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体有关的物理知识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知识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知识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

1、质量约:50kg

2、重力约:500N

3、密度约:1×103 kg/m3

4、体积约:0.05 m3

5、身高约:160-170cm

6、电阻约:几千欧

7、手臂长约:50——60cm 8、手掌面积约:100-120cm2 9、脚掌面积约:200-250 cm2

10、对地压强:行走时约:2×104Pa 站立时约:1×104Pa

11、步长约:50-70cm 12、步速约:1.5m/s

13、骑自行车速度约: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20N

15、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100W 16、脉搏跳动频率约:70-75次/min(1.2Hz)

17、正常血压约: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 mmHg 18、人体正常体温约:36-37℃

19、100米短跑时间约:13-14s 速度约:7.5m/s

20、人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物理学史

姓名贡献

伽利略运动物体不受外力速度保持不变,一直运动下去

牛顿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色散、经典物理奠基人

托里拆利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墨翟小孔成像

摄尔修斯创制摄氏温标

沈括磁偏角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最早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欧姆欧姆定律

焦耳焦耳定律

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建立电磁场理论

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原理

卢瑟福原子行星(核式)模型

汤姆逊发现电子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盖尔曼发现夸克

莫尔斯发明电报

贝尔发明电话

哈勃发现谱线红移,证明宇宙的大爆炸学说

物理量的估算

对单位要形成具体的观念,在已知的数值后面,能填上合适的单位,在已知单位前面,能填上适当的数值,例如:一张纸的厚度与一根头发的直径相当,约在几十微米的范围内,物理书长约26厘米,课桌长约1.2米,5分硬币的质量约为2克,物理书质量约280-300克,重约3牛,墨水瓶的容积100ml左右,普通热水瓶盛水2千克左右,一只鸡蛋质量约0.05千克,重约0.5牛,一件羊毛衫重约10牛,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0.5帕,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强约50几个帕。一块普通的砖平放在水面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1000帕,成人的质量约60千克,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7×104帕,步行的人速度约1.4米/秒,5千米/小时,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4.2米/秒,15千米/小时,火车速度60-120千米/小时,电子表的电池电压1.5伏,我国照明电路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赫兹,即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100次,分子的直径几个埃(?),只有几分之一个纳米(1nm=10-9m,1 nm =10 ?),用手慢慢举起两个鸡蛋,举到1米高时,手对鸡蛋做的功约是1焦。手电筒里的灯泡的规格一般是“2.5V0.3A”。电阻10Ω左右,额定功率1瓦左右,台灯额定电流几百毫安,彩电功率40-100瓦,家用冰箱100瓦左右,空调800-1500瓦。一般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

诗词、俗语中的物理知识(练习)

诗词、俗语中的物理知识 一、选择题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A、热量 B、密度 C、比热容 D、内能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关于小水珠的形成,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是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C、是水缸中的水分子扩散形成的 D、水缸可能有裂缝,水缸中的水渗到缸外形成的 3、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 B、洗衣服时尽可能使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服粉 C、将废旧干电池统一收集,集中填埋 D、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 4、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月亮的实像 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5、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形成“烟”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 C、“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6、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7、“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了主要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8、今年5月23日,蓬莱阁附近海滩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B、景物经水面成像 C、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 D、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产生折射 9.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1、我国民间有名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热。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______________形成的小水珠。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是以作为参照物的。“霜”的形成是过程,船上的客人听到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

科幻中的物理学答案

1 【单选题】关于化学能的说法错误是 A、原子与原子之间的反应能量 B、原子与分子之间反应能量 C、分子与分子之间反应能量 D、电子与电子之间反应能量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告诉我们 A、质量可以转换为能量 B、能量是质量的一半 C、能量与质量平方成正比 D、能量与速度成正比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1 【单选题】如果航天飞机重50吨需要 A、1万加仑汽油 B、1.5万加仑 C、2万加仑 D、5万加仑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十万分之一克物质大约相当于 A、一万亿焦耳 B、一亿焦耳 C、一千万焦耳 D、一百万焦耳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1 【单选题】我们人类现在是 A、一类文明 B、0.7类文明 C、二类文明 D、三类文明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工业革命前人类主要消耗的能源是 A、人力和畜力 B、煤炭 C、电力

D、水力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1 【单选题】熵是物理学家在 A、二十世纪初发现的 B、十八世纪发现的 C、牛顿发现的 D、十九世纪发现的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热量会 A、与熵无关 B、增加熵 C、从温度低的地方向温度高的地方传 D、减少熵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1 【单选题】熵与什么成正比 A、系统所占的体积 B、系统的温度 C、系统相空间体积的对数 D、系统的压强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最先发现熵的微观定义的是 A、克劳休斯 B、玻尔兹曼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1 【单选题】一个人的大脑的熵 A、随着时间增大 B、随着时间减少 C、不随时间变化 D、与信息量成正比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2

初中中学物理中涉及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中涉及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成语

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成语 、震耳欲聋。 2、掩耳盗铃。 3、闻鸡起舞。 4、窃窃私语。 5、一唱一和。 6、夫唱妇随。 7、充耳不闻。 8、电闪雷鸣。 9、曲高和寡。 10、五光十色。 11、立竿见影。 12、坐井观天。 13、镜花水月。 14、海市蜃楼。 15、杯弓蛇影。 16、形影不离。 17、隔岸观火。 18、绿树成荫。

20、惊弓之鸟。 21、海底捞月。 22、滴水成冰。 23、扬汤止沸。 24、釜底抽薪。 25、屡教不改。 26、一往无前。 27、勇往直前。 28、一日千里。 29、旭日东升。 30、刻舟求剑。 31、孤掌难鸣。 32、愚公移山。 33、势均力敌。 34、同心协力。 35、朝发夕至。 36、脚底抹油。 37、咬牙切齿。 38、一刀两断。 39、一无所有。 40、迎刃而解。

42、引而不发。 43、芳香四溢、 俗语、诗词中也有物理知识,你会解释吗? 1、潭清疑水浅。 2、破镜难重圆。 3、闻其声,知其人。 4、霜前冷,雨后寒。 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7、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8、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0、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2、八月秋高风怒号。 13、大树底下好乘凉。 14、身正不怕影子斜。 15、下雪不冷化雪冷。 16、真金不怕火来炼。

叮叮小文库 17、小小秤砣压千斤。 18、酒香不怕巷子深。 19、墙里开花墙外香。 20、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2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4、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7、冬天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习初中物理的部分口诀 (一)知识类 1、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口诀 确定对象先隔离, 绕其一周找施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依此顺序来分析。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 (2010-11-16 06:54:31) 转载 标签: 打吊瓶 大气压 液体压强 杂谈 分类:物理-教学设计反思探讨 打吊瓶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2008年大连中考有一试题以吊瓶为载体考察了液体压强和大气体压强的知识。原题如下: (多项选择题)24.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将药瓶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8所示。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瓶适当升高 B.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 C.瓶内上方气体压强始终不变 D.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压强等于大气压 答案:A D 分析: 血液回流到输液管,说明药液对人体的压强小于人体血压,把药瓶适当提高可以增大针头处液体的压强,使之大于人体血压,药液可以进入人体。选择A 随着药液不断流入人体,瓶中的药液减少,液面到瓶盖的h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瓶盖受到的液体压强越来越小,B选项错误,不选。 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压强等于大气压,因为此处与大气相通。D选项正确。 由于空气管存在,瓶口处压强等于大气压,根据平衡原理分析,此处压强等于瓶内药液的压强和上方气体压强之和,由于瓶内液体压强减小,瓶内气体压强是逐渐增大的(近似于大气压),所以C选项错误。

打吊瓶中的物理知识 1、瓶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 药液流出使瓶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降低,瓶中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强将空气从进气管压入瓶中,使瓶内气压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大气压(略小于一个大气压),因为瓶口压强等于瓶内液体压强与气体压强之和,一个大气压相当于高水柱产生的压强,而在输液情况下液面升降幅度不足,可见瓶内压强虽然在减小,但是基本保持在一个大气压,压强相当稳定。 2、药液为什么能自动流入血管 开始时瓶中气体的压强大约是1个大气压,药瓶吊在高处,从瓶口到插在病人血管中的针头处有相当大的高度差,这段液柱产生的压强使针头处药液的压强较大,大于血管中的压强,药液自动流入血管。 3、药液为什么匀速滴下 空气管插入瓶中瓶口处(不能过高),保证瓶口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致使药液流入人体是输液管中液体(瓶口到人体的液柱)产生的压强(与瓶内药液高度无关),当吊瓶悬挂的高度一定时,输液管中液体压强一定,与人体血液的压强差保持恒定,药液匀速滴入人体。 4、药液流速调节器的作用 调节器只相当于一个水龙头,它只起着调节输液器孔径的大小以控制进药量多少的作用。 5、护士为患者多次更换药瓶比较麻烦,于是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瓶串接的方案。请分析图中哪个药瓶中的药液先流完为什么 甲瓶的药液先流完。 因为甲、乙、丙三瓶采用串联的方式,其工作情况是这样的: 药液从丙瓶中流下,丙瓶中空气体积增大、压强下降,乙瓶中空气将乙瓶中药液压入丙瓶补充,使丙瓶液面保持不变。药液从乙瓶中流至丙瓶后,乙瓶中空气体积增大、压强下降,甲瓶中空气将甲瓶中药液压入乙瓶补充,使乙瓶液面保持不变。药液从甲瓶中流至乙瓶后,甲瓶中空气体积增大、压强下降,大气压将外界空气压入甲瓶,甲瓶中液面下降。液体如此流动,直到甲瓶的药液全部流完,这时甲瓶中空气与外界直接连通,连接甲、乙两瓶的管子相当于甲瓶当初的进气管。以后的过程是药液从丙瓶流入血管,乙管中药液流入丙瓶补充,空气流入乙瓶,直至乙瓶中药液流完,乙瓶与大气直接连通。然后才是空气直接进入丙瓶,直到丙瓶中药液逐渐流完。

语言文学中的物理知识

语言文学中的物理知识 摘要:我国古代诗词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用语精炼,构思缜密;谚语和成语短小精悍、妙语连珠,是古代人民群众从社会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们不仅陶冶人的情操,给人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而且其中也涉及了力、热、光、声等物理知识。 关键词:古诗词谚语成语物理知识 在我国古代文学艺苑中,诗词仿佛是一颗颗绚丽璀璨的明珠,一朵朵姹紫嫣红的鲜花,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千百年来一直闪烁着夺目的光辉。许多名篇构思缜密,妙语连珠,脍炙人口,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古代诗词不仅陶冶人的情操,给人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而且其中也多涉及了力、热、光、声等物理知识。 一、力学知识 菩萨蛮 选自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水面上秤锤浮,这首古词是一位恋人向其所爱者表达的爱情誓言。她(他)列举自然界里不可能发生的六件事为喻,来表明自己的爱情是坚定的、永恒的。其中一个比喻是“水面上秤锤浮”,我们都知道水的密度小于铁的,那么秤锤是绝对不可能浮在水面上的。 歇后语: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 原因: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谚语:小小称砣压千斤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四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风筝 ( 清代)吴有水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对风筝进行受力分析:重力,绳子的拉力,空气浮力,风力,空气阻力.这几个力平衡。谚语:人心齐,泰山移 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力的合成原理 成语:独木难支 一根木头没法站住脚的。稳度,就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当重力作用线超出物体支持面的时候,这个物体就会被翻倒,处于不稳定平衡的物体重心越低,底面积越大,就越难使重力作用线超出支持面,那么稳度就越大。不倒翁就是根据这偏颇原理制成的。而一根木头底面积小,重心又相对较高,外界条件很容易使其重力作用线偏离,稳定程度就非常差了。 三足鼎立:用三根木头支撑重物是最稳定的。三根木头通力合作,可以平均分配承受的压力,木头不容易折断。三根木头不仅支持力大,而且很容易达到力矩平衡,有很高的稳定的程度。因此古人创造了“三足鼎立”这句成语,比喻三方分力互相抗衡。看,三国时期,魏、蜀、吴不就相持了很长时间吗? 二、运动学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为什么静止不动的青山在诗人眼里相对出现?其实是作者以自己乘坐的船为参照物,看起来好像是两岸

初中物理中涉及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中涉及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 1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我国灿烂优秀的文化中,有不少言简意赅的成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富于哲理。选择其中一些常用的成语引入政治课教学,对于活跃思维、明理导行、提升综合素质等,都极为有益。在最近几年的政治高考中,用一些常用成语设计的题型也屡屡出现。因此,在哲学常识的学习中注意一些常用成语的收集和整理,把握其中的哲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扼要浅析150条成语,供同学们学习哲学常识时参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张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019民谚俗语中蕴含的物理知识1语文

民谚俗语中蕴含的物理知识(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下面列举几例: 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

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人体细胞所需七大营养1

人体细胞所需七大营养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什么是营养素 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成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需要从外界摄取的物质。 二、人体必须的七大营养素 (一)蛋白质(人体的工程师) 由22和氨基酸组成,是生命基础物质,占人体重量的16%,用来制造血液、肌肉、皮肤、头发、指甲等身体器官,控制人体发育过程,修补和维持人体组织,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组织中。 (二)脂肪(人体的燃料) 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1.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 2.脂肪分布于人体各大脏器之间,关节和神经组织的隔离层,保护身体组织,避免各组织相互间机械磨擦,起着保温、固定的作用。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消化吸收。 4.保护人体皮肤健康。 (三)碳水化合物(人体的驱动利器) 碳水化合物也称糖。是人体能量提供的主要物质,1克碳水化合物可在人体内放出4千卡热量。供给肌肉和脑部活动所需的能量,增强耐力和复原能力,帮助其他食物的消化和同化作用。 (四)维生素(33种)(营养催化剂) 维生素是细胞的新陈代谢、身体发育、成长、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它有助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帮助形成血液、细胞、激素、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促进营养的生化反映,以维持各系统之正常机能。 1.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等,溶于脂肪,储存于人体脂肪组织内,保证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健康,如维生素A,能促进人眼部组织健康,保护视力;维生素D,帮助人体吸收钙质维护骨骼健康;维生素E,是强力抗氧化剂,保护细胞膜,血管、心脏、皮肤、肝脏等组织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延缓衰老等等。 2.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溶水而不溶脂,体内不能大量储存,因此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以补充人体对它的需要量。 维生素B族共有8种:VB1、VB2、泛酸、烟酸、VB6、VB12、叶酸、生物素。其共同特点是能帮助蛋白质分解旧的物质,合成新的物质。其个性是维持不同器官的健康,如VB1维持神经系统需要,能协助红细胞生成参与许多新陈代谢,帮助发育指甲、头发等等。泛酸,能帮助食物释放能量。VB1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五)矿物质:(身心调控员) 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常量元素:占人体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如碳、氢、氧、钙、磷、镁、钠钾等。 2.微量元素:占人体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如铁、铜、锰、铬、硒等。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各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镁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钠、钾是细胞内、外液的重要成分。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每天均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参与,如果矿物质摄入不足将给人体造成很多疾病。如骨质疏松、消化不良、贫血、恶性肿瘤等疾病。

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知识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 1、质量约:50kg 2、重力约:500N 3、密度约:1×103 kg/m3 4、体积约:0.05 m3 5、身高约:160-170cm 6、电阻约:几千欧 7、手臂长约:50——60cm 8、手掌面积约:100-120cm2 9、脚掌面积约:200-250 cm2 10、对地压强:行走时约:2×104Pa 站立时约:1×104Pa 11、步长约:50-70cm 12、步速约:1.5m/s 13、骑自行车速度约: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20N 15、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100W 16、脉搏跳动频率约:70-75次/min(1.2Hz) 17、正常血压约: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 mmHg 18、人体正常体温约:36-37℃ 19、100米短跑时间约:13-14s 速度约:7.5m/s 20、人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物理学史 姓名贡献 伽利略运动物体不受外力速度保持不变,一直运动下去 牛顿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色散、经典物理奠基人 托里拆利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墨翟小孔成像 摄尔修斯创制摄氏温标 沈括磁偏角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最早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欧姆欧姆定律 焦耳焦耳定律 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建立电磁场理论 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原理 卢瑟福原子行星(核式)模型 汤姆逊发现电子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盖尔曼发现夸克 莫尔斯发明电报 贝尔发明电话 哈勃发现谱线红移,证明宇宙的大爆炸学说

物理量的估算 对单位要形成具体的观念,在已知的数值后面,能填上合适的单位,在已知单位前面,能填上适当的数值,例如:一张纸的厚度与一根头发的直径相当,约在几十微米的范围内,物理书长约26厘米,课桌长约1.2米,5分硬币的质量约为2克,物理书质量约280-300克,重约3牛,墨水瓶的容积100ml左右,普通热水瓶盛水2千克左右,一只鸡蛋质量约0.05千克,重约0.5牛,一件羊毛衫重约10牛,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0.5帕,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强约50几个帕。一块普通的砖平放在水面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1000帕,成人的质量约60千克,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7×104帕,步行的人速度约1.4米/秒,5千米/小时,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4.2米/秒,15千米/小时,火车速度60-120千米/小时,电子表的电池电压1.5伏,我国照明电路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赫兹,即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100次,分子的直径几个埃(?),只有几分之一个纳米(1nm=10-9m,1 nm =10 ?),用手慢慢举起两个鸡蛋,举到1米高时,手对鸡蛋做的功约是1焦。手电筒里的灯泡的规格一般是“2.5V0.3A”。电阻10Ω左右,额定功率1瓦左右,台灯额定电流几百毫安,彩电功率40-100瓦,家用冰箱100瓦左右,空调800-1500瓦。一般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

民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

民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下面列举几例: 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与来源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与来源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 七种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 其一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 其二是作为人体“建筑”材料。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有蛋白质; 其三是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素分布于各种食物之中,只要你能广食,就可以得到。 七大营养素包括:1.蛋白质2.脂类3.碳水化合物4.维生素 5.矿物质 6.水7.粗纤维(食物纤维) 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功能 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提供能量。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

蛋白质。 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 在常用的每100克食物中,肉类含蛋白质10—20克,鱼类含15—20克,全蛋含13—15克,豆类含20—30克,谷类含8—12克,蔬菜、水果含1—2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含量多,豆类含量很多,质上比动物性食物也不差。 判断蛋白质质的优劣有三点: (1)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得越彻底,其营养价值就越高。整粒大豆的消化率为60%,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其他蛋白质在煮熟后吸收率也能提高,如乳类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 (2)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有高有低,利用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利用的程度高低,叫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菜76%,小麦67%。动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一般比植物蛋白质高。 (3)看所含必需氨基酸是否丰富,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适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叫完全蛋白质,如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 种类齐全,但比例不适当,叫半完全蛋白质,在谷物

汉语成语里的物理原理

汉语成语里的物理原理 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学科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角度例析有关的汉语成语。 1.关于力现象的汉语成语 1.1 刻舟求剑 《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沿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见《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1.2 一泻千里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泻:水急速往下流。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动能越多,则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解释突出了江水的流速大。 1.3 沉李浮瓜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暑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也指暑天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的瓜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大家知道,一般瓜类如东瓜、南瓜等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F浮>G瓜,即瓜类均要上浮。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均有核仁,因此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G瓜,会下沉于水底。因此古人说:“瓜浮李沉”而不说“瓜沉李浮”。 1.4 一发千钧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形式十分危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根头发所承受的最大平均拉力只不过1.72牛顿。而1钧(即三十斤)的力相当于150牛顿,1千钧即1.5×10^5牛顿。很显然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危急呢? 1.5 随波逐流

(完整版)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5、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

化。6、有时候从保温瓶中倒出一大杯开水后,瓶塞会跳起来是因为外界的冷空气乘机钻入保温瓶,瓶塞寒上后,冷空气被封闭在瓶子内并与热开水发生了热传递,冷空气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就把塞子抛出瓶口,这时只要轻轻塞上瓶塞,然后摇动几下保温瓶,使开水蒸发出大量水蒸气,把冷空气这不速之客从保温瓶中赶出去,然后按紧瓶塞后就无后顾之忧了。 7、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而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装双层玻璃窗。 8、多油的菜汤由于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因而不易冷却。 9、我国南方有一种凉水壶,夏天将开水放入后很快冷却,且一般略比气温低,这是因为这种凉水壶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渗透出来,渗透到容器外壁的水会很快蒸发,而水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改大量的热量,因而使水温很快的降低到和容器外的水温相同时,水还会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使水温继续降低。但因为水温低于气温后,水又会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水温不公降得过低。 10、大多数人认为保温瓶中的水水的传热速度是水蒸气(或空气)的四倍。保温瓶中的水不太满,在水面和软木塞间有一小段距离。那么热量散失的速度就慢得多,其保

成语中的物理现象

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坐井观天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

生活中的物理

物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人们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物理,能够说处处与物理打着交道,就拿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厨房来说吧,其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现殒举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相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实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相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因为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持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相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相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即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容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防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理应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防碍产生力,致使玻璃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水准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二)与物体状态变化相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