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中医专家介绍
戴敏简介-安徽中医药大学

陈光亮教授简介陈光亮,男,1964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1、主要社会兼职情况现为安徽省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专家,安徽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安徽省科技厅科技专家库专家,安徽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安徽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副主任,《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中国新药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审稿人。
2、近5年来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萆薢总皂苷防治高尿酸血症及对肾脏尿酸转运蛋白的调控作用/2011年1月-2013年/12月/33万元/主持人;2)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防己黄芪汤防治大鼠下尿路综合症及其机制研究/2011年1月-2012年/12月/7.5万元/主持人;3)北京亦庄开发区科技项目/国家I类新药厄贝沙坦叶酸片的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300万元/主持;4)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2013年1月-2017年12月/500万元/参加;5)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亚临床血管病变炎症因子的机理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2月/30万元/参加。
3、近年来发表有代表性学术论文、专著或教材(限5篇)1)Epimedium flavonoids ameliorate neuro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increases IGF-1 expression in C57BL/6 mice exposed to cuprizone/《Neurochem Res》/2015;40(3):492-500/通讯作者2)Fangjihuangqi Tang improved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i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rat model/《J Tradit Chin Med》/2013; 33(3): 349-54/第一作者3)萆薢总皂苷对大鼠慢性高尿酸血症和肾小管尿酸转运体1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348-53/第一作者4)萆薢总皂苷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75-80/第一作者5)Amlodipine alone or combined with terazosin improves lower urinary tract disorderin rat models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or detrusor instability: focus on detrusor overactivity. /《BJU Int》/ 2009;104(11): 1752–7/通讯作者4、近年来获厅级以上奖励情况1)201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H型高血压患者卒中的预防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研发/排名第62.2011年/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降压联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国人卒中/排名第55、指导研究生情况2012年担任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指导在读研究生6人。
蔡圣朝:一根银针守护健康

蔡圣朝:一根银针守护健康作者:王蕾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6年第12期蔡圣朝: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首届江淮名医。
现任全国灸法学会副主任委员,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卫生厅学术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
出版有《灸治疗法》《图解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中华刺络放血图》《古今医家论灸法》等。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六上午,二、四下午。
据考证,石器时代,古人就已经意识到,“砭而刺之”可减轻身体疼痛;火被发现和使用以后,人们又学会了“热而熨之”来治病。
前者发展为针法,后者则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如今,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蔡圣朝,就是省内知名的针灸专家,他用一根小小的银针,守护着千万患者的健康。
中医世家,师从名师蔡圣朝出生于典型的“中医世家”,他家从曾祖父起,到祖父辈,再到叔叔、姑姑,以及父亲吴啸群(蔡圣朝随母亲姓),都与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公私合营”后,吴家的老诊所就成了公家的卫生院。
在蔡圣朝童年的记忆中,来找父亲看病、拿药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
早上,他在中草药浓郁的香味里醒来;夜晚,药碾子“哐哐哐”的声音是他谙熟的催眠曲。
十年浩劫中,一本吴啸群在国民党时期的行医执照被人翻出,吴啸群遂被打成反革命,全家蒙受不白之冤。
然而,就在这样的风雨飘摇之中,吴啸群毅然要求17岁的蔡圣朝继承自己衣钵。
蔡圣朝打心眼里不愿意,可他不敢违抗父命,只好跟着父亲学针灸、熬膏药、背《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汤头歌诀》……一天,吴啸群刚出门,就有人来请医生,催得很急,蔡圣朝便硬着头皮去了。
病人是个农民,去河边挑水的时候闪到腰摔倒,疼得死去活来,不停呻吟着追问:“医生,我的腰是不是断了?”蔡圣朝虽然学过一段时间针灸,可缺乏经验的他哪儿敢直接往伤情严重的腰部扎针?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起《四总穴歌》曾讲到“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于是他试探着在病人的左腿委中穴下了针。
安徽省中医院门诊专家应诊表

周 张
军 唐 红
冉 徐余兴 张
雨 李文华 刘
李 燕 危 凯 明 汪俊兰 周晋华 施卫兵 卓思源
徐云霞 李
明 王
炜
易维真 王 张 雨
峰 刘
明
曾 戴
莉 卓思源 陈永宏 刘永华 王曙光 杰 汪俊兰 曹承楼
刘春丽 沈 程 红
曾 瑜 帅剑锋 张福忠 周正新 邹建安 戴
莉 卓思源 尚莉丽 刘永华 王曙光 杰 陈永宏 曹承楼
张虹亚 李伟莉 卓思源 李 燕 尚莉丽 张国梁 刘涛峰 毛细云 潘晋方 李华刚 周章武 陈久发 吴飞雪 李 赟 伯克利 桂金贵 杨素霞 吴 敏 何素敏 张虹亚 刘涛峰 王建峰 曹 宇 盛仲灵 王建峰 吴 敏 张虹亚 刘涛峰 王建峰 孙洪波
秦黎虹 唐友斌 朱庆军 顾 光 余永祥 黄日龙 刘 振 汪德龙 肖洪波 汪 泓 袁爱红
汤 陈大 丽 庆 芬
纵慧 敏
上午 四 下午
周宜轩 朱慧志 陈怀珍 程晓昱 查安生 方东革 胡顺金 黄 为 许祖建 李 林 任 薇 吕 勇 韩 辉 汪 玲 邓 娜 李国琳 何 佳
张万 高
李国琳 姚淮芳 谢道俊 田秀峰 舒仪琼 高士俊 张 琳 刘家生 梁国庆 吴云虎 韦佐莉 杨升杰 张皖东 许春华 吕园园 王立媛 顾健霞 汪美霞 毛艳琨 吴吉萍 朱 玲 李春颖 葛 岚 李国琳 王 胜 方 童佳兵 程 方东革 武 慧 季红燕 胡 杨 程 王 方 莉 朱春东 胡业彬 蔡永亮 石美雅 陈晓雯 琦 王健平 谌 吴云虎 李 林 舒仪琼 皖 丁碧云 汪 周 磊 商娟娟 刘 剑 邵正斌 汪 健 王艳昕 章小平 李中南 岚 汪 玲 童建兵 毛艳琨 刘怀珍 汪 东 丁碧云 董 婷 杨 勇 刘 剑 何 佳
王志 陈义
闫如 虎
上午 五 下午
中医大夫简介50字

中医大夫简介50字中医大夫是指具有中医学专业背景,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医生。
他们以中医理论和中医诊疗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为患者提供综合医疗服务。
中医大夫注重人的整体健康,并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致力于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通过中药、针灸等疗法以及健康建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和平衡。
中医大夫的教育背景中医大夫是在医学院或中医学院获得本科学士学位的医学生。
他们接受专业的中医教育培训,学习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医诊疗技术,包括经络学、经络穴位、中药学、方剂学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掌握中医的实际应用,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大夫的专业技能中医大夫具备丰富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疗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他们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中医诊断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然后,他们会给出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医大夫的治疗范围中医大夫可以诊治各种疾病和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由于中医注重整体调理,中医大夫还可以帮助改善一些亚健康状态,如失眠、压力过大、抵抗力下降等。
中医大夫的职责和责任中医大夫在临床实践中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
他们治疗患者时,不仅仅关注患者当前的症状,更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中医大夫还会不断学习和研究中医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结中医大夫作为传承千年的医学宝库的代表,他们通过中医的独特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他们注重整体健康和平衡,以及预防疾病的方法,成为现代社会健康管理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寻求治疗方法,或是提高整体健康,中医大夫都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安徽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安徽在指导老师合计:45 人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1 巴坤杰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2 周楣声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3 尚志钧 1 安徽省4 胡翘武 1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5 郑景岐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6 程亦成 1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7 王乐匋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8 戴家鼎 1 安徽省安庆药业有限公司中药9 李济仁 1 安徽省皖医弋矶山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10 尚志钧 1 安徽省皖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1 陈可望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12 程道南 1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13 周夕林 1 安徽省14 王乐陶 1 安徽省15 李业甫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中医科16 丁锷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17 尹莲芳 2 安徽省蚌医附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18 赵谦 2 安徽省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中医科19 戴勤瑶 2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中医科20 罗庆道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21 周玉朱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22 徐经世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3 韩明向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24 赵忠仁 2 安徽省安徽省濉溪县中医院中医科25 杨干亭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26 高复安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7 马骏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二附院28 孔秀娣 2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29 孔昭遐 2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 丁莲蒂 2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31 张杰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门诊部(国医堂)中医科32 窦金发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中医科33 张炳秀 3 安徽省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中医科34 张克连 3 安徽省淮南矿工二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35 徐经世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6 周宜轩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37 曹恩泽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38 梁文珍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39 赵荣胜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中医科40 祝广庆 3 安徽省安徽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41 马骏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二附院中医科42 张道宗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43 魏福良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44 孔昭遐 3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45 李有伟 3 安徽省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继承人合计:39 人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1 肖金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2 巴执中 1 安徽省宁国市中医院中医科3 蔡圣朝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4 魏从建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二附院中医科5 刘大培 1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其他6 刘晓龙 1 安徽省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7 范刚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8 胡国俊 1 安徽省中医科9 胡国俊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0 郑日新 1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11 程悦耕 1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12 唐翠华 1 安徽省安庆药业有限公司13 管世甫 1 安徽省皖医弋矶山医院14 陈荣东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5 余润明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6 王峰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7 周章武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8 周兰 2 安徽省中医科19 周兰 2 安徽省蚌医附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20 张少祥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21 侯勇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2 程皖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3 刘健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4 戴秀芳 2 安徽省安徽省濉溪县中医院中医科25 汤勇 2 安徽省合肥市中医肛肠医院中医科26 高健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27 林林 2 安徽省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科28 黄震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门诊部中医科29 张弦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30 陆俊峰 3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中医科31 顾健霞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32 胡顺金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33 陆耘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34 王红梅 3 安徽省安徽安庆市中医院中医科35 叶脉延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中医科36 王德喜 3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37 李佩芳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38 陈幸生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39 张友贵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
查安生谈养胃勿过用,平则和

查安生谈养胃勿过用,平则和专家介绍:查安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兼内镜中心主任、西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安徽消化学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医讲究平衡,治病其实就是及时发现人体不平衡的状态,及时调整。
如果不注意平衡的调节,小毛病会积累形成大病。
”查安生解释道,“古时候的人很善于观察事物,比如看到羊群可以在极其寒冷的条件下自如生存,便想到食用羊肉来防寒,尝试证实,羊肉的确有温阳的功效。
中医的平衡调节之术就是源自这里,非常有意思。
”“当人体平衡被打破时,调节的方法就是‘以偏治偏’。
”查家世代行医,查安生的祖父查少农当年名扬四方,人称神医“查一帖”,也是现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的首任教授和创办人之一。
查安生是查氏中医的第五代传人,小时候父亲的一个做法令他印象深刻,“如果有谁家的孩子消化不良来看病,父亲一般不会开药,而是告诉他们,回家去弄一小酒盅的萝卜籽,先放在锅里炒一炒,再煮成一碗水,给孩子服用。
这个方子百试百灵,它就是利用了萝卜籽消食除胀、理气导滞的偏性。
”饮食:切忌偏嗜,注重“节”“洁”“‘洁’表示食物的洁净,这很好理解。
要注意的是这个‘节’,它表示饮食时间、饮食结构和量的合理、适度。
”“生病起于‘过用’,强调的也是个‘节’。
饮食以适量为宜,饥饱失度都可致病。
”查安生一周有四天的门诊,超大的工作量令他有时无法定时进餐,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胃,他有个原则:如果不能定时进餐,可以掌握好两餐的间隔时间,隔4个小时左右进食一次,最长不能超过6个小时。
这是因为胃的排空一般需要4个小时左右,胃部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使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出现脾胃失调的症状。
“此外,饮食切忌偏嗜。
要注意三餐的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我认为早、晚餐宜简,中餐要多样化。
早晨人的肠胃刚刚开始运作,不宜给它过重的负担;晚餐距离睡眠的时间近,所以也不宜过于丰富。
宋星臣中医传承人简介资料

宋星臣中医传承人简介资料宋星臣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传承人,以下是他的简介资料:个人背景宋星臣,出生于1950年,是中国河南籍的中医专家。
他自幼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家族中传承了中医技艺。
他先后在国内外多所著名的医学院校学习,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学术经历宋星臣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曾在国内外多所著名的医学院校进行学习,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在多个国际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及临床治疗等方面。
专业技能宋星臣在中医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他对中医经典理论和中药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擅长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如内科、外科、妇科等。
同时,他还在针灸、推拿等领域有着高超的技艺。
职业成就宋星臣在中医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
他曾多次受邀前往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际友人治病疗伤,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他还多次担任国内外的中医学术会议的专家组成员或主持人,推动了中医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
著作和贡献宋星臣在中医领域有着丰富的著作和贡献。
他的代表著作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解析》、《中药学总论》等。
同时,他还参与编写了多本中医教材和参考书籍,为中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宋星臣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深受中医文化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健康与长寿,需要依靠医食同源、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饮食起居、环境、心理健康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调理。
他认为医生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操守,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社会影响宋星臣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治疗方法和学术观点在中医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通过教学、演讲和著作等方式,培养了大批的中医人才,为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思想和行动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于中医文化的热情和关注。
总之,宋星臣作为一位著名的中医传承人,他的学术经历、专业技能、职业成就、著作和贡献以及社会影响都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康复科折页文案

康复科折页文案康复科三折页文案P1:医院名称+资质康复医学科中医康复未病养生P2:康复专家推介周俊明(照片)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曾先后进修于安医第一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亚运村医院中医骨伤科。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熟练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正骨手法、针灸、艾灸、拔罐、刮痧、走罐、刺血、牵引、理疗等治疗手法,擅长诊治各种类型颈椎病(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背筋膜炎,腰背韧带劳损、坐骨神经痛、急慢性腰扭伤、*球肘、膝关节炎、骨关节病、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外伤后关节功能障碍、面神经麻痹、头痛等疾病。
多次参与各类型学术交流活动,撰写中医科学术论文十余篇。
P3:康复专家推介傅建华(照片)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科工作三十余年,在医疗临床一线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诊治腰椎间盘突出,治愈率高,疗效卓越,非手术、无痛苦、无风险、无后遗症,低复发。
以及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腰脊间韧带劳损,腰外伤等。
各型颈椎病(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
肩周炎,骨关节炎,外伤后关节功能障碍,运动损伤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加过美国访华按摩团的学术讲座交流。
多次参加WH0(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际康复诊疗医学交流,具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系统学习了前苏联体育疗法,医疗体操防病治病的精华部分,融会贯通,为患者治疗疾病,强健身体。
P4:康复理疗项目中医康复科.七大特色诊疗体系牵引疗法·艾灸疗法·电针疗法推拿疗法·火罐疗法·运动疗法中药熏蒸治疗法骨关节损伤/手术/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背筋膜炎、脊间韧带劳损、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和病变、腰肌劳损、运动损伤、外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断肢再植后、骨折后、骨科手术后功能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医中医专家介绍
干磊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特长:中医内科杂病,男性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发表论文8篇。
现任中医科副主任,安徽省中医药协会学术部副主任。
黄守正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技术特长:擅长中医内科(脾胃病)、中医康复疗法、中医妇科(月经不调)。
兼《安徽中医药临床杂志》编委。
孔昭遐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技术特长:擅长治疗内、儿、妇科杂病,其中对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疾病以及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乳儿肝炎、月经不调、盆腔炎和外伤性硬膜下积血(液)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筛选总结出疗效确切的验方。
先后承担“紫肾方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各老中医临床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孔昭遐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等省、部级科研课题。
发表论文1篇。
陆勤峥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业技术特长: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及中医教学工作四十余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治学严谨、医术求精,精于脉理,详于辨证,能运用中医理论于临床某些疑难杂症,侧重于消化道胃肠疾病,心脑血管及风湿免疫方面的病症。
兼安徽省医院评审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合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肖玉英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特长: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及儿科临床的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尤在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睡眠障碍、妇科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毛自武副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特长:擅长运用中医手段诊治痔瘘。
金玲副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特长:擅长中医内科,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注重辨证施治,对咳喘、消化系统疾病、睡眠障碍、月经不调、附件炎,及一些疑难杂症,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研究。
张恩乐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业技术特长:擅长中内科、妇科,对心血管疾病、脾胃疾病、肝胆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康复以及妇科月经病、带下病等有一定的研究。
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兼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内儿科分会副会长,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理事。
徐强副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特长:中医内科临床、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等面有较深造诣。
兼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安徽省睡眠学会理事。
余晓琪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业技术特长:主要从事过敏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对慢性咳嗽、哮喘、荨麻疹等疾病有较深研究。
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
发表论文6篇。
高庆华副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特长: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
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擅长中医消化、肝病的诊治。
现为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与学术技术带头人。
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兼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委员。
陈焕农副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特长:从事中医针灸专业工作30多年,技术精湛、医风端正,对疼痛及神经系统疾患有独到的见解。
程德华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业技术特长: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30余年,擅长用中医验方治疗内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等。
承担免疫性疾病课题研究一项。
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
现任中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兼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研究会委员,安徽省中医基础委员会委员。
王成华副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特长:从事中医学医、教、研二十余年,对中医药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积血(液),中西医集合治疗皮肤病有一定的造诣。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