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第四单元第4课时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RJ
01. 学习目标 Leaning objectives
1
结合具体情景,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个数 里有几个几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
2 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和 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 意识。
58之前一共数了11次,所以能穿11串。
每串5个,11串是55个, 还剩下3个,加起来正好是58个, 解答正确。 口答:能穿11串。
如何验证解答正 确吗?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82块饼干,10 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8袋
82里面有8个十,所以能8袋。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解答正确吗?
●● ●● ●● ●● ●● ●● ●● ●● ●● ●● ●● ●
还剩3块
每次搬4块,5次就搬20块 还剩下3块再搬一次,5+1=6(次)加起来 正好是23块, 所以解答正确。 口答:至少6次才能搬完.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有 21 本书,晓东每次拿5本,小东几次能拿完?
可以用● 代替 书本一数。
●●●●● ●●●●● ● 20 本书 ●●●●● ●●●●● 还剩1本
从上图可知,20 本书需要拿4次,还剩1本书,还需要再拿1次, 因此至少需要拿4+1=5(次) 答:晓东5次能拿完。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方法总结 在解决运物体的问题时,剩下的物体 即使很少,也需要再运1次才能运完。
可以用 ● 代替 砖数一数。
还可以用什么方 法解答?

五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教学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教学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面包
数量 1支 4节 1个 1个 2个
单价 0.08元/支 6.00元/节 15.40元/个 44.70元/个 3.00元/个
金额 0.08元 24.00元 15.40元 44.70元 6.00元
她买电池所花费的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 呢?6.00元=6元 6×4= 24(元)
24元=24.00元
3 李芸在超市购买了下面的物品。
你能用计算器计算她一共用去了多少 元吗?
0.08+24.00+15.40+44.70+6.00
=90.18(元)
1.按一下 ON/C 键打开计算器;
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每一个数和运算符号。 例如0.80,先按 0 ,先按 ,然后依次按 8 、0 。
3.如果输入错了,按 CE 键清除后重新输入,继续计算。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金额
铅笔 1支 0.08元/支 0.08元
电池 4节 6.00元/节 24.00元
文具盒 1个 15.40元/个 15.40元
书包 1个 44.70元/个 44.70元
面包 2个 3.00元/个 6.00元
她一共用去了多少元?
0.08+24.00+15.40+44.70+6.00
她一共用去了多少元?
0.08+24.00+15.40+44.70+6.00
=24.08 +15.40+44.70+6.00 =39.48 +44.70+6.00
=84.18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6.00
=90.18
答:她一共用去了90.18元。
2018
蓝色扁平清新通用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河南初中一年级第4单元第4课_《两弹元勋邓稼先》

河南初中一年级第4单元第4课_《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 症夺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 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 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在他去世13年 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了---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作者简介
顾迈南,女,1931年 11月29日生于山东章丘, 1950年参加工作,1953年 进入新华社。1962年起任专 职科学记者,以新闻和通讯 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技界 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出版 了专著《中国当代科学家的 奋斗之路》《炎黄之光》 《华罗庚传》等。
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 无闻,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中心而组织 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具匠心的特点。
思考
第一部分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可否去掉? 第一部分从百年屈辱入手写作,似乎与邓稼 先关系不大。其实,这一段的用意是在创设 一种广阔的社会背景。他的功绩是要在广阔 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才更能显 出其伟大之处来的。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 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
梳理结构
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部 分主体内容共同组成 。 “引子” 小标题
“要放个‘大炮 仗’” “艰苦创业的岁月”
“这里就是战场”
我的同桌有点冷 /seshu/34282/index.html 我的同桌有点冷 /wapbook/34282.html
词语解释:
元勋:立大功的人。 浩瀚:形容非常大。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才能和本领。 销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 公开出现。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汗马功劳:指战功。后也泛指大的功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风刀霜剑:形容气候寒冷。常用来比喻环境的艰难险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的《16 大家一起来合作》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的《16 大家一起来合作》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二、说学情
合作能力是与人相处的重要能力。一年级学生在与人合作时,常常会出现些问题。 例如,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意识。很多学生自我意识及个性都比较强,在团队合 作中,当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总希望团队听从自己的意愿;当合作失败时,则会将责 任推给他人。又如,思维有定势,缺少合作方法。合作时,虽然大家有分工,但是分 工后却各自完成各自的,彼此之间缺少配合,常常做无用功;另外,合作中有的同学会 相互依赖,不愿主动动脑筋解决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的《
16 大家一起来合作》说课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第四课。合作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 重要目标之一。《课程标准》强调培养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求学生 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合作。
【课堂活动】 一、有人帮,不一样 活动一:团结合作最快乐 导语:合作不仅让我们挑战了不可能,还让我们获得了快乐和友谊。你在生活中有过分工合作 么?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 出示任务1:蒙眼贴鼻子游戏 反馈指导:(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没有鼻子的人物头像,请两名学生上台蒙眼,并为人物 贴鼻子。教师计时。 学生完成后,教师在黑板上记下所用时间。 (2)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挑选一名同学,一人蒙眼,一人为蒙眼同学指点共同完成。教师计时 。 游戏完成后,教师在黑板上记下所用时间,并请贴鼻子的学生说说自己完成两个游戏的感受。 教师总结:同学们,对比两次游戏的时间,说说哪一次用的时间短呢?是的,第二次在两位同 学的相互合作下,他们完成的又快又好,那么请你说一说,通过这个游戏,你学到了什么呢? 出示任务2: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 教师总结:通过独自贴鼻子以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贴鼻子任务,我们能学到,当遇到困难时 我们可以想到请别人来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人没法办到的事情。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共13张PPT)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共13张PPT)

探究新知
知道了一些商 品的价钱。
知道了什么
问56元能买几 个地球仪。
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哪些信息?
探究新知
怎样解答
一个地球仪8元, 求能买几个就 是求56元里面 有几个8元。
用除法计算。
56÷8=7(个)
探究新知
解答正确吗
问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与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口答:一辆小汽车 元。
在解决简单的除 法问题时,要找 准与问题有关的 条件列出算式, 然后根据乘法口 诀求商。
谢 谢 观 看!
24 ÷ 6 = 4 (元)
口答:一辆小汽车 4 元。
基础练习 学校买来36本课外书,要是平均分给
6人,每人几本? 36÷6=6(本) 答:每人6本。
要是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36÷4=9(人)
答:可以分给9个人。
拓展练习 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40个少,分
得的份数与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有 多少个?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一堆苹果÷分得份数= 每份的个数。并且分得份数与每份的个数同 样多。 25÷5=5(个)或36÷6=6(个)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 今天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8×7=56元,算对了。 今天小明到乐乐玩具店买玩具,让我们来看看吧。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7×8=56(元),56元正好是7个地球仪的总钱数。 (2)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与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25÷5=5(个)或36÷6=6(个) 验证计算是否正确:一个地球仪8元,7个地球仪一共花了多少钱?
口答:可以买 7 个地球仪。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4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4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4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基础知识达标一、填空题.1.在0.765,,和0.76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

2.用3、1、6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一位小数是________,组成的最小一位小数是________,它们的差是________。

3.在2.01千米、2100米、2001米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二、单选题。

1.下面各小数中,最大的是( )。

A. 5.603B. 5.630C. 5.0632.循环小数和相比较的结果是( )。

A. =B. <C. >3.大于0.3小于0.4的两位小数有()。

A. 10个B. 9个C. 无数个4.大于3.3而小于3.5的小数有( )个。

A. 1B. 2C. 无数三、判断题。

1.比0.4大而比0.7小的数只有2个。

()2.小数部分数位多的小数比较大。

()3.小数都比整数小。

( )4.小数总比整数小。

()5.两位小数都比一位小数大。

()四、比较大小9.78________10.65 0.83________0.829 0.064________0.0580.99________0.990 2.605________2.65 5.0077________5.0701.23________1.32 1.374________1.3 5.2________5.26五、下面小数在哪两个整数之间?14.________ <3.8<________15.________ <6.008<________16.________ <27.64<________17.________ <9.03<________综合能力运用六、四位同学的身高如下,把他们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一排。

七、王老师带着三名学生乘车去看知识竞赛。

一张成人票价格是14元,去时买票共花了多少钱?购票须知:1.50米以上:成人票;1.20~1.50米:半票;1.20米以下:免票.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0.76【考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解析】【解答】解:=0.76565…,=0.7676…,十分位数字都是7,百分位数字都是6,千分位数字是7的小数最大,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字是0.76。

数学教学:一年级下册多少个课时?第四单元第4课时

数学教学:一年级下册多少个课时?第四单元第4课时

数学教学:一年级下册多少个课时?第四单元第4课时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周围的世界,同时也是许多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

在学校的数学教学中,一年级下册通常包括数学基本概念、简单的加减法、简单的几何形状等内容。

作为学生和家长,我们需要知道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有多少个课时才能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重点。

一般来说,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大约需要28个课时,每周大约需要进行一到两次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包括整数和自然数、加减法、几何形状、图表、时间和日期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作为一年级下册的一部分,第四单元第4课时主要涉及在计算时使用有关的物品或图形进行加减法。

这一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定义和概念,并且帮助他们熟练地进行这些计算。

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物品或图形来表示数字,通过相应的计算来获得准确的结果。

在这一课程中,教师使用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技能。

例如,教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使用不同种类的果蔬、颜色卡片或其他物品来表示数字,以便他们更好地进行计算。

教师还可能使用宽幅幻灯片或其他工具来呈现数学概念,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克服问题并获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调整,教师可以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

了解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的课程数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重点,并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和技能。

对于第四单元第4课时的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策略和工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和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植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植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乘与除第4课时植树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们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与方法法:课件、引导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秋天到了。

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课本36页的内容,并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解决“每组4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列出算式后,思考怎么计算。

三、反馈交流:提问:1.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鼓励不同的思考方法。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四、精讲点拨:让同桌互相检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互相讨论讲解。

五、当堂训练:1、课本第37页第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讲评。

2、一双鞋子: 5元一副手套一双鞋55元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

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课本37页“练一练”第1、3、4题。

板书设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12×3=36 30÷3=10 40÷4=1036÷3=12 6÷3=2 8÷4=210+2=12 10+2=12 答:可以分到12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