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
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室内

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室内介绍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位于校园的中央位置。
该教学楼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时中国建筑界的一大突破,也是北理工校园的一张名片。
该教学楼室内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教学需要和学生的舒适度,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
教室分布一楼一楼是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室内的主入口。
这里设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供学生和教职工休闲和交流。
一楼还设有一些辅助教室和办公室,在这里学生可以咨询辅导员或办理相关事务。
二楼二楼是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的教室区域。
这里设有多个教室,具有不同的容量和设备。
教室内配备有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和投影仪,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展示。
教室的布局采用了圆形设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坐得舒适,不受其他人的干扰。
三楼三楼是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的自习区。
这里设有安静的自习室,为学生提供一个专注学习的环境。
自习室内的座位宽敞并且舒适,每个座位上都有插座和独立的学习灯,供学生使用。
自习区还设有一些小型的讨论室,供小组学习和项目讨论使用。
四楼四楼是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的实验室区域。
这里设有多个实验室,用于各种实验和科研活动。
实验室内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实验室的设计考虑了安全和环保因素,保证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和健康。
设施和服务图书馆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的一楼设有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
图书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图书和期刊,覆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和阅读图书,也可以在此处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
餐厅教学楼的一楼设有一个餐厅,供学生和教职工就餐。
餐厅提供各种各样的美食选择,包括中餐和西餐。
学生可以在餐厅内用餐,也可以选择外带。
书店教学楼的一楼还设有一家书店,供学生购买教材和参考书。
书店内有各种学科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理念北理工文萃圆形教学楼的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
教室的布局和设备都是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筑学作业大一建筑单体分析案例

卧室,私密性
平台
平台
平台
作品分析一
• 立面和材料
白色的钢结构 玻璃 木材 涂料
作品分析一
• 各功能空间展示
厨房空间
卧室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卧室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东立面
作品分析一
• 剖面图纸
作品分析二
• 英良石材档案馆及餐厅
建筑设计: Atelier Alter 主要设计师:卜骁骏 张继元 设计团队:覃凯 李振伟 杜德 虎 刘同伟 业主:北京天成英良石材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 北湖渠酒厂国际艺术园F11001 成本:280万人民币 面积:472平方米 时间:2016年
作品分析二
一个倾斜75°的入口墙面由石材工 业的开山面废料叠拼而成,它给建筑的 整体特质定下了基调:在这里,石块上 工人的钢钎的痕迹与粗野的石头自然面 交织在一起,灯光照射下每一块不起眼 的石头都在闪烁着自己的身世。
▲几千个10cm见方的石块形成的透光墙体
▲入口空间
这些界面的物质化过程是对石 材本身的重新诠释的过程,这些构 成界面的石材完全来自回收石材厂 的废弃石料:一道由几千个10cm见 方的石块形成的透光墙体隔开了这 个建筑与街道,在这个界面上,有 三个漏斗状的开口分别是入口、天 窗和餐厅窗,这个透光墙体同时还 围合了一个庭院。
作品分析一
• 平面和私密性
该住宅既是连贯的一间房,同时也是一系列房间的组合。宽松的功能区设置与独立的楼板为不同规模 的活动提供了适当的环境。阳台和活动空间置于南侧,休息工作空间置于北侧,体现了公共性和私密 性。当两人想要亲近时,住宅提供有私密空间;一群客人又能分布到整个住宅不同的空间里。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特点研究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特点研究图书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很重要的公共服务场所。
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支持他们的学习和研究。
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还要在保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体现出一定的艺术和美学价值。
一、固定的设计要素图书馆建筑设计涉及到多个要素,如建筑结构、空间布局、材料选用等。
其中建筑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保证整个建筑的可持续性。
例如,建筑的屋顶和立面需要有足够的支撑结构,以承受雨水和风力的影响。
此外,图书馆的内部空间也有一定的设计要求,例如,在空间布局中应充分考虑可通行性和适宜性等因素。
二、模块化设计为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图书馆内部的功能空间也需要进行分区设计。
在这一过程中,模块化设计可以使整个空间像拼图一样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比如,可以将静默区和活动区分为不同的模块,根据读者对各个区域的需求进行调整。
三、合理选用材料在材料的选择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如美观、耐用性、环保等。
例如,结构部分建议使用混凝土、钢材等实用耐用的建筑材料。
而在其他区域,如休息区、阅览区等,可以适当使用木材、陶瓷等自然材料,以营造出一种温馨自然的氛围。
四、硬装和软装相结合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硬装和软装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硬装包括墙地面、窗户玻璃等,需要考虑外观美观、材质环保的因素。
而软装则包括家具、照明、电器等,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需求。
两者结合,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完美的图书馆空间。
五、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现代科技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比如,智能化管理系统、自助借阅机等,这些科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读者的体验和管理效率。
而在文化方面,图书馆同样可以承载很多文化元素,例如,在图书馆内设置文化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以满足读者除读书之外的其他文化需求。
总体来说,图书馆建筑设计应以读者为中心,以提高读者体验和服务质量为目标,结合科技与文化元素,打造出一个适宜学习和研究的优美空间。
图书馆楼建筑调色方案

图书馆楼建筑调色方案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建筑之一,不仅是师生们读书学习的场所,更是校园文化的象征。
因此,图书馆建筑的调色方案对于整个校园的美观度和文化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首先,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应考虑校园环境的特点和主题。
校园一般都以蓝色、绿色为主题色,这是因为蓝色代表着知识、思维和冷静,而绿色则意味着生机、健康和成长。
因此,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可以选取这两种颜色为主色调,以突出学术和文化的特点。
其次,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应注意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
为了使整个校园的建筑风格统一、和谐,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应与周围的建筑相呼应。
如果周围建筑多为白色或浅色调,可以选择类似的颜色来保持一致;如果周围建筑多为红色或黄色调,可以选择相应的颜色来和谐融合。
此外,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氛围。
作为学习和阅读场所,图书馆应具有安静、温馨的氛围,这就需要在调色方案上选择一些柔和的颜色,如浅蓝色或淡绿色。
这些颜色能够给人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有利于师生们专心学习和阅读。
另外,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还应考虑到建筑的材质和采光情况。
如果图书馆楼外墙采用石材或石膏板等材质,可以选择一些与材质相适应的温暖色调,如黄色或棕色,以增加建筑的质感。
如果图书馆楼采用玻璃幕墙等透明材质,可以选择一些亮丽的颜色,如橙色或红色,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最后,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还要考虑到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如果图书馆楼处于四季分明的地区,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建筑的颜色。
例如,在春季可以选择一些明亮的颜色,如粉色或浅绿色,以与花草的盛开相呼应;在秋季可以选择一些温暖的颜色,如黄褐色或深红色,以与树木的变黄相映衬。
综上所述,图书馆楼的建筑调色方案应综合考虑校园环境特点、周围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和氛围、建筑材质和采光情况以及季节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颜色,可以使图书馆楼更加美观、和谐,并且能够为师生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
贝壳知多少

“贝壳知多少”参考资料1.北科大被称为满井的原因是因为北科大现在坐落的位置在原来叫做满井村。
2.1952年由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西北工学院、华北大学工学院、山西大学等5所院校的矿冶相关学科共同组建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3.1952年8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做出了成立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决定。
4.1960年2月4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经冶金部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
5.1984年为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钢院开始申请更名。
1988年4月22日,北京钢铁学院建设36周年的日子,举行了“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大会,也象征北京科技大学的名正式使用。
6.主楼、理化楼和办公楼都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
7.1953年5 月1日,教学楼、理化楼破土动工,半年后落成。
1954年,主楼的建设拉开序幕,最终主楼在1955年落成。
8.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数学教研室的第一任主任是刘景芳。
9.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物理教研室都第一任主任是顾静徽。
10.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俄文教研室的第一任主任是乔丕成。
11.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冶金系第一任主任是林宗采。
12.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相系第一任主任是章守华。
13.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压力工程系第一任主任是杨尚灼。
14.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第一任总务长是陈大受。
15.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第一任党委书记兼院长是高芸生。
16.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第一任教务长是魏寿昆。
17.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体育教研室的第一任主任是金岩。
18.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机械系第一主任是徐宝升。
19.1953年秋,钢院的新校舍初步完成,借助在清华大学借住一年的经历,钢院学子们沿用了对新宿舍叫作“斋”的方法。
20.1964年8月,现在的图书馆初现雏形。
21.图书馆的第一任馆长是胡庶华。
22.当初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被称为四大名旦的教授是柯俊、肖纪美、张兴()、方正知。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分析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分析摘要: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
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总是把书看做是神圣的东西,而把存放书的建筑看作是神圣的殿堂加以点缀美化.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设计Abstract: the library is the treasure house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lso ref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cultural level of the sign. In ancient times, or in modern times, people always put the book as the holy things, and for the building as the book is hallowed halls to try to adorn beautification. Therefor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Keywords: library building design1图书馆建筑设计需注意的一些问题1 .1图书馆建筑设计应该把适用放在首位图书馆建筑设计, 应全面贯彻“ 适用、经济, 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的建筑方针, 这个方针的核心是适用。
[所谓适用, 就是使建成的图书馆要有最大的使用面积, 要能充分满足图书馆的各种功能要求, 还要具有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适应性。
应该坚持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满足适用要求放在首位, 平面布局、空间结构、外观造型, 都应服从于适用性的要求。
切忌脱离适用要求而片面追求“ 雄伟壮观”“ 造型别致”“ 新颖独特” 的外观。
北京科技大学用电管理

供电系统情况
供电系统
改革背景(1)
家属区 供电系统
教学区 供电系统
10KV 中心配电室
10KV 总配电室
3个10KV 分配电室
8个10KV 分配电室
改革背景(2)
1.国家节能减排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 2.高校已成为耗能高、用电量大的社会组织
①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实验室多,实验设备用电负荷大(如:加热炉、压力机、 鼓风机、制冷机等大型设备),耗电量大;
收费管理(7)
电费负担
①科研和校内生产、经营单位电费全部自行负担,计入科研、生产、 经营成本;
②本科实验、行政办公以及研究生用电在用电补贴额度内学校给予 补助,超出部分由学生付费;
③学校正常运转的保障性电费由学校负担; ④其他单位如办公楼、图书馆等单位根据测算下达补贴额度,在其 范围内包干使用; ⑤居民用电为自购电方式。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全校支出电费(万元) 回收电费(万元) 净支出电费(万元)
管理成效——教学区电费节约效果明显
2008-2013年学校用电补贴配额及回收情况
年份
2008年
补贴电费(万元)
204
实际发生电费(万元) 141
节省电费(万元)
63
2009年 165 160 5
管理办法
学校通过核定各二级单位的用电补贴额度,以补贴电费的方式下拨到校 财务二级单位的账上,对下拨到二级单位的补贴电费,包干使用,超额自付。
收费管理(9)
实施成效 ①用电收费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效果显著,减少了学校用 电量,节省了电费支出; ②节省下的部分费用用于节能降耗改造、节能奖励; ③大大增强了师生的节电意识。
图书馆工程结构报告解析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工程结构报告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新校区位于黄村卫星城芦城高教园区,占地5 0 • 1万m2 ,校区建设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新校区图书馆是二期建设的核心建筑,功能上既包含了大学既有的图书馆,又包含了国家支持的中国建筑图书馆,总藏书星达1 5 0万-2 0 0万册。
地处学校主入口轴线的重要位置,使得图书馆自然成为了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
场所特性总体设计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新校区的整体规划为北方城市典型的正交网格街区,图书馆则坐落于其焦点地带一中央核心景观区之中。
设计之初考虑图书馆与整个校园的关系,将建筑置于轴线对景之上,作为整个校园最具标志性的符号存在。
场地拥有一种景观特质一一水,校区原为一片沼滓地,在图书馆北侧依然保留着一弯湖水。
场地因为其在新校区的中心性,将不可避免的被校园的人流穿越。
水以及人流可以看做一个能臺场,将方正的建筑切割、打磨,雕琢,犹如一座知识的百宝箱,浮于场地之上。
设计采取高度集中的设诗略来实现图书馆的内在文化承载力度,以此留出克敞的馆前多层次景观空间作为校园整个学术氛围的延伸与渗透。
容积率:1.22 建筑密度:23%博物馆规模:小型(< 4千平米) 外立面材料:幕墙结构形式:钢筋;課土结构 项目位置:北京 设计流派:现代 设计时间:2010年 简介建筑功能:图书档案馆高度类别:多层建筑 幕墙面板材料:玻璃幕墙 图纸深度:方案(初设图) 轴风格:现代风格 图纸张数:26张建筑面积:34114 ni L r v- »1用地面积:20402 ni空间意义复合功能的转变图书馆空间的组成包括藏、借、阅、管四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以藏书为中心的时代,逐步向数字化与合作交流转型:以往单纯的藏书空间与安静阅览需求转为注重交流讨论与共享合作空间的设置:“书本位”的阅览需求转为“人本位”的学习环境空间的创造。
因此在内部空间的组织上,多变性与灵活性是技术发展影响下图书馆设计的核心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学作业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专业:[xxxxxxxxx]班级:[xxxxxxxxx]学号:[xxxxxxxxx]2014年10月27日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摘要] 本文以1斋学生宿舍楼以及图书馆为例,分析建筑的单个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和剖面设计是如何满足功能需求的,它们又如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体会建筑构图基本法则中所包含的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虚实等法则;体会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 北京科技大学1斋学生宿舍;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一、北京科技大学1斋学生宿舍民用建筑类型繁多,各类建筑房间的使用性质和组成类型也不相同。
但总结归纳而言,可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即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以上几个部分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在房屋设计及平面布置上均有不同,文中将它们细分开来,逐一进行分析。
(一)单个房间的平面及剖面设计1.平面设计单个房间平面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使用的平面基础上,确定房间内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本文从单个房间平面设计的各个基本要点出发,对1斋学生宿舍进行分析,并根据使用部分的分类,对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分别进行论述。
1)主要使用房间设计主要使用房间是建筑物的核心,由于它们的使用要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①分类1斋作为学生宿舍从使用功能上来说属于生活用房间。
②房间面积宿舍房间设计主要参考的因素为容纳人数以及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积。
1斋宿舍标准配置是一个宿舍6名学生,考虑到学生平常学业比较繁忙,而学校内其他辅助设施齐全,宿舍以满足学生休息、睡觉的需求为主。
宿舍家具摆放紧凑,每个宿舍配备六个上床下桌的使用单元,总体占用面积不大。
1斋宿舍设计面积相对较小,约18m2-24m2,拐角处房间面积较大,约为30m2。
③房间形状房间形状在具体设计中,应从使用需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
宿舍房间的使用功能比较单一,普通的矩形形状就足以满足房屋的使用需求。
1斋学生宿舍的房间大多采用矩形,在拐角处为满足建筑整体结构需求,建筑形状相对比较特殊为扇形。
矩形的房间形状形体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充分利用面积、便于施工以及利于平面及空间组合,适合宿舍使用。
④房间尺寸房间尺寸的确定有五个重要的标准: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满足视听要求、良好的天然采光、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以及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对于宿舍而言,我们更加注重除视听要求外的其他4点。
经过大约的测量与估算,我得出:宿舍的进深约为6-6.6m,房间的长度可以满足连续摆放3个上床下桌的使用单元的需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个可供晾晒衣物的小型阳台及飘窗,房间内的家具和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
房间的开间大小与房间所处的位置有关,大部分房间的开间约为3-3.6m,可以满足在两侧都有人使用的情况下中间还能通过一个人,满足房间内交通使用、家具设备使用以及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所需的尺度。
房间的开间与进深都在满足国家所规定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条件下,尽量进行缩小,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的经济合理。
绝大多数宿舍采用单侧采光,但是因为房间朝向以及室内家具遮挡的关系,自然光线经常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⑤房间的门窗设置门宽度及数量:宿舍房间门宽度约为900mm,高约为2200mm,符合常见的卧室门的长宽要求。
每个房间设有一个内开的房间门,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连接宿舍和走廊。
窗户的面积:窗口面积的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虑。
按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宿舍的窗地面积比应为1/7,宿舍的窗口面积基本可以满足室内采光、通风等的需求,但由于建筑朝向以及房屋内家具的遮挡,室内基本需要全天采用人工照明的手段以满足视觉需求。
门窗的位置:宿舍门窗的设置可以满足宿舍的采光及通风,尤其是在门窗同时打开的情况下,通风情况良好。
同时,宿舍门与楼道相连接,交通方便同时也利于疏散。
2)辅助使用房间设计①洗漱间设计1斋一共有3个洗漱间,分别位于宿舍楼的中间以及两端,其中位于中部的洗漱间面积最大,两端相对较小。
文中主要分析的是位于两端的洗漱间。
为满足使用需求,房间内紧靠两侧墙体平行摆放了两个不锈钢水槽,每个水槽上有5个水龙头,可同时供10人同时使用。
洗漱间空间相对比较宽敞,在两边均有人使用的情况下仍有空间供人等待与通行。
②卫生间设计宿舍卫生间属于公共卫生间,供4个单独的隔间,房间内部还留有可供通行以及人员等待的空间,方便大家的使用。
2.剖面设计剖面设计主要包括:房间剖面形状、尺寸、房屋的层数和层高、净高、房屋竖向空间的组合等。
1)房间剖面形状及尺寸:宿舍在使用功能上无特殊要求,属于一般功能要求建筑,故采用最普通的矩形。
尺寸的具体大小在平面中已经有所阐述,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
2)房屋层数:1斋学生宿舍共12层,不包括地下室。
属于高层建筑。
3)房屋层高和净高:房间层高相较于普通居民楼而言要高出许多,约3.5-4m。
净高为了满足上床下桌的需求以及必要的心里尺度,约为 3.3m,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也满足了家具摆放、人体活动、采光、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4)房屋竖向空间组合:属于重复小空间组合方式。
(二)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及剖面设计1.平面设计交通使用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有足够的通行宽度,联系便捷,互不干扰,通风采光良好等。
此外,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要尽量满足交通面积以提高平面的利用率。
1)水平交通空间——走道(过道、走廊)1斋宿舍楼的走道按使用性质来分属于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走道,共人流集散时使用,并无其他功能。
宿舍楼走道属于内走道,在走道两侧均布置有房间,尽端开有窗户,同时,与走道相连接的门厅、过厅也设有窗户,但是走道采光并不是很好,经常需要开灯。
因为楼整体长度比较长,所以相对而言整个走道也比较长,平时可以做到三人并排通行。
2)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1斋宿舍楼的电梯和楼梯的设置大致相同,位于楼的两端和中央。
电梯一共4部,一般分单双层运行,7层以下电梯不停。
楼梯间位于电梯旁,按形式分属于平行双跑楼梯,设计时考虑到人流量的因素,位于不同位置的楼梯宽度不同。
两端楼梯相对较窄,可容乃2股人流通行,中部楼梯比较宽,可容乃3-4人并排通行。
3)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门厅、过厅与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相连,起到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以及各方面交通衔接的作用。
(三)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1.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1)使用功能使用功能是一个建筑需要满足的最重要的需求,在使用功能方面评价设计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合理的功能分区以及明确的流线组织两个方面。
对于宿舍楼而言,功能分区相当明确,其主使用房间和各辅助使用房间的布置主要参考因素是使用人数,相对比较简单。
在流线组织方面,宿舍楼以人流为主进行设计。
2)结构类型1斋共12层,属于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设备管线建筑内部线路主要分布在走廊顶部的金属管体内,平常方便检修。
管道相对比较集中,位于浴室、卫生间以及洗漱间内。
4)建筑造型整栋建筑是一个比较大的连接体,没有单一朝向,但总体而言,建筑较为美观、简洁。
具体的细节,会在立面部分进行详细论述。
2.平面组合形式根据1斋宿舍楼房间分布的特点:使用房间与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沿走道(走廊)两侧并列布置,房间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相互联系,房间相互独立。
可以判定,1斋宿舍楼属于走道式组合。
(四)整体立面结构利用统一性原则,建筑的外观设计中,充满了简单的矩形重复单元,尤其是统一规格的窗的设置和穿插,简单统一的形状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给人一种秩序井然、平静的美感。
同时重复性的单元结构也使得这个建筑充满重复的韵律。
建筑物虽然不是标准的矩形结构,但是从房间的布置以及外部设计的角度来看,仍然根据中心轴对称,这就使整栋建筑充满均衡的稳定感。
大门口的设计采用虚实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满足实际效用的同时,突出的门洞设计使人远看有一种看不清虚实的感觉,但是两根立柱又给人以充满支撑的实在感。
建筑的窗户大多遵循对角原则,具有一定的美感。
外部涂料采用蓝色、黄色、灰色这三种对比色,突出建筑立面的层次感,同时又给人以活泼的感觉,使得建筑物不是那么的死板。
建筑采用自然尺度,人的印象与建筑的实际大小相一致。
(五)建筑与周围环境1斋紧邻草坪,并从整体结构来看,有一种环抱的感觉,提高了整栋建筑给人的亲和感。
同时在满足校园规划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了土地使用面积。
同时,学生宿舍区域的几栋学生宿舍总体装饰的风格相同,具有统一性和一贯性。
二、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一)单个房间的平面及剖面设计1)主要使用房间设计①分类图书馆从使用功能上来说属于工作学习用的房间。
②房间面积图书馆的主使用房间为阅览室以及藏书室。
阅览室的房间设计主要参考的因素为容纳人数以及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积。
考虑到图书馆的人流量较大,尤其是阅览室有很多同学进行自习、阅览图书等,所以图书馆阅览室面积大,除摆放书架外还设有书桌、椅凳、沙发凳家具,满足同学们阅读与学习的需要。
藏书室的面积与阅览室相较而言较小,位于两个门厅之间,同时阅览室由楼板及楼梯分割为上下两层。
房间内比较紧密的平行放置着图书架,用于摆放图书。
书架间留有过道,供人们通行以及站立阅读使用。
阅览室也兼具藏书室的功能。
③房间形状图书馆房间使用功能比较单一,普通的矩形形状就足以满足房屋的使用需求。
矩形的房间形状形体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充分利用面积、便于施工以及利于平面及空间组合。
④房间尺寸房间尺寸的确定有五个重要的标准: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满足视听要求、良好的天然采光、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以及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图书馆阅览室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开间和进深都比较大,满足书架、桌椅、沙发等家具的布置以及人们学习、阅读、通行的要求。
同时房间一侧设有大量窗户,满足房间的天然照明及通风需求。
但是,相对而言,房间仍然较暗,通常需要人工光源的辅助照明。
房间中家具布置紧凑,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房间的尺寸较经济合理。
⑤房间的门窗设置门宽度及数量:图书馆作为人流量比较大的公共建筑,设有多处出口。
一楼的一些门可以直通室外阅览室,其他的门基本都与门厅、过厅、办公室、卫生间等相连,并且门宽普遍比计较大,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窗户的面积及个数:窗口面积的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