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中国的河流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知识点中国河流是中国境内流域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总数达到200条以上。

这些河流不仅构成了中国的地理格局,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我们对中国河流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学习,以下是本篇文章对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中国河流的基本情况中国河流依据水系不同,可以分为长江水系、黄河水系、珠江水系、海河水系、黑龙江水系等五大水系。

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是中国四大流域。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海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

第二部分:中国河流的地理位置和河道特征中国河流贯穿全国各省市,地理位置广泛。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及它们的支流。

例如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市;长江发源于青海,流经江苏、上海、湖北、湖南等省市;珠江发源于云南,流经广东、广西等省市。

河道的特征也因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而各不相同,需要我们学习时个别描述。

第三部分:中国河流的水资源中国河流的水资源总体过剩,但在一些河流流域中,存在着一些水资源的问题。

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环境和人员的问题。

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与水相关的重要政策法规,例如《水法》、《水土保持法》等。

第四部分:中国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中国河流不仅滋养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文化灵魂;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重心和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珠江流域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地带。

第五部分:中国河流的保护与治理在学习中国河流的知识点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针对河流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河流的环境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等。

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河流的定义和特点河流是指地球表面上流动的水体,在地表形成河谷,流向海洋、湖泊或者在下游逐渐消失的水系。

河流在地表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对地表地貌的形成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河流主要特点包括:起源、流域、流向、流速和水量。

1. 起源:河流的起源通常是一片高地或山脉的陡坡或山口处,大量降水形成了河流的源头,并形成了河谷。

2. 流域:河流的流域是指其集水区域,包括了所有的支流、支流的支流和周围地区,流域的大小决定了河流的水量和流向。

3. 流向:河流大多从高地流向低地,最终汇入海洋或湖泊。

在流向过程中,河流会在地表形成曲折的路径,形成弯曲和沼泽。

4. 流速:河流的流速受地形、水量、河床摩擦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河流流速越快,其侵蚀和搬运作用越强。

5. 水量:河流水量取决于其流域降水的多少、蒸发的量、地下水的补给等因素。

河流水量的大小决定了其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地表土壤的养分补给。

二、河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河流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1. 按地理位置分类:河流可分为内陆河流和外陆河流。

内陆河流是指流入陆地的河流,如黄河、长江;外陆河流是指流入海洋或湖泊的河流,如尼罗河、亚马逊河。

2. 按水系连接分类:河流可以分为主河和支流。

主河是指流程最长、流域最大的主要河流;支流是指汇入主河的次要河流。

3. 按地形特征分类:河流可以分为冲积河和冰川河。

冲积河是指在低地和平原地带形成的河流,如黄河;冰川河是指源头在冰川中的河流,如多瑙河。

4. 按水流变化分类:河流可以分为恒定型河流和非恒定型河流。

恒定型河流是指水量相对稳定的河流,如亚马逊河;非恒定型河流是指水量变化较大的河流,如黄河。

5. 按生态系统分类:河流可以分为淡水河流和潮汐河流。

淡水河流是指流入淡水湖泊或者流入海洋而不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如密西西比河;潮汐河流是指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如泰晤士河。

三、世界知名河流1. 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流经中国,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上游为青藏高原、中游为川西高原,下游为长江平原。

地理河流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河流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河流的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定义河流是地球表面上流动的水流,是湖泊、海洋等水体向低洼地带流动的一种自然河道。

它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河流的分类1.按位置分类(1) 主要河流:流域面积较大,水量较大,流程较长的河流。

(2) 次要河流:流域面积较小,水量较小,流程较短的河流。

2.按水源分类(1) 内陆河流:发源于内陆地区的河流。

(2) 沿海河流:发源于沿海地区的河流。

3.按流向分类(1) 自流水系:河流自发源到入海或湖泊处均为溯源方向。

(2) 逆流水系:流域内有河流由海洋或湖泊逆流而上。

4.按河床材料分类(1) 泥河:由细沙、泥沙构成的河流。

(2) 沙河:由细沙、砾石和砂砾构成的河流。

(3) 石河:由鹅卵石、碎石和岩石构成的河流。

5.按水质分类(1) 清流:水质清澈,水量充沛的河流。

(2) 混浊流:水质浑浊,含沙量大的河流。

(3) 污染流:受污染的河流,水质差,含有有害物质。

6.按流域面积分类(1) 大尺度河流:流域面积大于5万平方公里的河流。

(2) 中尺度河流:流域面积在1-5万平方公里的河流。

(3) 小尺度河流:流域面积小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

三、河流的形成和发展1.河流的形成河流的形成是由于降水、融雪和地下水在地表流动,由多条小河汇合成大河,形成具有运河性质的河流。

它的形成由地势、气候、地质等因素综合作用决定。

2.河流的发展(1) 幼年期:河道初开,流速较快,下切作用大,谷底宽,河床陡峻。

(2) 青年期:河道逐渐成熟,流速减慢,侧淤为主,河谷侧部边界逐渐宽阔。

(3) 成熟期:次生谷地和三角洲型河口区发育完毕,河流发育成一条平原型河流。

(4) 衰老期:河流呈现反周期振幅收缩,流速加快,河道侵蚀等特征。

四、河流的特征1.波动性多数河流水量不是恒定不变,而是随季节、气象条件、地势地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2.旱涝河流水量多年平均数与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基本相平衡,因而出现旱涝情况,即有时河水干涸,有时洪水泛滥。

中国河流地理知识点

中国河流地理知识点
特点:黄河的水文特征非常独特,是世界 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素有“一碗水 半碗沙”之称。
长度: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历史文化: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被誉为“母亲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珠江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南部,发 源于云南省,流经贵州、广西、 广东等地,最终注入南海
中国河流地理 知识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中国河流的分布和特点 03 中国主要河流及其特点 04 中国河流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05 中国河流的治理和开发 06 中国河流的文化意义和旅游价值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中国河流的分布和特点
中国河流的地理分布
04
中国河流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利用现状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存在浪费现象 水资源污染严重,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水资源保护措施
建立水资源管理 制度,加强水资 源管理
推广节水技术和 设备,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
珠江流域:中国第三长河,全长2214公里,流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流经8个省区
松花江流域: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全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55万平方公里,流经3个 省区
03
中国主要河流及其特点
长江
单击添加标题
长度:6300公里,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单击添加标题
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
单击添加标题
河流开发:水电、灌溉、航运、 旅游等多方面开发,如黄河小浪 底工程
河流治理的主要措施和技术
修建水库:调节水流,控制洪水,提供灌溉和饮用水 河道整治:疏浚河道,加固堤防,防止河水泛滥 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 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河流知识点总结

河流知识点总结

河流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定义和形成河流是指由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下水汇集而成的一定水文流域内连续自然地面水系。

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雨量丰富,水文循环活跃;地形地势适宜,形成坡度,促使水流向下运动;岩石不易透水,促成水流汇集和集聚。

二、河流的特点1. 河流的水量巨大河流由来自雨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的组成,所以河流的水量很大。

2. 河流的流域范围广泛河流的流域范围广泛,通常超出河流水面一定的范围。

流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植被等都会影响流域内河流的形成和发展。

3. 河流的输沙量和运沙能力强河流是自由流的运动形式,长程流送的过程中其携带的大量固体颗粒会造成水床的剥蚀和淤积,形成河床和峡谷。

4. 河流的水质一般来说,河流的水质会受到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工业排放、农业排放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河流水质的好坏影响着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因此对于水质的保护很重要。

三、河流的分类根据河流的性质、地理位置、水量和河床形成方式等,河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按照地理位置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河流可以分为内陆河流和外流河流。

内流河流是指河流的水源和入海口不在同一个海洋,例如中国的黄河。

外流河流是指河流的水源和入海口在同一个海洋,例如长江河流。

2. 按照水流的源头根据河流水流的源头,河流可以分为雪融河流、冰川河流、积雪河流、季节性河流等不同类型。

3. 按照水量根据水量的大小,河流可以分为大河、中小河。

4. 按照河床形成方式从河流的河床形成方式上,河流可以分为冲积河、冰碛河和冲砾河等。

四、河流的作用与价值河流在地理上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主要包括:1. 农业灌溉河流的水源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来源,可以提高土壤的湿度和养分,促进作物生长。

2. 生态环境河流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许多动植物依赖于河流的水源生存繁衍,并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

3. 交通运输古代的人类曾依赖河流做为交通运输通道,现代也有很多城市依然是沿着河流建立,因为河流是便于交通运输的。

八上地理《河流》知识点+练习

八上地理《河流》知识点+练习

八上地理《河流》知识点+练习第三节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1、内流河是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湖基本是咸水湖;外流湖是淡水湖。

3、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

外流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在夏季形成汛期。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河流无结冰期,以北河流有结冰期。

4、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5、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内流河以冰雪融水的补给为主,多为季节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

洪灾频繁的原因有: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减小—分洪蓄洪能力下降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1支流较多,2黄土高原土层疏松,3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一、选择题1.我国的内流区大致位于()A. 东部季风区B. 南部沿海区域C. 西北部非季风区D. 东北部半湿润区2.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B. 外流区域河流深受夏季风影响C. 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D. 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3.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大致与下列哪条界线一致?()A. 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 一月0℃等温线C. 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A. 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B. 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 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外流区受夏季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5.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较,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A. 水量更丰富B. 含沙量更大C. 汛期更长D. 结冰期更短6.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大河是()A. 黄河B. 淮河C. 长江D. 珠江7.关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正确的叙述是()A. 汛期较长,水量不大B.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较小C. 结冰期长D. 都是季节性河流8.以下河流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A. 雅鲁藏布江B. 黑龙江C. 嘉陵江D. 额尔齐斯河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红笔画出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2)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内、外流域分界线线同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向近似,同时又同(气候分区)______区和______区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3)图中位于外流区域的河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等,这些河流受气候影响,水量______,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______,汛期主要在______季.答案:1.C.2.B.3.D.4.D.5.B.6.D.7.B.8.A.9.(1)略;(2)400;季风;非季风;(3)长江;黄河;珠江;淮;大;明显;夏.一、选择题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知识点概述: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文地理现象之一,是地表水循环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河流的定义、形成、分类、特征和生态等方面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八年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河流的知识点。

一、河流的定义河流是一定范围内,由地表径流、地下水出露或人类活动所形成的自然水道。

它是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而形成的一条条具有规律性的自然沟壑。

二、河流的形成河流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降水和植被等。

一般来说,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降水量大的区域以及植被繁茂的地带,都容易形成河流。

三、河流的分类根据水流的速度、形态和大小等特征,河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上游型、中游型、下游型、冲积河、峡谷河和三角洲河等。

其中,上游型河流通常满载水量小、水流湍急,主要由降水和融雪水组成。

而下游型河流则满载水量大、水流相对平稳,通常是多条上游河流汇入形成的。

四、河流的特征河流具有多种特征,包括河道、湖泊、河口等。

其中,河道是河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由河床、河槽和河岸等构成。

而湖泊则是河流经过山区、高原等地区形成的,其特点是面积较大、水位相对平稳。

至于河口,则指河流汇入大海或者湖泊时形成的水道。

五、河流的生态河流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重要的生态资源,如鱼类、湿地和栖息地等,都与河流息息相关。

同时,河流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如灌溉、发电和运输等。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好河流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结论本文从河流的定义、形成、分类、特征和生态等方面,对八年级地理上册涉及的河流知识点进行了简要讲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促进我们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初中八上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上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上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定义和特点河流是地球表面上一种流动的水系,是由降雨和融雪水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流域范围和流量。

河流的特点包括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水势、河段、河床和河流的发育阶段等。

二、河流的分类1.按照流域范围的大小,河流可分为大河和小河。

大河流域范围广,流量大,流程长,代表性的有长江、黄河、尼罗河等;小河流域范围相对较小,流量较小,流程较短,代表性的有西溪、涌泉河等。

2.按照水源的不同,河流可分为冰川河、融水河和地下水河。

冰川河主要由冰川融水形成,如阿尔卑斯山的冰川河;融水河主要由融雪水形成,如长江的源头;地下水河主要是地下水涌出形成的,如亚马逊河的支流。

3.按照河流流向的不同,河流可分为注入海洋的河流和内陆河。

注入海洋的河流流向海洋,如长江、尼罗河;内陆河流经内陆地区,如塔里木河、亚马逊河的支流。

三、河流的发育阶段1.幼年期:河流刚形成时,河谷较为狭窄,坡度较大,水流湍急,河床下切较深,侵蚀力强,常形成瀑布、峡谷等地貌。

2.壮年期:河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河谷逐渐变宽,坡度减小,水流平缓,河床逐渐上升,侵蚀力减弱,常形成河套地貌。

3.老年期:河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河谷更加宽广,坡度更小,水流平缓,河床上升,侵蚀力减弱,常形成河漫滩、三角洲等地貌。

四、河流的重要意义1.提供水资源:河流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来源,为人类提供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等。

2.运输通道:河流是重要的运输通道,可以进行水路运输,便于货物的运输和交流。

3.农田灌溉:河流可以通过引水系统,将水源引入农田进行灌溉,提高农田产量。

4.能源利用:河流可以通过建设水电站,利用水流的动能产生电能,提供重要的能源供应。

5.旅游资源:河流沿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六、河流的保护与治理1.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2.防洪治理:加强对河流的防洪工程建设,规划合理的洪水调度,减轻洪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中国的河流知识点
初二地理中国的河流知识点15则
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

这里河流多且长,
夏季易形成汛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
冰期。

我国水量最大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
的是黄河。

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

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
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
运河。

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

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
海是渤海。

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

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
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
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
持工作。

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
河的重要手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
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是我国第一大河。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
源占全国的1/2。

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

从玉树到宜宾流经
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
湍急的三峡。

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
季通航。

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
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
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
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

10、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13、我国最长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14、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具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是河套平原。

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
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15、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边的汉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