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第十七节
药学专业知识一_药理学—第十七讲_2011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麦角生物碱不能用于
A:人工冬眠
B:催产和引产
C:子宫出血
D:产后子宫复原
E:偏头痛
答案:B
解析:
2、有关缩宫素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使收缩加强
B:小剂量引起子宫体节律性收缩,子宫颈松弛
C:大剂量使子宫产生强直收缩
D:通过收缩血管作用产后止血
E:无收缩血管作用产后止血
答案:A,B,C,E
解析:
3、下列哪类激素主要用于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 A:皮质激素类
B:抗孕激素类
C:雌激素类
D:同化激素类
E:孕激素类。
药理学人教版7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大全

药理学人教版7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
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 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第三章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而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跨膜扩散。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 作用: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收缩。
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制。
激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
3、中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另有:氨甲酰胆碱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作用:1、眼: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应用:1、青光眼2、缩瞳另有:氨甲酰甲胆碱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口服吸收小而不规则,不表现中枢作用。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观察做出合理的判断。
29
29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六)预测药物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法 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直接试验法 间接试验法
药理学、药动学实验法
30
30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 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药液混合,在一定时间内,肉眼
配伍变化
③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可以分为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两种
变化现象。
22
22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四)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④可见的配伍变化是指一种注射剂与另一种注射剂混合
或加入到输液剂中后,会出现浑浊、沉淀、结晶、变色或 产气等变化现象。
⑤不可见的配伍变化是指肉眼观察不到的配伍变化,可
23
能会影响疗效或出现毒副作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害性。
32
32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测定变化点的pH值 判断:酸碱的用量达10ml还未出现任何变化--酸或碱对
该注射液不引起变化。 pH值移动范围大--不易产生变化, pH值移动范围小--易产生pH值配伍变化。
特点:实用,但终点不易判定、误差大。
33
33
第二节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稳定性试验 方法1:将注射液按实际使用量和浓度,加入输液中,或再加 第二种、笫三种注射液,混合均匀后,控制恒定的温度,立 即测定其中不稳定药物的含量或效价,并记录该混合液的pH 值与外观等。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适量进行定量或效价测 定,并记录结果。
3.按配伍变化发生的部位:
药物动力学相互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
作用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二)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抗精神病药一、吩噻嗪类氯丙嗪(冬眠灵):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局部刺激强深部肌内注射;易蓄积于脂肪组织,存留时间长,个体给药。
阻断中脑-边缘通路(情绪、行为)和中脑-皮层通路(推理、理解)D2受体,抗α受体和M受体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抗精神病作用(无麻醉作用,对抑郁无效);(2)镇吐作用强(不能抗前庭刺激呕吐);(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5)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2、植物神经系统:α受体阻滞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不用于高血压治疗)。
M胆碱受体阻滞(口干、便秘、视力模糊)3、内分泌系统:拮抗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抑制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卵泡刺激素释放因子、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ACTH和GH(可治巨人症)分泌。
应用:1、精神分裂症:首选,Ⅰ型,不能根治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与异丙嗪,哌替啶合用。
不良反应:1、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M受体阻滞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便秘眼内压升高),α受体拮抗症状(鼻塞,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悸)。
2、锥体外系反应:(1)帕金森综合症;(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4)迟发性运动障碍(DA能亢进,抗胆碱药无效,抗DA药减轻)3、过敏反应4、急性中毒5、精神异常(本身作用)6、内分泌反应:乳腺增大,泌乳,月经停止,抑制儿童生长7、惊厥与癫痫(降低惊厥阈)禁忌症:癫痫、青光眼、乳腺增生、乳腺癌禁用;冠心病慎用。
硫利达嗪锥体外系副作用小,老年人易耐受,作用缓和,镇静明显。
二、硫杂蔥与丁酰苯:泰尔登(氯普噻吨):另有较弱抗抑郁作用氟哌啶(氟哌利多):与芬太尼合用——神经阻滞镇痛术(外科小手术麻醉)三、其他类:氯氮平:苯二氮卓类,D4受体拮抗药,抗α抗胆碱抗组胺,无锥体外系和内分泌紊乱作用。
精神病阴性阳性均有作用;也可用于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利培酮:阴阳性均有效,不良反应少第二节抗躁狂症药碳酸锂:可治疗躁狂抑郁症,通过血脑屏障耗时,起效慢,摄钠促排第三节抗抑郁药一、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NA与5-HT再摄取)米帕明(丙米嗪):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泛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服用镇静,抑郁病人服用精神振奋,情绪提高。
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主要包括药效学,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动学,即机体对药物的影响两个方面。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它的任务是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 进而阐明其作用机理、药物的体内过程、不良反应 ,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目的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药理学的教学中,要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临床常用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重要的不良反应、禁忌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体内过程,并会联系其临床应用。
本课程的后续课是临床各学科。
对于教学内容,本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 三个层次要求。
因此学习药理学的重点在于掌握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并联系其临床应用,掌握重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应有所了解。
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重点学习,也是考核的重点。
考虑到护理学专业与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考核的侧重点有区别,具体要求在本课程的考核说明中体现。
三、课内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 108,电视 IP 课学时数 16,实验学时数 27,本课程为 6 学分。
大纲本文绪论( 1 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药理学发展史[ 教学要求 ] 了解药理学主要内容和任务及新药研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5 学时)[ 教学内容 ]、药物的作用和药理效应二、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三、量效关系四、构效关系五、药物作用机制六、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受体学说[ 教学要求 ]掌握:1.药物作用基本表现。
2.极量的概念。
3.兴奋和抑制。
4.量效关系的概念。
5.激动剂、拮抗剂、部分激动剂的概念。
熟悉:1.选择性和影响因素。
2.ED50 和 LD50 的概念。
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第2828页
o 剂量很大、药效猛烈以及溶解吸收很差药品, 剂量需要精密调整药品,普通也不宜制成缓、 控释制剂
o 抗生素类药品,因为其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 故普通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第1页
第十七章 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第22页
第一节 概述
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用药后
能在较长时间内连续释放药品以到达长期有效 作用制剂。
在要求释放介质中,按要求非恒速释放药品,
其与对应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降低二分之
粒径与比表面积关系:S=W/D×6/d W、D分别为药品质量、密度,d为粒径
Example :粒子质量为1g,密度为1g/cm3, 若:粒径分别为1mm、1μm时 S1=1/1 ×6/0.1=60cm2 S2=1/1 ×6/0.0001=60000cm2
故极微溶解药品常见微粉化(1~10μm)方法。
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第4040页
(二)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中国药典》要求缓释、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 与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在单次给药与屡次给药两 种条件下进行。
单次给药(双周期交叉)试验目标在于比较受 试者于空腹状态下服用缓释、控释药品动力学 特征。屡次给药是比较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屡 次连续用药达稳态时,药品吸收程度、稳态血 浓和波动情况。
第2323页
剂量(0.5~1.0g)
稳定性 稳定性差制剂选取固态很好 注意胃肠道破坏 预防氧化、光化等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十七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药理学——第十七节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考情分析一、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一)共同特点【共同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合成。
补充: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
补充:解热镇痛消炎药的分类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
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特点: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代表药: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罗非昔布等。
【共同药理作用】一、解热作用机制:抑制中枢COX,使PG合成减少;特点:NSAIDs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而且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二、镇痛作用机制: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特点: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无效。
无成瘾性。
三、抗炎作用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COX;特点:对抗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不能防止炎症发展和后遗症(二)常用药物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药动学】◇吸收:口服后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后,可被胃肠黏膜、血浆、红细胞和肝脏的酯酶迅速水解,产生水杨酸,故阿司匹林的t1/2仅有15min左右。
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分布: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游离型可分布于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
“阿依水、抢蛋白”格列类、华法林、被抢劫、被游离;易过量、易中毒、低血糖、低凝血。
◇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
◇排泄:①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其余与甘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液排出。
②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一、解热镇痛作用中剂量二、抗炎抗风湿作用大剂量三、抑制血栓形成小剂量一、解热镇痛作用较强。
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患者的轻、中度疼痛等。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
中药药理学 第十七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还具有镇痛、抗肿瘤作用,对消化 系统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精品文档
【现代应用】
1.慢性气管炎 2.急慢性呼吸道感染 3.外阴瘙痒
精品文档
【不良反应】
本品含苦杏仁苷,分解产生氢氰酸抑制细胞色素氧 化酶,使细胞氧化反应停止。
人若过量服用(儿童10-20粒,成人40-60粒),会 引起组织窒息。
苦杏仁苷小鼠、大鼠静脉注射 LD50为25g/kg, 腹腔注射为8g/kg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
中药平喘机理多样。 浙贝碱能扩张家兔、猫支气管平滑肌,直接
抑制支气管痉挛以缓解哮喘症状。 款冬花醚提物平喘机理可能与兴奋神经节有
关。 桔梗皂苷、款冬花醚提物能抑制组织胺所致
豚鼠支气管痉挛,其作用可能与抗过敏有关。
精品文档
第二节 常用药物
精品文档
桔梗
桔梗科 植物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
精品文档
2.其他药理作用
降血糖和降血脂 镇静、镇痛、解热 扩张血管、减慢心率 抗溃疡
精品文档
小结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功效与祛痰、 镇咳、抗炎等药理作用相关。
桔梗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为桔梗皂苷。
精品文档
【现代应用】
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声带小结
精品文档
【不良反应】
兔灌服本品煎剂40g/kg,于24小时内5只全 部死亡,当剂量为20g/kg时,全部存活。 小鼠、大鼠灌胃桔梗皂苷的LD50分别为 420mg/kg和大于800mg/ kg,腹腔注射分 别为22.3mg/kg和14.1mg/kg。豚鼠腹腔注 射桔梗皂苷的LD50为23.lmg/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
一、A1
1、对阿司匹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易引起恶心、呕吐、胃出血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
D、儿童易引起瑞夷综合征
E、中毒时应酸化尿液,加速排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37,点击提问】
2、阿司匹林严重中毒时,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口服氯化钠
B、口服氯化铵
C、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D、口服氢氯噻嗪
E、静脉滴注大剂量维生素C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36,点击提问】
3、阿司匹林发挥作用,抑制的酶是
A、磷脂酶A2
B、二氢蝶酸合成酶
C、环氧酶
D、过氧化物酶
E、胆碱酯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0635,点击提问】
4、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加重胃溃疡
B、水杨酸反应
C、阿司匹林哮喘
D、瑞夷综合征
E、水钠潴留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0633,点击提问】
5、解热镇痛作用强而抗炎作用很弱的药物是
A、吲哚美辛
B、布洛芬
C、双氯芬酸
D、吡罗昔康
E、对乙酰氨基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31,点击提问】
6、虽不良反应多,但因其作用强,故常用于不易控制的发热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尼美舒利
C、布洛芬
D、吲哚美辛
E、舒林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30,点击提问】
7、阿司匹林用量需达最大耐受量的是
A、头痛
B、风湿性关节炎痛
C、抑制血小板聚集
D、感冒发烧
E、肌肉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阿司匹林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29,点击提问】
8、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原理是
A、抑制PGE1生成
B、抑制地诺前列酮生成
C、抑制TXA2生成
D、抑制依前列醇生成
E、抑制花生四烯酸生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内环氧酶,减少血栓素A2(TXA2)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28,点击提问】
9、有关阿司匹林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解热镇痛作用
C、抗胃溃疡作用
D、抗风湿作用
E、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27,点击提问】
10、关于阿司匹林的作用,错误的是
A、解热作用
B、减少炎症组织前列腺素生成
C、中毒剂量呼吸兴奋
D、减少出血倾向
E、可出现耳鸣、眩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阿司匹林的一般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剂量还可抑制凝血酶原生成,从而延长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易引起出血。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26,点击提问】
11、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B、激动中枢GABA受体
C、阻断中枢DA(多巴胺)能受体
D、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酶
E、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酶(COX,也称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PG)合成减少,是非甾体抗炎药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抗炎作用的共同作用机制。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25,点击提问】
12、溃疡病患者发热时宜用的退热药为
A、阿司匹林
B、吡罗昔康
C、吲哚美辛
D、保泰松
E、对乙酰氨基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消化性溃疡、阿司匹林过敏、“阿司匹林哮喘”的患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阿司匹林。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24,点击提问】
13、阿司匹林不适用于
A、缓解胃肠绞痛
B、缓解关节疼痛
C、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D、治疗感冒发热
E、预防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阿司匹林只能缓解慢性持续性钝痛(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对急性锐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23,点击提问】
14、下列药物属于芳基丙酸类的是
A、双氯芬酸
B、布洛芬
C、舒林酸
D、尼美舒利
E、美洛昔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布洛芬属于芳基丙酸类解热镇痛抗炎药。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575,点击提问】
15、有关塞来昔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B、治疗剂量可影响血栓素A2的合成
C、不影响前列腺素合成
D、主要通过肝脏CYP2C9代谢,随尿液和粪便排泄
E、不良反应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塞来昔布是选择性COX-2抑制药,在治疗剂量时对人体内COX-1无明显影响,也不影响TXA2的合成,但可抑制PGI2合成。
该药主要在肝脏通过CYP2C9代谢,随尿和粪便排泄,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治疗。
也可用于手术后镇痛、牙痛、痛经。
胃肠道不良反应、出血和溃疡发生率均较其他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低。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574,点击提问】
16、解热镇痛药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的作用部位是
A、抑制磷脂酶A2
B、抑制膜磷脂转化
C、花生四烯酸
D、抑制环氧酶(COX)
E、抑制叶酸合成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解热镇痛药抑制环氧酶,减少PG的生物合成,故正确答案为D。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3568,点击提问】
二、B
1、A.产生中枢性肌肉松弛
B.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C.产生外周性肌肉松弛
D.阻断多巴胺受体
E.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1> 、注射硫酸镁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0642,点击提问】
<2> 、地西泮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0643,点击提问】
<3> 、阿司匹林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00644,点击提问】
<4> 、氯丙嗪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45,点击提问】
<5> 、洛贝林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46,点击提问】
2、A.阿司匹林
B.双氯芬酸
C.对乙酰氨基酚
D.吲哚美辛
E.萘普生
<1> 、可用于抗血栓的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39,点击提问】
<2> 、常用于解热镇痛但不适用于抗风湿药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几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和慢性钝痛的治疗,不能用于抗炎或抗风湿治疗。
【该题针对“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痛风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640,点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