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新版】
培养基 配制方法

培养基配制方法
要配制培养基,首先需要准备以下原料和设备:蒸馏水、琼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pH计、计量瓶、培养皿、加热器等。
1. 准备培养基的配方,包括所需的成分及比例。
2. 用计量瓶将适量的蒸馏水加入容器中。
3. 将容器中的蒸馏水加热至将琼脂完全溶解。
4. 将琼脂溶液冷却至50-60摄氏度后,加入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其他成分。
5. 使用pH计检测培养基的pH值,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并在倒入后迅速将培养皿密封。
7. 将培养皿放置在加热器上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8. 灭菌后,将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即可用于培养细菌。
以上就是培养基的配制方法,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和配方进行。
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灭菌,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无菌性。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培养基职责:检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正文:1.培养基的制备1.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酪胨(胰酶水解) 15g 氯化钠 2.5g葡萄糖 5g 新鲜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L—胱氨酸 0.5g (或新鲜配制的0.2%亚甲蓝溶液 0.5ml)硫乙醇酸钠 0.5g 琼脂 0.5~0.7g(或硫乙醇酸 0.3ml) 水 1000ml酵母浸出粉 5g——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加入水内,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按量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1±0.2,分装,115℃灭菌30分钟。
——在无菌检查接种前,培养基指示剂氧化层的颜色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约1/5。
否则,须经水浴煮沸加热,只限加热一次。
1.2霉菌培养基胨 5g 磷酸氢二钾(K2HPO4) 1g酵母浸出粉 2g 硫酸镁(MgSO4·7H2O) 0.5g葡萄糖 20g 蒸馏水 1000ml——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加入水内,微温溶解后,调节pH值约为6.8,煮沸,加葡萄糖溶解后,摇匀,滤清,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6.4±0.2,分装,115℃灭菌20分钟。
1.3选择性培养基1.3.1对氨基苯甲酸培养基(用于磺胺类药物的无菌检查) 照上述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及霉菌培养基的处方制法,各加对氨基苯甲酸0.125g,溶解后摇匀,分装,115o C灭菌30分钟。
1.3.2吐温培养基(用于油剂药品的无菌检查)照上述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及霉菌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各加10ml的吐温80,摇匀后,分装,115℃灭菌30分钟。
1.4营养肉汤培养基1.4.2处方胨 10g 肉浸液 1000ml氯化钠 5g——取胨与氯化钠,加入肉浸液内,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2±0.2,分装,115℃灭菌30分钟。
1.4.2肉浸液制备法——取新鲜牛肉,除去肌腱及脂肪,切细,绞碎后,每1000g加水3000ml,充分拌匀,在2~10℃浸泡20~24小时,煮沸1小时,滤过,压干肉渣,补足液量,分装,121℃灭菌30分钟,置冷暗处备用。
TSB培养基的配制操作规程

目的Purpose建立TSB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科学化。
适用范围与通则Scope and general rule在1#生产车间进行TSB培养基配制操作。
责任人Responsibility在1#生产车间进行TSB培养基配制操作的所有人员要遵循本规程。
本文件起草人、班组负责人与生产主管负责本规程的适用性。
程序Procedure目录Contents1.按十万级更衣程序进入配液室,洗手、消毒手臂。
2.配液前物料准备。
2.1根据所配制的体积量,准备需要的容器(洁净的Carboy瓶)、玻璃棒、天平等。
2.2 检查注射用水的电导率是否符合要求。
3.配制:3.1根据所配制的体积量,按照使用说明称取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干粉。
以1L为例:量取1L注射水,加入30g胰蛋白胨大豆肉汤,进行加热煮沸溶解,待其充分煮沸溶解后,进行分装,待高压或过滤除菌。
3.2过滤除菌:配制结束后通知万级洁净区班组人员进行过滤除菌。
发文号issued No:____________________复印号Controlled Copy No: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高压灭菌:按照高压灭菌柜的操作规程进行溶液121℃,15分钟高压灭菌。
4.清场:将用过的Carboy瓶转出配液间,用洁净消毒抹布、拖布对配液间台面、地面、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污迹。
垃圾分类后由专用通道转出洁净区。
清洁用具清洗后放指定位置备用。
班组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挂“已清场”。
5.填写记录。
相关文件Related Documentation。
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

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1. 引言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操作之一。
培养基的配制质量直接影响微生物培养实验的结果,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基的配制。
本文档介绍了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操作规程,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材料和仪器•试剂:包括蛋白胨、葡萄糖、琼脂、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等。
•仪器:包括天平、电热板、烧杯、移液器等。
3. 培养基配制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清洗容器:将烧杯、烧瓶等容器用肥皂水彻底洗净,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确保容器干净无杂质。
•消毒操作:将容器用高温高压自动消毒器进行消毒处理。
充分消毒后,放置在无菌条件下待用。
3.2 培养基成分配制1.清量试剂:根据配方,使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试剂。
注意避免交叉污染,每次称取完一个试剂后,清洁秤盘。
2.溶解试剂:按照配方所需的顺序,将试剂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并使用电热板加热搅拌溶解。
3.pH调节:根据培养基的需求,使用磷酸二氢钾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pH调节。
使用pH计检测pH值,调节至所需范围内。
3.3 琼脂平板制备1.蒸汽消毒:将琼脂平板瓶放入高温高压自动消毒器中,进行蒸汽消毒处理。
注意避免瓶内产生真空现象,以免使琼脂变质。
2.冷却倒填:倒出适量的琼脂溶液,均匀铺平于无菌工作台上,并迅速冷却至约40℃左右。
3.加药:将需要添加的抗生素等药物加入琼脂中,并充分混匀。
4.转移菌液:待琼脂冷却凝固后,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微生物菌液转移到琼脂平板上。
3.4 培养基灭菌1.灭菌器验证:使用化学指示剂验证培养基灭菌器的灭菌能力,确保达到灭菌要求。
2.灭菌操作: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无菌烧瓶或试管中,使用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培养基的需求进行设置。
3.冷却保存:灭菌完成后,将烧瓶或试管放置在无菌条件下,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保存。
4. 注意事项1.操作无菌技术: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采用无菌技术,防止外源菌的污染。
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培养基的配制过程计算用量:200ml固体培养基10g/L 蛋白胨. 3g/L 牛肉膏.5g/L NaCl .2% 琼脂粉 称量:托盘天平溶解:自来水调pH:自然pH灭菌:一般培养基,121 0C, 15-30min:20min;含糖培养基:112 0C, 15-30min;易产生沉淀的物质:分别灭菌后再混合倒平板灭菌待灭菌物品的包装锅、加加盖(对角线均匀拧旋升温、排气(放大气5min横温121℃、20min切断电源、冷开锅取倒平板◆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以手背能忍受的温度为准)平板划线的基本程序灭菌接种(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标)沾取菌接灭菌接种(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环境)平板涂布的基本程灭菌过的移液吸取菌液0.1ml滴在培养皿中用灭菌的涂布棒均匀涂布:将菌悬液先沿一条直线轻轻地来回推动,使之分布均匀,然后改变方向沿另一垂直来回推动,平板内边缘处可改变方向用三角玻扒再涂布几次。
三角铁扒具体操作步骤:⏹(1)加入适量自来水于灭菌锅中(至水位线)。
⏹(2)放入需要灭菌的东西。
注意:不要摆得太挤,以免影响蒸汽流通和灭菌效果。
⏹(3)加盖旋紧螺旋,使蒸汽锅密闭不漏气(对角线均匀拧旋)⏹(4)打开放气阀,打开电源,自开始产生大气后5分钟(此时蒸汽锅内的冷空气由排气阀排尽),关紧放气阀,让温度随蒸汽压力上升而上升,当达所需压力时(即温度上升到121℃),控制热源维持所需时间(20分钟),然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
注意:应用此法灭菌是否彻底的一个重要关键是在压力上升之前,必须将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5)待压力降至0磅时,打开排气阀,再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
注意:压力未降至0磅时,切勿打开锅盖,否则突然降压,招致培养基沸腾,沾湿棉塞,甚至冲出管外。
62-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文档

废弃处理等。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用的所有培养基职责: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内容:1.操作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2、培养基(Media)是指人工配制的生物营养物质,即用人工方法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配成的一种混合营养物。
通常指干粉培养基(Dehydrated Medium)和配制好的琼脂(Agar)、肉汤(Broths)、稀释液(Diluents)等等。
3.程序3.1.购买3.1.1.质量控制部提出采购计划,并填写《采购计划》,注明培养基名称、数量、质量要求、生产厂家等,由相关人员审核,交采购部采购。
3.1.2.培养基买回后,由使用部门填写领料单,由物流部发出。
3.1.3.领回后的干粉培养基,开瓶后应贴上《开启标签》,注明开口日期、有效期至、开口人、贮存条件,并且不得把原标签覆盖。
使用时填写《干粉培养基使用记录》。
3.1.4.检验人员必须依据培养基生产厂家的操作说明进行配制,并填写《培养基配制使用记录》,配制记录上注明所用培养基的批号;盛装配制好的培养基的容器外应贴《培养基标签》,标签应注明:名称、批号、配制人、配制日期、有效期至等信息。
批号定义为:同一批灭菌的培养基为一批,批号编号方式为年XX,月XX,日XX,流水号XX,例如:2010-05-01配制的培养基第一批灭菌的培养基批号为:。
3.1.5.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一定时间内,按说明书规定时间进行灭菌,避免微生物滋生。
3.1.6.必要时,灭菌后的培养基在配制后必须进行pH值的测定以确保符合药典及生产厂家的规定。
3.2.培养基质量控制3.2.1.为了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在使用前,每批配制好的培养基在灭菌后用于供试品检验之前都应进行培养基质量控制检查。
3.2.2.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包括无菌性检查和灵敏度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指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包括促生长能力检查、抑制能力检查和指示能力检查。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XXXXXXXX有限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建立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程。
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人员对培养基的规范管理。
3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
4 职责:4.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实验室所需求的培养基管理工作,使日常检验可以顺利进行。
4.2微生物检验主管:负责对日常配制培养基的规范操作进行监督。
5 内容5.1 培养基的申购:根据检验项目、工作量和工作进度的需求,提前一个月进行所需的培养基申购。
申购时需指定培养基供应商,必要时进行供应商审计。
5.2 培养基的验收5.2.1 培养基到货后,微生物室检验员应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核对品名、数量、规格、生产厂商,应与申购单一致;检查培养基包装有无破损、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5.2.2 验收合格后,登记于《培养基领用台账》(附记录文件编号:ZL-041)5.3 培养基的贮藏5.3.1 未开封的培养基贮存低温、干燥、和避光条件下。
已开封的培养基应盖紧,贮存于阴凉处。
5.3.2灭菌后培养基储存期为7天。
5.4 培养基的配制5.4.1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应填写《培养基配制及使用记录》(附记录文件编号:ZL-025)。
5.4.2培养基配制方法5.4.2.1 使用商品化合成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制,如重量/体积、灭菌条件和操作步骤等。
5.4.2.2 水、容器具要求:培养基配制均采用纯化水,培养基配制所用容器和配套器具应洁净。
5.4.2.3 称量与分装:快速称量所需量的合成培养基(必要时佩戴口罩或在通风柜中操作,以防吸入含有有毒物质的培养基粉末)。
以免吸潮。
先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混合。
注意避免培养基结块,然后加水至所需的量。
根据说明书要求选择是否加热。
分装体积不超过容器体积的2/3。
配制斜面等含琼脂的培养基也需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后分装。
培养基的配置操作流程

培养基的配置操作流程
一、准备培养基材料
1.确认所需培养基种类
(1)根据植物种类选择合适培养基
(2)确定所需培养基数量
2.准备培养基原料
(1)购买或准备培养基原料
(2)确保培养基原料质量
二、配置培养基
1.计量原料
(1)确定配方比例
(2)按配方比例称量原料
2.混合原料
(1)将原料放入容器中
(2)均匀混合原料
3.调节湿度
(1)根据需要加入适量水分
(2)混合至适当湿度
三、消毒处理
1.确定消毒方式
(1)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2)确定消毒时间和温度
2.进行消毒
(1)将培养基置于消毒设备中
(2)进行消毒处理
四、包装存储
1.包装培养基
(1)将处理好的培养基放入包装袋中(2)封口包装袋
2.存储培养基
(1)将包装好的培养基存放在阴凉干燥处(2)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0目的
本规程规范了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配制操作规程。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用的所有培养基
3.0职责
微生物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品管部经理负责监督。
4.0内容
4.1培养基定义
指人工配制的生物营养物质,即用人工方法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配成的一种混合营养物。
通常指干粉培养基和配制好的琼脂、肉汤、稀释液等等。
4.2培养基制备前准备工作
制备培养基所用的玻璃器皿,如吸管、试管、三角瓶和平皿等,新的玻璃器皿(首次使用)和再次使用的玻璃器皿分别按各自批准的规程洗涤、干燥。
4.3培养基的制备
4.3.1检验人员必须依据培养基生产厂家的操作说明进行配制,并填写《培养基配制记录》,
配制记录上注明所用培养基的批号;盛装配制好的培养基的容器外应贴《培养基标
签》,标签应注明:名称、批号、配制人、配制日期、有效期至等信息。
4.3.2配制好的培养基依据说明书规定时间进行灭菌,避免微生物滋生。
4.3.3必要时,灭菌后的培养基在配制后必须进行pH值
的测定以确保符合药典及生产厂家
的规定。
4.3.4倒平板用培养基温度应控制在50度。
4.3.
5.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应由专人进行。
4.3.6.培养基的使用尽量做到现配现用,剩余的培养基应放在冰箱中保存。
4.4培养基的保存
4.4.1环境条件:应在洁净的普通冰箱内冷藏保存,温度控制在2-25度。
否则,融化后常
因理化条件改变而不能再用。
4.4.2按时检查培养基的外观,如失水、沉淀、过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5培养基配制清单
5.0附件
《培养基配制记录》《灭菌记录》
6.0修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