有两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320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430多人。

西北工业大学附近的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附近的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附近的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由西北工学院和原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成立;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西北工业大学附近的大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西北工业大学附近的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医学院(高新校区)、西安创业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西安市职工大学、陕建职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拓展:西北工业大学简介1、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2、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工大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

3、学校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扎根西部、献身国防,历史上书写了新中国多个“第一”,今天在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

西北工业大学的专业介绍微电子学基于西北工业大学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先进的教学环境与条件,经国防科工委审批,同意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新增设“微电子学”本科专业,学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具有运算、编程、实验测试、表达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工程设计能力,培养能结合IT行业需求、从事本专业技术开发和项目研究,掌握微电子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7.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渊源可以上溯至上世纪50年代。

1959 年西北工业大学成立九系,设立了飞行器仪表传感器、航空陀螺仪设计、光学仪器与制导、航空微电机设计、自动驾驶仪等专业。

1953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设立飞机自动驾驶仪、飞机电器设备、航空火控及瞄准具等专业,1970年迁并于西北工业大学九系。

2003 年建立自动化学院(九院). 2001年控制理论及应用学科获国家重点学科,得到“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投资建设,成为学校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平台。

控制科学与工程2002年和2007年两次国家一级学科评估排名分别列第5位和第7位。

8.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八院)成立于2003 年5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电子工程系(六系),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航空武器控制、航空武器设计专业并入该系。

学院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通信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5个本科专业。

9.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是从事航空发动机与新型能源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三航”特色学院。

其前身是西北工业大学原航空发动机系。

创建于1952年,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校航空工程系组建而成的华东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1956年8月改名为西安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1957年10月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后组成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 1970年2月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部分专业并入。

10.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由原工程力学系(十六系)和原土木建筑工程系(十五系)于2003年合并成立,2008年整体搬迁到长安校区。

学院下设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同时拥有振动工程研究所、先进材料测试中心、飞行器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土木与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筑材料研究所、可持续性材料研究所、国际合作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所等,覆盖力学、航空航天、土木、交通、建筑等学科。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文化传统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该院徽由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2003级建筑学本科生学生杨勇涛设计。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院徽采用蓝底白图,跟我校校徽用色相同,指向学院与学校的隶属关系。设计试图反映 学院的学科构成特点。力学为抽象的概念,无法以直接的形象来描述,本案通过线条的纵横对比来呈现张力。底 部实心的色块寓意大地,大厦(土木建筑)拔地而起。大厦两侧六片横向色块寓意学院腾飞的翅膀,同时在数字 上暗合学院在学校的排序(六院)。院徽周边则是中英文的学校名称,构图与院徽相统一。
岳珠峰,196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院长,“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协 调人。兼任国际SCI杂志《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主编, 《应用数学与 力学》编委,中科院力学所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兼职委员。在1999年1月—2001年10月作为洪堡学者和副研究 员在德国Ruhr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高温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及焊接件的力学性能; 结构设计及结构强度、寿命和可靠性。开设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6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预研项目 4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60余篇,被SCI、ISTP和EI引用超过100篇次。获省部级一等奖、三等奖各一 次。
科学研究
学院面向国防军工、大型装备和重大工程等国家需求,发挥优势,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目前研究领域包 括:先进材料力学行为及结构分析技术;航空航天动力学;振动理论及应用;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与应用;先进 力学试验技术。
近五年,学院主持项目405项,总经费2.4亿,到款经费1.6亿;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共47项,经费 总额2838万元,力学学科基金申请数和资助数连续两年在力学科学处排名第一;学院师生共发表论文596篇,其 中SCI收录233篇,Ⅰ区和Ⅱ区论文共90余篇;五年来,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防973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973课题10项,民机科 研专项2项,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3项,技术基础10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1项,国家重大专项6项;学 院教师获得国防科技二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 步三等奖1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页,共 8 页
2006-2007学年度高等学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滕云 高晓洁 石小光 吕水根 汪洋 代洪华 张胜利 王宁博 靳力 李玉军 徐敬召 郭星 郑华 徐婧 宁立群 齐俊德 沈健 唐晓潇 金鼎 潘发展 丁兰 刘平 刘书奎 陈泽赳 朱卫平 景文亭 傅镇 夏菊梅 陈玲玲 骆剑霞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工业工程 工业设计(理工) 工业设计(艺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飞行器制造 飞行器制造 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艺术类) 飞行器制造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工业设计(理工) 工业工程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建筑学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041270 041297 041358 051229 050910 051132 051185 051025 050926 050961 051207 060993 061087 061090 061172 061195 061297 061320 041404 041414 041528 041508 051330 051320 051373 061424 061382 061378 051654 051596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19121 19122 19123 19124 19125 19126 19127 19128 19129 19130 19131 19132 19133 19134 19135 19136 19137 19138 19139 19140 19141 19142 19143 19144 19145 19146 19147 19148 19149 19150
第 3 页,共 8 页
2006-2007学年度高等学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曹志远 王可 赵文文 陈得胜 张婷婷 周红 孟庆昆 常峰 梁振欣 李晓丰 张婉萍 张书刚 孙韦 朱霄波 刘文超 李娜 王蒙 王钦媛 程瑶 杨京 胡永昌 李宁飞 张菁 王永锋 张瑜 孙晋 李欢欢 张莹莹 陈洪波 李余占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051452 051581 051476 061475 061497 061569 061636 061647 041613 041683 041701 041771 060695 061693 061731 061743 061770 061865 061890 061964 061929 051715 051730 051806 051877 051892 051875 051935 051999 051977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壮族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19151 19152 19153 19154 19155 19156 19157 19158 19159 19160 19161 19162 19163 19164 19165 19166 19167 19168 19169 19170 19171 19172 19173 19174 19175 19176 19177 19178 19179 19180
第 1 页,共 8 页
2006-2007学年度高等学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王小敏 宁夏 朱信尧 马沙沙 钱钧 王亚东 鲍宏杰 赵江 李通旭 胡斌 滕林阳 于春磊 费跃 吕学春 朱雪峰 姜凝 王雪梅 高鹏飞 葛长健 刘田元 秦磊 高倩倩 许月杰 王彦伟 徐嘉隆 李宝鑫 付乾炎 关文卿 尤向荣 石峰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40780 040778 040658 040738 050498 050502 050513 050533 050550 060632 060678 060727 040862 040902 040964 060834 060837 060866 060983 060985 050749 050705 050777 050802 050834 041089 041110 041141 041187 041205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满 汉 汉 汉 汉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2005年8月 2005年8月 2005年8月 2005年8月 2005年8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2004年9月 19091 19092 19093 19094 19095 19096 19097 19098 19099 19100 19101 19102 19103 19104 19105 19106 19107 19108 19109 19110 19111 19112 19113 19114 19115 19116 19117 19118 19119 191202006-2007学年来自高等学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