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程。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人员对培养基的规范管理。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职责:1.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实验室所需求的培养基管理工作,使日常检验可以顺利进行。

2.微生物检验主管:负责对日常配制培养基的规范操作进行监督。

内容1 培养基的申购根据检验项目、工作量和工作进度的需求,提前一个月进行所需的培养基申购。

申购时需指定培养基供应商,必要时进行供应商审计。

2 培养基的验收2.1 培养基到货后,微生物室检验员应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核对品名、数量、规格、生产厂商,应与申购单一致;检查培养基包装有无破损、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2.2 验收合格后,登记于《培养基领用台账》(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3 培养基的贮藏3.1未开封的脱水培养基贮存于阴凉室,使培养基处于低温、干燥、和避光条件下。

已开封的脱水培养基应盖紧,贮存于阴凉库。

3.2灭菌好的培养基应进行预培养72h检查无菌后,置4~8℃冷藏保存待用。

灭菌后培养基储存期为7天。

4 培养基的配制4.1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应填写《培养基配制及使用记录》(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4.2培养基配制批号原则:原材料批号-配制日期:比如2011年1月1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基干粉批号000000,配制批号为:000000-110101。

配制好的培养基贴《培养基标签》(附记录文件编号:R-SMP-10-QC-009-03)。

(注:同一天同一培养基配置多次的,在原批号后加“-”加“数字”表示,如000000-110101-01)4.3培养基配制方法4.3.1 使用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制,如重量/体积、pH、灭菌条件和操作步骤等。

实验室使用各种基础成分制备培养基时,应按照配方准确配制,并记录相关信息如:培养基名称和类型及试剂级别,每个成分物质含量、制造商、批号,pH值,培养基体积/分装体积,灭菌条件(灭菌方式、温度及时间),配制日期、人员等,以便溯源。

微生物实验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操作规范

细菌实验操作部分㈠培养基的配置操作步骤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称量放入烧杯中(用称量勺,称量纸和电子天平)。

2.在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所需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然后再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

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总体积。

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化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在琼脂溶化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

3.调pH: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pH值,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反之用1mol/L HCL。

4.分装:(1)液体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

(2)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3)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5.加塞: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或硅胶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6.包扎:加赛后,将全部试管用皮筋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报纸即可),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

用记号笔注明日期名称。

7.灭菌:将上述培养基放入121摄氏度,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

8.搁置斜面: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50°C左右,将试管塞端搁在玻璃帮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9.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至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几种常用培养基成分1.LB Medium (LB 培养基)Yeast extact (酵母膏) 5g Peptone (蛋白胨) 10gNaCl 10g Agar (琼脂) 1-2%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pH 7.0适用范围: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2.Trypton Soy Agar胰蛋白胨17.0g 大豆胨 3.0g葡萄糖2.5g 琼脂20.0gNaCl 5.0g K2HPO4 2.5g蒸馏水1000ml3.Nutrient Agar (营养肉汁琼脂)Pepton (蛋白胨) 5g Beef extract (牛肉膏) 30gNaCl 5g Agar (琼脂) 15g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Adjust (调) pH to 7.0-7.24.RSL-盐酸鸟氨酸6.5g 氯化钠5.0gL-盐酸赖氨酸5.0g 脱氧胆酸钠1.0gL-盐酸半胱氨酸0.3g 酵母提取物3.0g麦芽糖 3.5g 溴麝香草酚蓝0.03g硫代硫酸钠6.8g 新生毒素0.005g枸橼酸铁铵0.8g 琼脂12.5g蒸馏水1000mL5.麦康凯蛋白胨20.0g 乳糖10.0g牛胆盐5.0g 氯化钠5.0g中性红0.03g 琼脂14.0gpH 6.9-7.3㈡几种试剂的制备波恩试剂:75% 饱和苦味酸25%福尔马林5%冰乙酸㈢细菌的分离1.待检材料的处理无菌采集的病料不经处理可直接用于分离;污染较严重的病料,接种前必须处理后方可进行分离培养。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培养基职责:检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正文:1.培养基的制备1.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 15g 氯化钠 2.5g葡萄糖 5g 新鲜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L—胱氨酸 0.5g (或新鲜配制的0.2%亚甲蓝溶液 0.5ml)硫乙醇酸钠 0.5g 琼脂 0.5~0.7g(或硫乙醇酸 0.3ml) 水 1000ml酵母浸出粉 5g——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加入水内,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按量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1±0.2,分装,115℃灭菌30分钟。

——在无菌检查接种前,培养基指示剂氧化层的颜色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约1/5。

否则,须经水浴煮沸加热,只限加热一次。

1.2霉菌培养基胨 5g 磷酸氢二钾(K2HPO4) 1g酵母浸出粉 2g 硫酸镁(MgSO4·7H2O) 0.5g葡萄糖 20g 蒸馏水 1000ml——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加入水内,微温溶解后,调节pH值约为6.8,煮沸,加葡萄糖溶解后,摇匀,滤清,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6.4±0.2,分装,115℃灭菌20分钟。

1.3选择性培养基1.3.1对氨基苯甲酸培养基(用于磺胺类药物的无菌检查) 照上述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及霉菌培养基的处方制法,各加对氨基苯甲酸0.125g,溶解后摇匀,分装,115o C灭菌30分钟。

1.3.2吐温培养基(用于油剂药品的无菌检查)照上述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及霉菌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各加10ml的吐温80,摇匀后,分装,115℃灭菌30分钟。

1.4营养肉汤培养基1.4.2处方胨 10g 肉浸液 1000ml氯化钠 5g——取胨与氯化钠,加入肉浸液内,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2±0.2,分装,115℃灭菌30分钟。

1.4.2肉浸液制备法——取新鲜牛肉,除去肌腱及脂肪,切细,绞碎后,每1000g加水3000ml,充分拌匀,在2~10℃浸泡20~24小时,煮沸1小时,滤过,压干肉渣,补足液量,分装,121℃灭菌30分钟,置冷暗处备用。

TSB培养基的配制操作规程

TSB培养基的配制操作规程

目的Purpose建立TSB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科学化。

适用范围与通则Scope and general rule在1#生产车间进行TSB培养基配制操作。

责任人Responsibility在1#生产车间进行TSB培养基配制操作的所有人员要遵循本规程。

本文件起草人、班组负责人与生产主管负责本规程的适用性。

程序Procedure目录Contents1.按十万级更衣程序进入配液室,洗手、消毒手臂。

2.配液前物料准备。

2.1根据所配制的体积量,准备需要的容器(洁净的Carboy瓶)、玻璃棒、天平等。

2.2 检查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是否符合要求。

3.配制:3.1根据所配制的体积量,按照使用说明称取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干粉。

以1L为例:量取1L注射水,加入30g胰蛋白胨大豆肉汤,进行加热煮沸溶解,待其充分煮沸溶解后,进行分装,待高压或过滤除菌。

3.2过滤除菌:配制结束后通知万级洁净区班组人员进行过滤除菌。

发文号issued No:____________________复印号Controlled Copy No: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高压灭菌:按照高压灭菌柜的操作规程进行溶液121℃,15分钟高压灭菌。

4.清场:将用过的Carboy瓶转出配液间,用洁净消毒抹布、拖布对配液间台面、地面、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污迹。

垃圾分类后由专用通道转出洁净区。

清洁用具清洗后放指定位置备用。

班组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挂“已清场”。

5.填写记录。

相关文件Related Documentation。

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培养基的配制过程计算用量:200ml固体培养基10g/L 蛋白胨. 3g/L 牛肉膏.5g/L NaCl .2% 琼脂粉 称量:托盘天平溶解:自来水调pH:自然pH灭菌:一般培养基,121 0C, 15-30min:20min;含糖培养基:112 0C, 15-30min;易产生沉淀的物质:分别灭菌后再混合倒平板灭菌待灭菌物品的包装锅、加加盖(对角线均匀拧旋升温、排气(放大气5min横温121℃、20min切断电源、冷开锅取倒平板◆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以手背能忍受的温度为准)平板划线的基本程序灭菌接种(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标)沾取菌接灭菌接种(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环境)平板涂布的基本程灭菌过的移液吸取菌液0.1ml滴在培养皿中用灭菌的涂布棒均匀涂布:将菌悬液先沿一条直线轻轻地来回推动,使之分布均匀,然后改变方向沿另一垂直来回推动,平板内边缘处可改变方向用三角玻扒再涂布几次。

三角铁扒具体操作步骤:⏹(1)加入适量自来水于灭菌锅中(至水位线)。

⏹(2)放入需要灭菌的东西。

注意:不要摆得太挤,以免影响蒸汽流通和灭菌效果。

⏹(3)加盖旋紧螺旋,使蒸汽锅密闭不漏气(对角线均匀拧旋)⏹(4)打开放气阀,打开电源,自开始产生大气后5分钟(此时蒸汽锅内的冷空气由排气阀排尽),关紧放气阀,让温度随蒸汽压力上升而上升,当达所需压力时(即温度上升到121℃),控制热源维持所需时间(20分钟),然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

注意:应用此法灭菌是否彻底的一个重要关键是在压力上升之前,必须将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5)待压力降至0磅时,打开排气阀,再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

注意:压力未降至0磅时,切勿打开锅盖,否则突然降压,招致培养基沸腾,沾湿棉塞,甚至冲出管外。

培养基配方及配制方法

培养基配方及配制方法

培养基配方1 斜面菌种保存培养基1.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000ml煮沸0.5h,纱布过滤,滤液补足1000ml,再加15g葡萄糖和15-20g琼脂,充分溶解后趁热纱布过滤,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1.2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麦芽汁的制备:干麦芽首先进行粉碎(不能太粗,也不必太细。

太粗影响糖化效率,过细影响过滤速度),按麦芽重量的3~4倍加水,搅拌均匀后,37℃左右浸泡1小时,然后缓缓加温至55~63℃(在升温过程中应不断搅拌使温度均匀),保温4~6小时(用0.02摩尔/升碘液测定为黄色至无色时),糖化结束。

在糖化过程中,应每小时搅拌一次。

取过滤后的清液,加1.8%琼脂,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 (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2基菌落总数检测2.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将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加入蒸馏水1000ml中,煮沸溶解后,调pH,然后在121℃下灭菌15min,取出,稍微冷却后,带热倒入培养皿中。

3志贺氏菌检测3.1 GN增菌液成分:胰蛋白胨:20g,葡萄糖:1g,甘露醇:2g,柠檬酸钠:5g,去氧胆酸钠0.5g,磷酸二氢钾4g,磷酸氢二钾1.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pH7.0制法:将上述物品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煮沸,调pH为7.0,分装,在115℃高压灭菌15min。

3.2 HE琼脂成分:胨:12g,牛肉膏3g,乳糖12g,蔗糖12g,水杨素2g,胆碱20g,氯化钠5g,琼脂18~20g,蒸馏水1000ml0,0.4%溴麝香草酚蓝溶液16ml,Andrade指示剂20ml.,甲液20ml,乙液20ml。

pH7.5 制法:将上述前七种成分加入400ml蒸馏水中作为基础液,将琼脂加入到6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甲液乙液到基础液中,调pH,再加入指示剂,并与琼脂液合并,待冷却至50~55℃,倾注浇平板。

细菌培养系统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

细菌培养系统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

细菌培养系统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1、LB培养基:每1000mL加分析纯NaCl 10g ,蛋白胨10g,酵母粉5g,用ddH2O 配制,再用10M NaOH调pH至7.4(1000mL一般加450ul),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使用。

2、固体培养基:LB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至1.5%,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使用。

3、10%(g/V) 氨苄青霉素钠(Ap):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粉末)50g溶于5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不是无菌包装的,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4、2.5%(g/V)硫酸卡那霉素(Kan)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液体)通常是2ml/支,内含0.5g卡那霉素。

取25支药剂(50ml),加入4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卡那霉素是粉末状的非无菌包装,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5、细菌培养:配制相应抗性培养基,每试管倒入3~4ml培养基(卡那霉素抗性培养采用标记试管),无菌牙签挑取单克隆至试管中,于37℃,220rpm 培养。

剩余培养基做好抗性和日期标记,置于4℃保存。

6、化学感受态制备:1)原理::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叫感受态,这时的菌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将细菌置于0℃,低渗CaCl2 溶液中时,菌细胞壁和膜的通透性增强,菌体膨胀成球型。

外源DNA与Ca2+形成抗DNase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黏附于细胞表面,在经42℃短暂的热冲击处理(一般热休克90s)后能促进细胞吸收外源DNA 复合物。

2)仪器、材料与试剂:①超净工作台、低温离心机、摇床、-80℃冰箱,装液氮的泡沫盒及液氮、50ml的离心管2个,50ml的注射器及0.22um小过滤器各1个。

简述培养基配制的一般程序

简述培养基配制的一般程序

简述培养基配制的一般程序简述配制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步骤: 1、根据配方要求,用量筒或移液管从每种母液中分别取出所需的用量,放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粗天平称取蔗糖、琼脂放在一边备用。

2、将称好的琼脂加蒸馏水300~400毫升,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煮沸溶解呈透明状,再停止加热。

3、将所取的各种物质(包括蔗糖),加入煮好的琼脂中,再加水至1000毫升,搅拌均匀,配成培养基。

4、用1N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滴入的培养基里,每次只滴几滴,滴后搅拌均匀,并用pH试纸测其pH 值,直到将培养基的pH值调到5.8。

5、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瓶中,并盖紧瓶口,瓶壁写上号码。

瓶中培养基的量约为容量的1/3或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本规程旨在为培养基配制提供操作标准。

2.范围:
公司培养基配制
3.责任:
质量管理科、菌检员对实施本SOP负责。

4.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5.内容:
5.1 营养琼脂
◆称本品34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7.2±0.2范围内),放于冰箱内保存,备用。

5.2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用于霉菌总数测定。

称本品30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6.4±0.2范围内),放于冰箱内保存,备用。

5.3 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
◆称本品33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8.0~8.2),放入冰箱内保存、备用。

5.4 胆盐乳糖培养基
◆称本品36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后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7.2~7.4),放入冰箱内保存、备用。

5.5 营养肉汤培养基
◆适用于一般细菌的培养。

称取本品19g,加纯化水1000ml,煮沸到完全溶解后分装,高压灭菌121℃
30分钟备用。

5.6 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用于大肠杆菌及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别。

称取本品36g,加纯化水1000ml,浸泡10分钟,煮沸至完全溶解,高压灭菌115℃30分钟,冷至55℃左右,振摇培养基,倾注灭菌平皿备用。

5.7 室温菌种保存培养基
◆用于常用菌种的保存。

称取本品28g,加纯化水1000ml,浸泡10分钟,加热煮沸,高压灭菌121℃30分钟,备用。

6.文件变更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