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1.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从苏州的街道走下来,通过一个小门,留在你身后的,是繁华xuān嚣的现代中国城市,而你迈步进入的,是一个个如诗似画的世界。

山水yíng绕,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峰回路转。

每一个转身都能看到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这既是建筑学上的美观,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苏州古典园林,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huàn多端的景致,yùn含着中国文化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芭蕉舒展,雨声碎玉,即可成诗。

________,________,便能成画。

守护好园林这座宝藏,希望能穿越千年时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xuān()嚣②yíng()绕③变huàn()多端④yùn()含(2)结合文段,仿照画线句,在空格处将句子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便能成画。

【答案】(1)①. 喧②. 萦③. 幻④. 蕴(2)①. 几竿修竹②. 一壁粉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①喧嚣:xuān xiāo,是指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吵闹、喧哗。

②萦绕:yíng rào,是指萦回环绕。

③变幻多端:biàn huà duōduān,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探究一:在器物中寻找痕迹1.(9分)到苏州博物馆参观后,有同学写出下面的片段感想。

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

瓷器是时间的歌者。

它的每一道工序都讲述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摇①yè一种情怀,每一终光泽都浸近一丝智芯。

它总是古色古香地将生活的美好嵌入历史的痕迹,不着痕迹地与我们的心灵相②qì合。

唐三彩以流动的色彩高歌盛唐气象,龙泉青瓷以绝关的冰裂纹长吟宋的气度,青花瓷以细③nì的白釉青花浅④zhēn 低唱元的风韵。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有诗:“九状风露越窑开,【甲】。

”足见秘色瓷烧造之不易,釉色之青翠。

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硫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莲花碗由碗和益托两部分组成,【乙】。

它素有如冰似玉、无水似水的特点,瓷胎呈灰白色,釉面晶莹,俯身观看时,碗中无水,却仿佛始终有着一江清水在其中。

时光深处走来的陶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最灿烂的符号!(1)为上文①—④处补写正确的汉字。

①摇yè②qì合③细nì④浅zhēn 低唱(2)下列诗句最适合填写在文中【甲】处的是A.白釉青花一火成B.夺得千峰翠色来C.能解红颜入醉乡D.白玉金边素瓷胎(3)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在【乙】处补写几句说明性文字(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

探究二:在古诗词中发现情怀2.(9分)古诗文记录岁月的瞬间,传达作者的情怀。

请你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作者和篇名。

每一个岁月的瞬间,都会浸透一次心灵的选择。

相逢未久,分别在即。

我们或许会有“①,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②》)的惆怅不舍。

但是,请淡忘离别的惆怅,我们以“③,④”(苏轼《水调歌头》)祝福彼此。

哪怕未来并不可期,我们也要有“⑤,⑥”(李白《行路难》)的坚定信念,更应以古仁人“⑦,⑧”(⑨《岳阳楼记》)的旷达胸襟,书写生命的坚韧与挺拔。

第二篇章:说•流金岁月3.(10分)学校开展“岁月讲述者”主题读书交流活动。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2022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第一部分(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31-3题。

(88分)山色青青,村里苍郁的树梢,泛出暗紫的颜色。

晚潮渐渐涨了上来,河水倒流,满河水泡,像浮着团团白雪,lüè过水中芦苇的影子,向上游漂去。

河对岸张着提网,人躲在青芦之中kuī探,每提起网来,网眼便映着斜阳闪着紫金色的光芒。

水珠像粒粒珍珠滴进河里。

不久,太阳摇荡着一轮红球落到山顶。

残照把树林的上空涂抹得一片通红,河水也泛着红光。

海潮将河床涨满了。

于是,晚霞______丹,青芦______影,白泡______玉,丛林______翠。

流水漫漫,欲将小板桥淹没。

鱼儿时时在林影里跳跃,碧青的水上涌起一阵雪白的浪花。

晚风轻拂,残照的影子渐渐淡薄。

芦和影合为一体,唱着清歌迎迓着夜色。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lüè()过kuī()探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写在文中相应空格处。

(4分)A.浸B .载C.流D.映3.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描绘的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A.漠漠菰蒲晚,苍苍芦荻秋。

(司马光《湖上村家》)B.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许浑《咸阳城东楼》)C.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

(苏轼《水龙吟》)D.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贾至《别裴九弟》)4.根据语段语境,完成默写。

(8分)苏州疫情突发。

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无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彰显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

实际上,家国情怀自古以来便以诗文形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内心深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中“(1)______,(2)______”一句,表现出为国家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下人民幸福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苏轼(3)______(篇名)中“(4)______,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达诗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5)______,(6)______”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7)______(作者)在《别云间》中以铮铮誓言“(8)______,灵旗空际看”,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最新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最新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24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6分)夜幕下的苏州护城河,在余辉下显得色彩斑(lán) ▲。

泛舟河上,沿岸(xuàn) ▲丽的灯光倒映在荡漾的水波里,摇(yè) ▲的柳枝上,与苏州古城建筑相得益(zhāng) ▲,浑然一体,令人陶醉。

霓虹灯、连线灯勾(lè) ▲出来的亭台楼阁,水光交映,流光(yì) ▲彩,像童话世界里的仙境。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③▲,衣冠简朴古风存。

( ▲《游山西村》 )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⑦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⑧土地平旷,▲,▲。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

(5分)(1)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菩萨只叫:“莫打,我自有惩治。

”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

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

”菩萨话中提到的“守山大神”是妖精“黑风怪”,“今观此怪无礼”中“此怪”指何妖?“黑风怪”和“此怪”是如何为难唐僧的?(3分)▲(2)关于《朝花夕拾》,下列哪个选项说法不正确?( ▲ )(2分)A.《狗·猫·鼠》中写猫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直待自己玩厌了才吃下去,颇与人们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著阅读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甲】难道就是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yōng_______、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cì_______予我一点zī_______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一样难分难舍。

【乙】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我没有受到践踏。

我没有被弄得jiāng_______化。

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yōngcì 予zī 色jiāng 化(2)下列短语类型与“难分难舍”相同的一项是()A.仔细观察B.载歌载舞C.百花齐放D.表达观点(3)经典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也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请联系阅读全书的相关积累,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简•爱的这一特征在【甲】【乙】两个语段中的体现。

二、名句名篇默写2.默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历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李贺《雁门太守行》三、综合性学习3.学校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2)【活动二:写赠言】活动中,老师出示田汉《毕业歌》中的一段歌词,表达了他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请你从歌词中细心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据此为你的好友写上简短的临别赠言。

歌词: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撤起民族自教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临别赠言:(3)【活动三:选封面】小语为毕业相册设计了以下封面,请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并写出依据。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苏州卷)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苏州卷)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苏州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30分)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22题,满分为13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丙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9分)①我们要从之中追寻中国传统色彩。

①中国古代用色丰富又至简。

其中,青色就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颜色密码。

它不是一种单一的色彩,而是一种杂糅的颜色。

有时偏蓝,有时偏紫。

古代的青色是从蓼蓝草中提(liàn)出来的,但比蓼蓝更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①“群青”是所有中国色里最高贵的一种颜色,用天然颜料青金石制作而成,是一种略带紫调的暖蓝色。

最早是从阿富汗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青出金石”。

天然的群青色澄(chè)透亮,(冰清玉洁光华夺目)【甲】。

①还有“天青”色,“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从云破处(kuī)见到的天空的样子,似蓝非蓝、似绿非绿,(冷峻孤绝清雅脱俗)【乙】。

①有些青色甚至突破了“青”这个字,更具有浪漫的想象力。

比如“沧浪”,来自江河的颜色,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仿佛可以见到屈原在清浊不定、泛着绿光的河边(孤苦伶仃形单影只)【丙】。

①再比如“东方既白”,“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蓝蒙蒙里透着一点白。

将明未明、将亮未亮的朦胧感,就是事物在孕育初生、念头刚起的那一(shùn)间,生机也就在其中。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年初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年初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文2023.04(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水•生活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问题。

苏州的水,是家门口的小桥流水,掩映在粉墙dài(▲)瓦的古城里,荡淌在乡间的田野中.苏州的水,是三万六千顷的太湖烟波浩渺、横无际涯,远山如在有无间。

苏州的水,是奔téng (▲)不息的长江,滚浪江水翻起清波,“微笑精灵”江豚已成为常客。

河网密集的苏州,一直是令人魂牵梦yíng(▲)的江南水乡.河湖纵横的江南水乡,孕育苏州人如水的性格——温婉róng(▲)通,规矩中讲灵活,方圆之间尽显苏州人性格和智慧.水是苏州的灵魂,是苏州的命脉.相关部门应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粉墙dài(▲)瓦奔téng(▲)不息魂牵梦yíng(▲)温婉róng(▲)通(2)文中画线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②打造沿江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③加快划定落实河湖空间保护范国④保障生态流量,畅通行洪通道⑤实施河湖空间带修复A.③⑤①④②B.②③⑤④①C.②③①⑤④D.③①⑤④②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苏州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推动老菜场更新改造.近日,记者走进双塔市集,探访老菜场更新改造之道.他们采访了市民、商户、运营方代表。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二、句子默写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② 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出师表》)三、语言表达3.2022年12月18日,在“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苏州市在一众城市中脱颖而出,再次荣获“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实现了“三连冠”。

这是对苏州近几年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倾力打造人才工作品牌的高度肯定。

下面是“人到苏州必有为”品牌宣传标识征集入围作品中的一幅,请说说你对这幅作品设计创意的理解。

四、选择题4.下列《简·爱》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简·爱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她热忱刚烈,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女性。

B.谭波儿老师的善良温和伴随着女主人公简·爱在洛伍德学校度过了艰难岁月。

C.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经历了贫穷、饥饿、露宿、淋雨和乞讨等种种苦难,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筋疲力尽的她被罗切斯特收留。

D.“我如今不比桑菲尔德果园里的那棵遭到雷劈的老七叶树强到哪里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高新区2014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一模)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用2B 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chóu) ▲密②(xiáng) ▲和③急不(xiá) ▲择④惟妙惟(xiào)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秋的夕阳让人感觉很遥远,完全没有日出时的那份篷勃,只有义无返顾走向黑暗的悲壮。

在这里,燥动与迷茫变得清平淡泊,质朴与善良变得真诚适度。

走近它的身旁,用纯真的心,伶听它的呼吸,探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②采菊东篱下,▲。

▲《饮酒》)③▲,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⑥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⑦▲,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③春冬之时,则▲,▲。

(郦道元《三峡》)4.阅读下面《一调芭蕉扇》(《西游记》节选)中一段文字,完成答题。

(5分)土地(原本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

”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

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

”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

”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

”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①在《一调芭蕉扇》中,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行者?而行者又用何手段借到这把假芭蕉扇的?(3分)▲②“土地”称:“这火原是大圣放的。

”大圣是怎样放这把火的?(2分)▲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3分)凤凰网3月24日电今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召开紧急发布会。

他在发布会上确认,失联的马航客机在南印度洋坠毁:马航当天最新声明说,机上无人幸存。

此外,失联客机家属将包机前往澳大利亚。

纳吉布在发布会上说,根据新的调查结果,这架航班是往南线飞行,其最后位置在南印度洋,位于澳大利亚珀斯西部,“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完全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距离”。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阅读下面《醉翁亭记》和《捕蛇者说》的选段,完成6-9题。

(8分)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余闻而愈悲。

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节选)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 )A.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小信.未孚(《曹刿论战》)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7.《醉翁亭记》中记叙的什么事情让欧阳修能“醉能同其乐”?《捕蛇者说》中记叙的什么事情让柳宗元“余闻而愈悲”?(2分)▲8.《捕蛇者说》中“呜呼”一词中包含的感情丰富,结合全文揣摩作者面对现实,是怎样的一种心理?(2分)▲9.欧阳修“乐”,柳宗元“悲”,表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乐”、“悲”情感产生的原因却是相同或相通的。

为什么?(2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4分)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

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

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

④陈寿:西晋人,著有《-国志》。

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②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7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文中多次写“围着看”“闲看”的中国人,有何用意?(3分)▲1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13.请结合结尾画线句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4-16题。

(8分)莫让谣言成为网络“好声音”宋立卿①当前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

再也不是人口相传,十日百里,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一泻千里”。

网络谣言不再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

②从日本地震后的谣“盐”热,到金庸先生一年去世两次的尴尬,再到“15死300伤”“坦克车进城”等谣传,网络谣言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正常发展的“毒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也必须以猛药祛之。

③以笔者之见,根除谣言的“土壤”,可以从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④从技术因素角度来说,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

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难度,也是防控、治理网络谣言的瓶颈所在。

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

就社会因素而言,需要各个方面都提高自身素质,并且相互合作。

作为网络使用和管理者,要做到,没根据的要屏蔽,有根据的要证实,不能证实的不乱传播。

作为普通公众,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捏造事实,不传播流言蜚语;对谣言的传播者要劝导,不能劝导的要举报。

作为政府,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及时辟谣。

⑤谣言虽然危害巨大,猛子虎也,但并未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只要我们从技术层面加以创新,加以管理;从社会层面提高个人和政府的责任意识,谣言也只会是网络发展中的一支昙花,最终也化为互联网的春泥,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选自2014年4月3日人民网)1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分)▲15.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16.网络谣言有些什么危害?(3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7-21题。

(17分)一窗如画翁文秀①有屋必有窗,窗,是房屋的眼睛。

忆起老屋,堂屋顶靠烟囱处有个四方形的天窗,天窗每天最早预告晨曦的到来;夜晚,一屋黑暗,天窗外,有云絮一二片,星星三两颗,还有月光的温柔。

②小小的天窗早成记忆。

而今,坐在宽大的窗台前,极目而望,山色裢茏,有云环绕其上,如轻纱遮了半面,极美。

读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李白的“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景又是不同,诗人笔下的一框诗画,正从天外飞来。

③李渔《闲情偶记》里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

”譬如我坐窗内,人行窗外,无论见少年女子是一幅美人图,即见老妪白叟拄杖而来,亦是名人画幅中必不可无之物;见婴儿群戏是一幅百子图;即见牛羊并牧、鸡犬交哗,亦是词客文情内未尝偶缺之资。

④确实如此,若用心感受,处处可见佳景。

火车车窗、飞机舷窗外的风景如一幅连续不断的长卷。

(a)行走之时,目光所及,自行框成一扇窗,自由取景,近处杨柳低垂,鸟儿高飞;远处山野,树木,水田,村庄,自然有序,人慢慢地走,画悠悠地入眼来。

⑤有的窗本身就是一幅画,如园林中的窗,清悠雅致。

苏州拙政园有扇面形的亭叫“与谁同坐轩”,亭背面墙上有扇形窗,有框,框内无窗扇无棂条,称为空窗,引人入胜。

漏窗更为优美,外形有方有圆,有八角、六角、扇面、叶片等,漏空花格用瓦片搭成金钱、鱼鳞、海棠等式样,用砖制作成竹节、绦环、万字、冰裂纹,光影斑驳中,花香鸟语,意态万千。

⑥走进有年代的小镇、古村,平滑的青石板,高而窄的小巷,迈入高高的门坎,便有一股厚重的气息旋绕在身边。

窗子很古老了,繁复精细的木雕工艺,雕出戏曲人物,民间传说,历史故事。

看这边的竹林七贤,草船借箭,那边的八仙过海,断桥相会。

用去匠人多少时日,多少心思,又在多少年月里漂泊流转。

久了,风一片片打出裂纹,雨一寸寸磨掉颜色,依然姿态不改。

面对老去的窗,能觉到它缓慢的呼吸,听到它在耳边轻轻地述说当年。

⑦长长的老街,古色古香,一窗一画本,一窗叉历凡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