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精选】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精选】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设计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

B.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丙烷与氯气反应可得到沸点不同的4 种二氯代物

D.乙酸和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A.2Na2O2+2H218O=4NaOH+18O2↑

B.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C.NH4Cl+2H2O NH3·2H2O+HCl

D.CH3COOH + 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 + H2O

11.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四种元家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B.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 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D.若四种元素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

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加入水的体积V(H2O)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 b>c>a

C. 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

D.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c(CH3COO-)/c(CH3COOH)不断增大

26.(14分)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

(l)上述实验中的白雾是;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的原因是

(2)实验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FeCl3,写出FeCl3使KI一淀粉溶液变蓝的离子方程式:(3)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Cl2,该学习小组对实验1提出两种改进方案: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结果B中溶液仍变为蓝色。

方案2:将B中KI一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结果B中溶液呈橙红色,且未检出Fe2+。则方案1 C中盛放的试剂是;方案2中检验Fe2+的试剂是,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

(4)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5)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 中溶液变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是:。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

27.(14分)三盐(3PbO·Pb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990)可用作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不

溶于水。以200.0t铅泥(主要成分为PbO、Pb及PbSO4等)为原料制备三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Ksp(PbSO4)=1.82×l0-8;Ksp(PbCO3)=l.46×l0-13。

回答下列问题:

(1)加Na2CO3溶液转化的目的是.

(2)酸溶时,不直接使用H2SO4溶液的原因可能是;铅与硝酸在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洗涤操作时,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当沉淀转化达平衡时,滤液l中c(SO42-)与c(CO32-)的比值为。

(5)50-60℃时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得到纯净干燥的三盐99.0t,假设铅泥中的铅元素有80%转化为三盐,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 (15分)对烟道气中的SO2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Ⅰ. CO还原法

(1)一定条件下,由SO2和CO反应生成S和CO2的能量变化如右图I所示,每生成16gS(s) ,该反应(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

(2)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CO(g)+SO2(g) S(s)+2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