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_1_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 应 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
184.6KJ/mol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20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20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20张PPT)
★kJ/mol的含义: 每mol反应的焓变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20张PPT)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小结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H: 吸热用“+”,放热用:“-”,单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H1H24422((.19gg.k8))++Jk/JI12m2/(mOgo2)ol1(=20lg01=0)k=℃=Pa==H=2=O2(Hg)I(g△)H△=H-=-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强。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20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20张PPT)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H2H24822((15gg..88))++kkJJ1212//mmOO22oo((llgg))====HH22OO((g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课件精品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课件精品课件PPT
吸热反应
ΔH= E(生成物能量)- E (反应物能量)宏观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放热
△H<0
吸热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物 反应过程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H2+Cl2=2HCl
ΔH=[436 kJ/mol+243 kJ/mol]- 431 kJ/mol×2=-183kJ/mol
共价键放出的能量
键能恒取正值
思考与交流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 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 成一氧化碳
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 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 反应热为△H=__+__1_3_1_._5___kJ/mo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
从键能角度看: 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微观)
思考
➢ 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
体系
“-”,是站在谁的角度?


体系还是环境?
环境
放热反应中
体系向环境做正功,释放能量→放热反应 体系向环境做负功,得到能量→吸热反应
小结
∆H= E E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H= E E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

高中化学选修4-1.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件 (共14张PPT)

高中化学选修4-1.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件 (共14张PPT)

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
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该现象说明了( B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 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4.由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 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 放热 反应
焓变与反应热关系: 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思考: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放热吸热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宏观)
能 量 反应物 放热 △H<0 能 量 吸热
生成物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物 反应过程
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1
结论: ΔH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ΔH决定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的相对大小。
物质的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小试牛刀
1.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C ) A.H+H=H2 B.H+Cl=HCl C.I2→I+I D.S+O2=SO2 2.下列变化中, 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B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水凝结成冰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下:
吸热 填“吸热”或“放热”) 若E1﹤ E2,则该反应为____( 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ΔH=(E2-E1) kJ· mol-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微试题全册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微试题全册精品导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思维导图】【微试题】1.(12全国卷I)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4b KJ/mol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 △H = 2b KJ/mol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2b KJ/mol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b KJ/mol【答案】C2.(2014年全国理综试题)已知(1)H2(g)+1/2O2(g) = H2O(g) △H1= a kJ·mol-1(2)2H2(g)+O2(g) = 2H2O(g) △H2= b kJ·mol-1(3)H2(g)+ 1/2O2(g) = H2O(l) △H3= c kJ·mol-1(4)2H2(g)+O2(g) = 2H2O(l) △H4= 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c<0 B.b>d>0 C.2a=b<0 D.2c= d>0 【答案】C3. (2012·大纲全国理综,9)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答案】D4.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 20.2 20.3 23.72 20.3 20.5 23.83 21.5 21.6 24.9试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1化学反应速率(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1化学反应速率(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思维导图】【微试题】1.(20182·上海,双选)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

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答案】BC2.(2018海南,双选)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 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 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答案】BD[:3.(2018·福建卷)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答案】D4.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

(1)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两种单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填分子式)(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题表所示。

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 mol/L。

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②在30°C 、pH=4.0条件下,O 3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 m ol/(L ·min)。

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 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a. 40°C 、pH=3.0 b. 10°C 、pH=4.0 c. 30°C 、pH=7.0【答案】(1)O 2 I 2 (2)①OH -; ②1.00×10-4 ; ③b 、a 、c 【解析】本题考察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对影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x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 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会 放出能量。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旧键断裂 吸收能量 = 679kJ/mol 新键形成 放出能量 = 862 kJ/mol
反应H热== 679kJ/mol - 862kJ/mol = -183kJ/mol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强。
二、热化学方程式
H242(1g.8)+kJ12/mO2o(lg)==H2O(g) △H=- H282(5g.8)+kJ12/mO2o(lg)==H2O(l) △H=-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
焓变与键能的关系式如何表达?
5、焓变与键能的关系
ΔH =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例 1:1 mol C与 1 mol H2O(g) 反应生成 l mol CO(g) 和1 mol H2(g),需要吸收131.5 kJ的热量,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 131.5 kJ/mol。
例 2:拆开 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 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高中化学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
E1:反应的活化能; E2: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E1
E2- E1:反应热
反应物
E2

人教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和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共21张PPT)

人教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和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共21张PPT)
反应热分为:
恒压反应热: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反应热 恒容反应热: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反应热
焓变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焓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 量,符号是H,单位是kJ/mol
ΔH
kJ/mol或kJ·mol-1
ΔH=H生成物 - H反应物
放热反应: ∆H < 0,∆H为“-” 吸热反应: ∆H > 0,∆H为“ + ”
B.A→B+C ΔH<0 C.A具有的焓高于B和C具有的焓的总和 D.A→B+C ΔH>0,则B+C→A ΔH<0
6.判断正误
√(1)化学反应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新化学键
形成时释放能量。
×(2)当反应放热时,Q>0。 ×(3)若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小于断裂旧化学键
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则反应放热。
(微观):
Q1<Q2,
反应吸热 反应放热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量 反应物

E1
E2
生成物
E2
生成物
E1 反应物
反应过程(I)
从物质总能 量守恒角度 (宏观):
反应过程 (II)
E1>E2,(Ⅰ) 反应放热
E1<E2,(Ⅱ) 反应吸热
新课学习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 以用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 反应热。
书3—图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
活化分子

E1 化

E2
E0
反应物 反应热
又称作为“焓变”
生成物 E
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思维导图

普通高中化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思维导图
史学强
2014年10月18日
你是否发现笔记记得越多,思维也越混乱?你是否经常为琐事缠身而苦无分身之术?你是否总是感叹一天的时间太少?思维导图来了!它可以“解救”你!
思维导图是一种终极思维工具,由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发明,并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已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思维工具,到目前已被世界上2.5亿人所使用。

思维导图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办事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盖斯定律反应热原电池史学强
本资料利用思维导图整理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章中每一节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增强记忆、改善思维、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