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六)2分子热运动专题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分子热运动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分子热运动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分子热运动专题1.(2019巴中,21)涮火锅是巴中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走近美食街远远地就能闻到火锅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涮火锅时是通过方式改变食物内能的。

2.(2019绵阳,6)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3.(2019江西,6)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__________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和体积。

4.(2019毕节,9)小齐站在距平面镜1.6m处整理衣着,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是m;当他沿着与镜面垂直方向水平移动1m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快到午饭时间,小齐坐在教室里闻到了食堂炒菜的气味,这说明菜分子和油分子作。

5.(2019宿迁,12)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在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

6.(2019湘潭,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柳絮飞舞B.玉兰飘香C.落叶纷飞D.瑞雪飄飘7.(2019宜宾,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8..(2019怀化,8)下列有关分了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予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2019黔东南,10)小王路过加油站时闻到了汽油的气味,这是汽油分子作,汽油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40℃,水吸收了J的热量[c水=4.2×103J/(kg•℃)]。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专题1.(2019株洲,6)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2.(2019自贡,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3.(2019年郴州,8)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C.海波的熔点是50℃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4.(2019苏州,10)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C.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 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5.(2019鄂州,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6.(2019临沂,17)右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该物质()A. 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minB. 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 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 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7.(2019淄博,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传递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传递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传递专题1.(2019苏州,14)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______V;蒸汽熨斗接入电路熨烫衣物时,水蒸气液化会______热量;衣物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实现的。

2..(2019云南,13)云南是爨氏文化的发源地,现存于云南某校的爨宝子碑被誉为“南碑瑰宝”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被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临摹时闻到淡淡的“墨香”是现象: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捂手,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3.(2019威海,14)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J的热量,这是通过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

[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4.(2019攀枝花,19)我国在南海海底开采出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1m3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

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利用(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天然气热值为1.9×107J/m3,完全燃烧50m3的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J。

5.(2019济宁,)将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通过方式增加内能使气压增大,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

对于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6.(2019通辽,8)厨房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饭锅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菜刀的刀刃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力C.炒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D.吸油烟机是利用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的原理来工作的7.(2019辽阳,7)酿酒是人类神奇的发明,如图是将谷物倒入锅中熬制酒料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火种引燃木柴的过程与钻木取火的原理相同B.灶台下木柴燃烧的过程,将内能转化成了化学能C.锅能向酒料传递热量,是由为锅的温度高于酒料的温度D.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这是为了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8.(2019枣庄,6)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给试管加热,水温升高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9..(2019怀化,24)冬天同学们常常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改变人体的内能;小朋友从滑梯上端滑下来感到臀部发热,是通过改变人体的内能。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选择、填空题 参照物、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分子热运动等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选择、填空题  参照物、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分子热运动等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选择、填空题参照物、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分子热运动等(共38题,有答案)一、选择题1.(2019•葫芦岛)在2019年世乒赛中,马龙获得男单冠军,实现了三连冠。

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飞行的乒乓球为参照物,球台是静止的B.被球拍击打出去的乒乓球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马龙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发球时,竖直上抛的乒乓球到最高点时,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乒乓球会静止在空中2.(2019•青海)自行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下列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正在骑行的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B.骑行越快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骑车下坡时动能越来越小3.(2019•南通)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4.(2019•镇江)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山C.河岸D.山上的树木5.(2019•怀化)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

表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

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6.(2019•玉林)《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舟B.岸边C.岸边的树D.剑7.(2019•铜仁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轻舟B.万重山C.坐在轻舟上的人D.以上说法都不对8.(2019•宜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分子热运动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分子热运动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分子热运动专题1.(2019巴中,21)涮火锅是巴中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走近美食街远远地就能闻到火锅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涮火锅时是通过方式改变食物内能的。

随着分子2.(2019绵阳,6)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3.(2019江西,6)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__________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和体积。

4.(2019毕节,9)小齐站在距平面镜1.6m处整理衣着,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是m;当他沿着与镜面垂直方向水平移动1m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快到午饭时间,小齐坐在教室里闻到了食堂炒菜的气味,这说明菜分子和油分子作。

5.(2019宿迁,12)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在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

6.(2019湘潭,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柳絮飞舞B.玉兰飘香C.落叶纷飞D.瑞雪飄飘7.(2019宜宾,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8..(2019怀化,8)下列有关分了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予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2019黔东南,10)小王路过加油站时闻到了汽油的气味,这是汽油分子作,汽油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4.2×103J/(kg•℃)]。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填空题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填空题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1.(2019荆州,26)小明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气压计,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当他将自制气压计由楼下拿到楼上时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他将这个瓶子装满水,戴着隔热手套捏瓶子,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也能上升,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他还发现将装满水的瓶子放入热水中,细玻璃管中液面仍能上升,这又成了一支自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瓶内水的密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3.(2019东营,12)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

“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4.(2019广州,23)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5.(2019昆明,14)将0℃的水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_______。

若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冰全部熔化成了水,但水的温度维持在0℃,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不计热量损失)6.(2019江西,7)谚语、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①如坐针毡;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④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主要体现压强知识的是______,主要体现摩擦知识的是______。

(请填入相应的序号)8.(2019玉林,)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能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019中考物理真题】中考物理内能填空题真题分类汇编2 热量的计算(共19题 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中考物理内能填空题真题分类汇编2  热量的计算(共19题 有答案)

中考物理内能填空题真题分类汇编2 热量的计算(共19题有答案)1.(2019•常德)有一个饮料包装盒,上面标明容量500mL,若饮料密度ρ=0.9×103kg/m3,则它装满该饮料的质量为g;若饮料的比热容为4.0×103J/(kg•℃),则该饮料的温度升高5℃需要吸收J的热量2.(2019•百色)部分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护秧苗在夜间不被冻坏,人们常在傍晚往农田中灌水,白天再将水放出,这是利用水的较大的特性。

如果让2000kg的水温度下降1℃,放出的热量为J.[c水=4.2×l03J/(kg•°C)] 3.(2019•锦州)“卡路里”简称“卡”,是热量的另一个单位,现在仍被广泛使用在营养计量中。

“卡”是这样规定的:1卡等于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那么1卡等于焦耳。

[已知c水=4.2×103J/(kg•℃)]4.(2019•沈阳)核能属于(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1g铀235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100kg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若这些热量被0℃的水完全吸收,则在1标准大气压下,最多可以将kg的水从0℃刚好加热至沸腾。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为3×107J/kg】5.(2019•玉林)太阳能热水器吸收1.4×107J的能量能把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热水器的热效率为。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6.(2019•黔南州)小王路过加油站时闻到了汽油的气味,这是汽油分子作,汽油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40℃,水吸收了J的热量[c水=4.2×103J/(kg•℃)]。

7.(2019•攀枝花)我国在南海海底开采出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1m3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运动快慢专题(word版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运动快慢专题(word版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运动快慢专题一、选择题1.(2019随州,9)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即使太阳突然消失,人类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因为尽管阳光信使一路狂奔,当他来到我们面前时已经过去8.333333分钟!据此估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A.1.5亿千米B.150亿千米C.15×108m D.1.5×1011km2.(2019杭州,5)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B.甲脑30千米,乙船30千米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D.无法确定3.(2019盐城,12)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1,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t2(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A. 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B. 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 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D. 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下距离约为vt3+ct14.(2019株洲,2)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A.一B.二C.三D.四5.(2019益阳,9) 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做匀速运动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6.(2019湖州,4)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热运动专题1.(2019安徽,13)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 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 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 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3.(2019岳阳,16)玩具“光压”风车如图,它主要由抽掉适量空气的密闭玻璃罩、四个轻质叶片、转轴和底座组成。

放在阳光下照射,风车能自动旋转起来。

(1)风车每个叶片一面为黑色,另一面为白色,受到阳光照射的黑色叶面比白色叶面温度要______(填“低”或“高”),温度高的叶面附近空气分子运动速度大,对叶面的撞击作用力大,叶片绕中间轴转动。

(2)若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在阳光下风车叶片______(填“会”或“不会”)旋转。

4.(2019攀枝花,1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打开酒精灯的盖子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做运动。

加热一段时间,塞子被冲出,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同。

5.(2019山西,16)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

6.(2019湘西州,1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A.走到花园闻到花香B.大雪纷飞C.烧废纸时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D.尘土飞扬7.(2019铜仁,7)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水中放糖后变甜B. 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 鸭蛋腌制后变咸D. 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8.(2019徐州,4)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9.(2019临沂,22)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几年我市也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极大改善了山区环境。

在丰富多彩的赏花节中,游客徜徉在花海中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分子______的结果;汗流满面的游客不时摇动手中的扇子,加快汗液______(填物态变化),实现降温解热。

10.(2019烟台,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11.(2019烟台,19)小明同学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插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如图甲),过一会儿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再把这两根手指拿出同时插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如图乙)、这时两手指的感觉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拿出手指,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如图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前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后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9聊城,)六月的荷香亭畔,荷花盛开,人们能闻到阵阵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 ,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盛开的荷花,是由于荷花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了 反射。

13.(2019武威,9)“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_________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

14.(2019贵港,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B. 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C. 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D. 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15.(2019鄂州,3)“梁湖碧玉茶”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色农业品牌,曾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

下列对于沏茶和品茶过程中情境的解释,正确的是A. 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这是汽化现象B. 沏茶时,玻璃杯的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C. 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升华现象D. 品茶时茶香四溢,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6.(2019新疆,5)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A. 没有引力B. 没有斥力C. 存在引力D. 存在斥力17.(2019盐城,9)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A. 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 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 水分子和噩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题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18.(2019苏州,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19. (2019泰州,5)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 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20.(2019桂林,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中分子的运动状态跟温度无关B.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温度越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没有间隙21.(2019娄底,5)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22.(2019益阳,6) 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C.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23.(2019龙东,13)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晶体熔化过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功率就越大D.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提升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24.(2019黔西南,10)小王路过加油站时闻到了汽油的气味,这是汽油分子作 ,汽油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40℃,水吸收了 J的热量[c水=4.2×103J/(kg•℃)]。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分子热运动专题答案1.(2019安徽,13)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 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 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 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答案】B【答案】形状、引力3.(2019岳阳,16)玩具“光压”风车如图,它主要由抽掉适量空气的密闭玻璃罩、四个轻质叶片、转轴和底座组成。

放在阳光下照射,风车能自动旋转起来。

(1)风车每个叶片一面为黑色,另一面为白色,受到阳光照射的黑色叶面比白色叶面温度要______(填“低”或“高”),温度高的叶面附近空气分子运动速度大,对叶面的撞击作用力大,叶片绕中间轴转动。

(2)若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在阳光下风车叶片______(填“会”或“不会”)旋转。

【答案】高;不会。

4.(2019攀枝花,1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打开酒精灯的盖子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做运动。

加热一段时间,塞子被冲出,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同。

【答案】无规则;做功5.(2019山西,16)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

【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2019湘西州,1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A.走到花园闻到花香B.大雪纷飞C.烧废纸时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D.尘土飞扬【答案】A。

7.(2019铜仁,7)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水中放糖后变甜B. 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 鸭蛋腌制后变咸D. 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答案】B8.(2019徐州,4)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9.(2019临沂,22)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几年我市也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极大改善了山区环境。

在丰富多彩的赏花节中,游客徜徉在花海中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分子______的结果;汗流满面的游客不时摇动手中的扇子,加快汗液______(填物态变化),实现降温解热。

【答案】无规则运动蒸发10.(2019烟台,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C11.(2019烟台,19)小明同学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插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如图甲),过一会儿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再把这两根手指拿出同时插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如图乙)、这时两手指的感觉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拿出手指,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如图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