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需准备的仪器和材料有:试剂盘、试剂套装、试管、离心机、试剂架、操作台、试剂粉末、负压孔盖垫、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人IgG)、标注笔等。

2.确保实验室实验台面整洁干净,并消毒工作区。

3.检查试剂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试剂。

4.根据需求确定所需血浆标本和酶抗全血标本。

二、实验步骤1.将所需血浆标本加入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以获得澄清的血浆。

2.将澄清的血浆转移到试剂盘中的相应位置,每个孔位加1mL。

3.将离心后的红细胞沉淀与抗人IgG直接接触15分钟,以充分吸附不特异抗体。

4.加入2mL盐水,搅拌均匀,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5.加入4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6.加入2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7.加入1mL试剂套装中所配的抗人IgG,共悬浮混合24次,再加入5mL盐水,振荡均匀。

8.加入2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9.加入2mL试剂套装中所配的抗人IgG,共悬浮混合24次,再加入5mL盐水,振荡均匀。

10.重复步骤9,使红细胞悬浮,在离心后去除清液。

三、结果判断1.观察试剂盘中悬浮混合的红细胞沉淀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凝集现象。

2.凝集现象表明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存在血型抗原-抗体反应。

四、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保证操作者和实验样品的安全。

2.在操作前检查仪器和试剂的完好性,并遵循试剂的保存和使用说明。

3.严禁口饮、抽烟和进食,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4.实验后及时清洗仪器和工作区域,妥善处理废弃物。

5.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和防护物质的浓度超标。

6.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规定。

以上是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规程,包括前期准备、实验步骤、结果判断和安全注意事项。

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1.目的: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3.
,
4.
4.1
4.2
4.3
4.4
5.
5.1 首先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姓名、科室、床号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血;★5.2盐水介质配血法
1首先对患者血样充分离心后,吸出血清于另一试管中并标记;
2取试管12支,分别标记患者细胞、患者抗A、抗B、抗D、A C、BC、O C、主侧、次侧、献血者抗A、抗B、献血者细胞管;对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检定,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对献血者血辫进行ABO血型复查,以
1000g离心15秒,观察结果
6.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接着做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1聚凝胺法:具体方法见聚凝胺法;
6.2 抗人球蛋白法:具体方法见抗人球法;
7.
7.1
7.2
7.3,然后再离心;
7.4
误,,37℃或7.5
7.6 各医院前来配血时,要有输血申请单方可配血;
8.相关文件
8.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9.相关表单
9.1 CB—004血型参比室实验记录单
9.2 CB—005青海省血液中心交叉配血报告单
起草人:批准人:审核人:。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输血者的红细胞与另一组供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通过观察混合血后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交叉配血操作主要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a.配置所需试剂,包括输入血浆、配血瓶、试剂盘、标本管、溶血酶溶液、配血盘等。

b.通过测定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确认双方的血型信息,并记录在相关记录表中。

2.标本采集a.采集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入标本管中,避免血样凝固。

b.标本采集的相关操作要符合严格的无菌原则,确保血样的无菌及安全性。

3.标本处理a.将标本管中的静脉血标本置于冰上,在4℃下保存。

b.用溶血酶溶液处理输血者的红细胞,将3滴红细胞加入到每一个配血瓶中,轻轻摇动混合均匀。

4.试剂配置a.将配血盘中的试剂盘取出,配置新鲜的抗血型血清和已知血型标准红细胞。

5.凝胶装配a.打开凝胶洞口,将配血盘的试剂盘放入凝胶洞中。

b.确保试剂盘的位置正确,使试剂液体触及到凝胶洞的底部。

6.样本混合a.取出保存在冰上的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置于试剂盘的对应位置。

b.轻轻旋转试剂盘,使血样和试剂充分混合起来,注意避免搅拌过于激烈。

7.观察凝聚反应a.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配血盘中是否发生凝聚反应。

b.根据凝聚反应的情况,判断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兼容。

8.结果判读a.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不兼容,不适合进行输血。

b.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没有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兼容,可以进行输血。

9.记录和报告a.记录每次交叉配血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信息、配血的凝聚反应情况等。

b.报告输血者的血型结果和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凝聚反应来判定血型的兼容性,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但需要注意的是,交叉配血结果只能作为指导输血的参考依据,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输血指征等因素,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操作。

医院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1.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 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4. 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

5. 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6.配血方法参照试剂 SOP。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1. 目的为规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作交叉配血试验。

3. 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对交叉配血的试验。

4. 原理红细胞血型抗原与不完全抗体(IgG),在抗人球蛋白的桥梁作用下,经一定的离心力,产生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或红细胞血型抗原与完全抗体(IgM)直接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凝胶颗粒间隙之中,判为阳性结果,表示待检血标本中含有相应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红细胞全部沉积于凝胶孔腔底部,即判断为阴性反应,表示待检血标本中无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

5. 所需设备和试剂普通离心机、微注凝胶卡专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微量移液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6. 检测环境条件室湿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30%~70%。

7. 操作步骤7.1先将供(受)血标本制备0.5%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

7.2撕开卡的封膜,于反应胶中主(次)侧管加供(受)者 0.5% 红细胞LIM 悬液100μl,加入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25μl(或50μl)。

7.3将检测卡37℃孵育15min取出,置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2500r/min离心1min。

7.4取出,判定结果,结果判定标准按下表:(可参照结果判定示图)检验结果的解释:阳性结果,表示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中含供(受)血者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应的抗体(不完全抗体IgG或完全抗体IgM),供受血者血液不相容。

阴性结果,表示供受血者血液相容。

8. 质量控制8.1微柱凝胶试剂卡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试剂卡在使用前用已知阴、阳性对照确认其有效性。

8.1试剂质量控制方法8.1.1即作阴、阳性对照试验:撕开检测卡的封膜,于2个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已致敏IgG抗D的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健康者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繁殖方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个体进行交叉配对,以获得具有理想遗传特征的后代。

下面是一份交叉配血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交叉配血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1.确定需要交叉配血的两个个体,分别为雄性和雌性个体。

2.对选定的个体进行健康检查和基因型鉴定,确保它们身体健康且没有携带任何遗传疾病或缺陷。

3.确定交叉配血的时间和地点,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造成干扰。

4.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培养皿、显微镜、匀浆器、移液器、生理盐水等。

二、交叉配血操作步骤1.检查个体性别:使用显微镜或基因鉴定方法,确认选定个体的性别。

2.打开个体体腔:以手术刀或麻醉剂等方法,在个体体腔中打开一个小孔,以便于之后的操作。

3.收集个体血液:用匀浆器缓慢吸取个体血液,将其置于培养皿中。

4.检查血液凝固情况:观察个体血液是否凝固,若已凝固则将其舍弃,重新收集血液。

5.将雄性血液与雌性血液混合:将取自雄性个体的血液与取自雌性个体的血液混合,保持培养皿中的血液充分混合。

6.观察交配反应:观察混合后的血液是否发生凝集或聚集,若出现凝集或聚集现象,说明雄性与雌性个体之间存在交配反应。

7.鉴定交配结果:使用显微镜或试纸等方法,对交配结果进行鉴定和记录。

8.存储交配后的血液:若需要保存交配后的血液供后续研究使用,将其分装于合适的容器中,并存放于低温环境中。

9.清理实验现场:将使用过的器材和材料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实验现场整洁。

三、注意事项1.交叉配血操作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以避免外部微生物对实验的污染。

2.个体血液的收集应该尽量避免暴露在空气中,以免造成血液的凝固或氧化。

3.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体的安全,减少对个体的伤害。

4.需要保持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实验中出现误差。

5.实验后要对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以便下一步的研究。

6.学习和了解相关法规和伦理要求,确保在动物实验中符合相关规定。

输血科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输血科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类另小操作规程部n :输血科名称: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标准作规程 新 增: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 血,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

【范围】所有输血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的血制品。

【职责】配血岗位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原理】交叉配血试验是指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及受血者红细胞 与供血者血清之间的混合凝集试验,分为主管(或称主侧)及次管(或称次侧)。

主管是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次管是受血者红细胞 与供血者血清。

凝聚胺法利用多聚季胺盐类一一凝聚胺携带很多正电荷,中和 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 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 集消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则不能消散,以此来判 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生效日期:2014. 10 修改日期:2014. 09【标本采集和处理】1、标本采集:EDTA抗凝静脉血2ml。

2、标本保存:室温放置不超过6小时,4℃保存不超过72小时,无溶血及明显乳糜。

【设备与试剂】1、凝胶胺介质试剂盒①包装规格:150Tests∕盒。

②试剂组成:低离子溶液,凝聚胺溶液,悬浮液。

③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

2、红细胞悬液:取标本离心后压积红细胞与生理盐水配制3%-5%红细胞悬液。

3、BaSo2005-2> BaSo2002-2型医用低速离心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方法】1、盐水介质法a)取小试管(内径10 mm×60 mπι)2支,分别标明“Ps+Dc”和“Pc+Ds”,前者为主管,后者为次管。

其中Ps=受血者血清,Pc=受血者红细胞,Ds=供血者血清,De二供血者红细胞。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验技术,用于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的规程,以确保正确而高效的操作过程。

1.准备工作:(1)确保操作室内环境整洁、无菌,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检查所需仪器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期,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验证。

(3)配备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和无菌衣物。

2.确定受试者和供者的身份:(1)核对受试者和供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住院号等。

(2)核对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样标本标签与申请单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采集血样:(1)选择适当的采血方式,如肘窝采血或掌指采血。

(2)使用无菌操作的方法,采集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样,遵循正确的采血顺序和技术要求。

4.制备试验材料:(1)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试管,并检查其完整性和有效期。

(2)按照操作要求,将试剂重新悬浮或稀释至规定的浓度,并确保无菌操作。

(3)标记试管上的信息以及反应区域。

5.进行试验操作:(1)取适量的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液样本,加入相应试管中,并进行试管的混匀。

(2)将试管置于恒温水浴中进行适当的孵育和反应时间,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

(3)根据试管的反应结果,判断受试者和供者的血型是否相符,即是否适宜进行输血。

6.记录和报告结果:(1)将试验结果准确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中,包括受试者和供者的血型信息和交叉配血结果。

(2)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交叉配血结果,并协助其进行输血决策和操作。

7.清理消毒:(1)完成试验后,及时清理试验台面和使用的试剂和试管。

(2)将用过的试剂和试管进行正确的分类,处理或清洗消毒。

(3)将工作台面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操作室内的卫生和无菌状态。

8.质量控制和评估:(1)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制度,对交叉配血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2)定期检查和校准操作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试验,并根据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交叉配血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又称不配合性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完整的操作规程应包括:①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②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其他血型检查以及血型抗体检测和鉴定;③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一、配血要求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血型复查)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
2.核对病人资料: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样、病历三者,其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原始血常规血型和血型复查中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等,必须正确无误;
3.核对血液:血液完整性、血液标签、血液质量;
4.核对取血凭证:按临床(取血凭证)实际用血品种、量进行配发血;
5.配血前,先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和抗筛,并报告其结果;
6.在电子病历或急诊医生工作站中,检查临床输血五项的执行情况;
7.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白细胞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采用盐水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二、盐水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方法原理】
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

当受血者血清(浆)和供血者红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

【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2.标本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48h(抗筛是48h)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近的,无溶血现象。

【试剂】
1.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长春博德)
2.Anti-D (IgM) Biotest。

3.0.9%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
1.从贮血冰箱中取出所需血液,取试管一支,贴上小标签,在血袋配血管中剪下配血管于试管内。

2.取试管二支,标明主次侧,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浆)2滴,供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浆)2滴,受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

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

3.观察结果:轻轻侧动试管,冬季应注意冷集素干扰。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

三、凝聚胺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方法原理】
利用低离子介质(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浆)中的抗体结合。

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后,可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

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2.标本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48h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近的,无溶血现象。

【试剂】
1.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长春博德)
2.Anti-D (IgM) Biotest。

3.0.9%生理盐水
4.凝聚胺试剂:低离子介质(LIM)、凝聚胺(Polybrene)、悬浮液(Resuspending)。

【操作步骤】
1.从贮血冰箱中取出所需血液,取试管一支,贴上小标签,在血袋配血管中剪下配血管于试管内。

2.取试管二支,标明主次侧,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浆)2滴,供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浆)2滴,受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

3.各加LIM0.7ml,混匀,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匀。

4.用离心机1000g离心力(普通离心机以3400rpm),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在3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6.血液交叉合格后,应在医院血库管理软件中进行配血、出库操作,打印血液交叉报告单和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

然后,保存。

【附注】
血液样本的保留和贮存: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样本必须密封或盖紧,在每次输血之后,应在2~6℃保存至少7天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