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为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三个方面,阐述分子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一、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利用特定引物和DNA聚合酶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PCR技术可以快速、高灵敏度地检测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和污染物。

例如,在食品中常见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可以通过PCR技术进行快速检测。

只需要提取食品样品的DNA,加入特定引物和DNA聚合酶,再进行一系列的温度循环,就可以扩增目标基因片段。

通过检测PCR产物是否存在,就可以判断食品样品中是否含有致病菌。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中残留农药和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可以选择性地扩增目标基因片段,并通过PCR产物的序列分析来确定农药或转基因成分的存在。

二、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并行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检测成千上万个基因。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和转基因成分。

通过将特异性的DNA探针固定在玻璃芯片或硅芯片上,然后将待测样品中的DNA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利用荧光等技术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特定基因的存在与否。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快速分析的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检测多个目标,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基因编辑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因组工程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修复或改良食品中的有害基因,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例如,利用CRISPR-Cas9系统,可以定向编辑食品作物中存在的致病基因或产生有害物质的基因,从而获得更加安全和营养的食品。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关键词:食品检测;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pcr- 免疫技术;免疫亲合色谱技术食品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还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公众和政府对食品检测高度重视。

本文概括描述了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pcr-免疫技术、免疫亲合色谱、生物芯片这几种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前景展望。

一、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扩增dna片段的方法,原理是在dna模板、引物、dntp、缓冲液、mgcl2溶液和热稳定dna聚合酶的反应混合物中,通过模板dna和引物之间的变性、复性和延伸这3步反应为一个周期,循环进行,指数增加dna片段含量。

其以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快速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

rahn等[1]第一次用pcr的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检出率为99.4%。

germini等[2]对鸡蛋中的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进行了多重 pcr检测。

何鸿举等[3]等利用该技术快速检测了腐烂苹果的扩展青霉菌。

二、elisa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建立在免疫酶学基础上,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作为主要试剂,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通过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呈色反应来对样品中特定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技术。

此项技术在农药和病原微生物、转基因食品、兽药残留、违法添加物质、等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广泛应用,如恩诺沙星和瘦肉精等。

三、pcr-elisa 技术pcr-elisa 技术,也叫免疫-pcr技术,是将上述两种技术联合起来的一种技术。

主要原理是将dna分子作为标记物,在对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的同时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常用生物素作为连接分子,可形成抗原-抗体-亲和素-生物素-dna复合物,然后加入pcr扩增后的标记dna。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虽然可以确保食品的质量,但是对于一些微小的有害物质却无法很好地进行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补充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

本文将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 PCR 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PCR 技术是一项可以放大 DNA 片段的技术,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PCR 技术可以被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以大肠杆菌为例,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进行培养和染色等步骤,比较繁琐和耗时。

而 PCR技术可以直接放大大肠杆菌的 DNA 片段,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对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

此外,PCR 技术也可以被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

然而,由于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健康可能会带来未知的影响,因此对于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尤为重要。

PCR 技术可以针对转基因食品中的特定 DNA 片段进行检测,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二、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将特定生物分子与聚合物材料结合的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以甲醛为例,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通过色谱法和质谱法等实验室技术进行检测。

而分子印迹技术则可以通过聚合特定的聚合物材料,将甲醛与聚合物分子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甲醛的检测。

三、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通过固定生物分子在芯片上进行分析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

首先,生物芯片技术可以被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成分。

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和复杂的分析步骤,而生物芯片技术则可以通过在芯片上同步检测多种重金属成分,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此外,生物芯片技术也可以被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

随着过敏症状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对于食品过敏原成分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监测中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食品安全监测中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食品安全监测中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食品中的各种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快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监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是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各种污染物。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传感器正在逐渐进入食品安全领域。

纳米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小的尺寸,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精确的检测。

此外,生物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等技术也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基于光谱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光谱技术是快速检测食品中污染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NIR)和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食品样品的光谱特征来分析样品中的成分和污染物含量。

这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不需要样品的前处理,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大量的样品。

3.基于生物学方法的快速检测技术生物学方法是快速检测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和污染物的重要手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快速检测食品样品中目标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此外,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免疫传感器和生物芯片技术也在食品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快速筛查技术的应用对于大规模食品安全监测中的样品,快速筛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快速筛查技术可以通过简单、迅速的方法初步判定样品是否存在问题,再通过更精确的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例如,基于质谱仪的快速筛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毒素。

此外,基于红外成像和图像处理的技术也可以实现对食品样品进行快速筛查。

5.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能够快速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和变化趋势。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模型,实现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实时监测与预测。

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生物芯片技术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将多种生物学方法和技术整合进同一芯片中,实现多种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生物分析和检测。

在医疗、环保、生物制药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医疗领域中的生物芯片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生物芯片技术主要应用于疾病早期诊断、药物筛选和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

在疾病诊断中,生物芯片技术能够检测出很小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在疾病早期及时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在药物筛选方面,生物芯片技术能够检测出药物对生物分子的细微变化,从而提高药物筛选的精度和效率。

在治疗效果监测方面,生物芯片技术能够监测出患者体内的生物分子变化,为医生提供治疗效果判断的依据。

二、环保领域中的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在环保领域中主要应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和等生物种群的变化。

利用生物芯片技术能够更加精准、快速地检测出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从而为环保工作提供重要的监测数据。

同时,通过生物芯片技术能够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进行分析,为环境管理方面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三、生物制药领域中的生物芯片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中,生物芯片技术广泛用于药物开发和生产。

通过生物芯片技术能够更加精准、快速地筛选出合适的药物候选者,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

同时,生物芯片技术还能够监测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分子变化,从而提高生产工艺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食品安全领域中的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主要应用于食品中的污染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

生物芯片技术能够对食品中的很小量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此外,生物芯片技术还能够对食品中的成分、营养价值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总结一下,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广泛应用,体现出了该技术的极高的实用价值。

未来,生物芯片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生物检测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检测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检测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生物检测芯片技术也称为生物微芯片技术,是一种将微型加工技术应用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的新兴技术。

生物检测芯片技术基于微电子工艺技术,将样品加工到芯片的微型反应槽中,实现高通量、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复合度的生物分析。

生物检测芯片由于其小尺寸、高通量、实时监测和多参数分析等优势,在医疗、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检测芯片技术的原理基于微流控学、微阵列技术和生物反应原理等。

其核心在于微针对生物学分析的芯片上集成了许多基因、蛋白质、细胞等生物体系,可以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并区分出样品中的成分。

从基本上看,生物检测芯片技术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宿主体、生物探针和信号检测系统。

宿主体是指芯片的基础结构,包含微流控芯片和仿生智能电极等。

微流控技术是指使用微小的流束来完成样品的处理和操纵,达到快速、高效、经济的效果。

在检测芯片上,微流控可以统一控制反应速度,使反应更加快速、高效、准确。

仿生智能电极是指集成在芯片上的生物检测设备,可以实时检测到生物反应的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反应进行分析。

生物探针是指芯片上的多个检测单元,包括抗体、核酸、细胞等。

通过这些生物探针可以检测样品中的多个生物分子。

检测单元可以固定在芯片上,从而可以推出许多生物反应和分析。

当样品与生物探针相遇时,生物体系中的分子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到探针上,从而产生特定的反应信号。

通常,一个芯片上包含上千个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样品中的多个生物分子。

信号检测系统是指芯片的检测仪器和信号放大器,可以对信号进行处理和放大,分析并记录生物反应的信号。

现代检测仪器使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检测、质谱检测、电学检测等。

荧光检测是最常用的检测方式之一,通过加入荧光染料,将生物反应的信号变成荧光信号,并通过激光射束照射探测高度。

质谱检测是另一种检测方式,可以通过样品的分子的质量来判断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生物检测芯片技术在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农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陈颖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陈颖

蛋白芯片、 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 狭 ; 义的生物芯片就是微 阵列芯片 其本 质
是 对生 物 信号 进 行 平 行 处理 和 分 析 , 有 时也 特指 基 因芯片。 外. 据 反应 类 型 此 根 的 不 同. 生物 芯片 还可 分为基 因芯 片、 蛋 白芯片、 流控芯 片和可视 芯片 等。 微
平台等科研 项目2 余项 , 0 主编、 参鳊专著7 部, 发表 文章7 余篇, 中s I 2余篇 ; 国家科 0 其 c 文章 O 获
技 进 步 等奖1 , 二 项 国家质检 总局 技兴检 奖”

不同生物芯片各具特色
生物芯片的主要特点是高通量 、 微
型 化 和 自动 化 。 片上 集 成 了成 千上 万 芯
个微小的载体表面点阵排布了大量的可 寻址 的生物分子) 通过核酸 . . 蛋白分 子 之间或与其配体之间的亲和反应 ( 反应 产生的光信号、 电信号或磁 信号会被检 测仪器记录, 并转化 为数字信号输入计
算 机 , 算 机 软 件 会 自动 分 析 、 读 实 计 解
究的目的材料 中的D A. N 或c N 用 N RA D A 同位素或荧光物标记后 . 与探针进行杂 交. 扫描后, 通过计算机 对杂交信号的 处理得到目的材料中有关基因表达 的信
生物 芯片 技术 及其在食品安全 中的应用
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陈颖
口 本刊记者 马永娇
陈颖
生物信 号处理 的微阵列芯 片 ( 因芯 片、 基
博 士 , 究 员, 研 中国检 验 捡 疫科 学研 究院 ( 简称 中国检 科 院 , 英文 缩写C ]) 品安 全研 AQ 食 究所 副所 长 , 世 纪 百千万人 才工 程 国 家级 人 新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领域中的应用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领域中的应用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领域中的应用杨永球(从化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广东广州 510900)摘 要:在人们生活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日益提高的当下,探索食品安全监督管控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科学地推动食品安全检验显得意义重大而深远。

近年来,微生物检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有效降低了食品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障了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检测技术以及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食品检验;食品安全;微生物学;微生物检测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食品工业领域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也逐渐提高。

食品市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环境也是鱼龙混杂。

因不少商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对食品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导致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食品安全事故。

以往食品检验多采用直接镜检法以及培养基法,虽然这些方法的检验结果也比较准确可靠,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程序多、效率低,还增加了检测人员的风险。

1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和监管中的意义1.1 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必要性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为了较好地解决食品安全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完善了食品安全制度和条例,但实施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加大食品安全检验质量和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微生物检测技术能够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精准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快速定位食品是否达到了安全标准,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将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检验中,可以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其在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和事后问责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不轻易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

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提高食品安全检验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1.2 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检验的积极作用据调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绝大部分都是由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故开展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能够及时地判断出食品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病原微生物[1],避免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1期2007年3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Vol 19,No 11Mar 12007收稿日期:2007-01-18作者简介:丁立群(1963-),女,副教授。

生物芯片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丁立群1,冯丽娟2(1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9;2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 要:生物芯片是一种全新微量分析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生命支撑平台。

本文探讨了生物芯片两大理论基础—分子生物技术和微细加工技术;综述了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和芯片缩微实验室三类生物芯片的研究应用现状;深入探讨了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检验、分子水平上阐述食品营养机理、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关键词:生物芯片;食品;安全检测中图分类号:R 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517(2007)01-0018-03 目前,全球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件接二连三,食品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不确定性危害。

世界范围内由于食品安全卫生质量而引起的食品贸易纠纷不断,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生物芯片是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综合了分子生物技术、微加工技术、免疫学、计算机等多项技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在芯片上完成,实现样品检测分析过程的连续化、集成化、微型化和信息化,生物芯片技术作为一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基础研究价值和产业化前景。

1 理论基础生物芯片即在硅片或载玻片或高分子聚合物薄片上,将大量的生物探针(基因探针、基因片段、抗原、抗体)按特定方式固定的排列,形成可供反应的固相载体。

在一定条件下,与荧光标记过的待检测样品进行作用,反应结果用化学荧光法、酶标法、同位素法显示,通过精密的扫描仪等光学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其工作原理是将检测样品加在芯片的表面,由于生物分子特异性亲和反应(如核酸杂交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等)检测样品中的待检测成分分别和芯片上固定化的生物识别分子结合反应,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析和检测生物芯片的发展得益于很多新技术,但基本上源自于两大创新领域的结合。

生物芯片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点:芯片方阵的构建,样品的制备,生物分子反应和信号的检测。

芯片制备是先将玻璃片或硅片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使DNA 片断或蛋白质分子按顺序排列在芯片上的过程。

生物样品往往是非常复杂的生物分子混合体,除少数特殊样品外,一般不能直接与芯片反应。

可将样品进行处理,获取其中的蛋白质或DNA ,RNA ,并且加以标记,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生物分子反应为芯片上的生物分子之间的反应,是芯片检测的关键一步。

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使生物分子间反应处于最佳状态中,减少生物分子之间的错配率。

常用的芯片信号检测方法是将芯片置入芯片扫描仪中,进行信号检测,以获得有关生物学信息。

2 生物芯片的种类芯片种类较多,根据芯片上的固定的探针不同,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另外根据原理还可分为元件型微阵列芯片、通道型微阵列芯片、生物传感芯片等新型生物芯片;以其片基的不同分为无机片基和有机合成物片基;按其应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表达谱芯片、诊断芯片、检测芯片;按其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DNA 阵列和寡核苷酸芯片。

其中应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生物芯片是基因芯片。

211 基因芯片(G ene chip)所谓基因芯片又称为DNA 微阵列(DNA micro array ),是按特定的排列方式排列固定有大量基因片段(可以是相同的基因片段,也可以是不同的)的硅片,玻璃片或塑料片。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样品加在芯片上,通过分子杂交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从而大规模高效地获取相关的生物信息。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又能同时检测大量样品,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基因芯片可同时对数以千计的DNA片断同时进行处理分析。

基因芯片技术的主要特点为:技术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序列数量大、检测效率高、应用范围广、成本相对低。

212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蛋白质芯片,又称为蛋白质微阵列(p rotein micro array)是大量的蛋白质分子(例如抗体或抗原分子)或肽链有序排列固定在载体薄片上形成的。

利用蛋白质或肽能特异性地与配体分子(如抗体或抗原)结合的原理,芯片上的蛋白质分子或肽链与样品中的相关成分发生反应,然后加入标记分子,并用阅读仪分析和存储结果,这就是蛋白质芯片的工作原理。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组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发展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的蛋白质检测技术已成必要。

由于蛋白质不能靠扩增的方法达到要求的灵敏度,蛋白质之间的特异作用是利用抗原与抗体反应,没有序列特异性,而只有专一性,所以检测蛋白质沿用基因芯片的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探针蛋白一般选择单克隆抗体。

蛋白质很难在固相载体表面合成,并且固体表面的蛋白质易于改变空间构象,失去生物活性,所以蛋白质芯片的制作比基因芯片复杂。

构建蛋白质方阵需解决三个问题,一保持蛋白的活性,二保证蛋白质正确定位,三与现存的基因微型方阵研究工具相兼容。

蛋白芯片是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

它是在基因芯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有以下特点:(1)蛋白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方法,能在一次实验中提供大量的信息,使我们能够全而、准确地研究蛋白表达谱;(2)灵敏度高,它可以检测出蛋白样品中微量蛋白的存在,检测水平已达ng级;(3)所需的样品量极少。

213 芯片缩微实验室(Microlab—on—a—chip)芯片实验室,就是将各种功能的芯片集约在同一载体片(通常为硅片)上,形成的(复合)多功能芯片。

在芯片实验室中,各芯片之间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微流路(microfluid),微泵和微阀等来实现有序联系的。

芯片缩微实验室是集样品制备、基因扩增、核酸标记及检测为一体,实现生化分析全过程,是生物芯片发展的最高阶段。

不仅能实现分析过程的微量化和集约化,从而节约时间,经费和人力等,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是具有深远前景的研究课题。

由于芯片实验室是利用微加工技术,浓缩了整个实验室所需的设备,化验、检测以及显示等都会在一块基因芯片上完成,所需样品量微,因此成本相对比较低廉,使用非常方便。

这类仪器的出现将给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航空航天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3 生物芯片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食品卫生检验与动植物检疫技术已成为W TO 贸易技术壁垒(TB T)。

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以及加入W TO后的国际竞争力。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对食品安全状态有一个快速的、科学的、量化的了解,找出食源性疾病的阈值;同时建立进出口食品监督管理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DNA芯片在微生物重要基因(毒力基因、抗药基因、致病因子)筛选监测、直接分析细菌基因组进行菌种鉴定与流行病学研究及基因表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DNA芯片对水、食品中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及有无致病性的检测和鉴定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311 食品毒理学研究在食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传统的食品毒理学研究必须通过动物实验模式来进行模糊评判,它们在研究毒物的整体毒性效应和毒物代谢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动物,而且往往费时费力。

另外,所用的动物模型由于种属差异,得出的结果往往并不适宜外推至人,而且动物实验中所给予的毒物剂量远远大于人的暴露水平,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暴露情况。

所以,传统的动物实验仅仅是一种粗糙的、不精确的方法。

Agshari等(1999)报道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将在毒理学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生物芯片可以同时对几千个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为研究新型食品资源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机理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并通过对单个或多个混合体有害成分进行分析,确定该化学物质在低剂量条件下的毒性,并且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最低限量。

312 食品卫生检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食品卫生检验与动植物检疫技术已成为W TO贸易技术壁垒(TB T)。

世界各国无不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尤其是食品卫生检验技术的完善。

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制约了我国91第1期 丁立群等:生物芯片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以及加入W TO后的国际竞争力。

生物芯片技术是检验、检疫中最快速、大通量、最适用的高新技术。

针对检验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检验基因芯片可分为3种:食品卫生检验芯片;植物检验芯片;动物检验芯片。

针对目前存在的对食品安全情况不明、本底不清的状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监测体系,对食品安全状态有一个快速的、科学的、量化的了解,找出食源性疾病的阈值:建立进出口食品监督管理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生物芯片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食品中毒事件的调查;(2)食品污染生物毒素的检测;(3)食品中污染病原菌的检测19;(4)食品中残留农药和抗生素的分析,总之,随着研究的深入,生物芯片技术必将在食品安全保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3 食品营养学中的应用在食品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将在食品营养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疾病发生的基因表达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利于总结出疾病预防治疗与营养素、基因产物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完成此项工作需要依赖高效的生物技术。

利用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营养素与蛋白质和基因表达的关系,为揭示抗病和预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如营养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抑癌基因表达与突变);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分子学研究;营养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免疫系统的分子水平研究等。

314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自1994年,美国第一个转基因植物产品———转基因番茄获得FDA的批准进入市场以来,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内飞速发展。

转基因食品就是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和加工的食品,也叫基因修饰食品(GM F),可以进一步分为转基因植物食品、动物食品和微生物食品,其中发展最快的是转基因植物食品。

由于转基因食品含有转基因技术导入的外源基因和外源基因在受体内的表达产物,所以对其安全问题争议很大。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份严肃的科学报告证实转基因食品是永久安全的。

因此,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和标识已势在必行。

基因芯片可以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以及含有何种转基因。

生物芯片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使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