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12-05T14:54:35.9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周彦

[导读] 断指作为常见的手部疾病,不仅对患者的手部功能造成损害,还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32例断指再植患者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依从程度及断指再植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93.75%及断指再植成功率100%较比对照组62.5%和68.75%明显更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而患者依从性,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断指再植;健康教育;依从性;断指再植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76-02

断指作为常见的手部疾病,不仅对患者的手部功能造成损害,还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断指再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可以尽早将异物、受到污染及失去活力的组织予以清除[1],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特选择断指再植患者32例展开研究,分析实施健康教育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共纳入断指再植患者32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2018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病例数均为16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包含男14例、女2例,年龄最低者3岁,年龄最高者60岁,年龄均值为(42.15±5.73)岁。对照组共包含男13例、女3例,年龄最低者11岁,年龄最高者60岁,年龄均值为(43.64±6.2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1)护理人员需要为断指再植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对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在患者患手放置垫枕,确保患手高于心脏水平,以30°为宜[2],以便保证循环血量,预防和改善局部水肿。(2)断指再植患者术前会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予以患者心理安慰,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转移和分散注意力,减少探视,向患者讲解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知识,介绍同种疾病的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稳定患者的不安情绪,预防患者因情绪波动,影响内环境引发血管痉挛。(3)断指再植患者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力度,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每隔1~2h对患者的断指皮肤颜色及温度进行观察,查看有无出现断指颜色苍白、紫红等表现,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痉挛、栓塞及静脉受阻等问题[3],一旦发现切口渗血等问题,需要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对应处理。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恢复进度及手功能障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水肿。(4)护理人员需要对断指再植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增加高蛋白食物和富含维生素食物的摄入量,以便促进伤口愈合和纠正贫血,增强断指再植患者的抵抗力。同时嘱咐患者戒烟戒酒,禁食生冷、煎炸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中各项观察指标所得结果录入分析软件SPSS21.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和卡方对心理状况、护理依从性及断指再植成功率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同一观察指标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组间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的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实验数据由表1可见。

3.讨论

断指再植患者往往会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4],无法面对疾病和配合临床治疗,会影响疾病预后和转归。有报道指出[5],健康教育对帮助断指再植患者正视疾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效果。这一观点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观察组实施健康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