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多种多样的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
2、运用动画演示并总结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能在地形图上准确找出并基本掌握主要高原、盆地、丘陵、山脉等主要地形区。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活动,初步形成读图用图的基本能力。
2、通过组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通过读图用图方法的指导,培养运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教学课件、学生人手一份的空白地形区图。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图片:(景观欣赏,配上音乐诗歌朗诵)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我爱你崎岖多姿,我爱你地大物博我爱你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我爱你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我爱你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我爱你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我爱你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我爱你高山之巅的青松品格我爱你大川的雄伟我爱你高原的磅礴我爱你平原的美丽我爱你丘陵的奇特我爱你祖国的山河同学们喜欢祖国秀美的山川吗?我国古今一些文人墨客更是把祖国的山山水水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
老师今天带了自己比较喜欢两首诗词,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找出他们的相同点?虞美人李煜(南北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些诗句的共同点都反映了什么样地理规律?(大河向东流。
)你还能说出哪些反映河流向东流的诗句或歌曲?(如“好汉歌”“三国演义主题曲”。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上的地形种类及特点。
2. 掌握地形对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种类: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2. 各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3. 地形对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观看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地形。
2. 分组讨论各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3. 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平原教学目标:1. 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 掌握平原地区的主要农业活动。
教学内容:1. 平原地形的特点: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 平原地区的农业活动:种植业、畜牧业。
教学活动:1. 观察平原地形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平原的特点。
2. 探讨平原地区农业活动的适宜性。
3. 举例介绍平原地区的典型农业活动。
第三章:山地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 掌握山地地区的资源利用与保护。
教学内容:1. 山地地形的特点:地势陡峭、生物多样性丰富。
2. 山地地区的资源利用:矿产资源、水能资源。
3. 山地地区的生态保护:植被保护、水源保护。
教学活动:1. 观察山地地形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山地的特点。
2. 探讨山地地区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必要性。
3. 举例介绍山地地区的典型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
第四章:高原教学目标:1. 了解高原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 掌握高原地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1. 高原地形的特点: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少。
2. 高原地区的人口分布:人口稀疏、少数民族聚居。
3. 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畜牧业、旅游业。
教学活动:1. 观察高原地形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高原的特点。
2. 探讨高原地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举例介绍高原地区的典型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章:丘陵教学目标:1. 了解丘陵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 掌握丘陵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
教学内容:1. 丘陵地形的特点:地势起伏、土壤贫瘠、水源不足。
八年级地理上册2.1.2多种多样的地形

2.1.2多种多样的地形一、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主要地形区的分分部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面剖面图等各种地形图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带领学生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主要地形区的分分部和特点。
2、难点:学会阅读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面剖面图等各种地形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
五、教具: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中国地形分布图。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的家乡有哪些名山大川?主要地形区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2、五大地形定义(复习初一地理知识)(二)新课讲解:1、地形特点及影响:(1)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大;(2)地形类型多样优势: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3)山区面积大利弊: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不利于种植业发展;2、主要山脉:我国陆地最高点最低点:(1)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海拔8844.43米,为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界,南坡位于尼泊尔萨加玛塔专区,北坡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大的金字塔形状,山顶终年被冰雪覆盖,冰川广布。
(2)最低点: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154.31米;3、主要地形区:请同学们找出中国具有几大高原?几大平原?几大盆地?几大丘陵?(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多雪山冰川,雪峰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沙漠广布;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峰林众多,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2)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准噶尔盆地,内部有戈壁沙漠;西部有山口,降水稍多;塔里木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四川盆地,紫色土。
2022年 教学教材《多种多样的地形》优秀教案

多种多样的地形概括1.在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根本地形类型,均有分布,这为工农业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开展有了一定根底。
2.山区面积广阔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阔,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开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开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上下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第一阶梯上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两个地形区;第二阶梯上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六个地形区;第三阶梯上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个地形区。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清楚显。
即使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在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优越性①使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对河流的影响〕,不仅沟通了我国东西的水上交通,而且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经济文化交流。
〔地②河流落差较大,阶梯交界处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对河流的影响〕势呈三级阶梯〕③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使海洋湿润气流容易伸入内地,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特色地形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牧人天堂——内蒙古高原茶竹之乡——东南丘陵。
幼儿园多样的地形教案

幼儿园多样的地形教案前言地形是指地面的形状和高低差异,是地球表面的重要属性之一。
地形教学是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带孩子们接触并观察不同的地形,有力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了幼儿园的地理学常识、探索精神和生活技能。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多样的地形教案,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种类的地形。
2.掌握地形的特点。
3.培养探究精神。
4.增强幼儿科学素养。
教学材料1.图书《小鸟探险记》2.地形模型(可以自己手工制作)3.地形图、图片教学过程第一步:制作地形模型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不同的地形模型(如:高山、丘陵、平原、沙漠以及河流、湖泊等)。
采用手工和电脑制作都可以,只要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不同地形的特点即可。
第二步:教材介绍老师可以通过读图书《小鸟探险记》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地形类型,从而让他们对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步:地形观察让孩子们集中精力观察每种地形的特点,注意它们的起伏、坡度、宽度等。
家长可以陪孩子到户外散步,让孩子们在户外自己寻找、观察有趣的地形。
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问题式的问答(如下)剖析幼儿们的思维。
•这种地形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形的高度怎么样?•这种地形可供什么用途?•孩子们在不同地形上的感觉有何异同?第四步:制作地形图让孩子们凭记忆,尝试制作地形图,从而加强记忆效果。
第五步:模板创作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的“地形卡片”,并在卡片上描绘他们所见的、感受到的不同地形,从中掌握地形的特点,加强记忆效果。
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绘制想要的地形。
教学评价通过以上的活动,幼儿们能够掌握不同地形的特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究地球的表面特征,增强幼儿的地理学常识、探索精神和生活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科学素养。
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和创作等形式让幼儿们亲身参与,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结尾地形教学具有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兴趣、提高思维等多种维度的作用。
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情境、和自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设计不同的地形教案将会更好的语境化地带动孩子,发挥地形教育的真正价值。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多样的地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地形类型的识别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各种地形类型。
2. 利用地图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类型的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各种地形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4.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2. 地形图片、视频资料。
3. 地图、模型等教具。
4. 实地考察地点的安排。
五、教学内容1. 地形类型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地形特点。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地形学习的兴趣。
2. 讲解地形类型:教师简要介绍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定义、特点和分布情况。
3. 案例分析:以我国地形为例,分析各种地形类型的具体案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形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城市发展、交通等。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学习的知识点,强调地形类型的识别和应用。
七、课堂练习a. 平原地形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b. 山地地形海拔较高,坡度陡峻。
c. 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地面坦荡。
d. 丘陵地形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
e. 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八、课后作业1. 绘制地形类型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我国地形类型分布图,标明各种地形类型的名称和分布区域。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等。
1-2多种多样的地形(第2课时)

(3)水杉:是我国的特产,落业乔木,高达35米,被誉为世界上的火化石植物,列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4)银杉:我国的特产,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发现有活的银杉存在,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称。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揭示课题:我们已经知道我国五种地形俱全,其中山地面积最广,占全国的33%,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课题:第二课多山的国家
三、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查找山脉
1、出示课件:祖国山脉略图
引生思考:这么多山脉,怎么找呢?
教师强调要点:最好是按照山脉的延伸方向,把它们分分类,找起来就方便了。
(3)西北—东南向的山脉:祁连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5)找出一条弧行山脉:喜玛拉雅山脉
2、小组活动:
根据学生查找山脉的顺序,依次课件演示。
1讲述:这一座座雄姿勃勃的高山,像一条条巨龙,卧伏在祖国大地上。在众多的山脉中,你们知道哪一列最雄伟吗?
(要点:青藏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在这列山脉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多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
⑵思考:在这列山脉上有世界最高的山峰,你知道是哪一座吗?它有多高?
⑶识图:在课本插图上找一找。
(要点: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⑷阅读课文,思考:在这么高的山峰上,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⑸播放录像:攀登珠峰
⑹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山地多,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那么山地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呢?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地形教案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地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大班科学中的各种各样地形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地形的照片或模型。
2. 大班教室中的地形模型或沙盘。
3. 白板或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4. 学生用的绘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地形吗?地形有哪些种类?2. 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或实物,并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征。
探索(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形进行探索。
2. 每个小组在地形模型或沙盘上观察和探索所选择的地形。
3. 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的高低、平坦与崎岖、水源等特征,并让他们尝试解释地形形成的原因。
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地形,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解释。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地形的共同点和差异,并总结地形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拓展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用绘画纸和彩色笔绘制自己理想中的地形,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2. 学生可以用绘画作品向全班展示并解释他们所绘制的地形特征和形成原因。
结束(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探索和讨论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对地形和环境保护产生关注,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索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对不同地形特征的理解和形成原因的解释是否准确。
3. 评估学生通过绘画作品展示的创造力和对地形特征的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现实中的不同地形特征。
2.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殊地形,拓宽他们的地理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让他们深入研究某个特定地形的形成原因,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课多种多样的地形
孟州市华侨阳光学校米自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以及三级阶梯的分布。
2、,总结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能在地形图上准确找出主要高原、盆地、丘陵、山脉等主要地形区。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阅读地形示意图的能力。
2.学会看地形图,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我国的主要地形,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知识,初步感知祖国的基本情况,激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中国的地形特点。
2、学会看我国地形图,并能初步掌握我国的主要地形和山脉。
【教学难点】:掌握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山脉。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学生人手一份的空白地形区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在音乐背景下,用多媒体演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黄土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祖国的风光。
教师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高山、美丽的平原、崎岖的丘陵,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
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祖国多种多样的地形。
●师生互动,活动探究
(一)我国地势特征:
1、教师:这是一幅祖国地形图
2、引导学生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我国东西颜色的不同,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棕黄色:3000米以上黄色:1000~2000米绿色:0~500米)
3、总结我国地势特点:呈三级阶梯分布。
4、出示地形剖面图,总结各个阶梯上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
第二阶梯(三个高原、三个盆地)
第三阶梯(三大平原)
出示地形图,根据学生查找的答案出示,订正结果,统计多少同学能查找正确。
5、让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三阶梯之间的界限,
课件展示总结:一二(昆仑-祁连、横断山)
二三(大兴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6、视频总结。
学生看视频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是什么?
7、第一课时小结。
做练习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二)主要山脉:
1、课件展示我国主要山脉。
2、教师版图展示,边画山脉,边讲解,学生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课件总结山脉几个分组。
4、知识点的落实:学生记忆后,教师找学生到黑板上填出山脉,也可以教师随意指着山脉,让学生回答。
(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1、视频导入:学生看视频了解高原和盆地的概况。
2、教师版图展示:边画边讲解高原和盆地的基本概况,总结特征,学生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学生记忆。
4、知识点落实:学生记忆后,教师找学生到黑板上填出高原和盆地,也可以教师随意指着高原和盆地,让学生回答。
(四)三大平原:
1、视频导入:学生看视频了解三大平原的概况。
2、教师版图展示:边画边讲解三大平原的基本概况,总结特征,学生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学生记忆。
4、知识点落实:学生记忆后,教师找学生到黑板上填出平原,也可以教师随意指着平原,让学生回答。
●课堂小结、知识整理
1、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2、学生在已经准备好的空白地形区图上填出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盆地,学生相互点评有没有错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