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10课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因而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扩展与深化。在 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绝对”、“永恒”之类的东西。因此,对待一切事 物都应该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不要为成见和权威的观点所束缚。创新是 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 立。“破”和“立”既有区别,又要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吐故纳新矛盾分析法来自内容是什么?(唯物辩证法)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高密五中 赵长荣
一、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内涵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 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 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保留和改 造旧事物中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是同旧事物的彻底决 裂
下列说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是 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 B.看到洗澡水脏了,就把它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D.青年学生要成为共产主义者,就必须和旧的东西彻底决裂

一、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内涵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 的价值准则,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今天仍有许多借 鉴意义,但齐鲁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官本位”、“唯上 文化”、“家长制”、自我封闭的小生产意识等,严重影响了山 东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结合材料,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 如何对待齐鲁文化? 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 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待 齐鲁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对待齐鲁文化,我们要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进 行新的文化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齐鲁文化.

第十课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十课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c
4、【高考题例】 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
D
D.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
思维”

5、 材料 :当前我国已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良好
的体制和稳健的市场潜力,具备了应对各种变化的 实力。因此,我国采取了有别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 危机时的措施来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 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答:⑴密切关注变化发展者的实际,敢于破除与实 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我国采取有别于对亚洲金融危 机的措施,是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做出的正确判断。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 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 机的措施就是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 何时的新措施。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中断 和停止 实质是“扬弃”, 要么肯定一切,要 即既肯定又否定、 么否定一切 既克服又保留
讨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吗? 辩证来看: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 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存 在理由。但对于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 的、更高条件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 的理由了。他不得不让位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都是相对于时代和条件 而言的。因此这种合理性是相对的、暂时的。 同时,世界上没有 永恒的、不变的事物。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 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 这就是唯物辩证法所倡导的 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 命的、创新的。
方法论: 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发展 着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 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简 单的说就是“破”与“立”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他深恶痛绝那些僵硬的训导者,他用新方式感知 旧事物而重建新世界,向因袭的智慧提出了深透 的挑战。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高中生应该如何实 现自我升华、自我更新?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方法论)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 (破) 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 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立)
材料一: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们一直深信不疑。但在2006年8月24日,地位备受争议 ——孟子 的冥王星却被“开除”了出太阳系行星行列。 材料二:1589 年,年轻的伽利略做了轰动一时的自由落体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实验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在一千多年前宣布的“不同重 ——亚里士多德 量物体落地速度不同”的理论。
没问题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 发型师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那个人解释说:“我本来去做头皮移 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 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 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000美元。” “没问题。”发型师说。然后他 很快将自己和对方剃了个光头。
树立创新意识
.
“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卖 10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 机”……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企业 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 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 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Biblioteka 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及方法论(必背)
原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 质是“扬弃”。 方法论: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 的创新与发展。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教材 P75)(1)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2)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提示:(1)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对于否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①否定是事 物自身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体现 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也就没有 事物的前进和发展。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 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全盘抛弃,而是要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
B.要正确认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C.要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D.科学思维方法是我们做事成功的源泉
[答案]C [解析]孩子父亲的话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指导实践时又需 要有像孩子一样“突发奇想”的创造性思维。A、B 两项与题意 无关。D 项说法错误。
1.人类利用能源经历了第一代薪柴、第二代煤炭、第三代 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从不清洁到清洁, 从低效到高效,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 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说明,我们要(
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④
辩证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既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又保留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并以此作为新事物发展的条 件。否定不是简单永恒不变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没 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展的认识和真理?为什么? (2)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还会向前发展吗? 提示:(1)自然界中从宏观到微观,从大的天体到基本粒子, 从基本生物细胞到高等的人类,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它的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自己产 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各个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都是一个 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 知之较多、从肤浅到深刻的发展的。无论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还是对世界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认识,乃至对某一具体事物 的认识,统统如此,概莫能外。无数事实表明,世界上的一切 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 (2)从发展的角度讲,人类社会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它 也不会停滞不前,仍然会不断地前进、发展和完善的。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从神一到神八承载光荣与梦想
杨利伟21个小时23分钟、绕地球飞行14圈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 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 航天活动的国家。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 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 神舟六号:掀新篇章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在轨运行5天,共绕地 球飞行77圈,费俊龙、聂海胜在返回舱和轨道舱内按计划完成了一 系列科学试验。 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承载体,神六在太空完美演绎了“中国制 造”。 神舟七号:重大跨越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七进入 太空,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它实现了中国航 天员首次出舱活动,意义重大。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
文革期间红卫兵捣毁寺庙 批斗和尚 文革期间清华大学红 卫兵在砸毁牌坊上的 “清华园”题字
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 一种什么否定观?
教材75 探究
(1)如果按照无产阶级文化派那样,结果会如何 (2)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是否抛弃了过去的一切 (3)文革时期我们对过去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态度

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C、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从神一到神八承载光荣与梦想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 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用21小时绕地球飞行14圈。 神舟二号:全新亮相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神舟二号发射,7天绕地球飞行108圈。它 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 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 神三神四:百折不挠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 日0时40分,神舟四号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这两次任务,飞船均在轨运行7天,绕地球飞行108圈。 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 人飞船神舟五号!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深圳成为中国创新之城典范
材料中看出深圳的发展得益于创新, 为什么说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 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一框
深圳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60年代小渔村
80、90年代工业区
创新发展的深圳港
深圳成为现代创新新城是对它曾经是小渔村 的全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破 立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 树立创 新意识 是唯物 辩证法 的要求 (共1 4 张P P T )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生活与哲学》第
10课第1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 求》,本框课型是新课教学。我将从教材的地 位和作用,课标要求、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 高考考纲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 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得失 七个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人教
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10 课第1框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辩证法 的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之后展开的,通过理解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要求学生以革 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本框是对 前三课内容的一个总结与升华。学好本框内容对学 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以及下一框的学习都有很重 要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坚持"问题探究法",分为"情景导入—
—合作探究——教师精讲----学生精练"四个层次, 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 理性认识的飞跃。下面我重点简述一下对教学过程 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展示司马光砸缸救人图片。 想一想:平常人们会怎么救?司马光砸缸救人对
根据“二五三”教学模式,编写好导学纲要。第一,课前 让学生完成导学纲要的课前预习学习纲要部分,通过自主学 习,写下疑惑。教师对课前预习学习纲要进行批改,对小组 预习情况进行评价;第二,课堂上主要完成课堂探究学习纲 要部分,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完成探究的问题,对学生无法解 决的问题教师精讲完成;第三,课后完成课后巩固学习纲要 部分,由学生独立限时完成,并交回检查。
(七)、当堂检测:我选用了3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
1道基础题,2道中档题,1道提升题
设计意图:练习题根据“二五三”教学模式分层 检验学生对本框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

10[1].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0[1].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含义
辩证否定观 是发展的环节 树 立 要 是联系的环节 求 创 辩证否定观 我 新 与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的实质 们 意 P75--76 树 识 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立 是 树立创新意识,不 唯 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唯上不唯书,只唯 物 实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辩 证 法 的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 要 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求 我 与创新意识 P76--77 们 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的实际, 突破成规陈说……
“上”:上级精神,权威观点 “书”:书本上的知识,他人和前人的经验 “实”: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客观事物 (2)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 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右)与其师柏拉图
巩固练习:
1、种子发育为植物是: A、事物的量变的过程 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 C、外力作用的否定 D、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一刀两断 2、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 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 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的转折。这段话主要 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环节 B、量变的过程 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环节
辨证的否定
思考:种子要能发芽有什么条件? 内因(自身)重要,还是外因重要?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1、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
(2)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 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例如: 同学们没有对旧观念的否定,就不会产生新观念, 思想就不会进步,行为就不会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8
356 353
C .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 .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9. 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这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C)10.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但齐鲁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官本位”、“唯上文化”、“家长制”、自我封闭的小生产意识等,严重影响了山东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结合材料,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对待齐鲁文化?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2.14
【预习案】
【学习目标】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特点。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知识自主探究】(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最多用15分钟预习,空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可填可不填)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预习提示:阅读课本第75-76页,找出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在课
本上标明,无需在学案上填写】
1.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删掉76页“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这一段。

2.结合课本76专家点评,尝试总结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预习提示:阅读课本第76-77页,找出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明,无需在学案上填写】
1. 辩证法的本质是怎样的?如何理解?
2. 辩证法的本质与创新意识是什么关系?
3.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关系的方法论是什么?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8
354 355
【探究案】
【探究1】判断改错:
(1)辩证的否定就是抛弃。

(2)结合课本,举例说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探究2】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拓展案】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据此回
答1-2题。

1.体现时代性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富于创造性的哲学寓意是
A.要敢于否定一切
B.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C.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要自觉改造旧规律,不断创造新规律 3.《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

”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

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新事物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关系原理
4.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

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

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折。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环节
B.否定是量变的过程
C.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5.下列说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是
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
B.看到洗澡水脏了,就把它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D.青年学生要成为共产主义者,就必须和旧的东西彻底决裂 6.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

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
①知识创新是对已有知识的扬弃 ②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 ③知识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④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击败自己原有的产品。

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自吃幼崽”。

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②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平衡性
③任何公司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④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8.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 .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