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元素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氟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茶树耐氟机制研究进展

氟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茶树耐氟机制研究进展
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2.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摘要 茶树具有聚氟特性,是植物界氟含量最高的 几 种 植 物 之 一。 本 文 主 要 从 茶 树 富 氟 特 点 和 分 布 规 律 、 茶树氟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茶树耐氟的5种可能机制,即茶树对氟的吸收模式与有 效 转 移、茶 树 次 生 代谢对降低氟毒害的作用、茶树保护性酶和非酶抗氧化 剂 对 氟 毒 害 的 防 御 、茶 树 体 内 氟 化 物 的 存 在 形 式 对 氟 毒
其生理功能全部 丧 失 。 [23,42] 目 前,有 关 氟 对 茶 树 呼 旱等抗逆性密切相 关,其 合 成 与 植 物 其 他 苯 丙 烷 物
吸作用的影响的研究较少。 Wang等 发 [24] 现在氟 胁 质如酚类物质、类黄酮等物质合成具有相关性 。 [49-50]
迫下,茶树蒸腾 速 率、ATPase活 性 均 显 著 降 低。Li 茶多酚不仅是茶叶 中 重 要 的 品 质 成 分,而 且 担 当 呼
88~3 625 mg/kg时,仍能正常生长,并未表现出 受 的必需元素[21],没 有 氟 的 存 在,茶 树 仍 可 以 正 常 生 害症状 。 [9-16] 因此,茶树被认 为 是 一 种 氟 聚 集 植 物, 长,并无缺素症 状 出 现。 自 然 生 长 状 态 下 的 茶 树 可
具有从周围环境中超累积氟的能力 。 [2] 茶树生育 期 以随环境条件累积 相 当 量 的 氟 而 无 中 毒 现 象,但 外
继续增加,茶苗受氟胁迫症状越明显,当培养液氟质 茶树耐氟的这种特 征 已 引 起 学 者 广 泛 兴 趣,并 从 多

合理施肥对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

合理施肥对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

合理施肥对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作者:罗放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肥料养分是茶树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使茶叶产量和品质双提升,科学施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本文通过对产区茶叶施肥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有机肥、氮肥、磷肥及钾肥对茶树生长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促进茶叶高产优质。

关键词:科学施肥;茶树生长;产量;品质我国是茶叶产销大国,茶叶已形成文化烙在民族的根上。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飞速发展,茶叶的消费者们对茶叶口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茶叶生产提出新的要求。

其中肥力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尤为重要。

因此,在土壤、水分、气候、品种等确定后,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是有效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方法。

茶树是多年生阔叶植物,其经济期有1-2个月,一年内可进行多次采摘。

目前科学家在可饮用的各类茶叶中已发现30余种化学元素,除了碳、氢、氧等主要元素来自于空气,经光合作用形成,其他元素均来自于土壤和水分。

无论是微量元素还是大量元素,在茶树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旦缺少某一元素,都会对茶树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茶园的肥水管理中,一定要科学施肥。

1.各类肥对茶树品质的影响分析1.1氮肥据资料显示,氮肥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氮元素在茶树的生长中直接参与蛋白质、核酸以及酶的构成。

同时氮也参与叶绿素、维生素的合成。

因此,氮肥在茶叶的生长中不可或缺。

在茶园施肥活动中,当氮肥施用量高时,茶叶中所含的氨基酸含量也会上升,茶鲜叶的品质也会有所提升。

但也不能滥施氮肥,毕竟茶树吸收氮肥的量有限,过多氮肥施用,只会造成浪费,同时对茶园的水系造成污染。

因此,氮肥的施用需要根据茶树的需求进行施用。

当茶树生长不良、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片颜色发黄、发芽能力减弱、新叶变少是,可追加氮肥。

1.2磷肥磷元素在茶树中的含量也比较高,是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虽然茶树对磷肥的需求不高,但是对磷肥的利用能力十分强。

茶树主要逆境胁迫反应及其适应逆境的生理机制

茶树主要逆境胁迫反应及其适应逆境的生理机制

收稿日期:2021-10-31初稿;2021-12-09修改稿基金项目:2021年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项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021LM1117);广东省英德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作者简介:莫晓丽(1997-),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茶树种质资源。

E-mail:1291505598@qq.com通讯作者:黄亚辉(1969-),男,博士,研究员。

研究方向:茶树资源、茶叶加工。

E-mail:yahuihuangzz@126.com茶树主要逆境胁迫反应及其适应逆境的生理机制莫晓丽,黄亚辉(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茶树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茶树逆境胁迫日益严重,研究其生理特性和抗逆机制亟待加强。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树抗逆的生理表现及其抗逆途径进行综述,分析了干旱、高温低温、盐、低氮磷钾、重金属等逆境胁迫对茶树生长的危害,茶树可通过生长发育调节、渗透调节、代谢调节等诸多途径提高自身抗逆性。

关键词:茶树;逆境生理;抗逆性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20(2021)04-0185-06犚犲狊狆狅狀狊犲狊犪狀犱犚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犕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犜犲犪犘犾犪狀狋狊狋狅犛狋狉犲狊狊犲狊–犃犚犲狏犻犲狑MOXiao li,HUANGYa hui(犛狅狌狋犺犆犺犻狀犪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犌狌犪狀犵狕犺狅狌,犌狌犪狀犵犱狅狀犵510000,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Globalwarminghasbroughtaboutanever-increasingstressseriouslyimpactingthephysiologyandproductionofoneofthemajoreconomiccropsinChina,犆犪犿犲犾犾犻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Consequently,researchtofurtherunderstandthestressresponsesandresistancemechanismsofteaplantshasbecomeurgentlyneeded.Thisarticlereviewsrecentlypublisheddomesticandforeignliteraturerelatedtotheplantphysiologyandmethodsfortheresistanceenhancement.Thehazardousstressesofdrought,waterlogging,highorlowtemperatureexposure,salt,NPKdeficiency,andheavymetalpollutantsontheplantgrowtharediscussed.Approachesbasedontheself-regulationsongrowthanddevelopment,osmosis,metabolism,andothersbytheplantstoenhancetheresistancetovariousstressesarepresented.Relevantreferencesontheplantphysiology,teaqualityandyieldimprovements,resourceconservation,and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eacultivarsareprovidedforin depthstudies.犓犲狔狑狅狉犱狊:tea(犆犪犿犲犾犾犻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stressphysiology;stressresistance 茶树[犆犪犿犲犾犾犻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L.)O.Kuntze]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具有丰富的保健作用,经济价值高。

6 茶园土壤管理

6 茶园土壤管理
第六章 茶园土壤管理
第一节 茶园耕作 第二节 茶园水分管理 第三节 茶园施肥 第四节 茶园土壤肥力培育与维护
茶园土壤管理:
泛指一切与茶园土壤有关的栽培活动,其目 的和作用主要是加强营养元素的供应,提高 土壤肥力,加强水土保持,为茶树根系生长 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耕作效应
1、耕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减少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 增加土壤孔隙度,加速雨水渗透,提高土壤含水量 土壤耕作对茶园水土流失影响很大,深耕结合茶园 铺草,可有效地防止茶园水土流失。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耕作效应
2、对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耕作会造成断根现象,给茶树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耕作深度越深,幅度越宽,伤根量越大。 根系断根再生能力最强是在8月,其次是秋季10月 和春季3月,冬季12月断根再生能力最差。
中下旬进行,耕作深度为10cm,除去杂草的根系 3)夏茶后浅耕 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耕作深度为7-
8cm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二、茶园耕作技术
2、非生产季节的耕作-深耕
1)深耕的作用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
2)深耕方法 耕作深度为10-25cm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二、茶园耕作技术
3、深翻改土 在秋茶采摘结束后(10—11月份)进行,耕作深度 17—25cm,结合施有机肥,应尽量少伤根系。
第三节 茶园施肥
一、茶树对矿质营养的需求特性 4、低氯性 含量:茶树老叶含氯量一般低于0.5%,芽叶低于 0.2%。当老叶含氯量超过0.8%,芽叶低于0.4%时, 就会表现出氯害症状。 氯害形成原因:在茶园中施用过量的含氯化肥容易 造成“氯害”。 幼年茶树对氯离子极为敏感,最易发生氯害。 肥料施用:在茶园特别是幼年茶园施肥时,应尽量 选择不含氯离子的肥料。

茶园施肥

茶园施肥

②缺磷
●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根提早木质化 ,逐步转变为红褐色 ●嫩叶暗红,叶柄叶脉呈现红色;老叶暗绿→无 光泽→紫红色块状突起 ●花果少或无花果,植株十分矮小
③缺钾
生长减慢,嫩叶小而薄,呈淡黄色,叶脉、叶
柄逐渐出现粉红色。老叶叶尖变黄→叶缘呈焦灼、
干枯状,并向上或向下卷曲,下表皮有明显的焦
◐追肥用量参考
(四)茶园施肥时期与方法 1. 施肥的时期和方法
要,营养树体 ★改良土壤 ★为翌年春茶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助长越冬芽
◐基肥用量
★根据树龄、茶园生产能力、肥料种类而定
★幼龄茶园:堆、厩肥500~1000kg/亩,或饼肥 50~100 kg/亩, 过磷酸钙25-50 kg/亩,硫酸钾 10~20 kg/亩
★成龄茶园:堆、厩肥1500~2500kg/亩,或饼肥 100~150 kg/亩,隔年或隔两年施过磷酸钙100-20 0kg/亩,硫酸钾15~25 kg/亩(参考用量)
◐施肥方法
★条栽茶园:条施
★丛栽茶园:按丛环施
★幼龄茶园:按丛(苗)穴施
★1~2年生茶苗:距根颈10~15cm处开宽约15 cm、 深约10~15cm的施肥沟; ★3 ~4年生茶树:距根颈20~25cm处开深 20~25cm的施肥沟
★成年茶树:沿树冠垂直下位置(茶蓬滴水线处) 开沟,沟深20~30cm。 ◐施用时期:一般在10月前后
(3)追肥 ①追肥的时期和次数:一般全年进行三次
★第一次追肥(催芽肥)
同位素示踪试验(在长江中下游茶区)表明:
3月下旬施入的春肥 春茶回收率为12.6% 夏茶回收率为24.3%
催芽肥的施用时间与产量的关系
(三)茶园营养诊断与施肥量确定
1 . 营养诊断的意义及作用 (1) 营养诊断的基本概念 (2)内容

茶树需肥特点、各阶段管理措施及推荐施肥

茶树需肥特点、各阶段管理措施及推荐施肥

茶树需肥特点、各阶段管理措施及推荐施肥肥料研究中心:余佳玲2015年9月17日目录第一节茶树需肥规律 01.1 茶树需肥特点 (1)1.2 茶树施肥原则 (1)第二节茶树生长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茶树年生长周期 (2)2.2 茶树生物学年龄时期 (3)2.3 施肥及管理 (4)第三节维持茶树正常发育营养元素 (4)3.1 大量元素 (5)3.2 中微量元素 (5)第四节茶园推荐施肥 (7)4.1 茶园建议施肥方案 (8)4.2 黔南州推荐施肥 (8)4.3 茶园推荐科学施肥技术方案 (9)4.4 茶园推荐基肥施用 (7)4.5 肥效试验 (10)第一节茶树需肥规律1.1 茶树需肥特点茶树喜酸性土壤,对矿质需求表现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忌氯性、嫌钙性(当土壤中钙含量超过0.5 % (以CaO计)时,茶树不能正常生长);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茶树根系不发达,长势细弱,于酸性土壤上根系较发达;茶叶标准园每年各种肥料需求量为农家肥1500-2000 kg/667m2、氮肥(尿素)36-40 kg/667m2、磷肥(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30-40 kg/667m2、钾肥(硫酸钾)10-15 kg/667m2(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园施肥要求因地因园制宜,采用适当的肥料种类及合理的施肥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⑴、每百斤干茶所需的养分数 (N:5kg P:1kg K:3kg),氮磷钾的比例用量,幼年期:2:1:1,成年期:绿茶区:3-4:1:1;红茶区:4:2:1;乌龙茶区:2-3:1:1;⑵、PH值4.0—6.5(4.5—5.5最适宜)。

⑶、一般每采制100公斤干茶需施纯氮肥12—15公斤,纯磷肥4—5公斤,纯钾肥4—5公斤,按要素含量折算成有机肥1000公斤或油枯饼肥90—120公斤,在每年10月挖施肥沟施下,并覆土、追肥在采茶前一个月施下,以腐熟的人粪尿、沼液等速效有机肥为主。

第八章 茶园土壤管理

第八章 茶园土壤管理
另外由于采摘,修剪的影响。往往使 茶树在旺盛生长期或采摘修剪。需要大量 的养分补充。要集中增施N肥,其次是P、 K肥。
4、营养条件的适应性
茶树对营养条件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 面:
一是对营养元素要求的多样性。茶树除了对 N、P、K需要外,对许多营养元素都有必 须有要求,如果缺乏将会出各种症状。
二是对肥力的强弱有较强的适应力。故茶 树耐肥力和耐瘠力均较强。
中耕:深度10-15cm,主要在春茶之前。
2. 深 耕
指在原耕作层的基础上,加深耕作层作业。 ⑴作用: 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可减轻土壤的容 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量。 ②加深和熟化耕作层,加速下层土壤风化 分解,将水不溶性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
2. 深 耕
⑵深耕的程度: 深耕的效果主要是依茶树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状况而定。
夏、秋茶叶不及春茶产量高,但茶树经过春 茶采摘消耗大量养分,要保持茶叶优质高产, 夏茶后再追肥一次是必不可少的,施肥方法 应掌握雨后或早晚开沟,切勿贪求省便叶面 撤施,叶片灼伤还会影响肥效。追肥次数全 年可分2--4次,视当地采茶制度和气候而异, 春季追肥量占全年1/2或2/3,如采秋茶,第 一次春茶追肥占1/2,其余1/2分为夏、秋 季施用。
③茶树更新后,最好选用易促进发根的 有机肥。
如油菜饼或家畜肥,再亩施纯氮3—4公 斤,此后待新梢萌发再分次适量施肥。
3.因茶施肥,提高茶叶品质
施肥对制茶品质的影响很大。茶叶是嗜好品, 对品质要求很高,不同茶类,其品质特征差 异较大,如红茶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 滋味浓强,要求含有较高的多酚类含量;绿 茶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滋味鲜爽, 求含有较高的含N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 乌龙茶类的品质特征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和, 要求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

铝对茶树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铝对茶树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铝对茶树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于翠平;潘志强;陈杰;范冬梅;王校常【摘要】以平阳特早(PYTZ)和乌牛早(WNZ)为实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没置0mmol/L和0.4mmol/L两个锚浓度处理,研究了铝对两个茶树品种生长及牛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铝处理明显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增加茶树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并提高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使丙二醛(MDA)禽量降低,但影响的程度两个品种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Pingyangtezao(PYTZ) and Wuniuzao(WNZ)(Camellia sinensi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aluminum (Al)influence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 pla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uminum can promo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ea.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s without Al, the obvious upward tend- encies of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re observed in the treatment of 0.4 mmol/L Al3 + ,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peroxidase (POD) in tea leaves treated with 0. 4 mmol/L Al3 + are signifi- cant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no Al3 +), and the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re reduced by the treatment with Al. However, difference of those indexes are observed in two cultivars, thereiore, the physiological reactions to Al of these two cuhivars are different, we infer that different tea cultivars may hav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Al toxicity on genotypic difference.【期刊名称】《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年(卷),期】2012(018)001【总页数】6页(P182-187)【关键词】铝;茶树;叶绿素;保护酶;丙二醛;乍理特性【作者】于翠平;潘志强;陈杰;范冬梅;王校常【作者单位】浙江人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浙江人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浙江人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浙江人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浙江人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约占地壳质量的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1. 大量元素对茶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2-1.1 N对茶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2)1.2 P对茶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3)1.3 K对茶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3)2. 大量元素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4)2.1 N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4)2.2 P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5)2.3 K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6)3. 大量元素对茶树品质形成的影响 (6)3.1 N对茶树品质形成的影响 (7)3.2 P对茶树品质形成的影响 (7)3.3 K对茶树品质形成的影响 (8)4. 结语 (8)参考文献 (9)大量元素对茶树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摘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是茶树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它们的施用量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和生理特性,也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任何一种元素的缺乏或不足,造成茶树的生长缓慢或停止,物质及能量代谢受阻,形态转化不能顺利进行,器官的发育受到抑制。

本文着重论述了这些必需元素对茶树生长和生理活动及其茶叶品质的影响。

1.大量元素对茶树生长特性的影响由于茶树对营养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氮、磷、钾肥的配施既能满足茶树对各种肥料的需求,又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促进作用。

如施用氮、磷、钾复合肥的茶树芽叶密度极显著高于单独施尿素,对促进芽叶萌发效果极佳,对春茶百芽重的增重效果明显,施用氮磷钾复合肥的小区春茶总产量高于施尿素的小区,增产18.7%[4]。

1.1 N对茶树生长特性的影响氮素营养是茶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矿质养分,不仅仅是由于氮素在一般植物中的重要性,还在于茶树所采摘的茶叶的品质特征取决于氨基酸(尤其是茶氨酸)、多酚类物质(茶多酚等)和嘌呤类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等的含量和比例,而氮素营养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物质在茶树体内的代谢及其代谢活动和生长发育。

它是组成树体细胞原生质——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形成植株,特别是形成芽叶的成分。

核酸、磷脂、多种维生素(B1、B2、B6)、咖啡碱、大多数生物膜、激素和其他许多重要有机物中都含有氮素。

树体中的全部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各类有机物之间的转化,都需要生物催化剂——酶来起作用,酶是蛋白质的一种形式,所以氮又参与酶的合成。

氮也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

同时茶树作为叶用植物,采摘部位是鲜叶,其对氮素营养的需求显得较其它植物更加紧迫。

因此氮含量的多少对茶树各种生理过程与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氮素形态对茶树的生长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有研究认为,在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后会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品质、产量等产生显著影响。

施用铵态氮肥后,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同时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有机物+的吸的产量,特别是茶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19]。

茶树对 NH4收代谢速度较快,在吸收溶液中含有同样浓度的 NH4+和 NO3-时,茶树 24h内吸收同化的 NH4+是 NO3-的 2 倍[18]。

Ruan 和张福锁等人对茶树的研究表明,在供应铵态氮时,导致茶树根际酸化,提高了 P、Al、Mn 的有效性,使茶树体内的 P、Al、Mn 浓度升高[23]。

关于不同施氮量对幼龄茶树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抽梢数、新梢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处理间差异显著,并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抽梢数和总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新梢生物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过量的施氮造成新梢生物量下降。

而平均梢长、茎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根冠比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茎叶生物量与施氮量直线相关,根生物量和根冠比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平均梢长与施氮量无显著相关。

1.2 P对茶树生长特性的影响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缺 P 会导致茶树幼芽和根部生长缓慢、叶小、分枝减少、植株矮小等症状。

近年来人们发现,茶园缺 P 初期,茶树生长缓慢、根系生长不良、品质下降、茶叶产量、吸收根提早木质化。

如果茶树进一步缺 P,老叶失去光泽,并由绿色逐步变为暗绿或暗红色,每到严冬症状加剧。

严重缺 P 的茶树植株,其嫩叶由暗红转为黄白色、分枝少、植株矮化、茎叶生长缓慢、花果少或甚至没有,生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近年来,关于茶树磷素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完善。

安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3]的实验表明,磷素对茶树有促进根系生长的效能。

P促进茶树主根的伸长,使根幅扩大,同时也增加了根重。

根的伸长与扩大是茶叶增产的一个重要关键。

因为根系生长的增速,根系的强大,对于茶树吸收更多土壤养分,加强地上部分的生长是有益的。

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实验表明,缺P降低茶树根茎叶K的含量,但对根茎叶Ca的含量影响不大。

缺P降低根Mg的含量,增加茎Mg的含量,但对叶Mg的含量影响较小。

不供P,叶有稍高的C含量,较低的N 含量和较高的C/N比:供P对根和茎C和N 含量及C/N比影响较小。

总之,缺P 不仅影响茶树根茎叶营养元素的含量,也改变其在根茎叶之间的分配。

1.3 K对茶树生长特性的影响K在茶树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其含量仅次于氮素,主要存在于新梢部位。

全株的含钾量约为0.6%-1.0%,芽叶中含量高达 1.2%-2.5%[11]。

钾在茶树体内的流动性很大,可以提高茶树的抗逆性,能促进糖类的合成、运输和贮存,对吸水和蒸腾过程,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同时钾还有助于磷的吸收和转化。

在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可显著增产。

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17],单施钾肥比不施肥10年平均增产 21.8%,在氮、磷基础上增施钾肥比单施磷肥增产37.1% 。

钾能加强光合作用,增强多种酶的活性,对蛋白质的代谢也有影响。

钾肥充足,可以促进根系对氮的吸收,从而形成较多的蛋白质,增进茶叶的品质。

缺钾则抑制糖转化为淀粉,妨碍蛋白质的合成。

很多研究表明,钾能明显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

据陈达中[2]研究,在氮磷基础上配施钾肥的处理,茶叶中的茶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四种氨基酸的总量最高。

+和 K+具有离子拮抗作用,长期大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影响茶树对钾另外,NH4的吸收,降低钾肥的效果[6]。

茶树不断从土壤中吸收钾,以及茶园土壤酸性强的特点,导致土壤中的钾淋溶损失,钾素贫化严重,所以需定期施用钾肥维持土壤中钾元素的平衡。

2.大量元素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2.1 N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茶树为叶用作物,矿质营养尤其是氮素营养对茶树生长尤其重要。

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氮素营养对茶树生理生态的影响备受关注。

以下就茶树对氮素营养的生理代谢过程及其与茶树光合作用以及水分生理的影响展开论述。

福建农林大学的实验表明,施氮对不同树龄的茶树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有所不同。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一年生和二年生的茶树全氮和咖啡碱的含量以及一年生茶树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和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二年生茶树硝态氮含量和所有树龄茶树碳氮比则显著降低:而两年生、三年生茶树游离氨基酸含量、三年生茶树可溶性糖含量、两年生茶树茶多酚含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但其它树龄的其它生理生化指标与施氮量无显著相关。

氮能提高茶树叶片中叶绿体数目,叶绿体表面积增大,光合场所增多,氮还供能够提高茶树叶片气孔导度,扩大了叶绿体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界面,CO2应速度加快,光合色素充分发挥作用,光合作用因此也大大增强,使茶树净光合产物提高。

叶绿体中的氮绝大多数用于分配到光合作用的各个组分中去,比如植的原初酶 RUBP 羧化酶,这种酶是一种双功能酶,具有催化羧化反应物固定CO2和加氧反应两种功能。

在茶树体内氮素营养充分,但气候干旱时茶树吸收水分亏缺,茶树新梢中硝酸还原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酸活性下降,影响茶树碳氮代谢,同时,根据张岁岐等[12 [13]研究报道,严重干旱时,施氮能增强植物叶片的保水能力,干旱时过强的蒸腾作用所带走的水分会打破植物体内原有的水分平衡,植物根系内源激素 ABA 大量增加并且随体内水分传递至叶片迫使减少叶片气孔张开度,植物蒸腾失水作用减缓,植物水分生理重新达到平衡。

茶园土壤中的氮对整个茶树对水分吸收影响也很大。

当茶树根系附近土壤氮素营养缺乏时,茶树根系受到刺激,生长加速,根冠比增加,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吸收空间就会增大。

反之,茶园土壤尤其是茶树根系附近氮营养丰富会阻碍茶树根系延长,整个根系吸收水分的空间就会受到制约[14]。

2.2 P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磷在茶树体内是以有机磷和无机磷酸盐等形式存在,其中有机磷约占 80%,无机磷酸盐约占 20% 。

磷是核酸、磷脂以及高能磷酸化合物等物质的组成元素,同时茶树中的许多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各种酶促反应、能量传递等都需有磷参与。

磷在茶树体内的含量虽少于氮和钾,但其起到的生理功能不容忽视。

磷对茶树的生理作用有:作为各种酶的活化剂参与许多生理代谢活动;促进氮素的吸收、利用;促进同化产物的运输;提高作物抗旱、抗病虫、抗倒伏等能力。

磷与茶树的碳、氮代谢有密切关系,对产量、品质亦有重要的影响。

氮、磷配合施用,可以提高茶叶产量。

据杭州茶叶试验场研究[1],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 3 年平均比单施氮素增产21% ;据湖南茶叶研究所试验,氮、磷配施,增产幅度高达 33.7% 。

随氮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磷肥必须在施氮的基础上,按氮磷比例 2:1 或 3:1 配施效果比较明显[5]。

磷对提高茶叶品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香气和滋味两个方面。

磷可以增加多酚类含量,特别是没食子儿茶素及表儿茶素,对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均有良好影响[10]。

此外,茶叶中咖啡碱的合成,也需要磷酸化合物的作用。

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茶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也会相应提高。

然而由于各种磷肥所含磷的形态不同,对茶叶品质的作用效果会出现显著差异。

如磷矿粉对红茶品质作用最好,而过磷酸钙对绿茶最好。

另外,磷肥施用方法还与土壤磷素供应水平的高低有关[5]。

钾虽然不是茶树体内有机物的组成成分,但却是茶树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茶叶中钾的含量高达1.2%~2.5%,仅次于氮素。

钾常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有机体中,参与各种生理生化过程。

其主要生理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起经木质部向地在茶树碳、氮的运输转移过程中,钾作为伴随离子与NO3上部运输,若钾供应不足,会引起地上部分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降低光合作用速率[21]。

在氮磷保证供应条件下施钾肥后,茶树对C的同化速率和光合作用效率都有14明显的提高,含钾量高的茶叶同化氧化碳的数量比含钾量低的要多两倍[17]。

这是由于钾离子能较多地累积在茶树的细胞中,使细胞的渗透压增加,并使水分从低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向高浓度的根细胞中移动。

在钾供应充足时,茶树能有效的利用土壤水分,并保留在体内,减少水分的蒸腾。

据阮建云等对钾素生理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钾能明显促进根系生长和增加根细胞质浓度,促进根对土壤水分的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