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营养琼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营养琼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营养琼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营养琼脂培养基配制的操作规程。

2.原理
培养基含有氮源、碳源和微量无机盐,适宜细菌生长繁殖。

3.用途
供细菌培养、菌株纯化及传种使用。

4.配方
营养琼脂干粉28g、蒸馏水1000ml
5.操作步骤
将28g营养琼脂干粉溶于1000 ml蒸馏水中,混匀至完全溶解,分装,经121℃灭菌15分钟,冷藏备用。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17。

表5-17 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方法结果
无菌试验<100块抽检5%,>100块
随机取10块,35℃培养24~
49h
无细菌生长
生长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35℃培养24~
49h
菌落浅黄色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35℃培养24~48h 菌落无
色或浅绿色
直径>2.7mm
平行试验平行试验做质控时取新旧批号的
培养基同时做
9.注意事项
倾倒时温度不易过高,否则冷凝水过多易污染;若温度过低,琼脂易凝固。

参考文献
[1] 谢正旸主编。

现代微生物培养基和试剂手册。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

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编写人: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
批准人:。

微生物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

微生物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

微生物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可以根据其成分的类型来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1.琼脂培养基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含有琼脂作为凝胶剂的液体培养基。

其配制方法如下:1)称取所需的琼脂粉量,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并充分搅拌溶解。

2)将溶解好的琼脂液装入培养瓶中,用胶栓封口,与蒸馏水瓶一同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通常是121℃,压力为1.05kg/cm²,蒸汽灭菌时间不低于20分钟。

3)取出蒸汽灭菌后的琼脂液,冷却至温度不会杀死微生物,快速倒入培养皿中。

4)待琼脂凝固成凝胶后,可以用于菌株接种。

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是由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溶液,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增殖。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1)称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矿质盐等,分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

2)将搅拌棒或磁力搅拌器放入培养瓶中,加热至微生物能够生长的温度。

3)将配制好的营养液煮沸2-3分钟,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同时带入一些空气中的微生物。

4)冷却至微生物能够生长的温度,迅速校准pH值。

5)将培养液分装入无菌试管或瓶中,用胶帽封口。

6)将分装好的培养液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通常是121℃,压力为1.05kg/cm²,蒸汽灭菌时间不低于20分钟。

7)取出蒸汽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可以用于菌株接种。

3.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琼脂来使其凝固。

配制方法如下:1)首先按照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制备好液体培养基。

2)在液体培养基凝固之前,将琼脂粉加入培养基中并均匀搅拌溶解。

3)将溶解好的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

4)待琼脂凝固成凝胶后,可以用于菌株接种。

这里只列举了常见的琼脂、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际上在微生物研究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培养基,如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和不同用途的专用培养基等。

每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目的进行调整和改进。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使用说明书
【产品名称】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规格、型号和包装】
见下表:
组成 型号 规格 包装 血琼脂、一次性塑料培养皿 P0901 9cm 20个/盒
血琼脂、一次性塑料培养皿 P0701 7cm 20个/盒
特殊型号,按客户要求规定。

【预期用途】
本品供普通细菌培养和保存菌种用。

【检验原理】
动物血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营养物质,在45-55℃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液可以保存血液中某些不耐热的生长因子,促使细菌生长繁殖。

【主要组成成份】
每1000mL琼脂含:
酪蛋白胰酶消化物 10.0g
心胰酶消化物 3.0g
玉米淀粉 1.0g
琼脂 13.0g~15.0g
肉胃酶消化物 5.0g
酵母浸出粉 5.0g 氯化钠 5.0g
蒸馏水 1000mL
羊血或马血 50mL~70mL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保存,切勿冻藏。

在储存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60天。

【样本要求】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处理。

【检验方法】
1. 将培养基复温至常温25℃;
2. 将标本划线接种于培养基琼脂面上;
3. 置培养箱,37℃温箱培养18小时至48小时;
4. 观察菌落形态。

【检验结果的解释】
普通细菌培养后,菌落形态典型。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本产品仅适用于普通细菌培养和保存菌种。

【产品性能指标】
培养基接种质控菌株,生长情况应符合下表要求:。

血琼脂平板说明书

血琼脂平板说明书

血琼脂基础培养基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称:血琼脂基础培养基英文名称:Blood Agar Base Medium【包装规格】Φ90㎜和Φ70㎜,5块/包。

【预期用途】本产品用于营养需求较高的细菌培养和保存菌种用。

【检验原理】培养基(Medium)是指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别、研究和保存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培养基按用途分为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等,按原料来源分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按形态分为液体培养基、流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等。

本产品是以人工的方法配制而成的,除基础培养基外另外还添加了脱纤维羊血,以增加营养性能,适应有些细菌的特殊营养要求。

【主要组成成份】血琼脂基础培养基由脱纤维羊血、蛋白胨、氯化钠、牛肉浸粉、琼脂粉和玫瑰红酸原料经配制、高压灭菌,至45℃加入动物血定量灌入一次性塑料培养基内而成。

【贮存条件及有效期】2-8℃,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用前复温。

【样本要求】标本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液体标本可以直接使用,固体标本需用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后,取溶液使用。

根据浓度需要决定是否采用10倍稀释法进行稀释。

【检验方法】用接种环或棉签以无菌方法取标本直接画线接种于培养基中,或无菌吸取0.1ml适当浓度的标本溶液用玻璃涂布棒均匀涂布于培养基中,置35~37℃温箱中培养。

【检验结果的解释】大肠埃希氏菌菌落白色,有时带黄白色,不同菌株的溶血作用变化很大,其中有致病力的菌株产生β-溶血环;葡萄球菌圆形,橙色至白色,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溶血环,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无溶血作用;链球菌菌落圆形突起,透明或半透明,其中草绿色链球菌产生α-溶血环,化脓性链球菌产生β-溶血环,不溶血性链球菌没有溶血作用;脑膜炎奈瑟氏菌菌落圆形,凸起,透明,带兰灰色,不溶血;肺炎球菌菌落圆形,扁平,透明或半透明,在菌落周围有草绿色狭窄溶血环;产气荚膜梭菌菌落灰白色,圆形,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常见培养基的配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常见培养基的配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常见培养基的配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培养基的配制方法:1.准备所需材料:培养基主要由基础成分和添加剂组成,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成分配制培养基。

常见的基础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盐和特定生长因子等,添加剂包括琼脂、酵母浸泡液等。

2.称量和溶解:根据配方比例,准确称量各个成分并分别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可以加温以加快溶解速度。

3.调整pH值:通常需要调整培养基的pH值,使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等酸碱调节剂,逐滴加入直至达到指定的pH值,一般为7.0-7.44.加入琼脂:在溶解各个成分的培养基溶液冷却至约50℃时,加入适量的琼脂,并充分搅拌溶解。

最后通过高温高压灭菌,使培养基凝固。

二、培养基配制的注意事项:1.材料和器皿的消毒:操作前需预先进行灭菌处理,如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自闭式消毒法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2.避免污染: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培养基的污染,如使用干净的器皿和工具,并注意操作环境卫生。

3.精确称量:根据配方比例准确称量各个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等特定剂量的添加剂。

4.pH值调节:在调整培养基的pH值时,应逐滴添加酸碱调节剂,并反复检测和调整,以确保达到设定的pH值。

5.良好的溶解和混合:搅拌培养基溶液时应充分混合,以确保各个成分均匀分布。

6.温度控制:培养基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控制,避免溶液过热或过冷,影响琼脂的溶解或培养基的凝固。

7.灭菌处理: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通过高温高压灭菌或过滤灭菌进行处理,以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

8.存储条件:灭菌后的培养基应放置在低温、干燥和避光的环境中保存,并注意严格控制培养基的有效期。

总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包括准备材料、称量和溶解、调整pH值、加入琼脂和灭菌处理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和器皿的消毒、避免污染、精确称量、pH值调节、良好的溶解和混合、温度控制、灭菌处理和存储条件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通过严格控制操作环境和工艺要求,可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无菌性。

血液琼脂基础

血液琼脂基础

血液琼脂基础
血液琼脂基础(Blood agar)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培养基,也称为血寒
琼脂基础。

它是由牛血和琼脂组成的。

血液琼脂基础的制备方法是将琼脂、胰蛋白胨、牛血和其他必要的营
养物质加入到烧瓶中,在高温下进行加热和混合。

然后将混合溶液装
入培养皿中,在固化前加入适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未知微生物的生长。

制备好的基础培养皿上会形成一层红色透明的琼脂,这是由牛血中的
红细胞和琼脂组成的。

血液琼脂基础可以用于细菌的定性和定量实验。

在实验室中,常用血
液琼脂基础来检测细菌的溶血酶、血红蛋白酶等酶的活性。

此外,血
液琼脂基础还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如细菌性咽炎和肺炎。

对于
细菌性咽炎,可在接种血液琼脂基础培养皿后,观察细菌在培养皿上
的生长情况,并利用生长情况判断细菌类型。

而对于肺炎,可向患者
的痰液样本中添加血液琼脂基础进行培养,检测有无致病性细菌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琼脂基础的保存条件比较苛刻。

制备好的基础培
养皿在常温下只能保存24小时,保存时间太久会影响培养效果。

为了获得稳定的培养效果,应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即将盘子置于4摄氏度
的冰箱中。

此外,在使用前,需将基础培养皿放置于室温环境下15-30分钟,以保证琼脂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不大,避免对细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血液琼脂基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菌培养基,可广泛应用于细菌学研究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在实验室中使用时,应按照制备方法和保存条件进行操作,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使用说明书
【产品名称】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规格、型号和包装】
见下表:
组成 型号 规格 包装 血琼脂、一次性塑料培养皿 P0901 9cm 20个/盒
血琼脂、一次性塑料培养皿 P0701 7cm 20个/盒
特殊型号,按客户要求规定。

【预期用途】
本品供普通细菌培养和保存菌种用。

【检验原理】
动物血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营养物质,在45-55℃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液可以保存血液中某些不耐热的生长因子,促使细菌生长繁殖。

【主要组成成份】
每1000mL琼脂含:
酪蛋白胰酶消化物 10.0g
心胰酶消化物 3.0g
玉米淀粉 1.0g
琼脂 13.0g~15.0g
肉胃酶消化物 5.0g
酵母浸出粉 5.0g 氯化钠 5.0g
蒸馏水 1000mL
羊血或马血 50mL~70mL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保存,切勿冻藏。

在储存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60天。

【样本要求】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处理。

【检验方法】
1. 将培养基复温至常温25℃;
2. 将标本划线接种于培养基琼脂面上;
3. 置培养箱,37℃温箱培养18小时至48小时;
4. 观察菌落形态。

【检验结果的解释】
普通细菌培养后,菌落形态典型。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本产品仅适用于普通细菌培养和保存菌种。

【产品性能指标】
培养基接种质控菌株,生长情况应符合下表要求:。

培 养 基 配 制

培 养 基 配 制

培养基配制1)血平板:5%脱纤维绵羊血琼脂平板。

英国Oxoid公司哥伦比亚琼脂(或TSA琼脂或脑心浸液琼脂)加热溶化后,高温高压灭菌,用时冷却至500C左右,加入无菌5-10%脱纤维绵羊血,充分轻摇混匀后,倾制平板,血平板厚4mm。

2)巧克力平板:应用马血或兔血制备,市售哥伦比亚琼脂热溶化后,高温高压灭菌,约在800C左右加入无菌血液配成5-10%,摇匀后置800C左右水浴中维持15分钟,使之成为巧克力色,絮状,取出冷却至500C左右倾制平板。

因其中含有X和V因子,嗜血杆菌、奈瑟氏菌等生长良好。

若用绵羊血制备,则要加入X、V因子添加剂(按产品操作说明)。

3)庆大霉素血平板:(分离肺炎链球菌培养基)哥伦比亚琼脂250mL绵羊血12.5mL庆大霉素0.5mL附:庆大霉素配法:4万单位+16mL水=2.5mg/mL1万单位(u)=10mg 4万单位=40mg4)杆菌肽巧克力平板:(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基)哥伦比亚琼脂250mL兔血(马血)12.5mL杆菌肽lmL附:杆菌肽配制:1.含760mg杆菌肽加10mL灭菌水。

2. 250mL兔血巧克力加入1mL(76mg/mL)杆菌肽。

杆菌肽最终浓度:0.3mg/mL(300mg/L)5)万古霉素巧克力平板(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基)哥伦比亚琼脂 250mL兔血(马血) 12.5mL万古霉素 1.0mL (5mg/250mL)附:万古霉素配制法:(去甲万古霉素400mg/瓶,相当500mg/瓶万古霉素,分装80支)①一瓶400mg去甲万古霉素加0.85%NaCl 10mL=50mg/mL②1mL万古霉素(50mg/mL)加0.85%NaCl 9mL=5mg/mL6)高盐甘露醇琼脂:(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蛋白胨10g 牛肉浸膏1g氯化钠7g 琼脂15g水 1000mL 甘露醇10g0.2%酚红25mL煮溶后调pH7.4,冷却用大试管倾倒斜面保存。

7)吕氏血清培养基:(分离白喉棒状杆菌用)1. 1%葡萄糖肉汤(pH 7.6)100mL2. 无菌动物血清(牛、羊、猪)300mL肉汤与动物血清混合,分装于无菌试管,每管5mL,在血清凝固器或流动蒸汽灭菌器内灭菌制成斜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羊血或兔血等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营养物质。

在45~50℃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液可以完好保存血液中某些不耐热的生长因子,同时血细胞不被破坏。

若将NaCl浓度提高到0.85%,可使血平皿在35℃培养18~24小时后色泽仍然新鲜。

3.用途
供一般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溶血性鉴别及保存菌种用。

4.配方
特殊蛋白胨23g、淀粉1g,氯化钠5g、琼脂10g、无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pH7.1~7.5。

5.操作步骤
将上述成分混合,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化,校正pH,121℃高压灭菌15分钟。

冷却至50℃加入无菌血液,充分摇匀后倾注平板,待凝固后冷藏备用。

血琼脂层厚4mm。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 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18.
表5-18 配制血琼脂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方法结果
无菌试验<100块抽检5%,>100块随机取10
块,35℃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化脓性链球菌ATCC19615,35℃,培
无细菌生长
生长试验
平行试

养18~24小时
肺炎链球菌ATCC6305,35℃,培养
18~24小时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35℃,培养18~24小时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35℃,培养
18~24小时
做质控时,取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

生长良好,β溶血
生长良好,a溶血
生长良好,β溶血
生长良好,
9.注意事项
倾注时温度不易过高,否则血细胞易被破坏而溶血;若
温度过低,琼脂易凝固。

参考文献
[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王钦升,周正明,高屹主编.实用医学培养基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周庭银)
编写人: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批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