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doc

合集下载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重金属污染: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 ,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1. 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③扩大绿化面积。

环境保护的重要知识点

环境保护的重要知识点

环境保护的重要知识点1. 概述环境保护是指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资源。

它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固体废物管理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措施。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地球温度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改善空气质量;- 节约能源:合理使用电力、水资源等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 水资源保护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全球清洁水资源的供应不足。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 减少用水量: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水污染控制: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对水体的污染;- 水资源治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类生物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保护区域,保留和保护各类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禁止非法捕猎和商业盗猎: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猎和商业盗猎行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推广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5. 固体废物管理固体废物的不当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为了管理好固体废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垃圾分类:将废纸、塑料、玻璃等进行分类,方便进行再利用和处理;- 垃圾回收:开展废旧电子产品、废旧家电、废旧衣物等物品的回收和利用;- 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焚烧厂和垃圾填埋场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

6. 结论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点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点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点一、环境保护法律的概述环境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

环境保护法律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环境资源,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1. 预防原则环境保护法律倡导防患于未然,鼓励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

2. 综合管理原则综合管理原则要求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考虑,通过综合规划、综合协调等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3. 责任追溯原则环境保护法律强调责任的追究,追溯到造成环境破坏的责任人,并对其进行法律追责。

4. 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环境保护法律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公共事务,保护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5. 合作与协调原则环境保护法律强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促进各方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三、环境保护法律的主要内容1. 环境资源保护环境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法律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对土壤、水资源、大气、森林、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

2. 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保护法律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保护法律规定了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确保对环境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监控。

4. 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保护法律要求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包括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

5. 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法律赋予公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维护公共利益。

四、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和监督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和监督是保障环境保护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

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公众都承担着监督执行的责任。

1. 政府的责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体,负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并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管。

2. 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指导环境治理工作。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1、环境问题的表现?P4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3、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P74、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1)全球性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2)大面积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3)突发性污染事件56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解决措施?环境污染能源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改进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技术措施: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与城市生活污染的集中处理,循环利用管理措施: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生物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大气污染)7、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调整能源战略是大气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措施: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8、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11、我国怎样防治酸雨(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12、实现低碳的可行措施?①大力开发新能源②调整产业结构③开发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④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加强监测和管理⑤植树造林资源短缺开源(工程建设、资源调配)节流(能源措施、技术措施、循环利用)(工业、农业、生活)13、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开渠引水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③海水淡化④人工降雨等节流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现污水资源化③.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水资源14、我国主要水资源问题?总储量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1.年新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主要是由于高发展和高消费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对策:发达国家可以率先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以降低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可以带头开发更洁净、非资源密集型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服务,在财力和科学技术诸方面支持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

除了贫穷之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自然资源和转嫁污染,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对策: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扩大生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要使用清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人口,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

3.环境保护的概念:所谓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概念: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

【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法知识点

环境保护法知识点

环境保护法知识点一、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目的环境保护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3. 公众参与原则4. 损害担责原则三、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1. 环境规划制度2. 环境标准制度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 “三同时”制度5. 排污收费制度6. 总量控制制度7.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四、环境法律责任1. 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

行政处分主要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环境违法失职行为。

2.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3. 刑事责任对于严重违反环境保护法,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环境污染防治1. 大气污染防治2. 水污染防治3. 土壤污染防治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5. 噪声污染防治六、自然资源保护1. 土地资源保护2. 水资源保护3. 森林资源保护4. 草原资源保护5. 矿产资源保护七、生态保护1. 生物多样性保护2. 自然保护区保护3. 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八、国际环境保护1.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 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

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

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

第一部分: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本部分在介绍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从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与建设两方面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最后引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环境与生态系统1.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目前我国关于环境的权威定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给出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

2、生态系统一般不太容易区分生态系统和环境,为对这两个概念有较明确的认识,首先应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最初的定义是1935年英国植物学家坦斯列在《植物概念术语的使用问题》一文中给出的,“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各种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元,这就是生态系统”。

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学术界对生态系统形成了如下定义: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通过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生态系统由生命支持系统(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基本成分组成。

可以从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区别这个角度来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强调系统特性;环境科学则以人类为中心,把人类生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和社会科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二)环境污染和污染源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物质因素引起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污染。

现在人们主要关注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应知应会环境保护知识

应知应会环境保护知识

应知应会环境保护知识简介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应知应会的环境保护知识。

知识点一: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资源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们应该遵循“减少、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纸张浪费等。

知识点二:能源的选择能源的选择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优先选择清洁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

同时,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知识点三: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保护生态系统意味着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我们应该保护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知识点四:废物的处理废物的正确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分类垃圾,将可回收物、有害物质和普通垃圾分开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支持可持续发展,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知识点五:环保法律法规了解环保法律法规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遵守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同时,如果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举报。

知识点六: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结论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和未来。

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问题一、环境概述1.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按其属性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2)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2.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

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和社会环境因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3.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它是岁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

这种状况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是更重要的原因。

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叫作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称为环境质量指数。

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环境质量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二、环境问题概述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3.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相协调而引起的。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破坏 、 酸雨危害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露事故、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等。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内圆: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2.箭头代表的含义①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③代表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④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正面(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或者废弃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负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全 球 变 暖原因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乱砍滥伐危害(后果) 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自然灾害增加,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决措施 ①开发和利用新能源②利用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植树造林④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⑤加强国际合作臭氧 层破坏原因 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能够显著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氟氯烃等危害(后果) 臭氧层的破坏,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解决办法①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五、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第二章自然资源与主要资源问题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2.分类: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①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恢复和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的资源。

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②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如矿产资源(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2.土地资源问题(1)中国土地资源问题的表现:一是耕地资源短缺,二是土地退化(2)土地退化的具体表现: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3)中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原因①非农业建设用地(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②耕地转化为其他用途(如作为林地、草地和鱼塘用地等)③土地退化,加剧耕地不足(4)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科学开发土地和整理土地3.矿产资源问题具体表现是:人均占有量低;许多矿产后备资源不足;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一部分矿产资源面临着枯竭。

三、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2.石油危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石油价格上涨,与石油相关的庞大工业群将受到较大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增长3.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①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开发新能源③节约用油,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④加强勘探和开采⑤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⑥优化能源结构4.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燃烧化石燃料)(1)煤炭利用中的环境问题:①产生大气污染②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释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导致酸雨的形成(2)解决措施:①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发电、制气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等②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率6.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1.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2.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更低的持续供应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表现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森林资源匮乏1.森林锐减的原因: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开矿;②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③过度放牧;④空气污染2.森林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弱噪音;吸烟滞尘。

3.森林锐减的影响:①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②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造成生态系统恶化③环境质量下降④水土流失⑤河道淤塞⑥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二、草场退化1.中国四大牧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2.草场退化的面积逐渐扩大的原因:①长期对草场的粗放式经营;②过度放牧②;乱采滥挖;④工业污染;⑤鼠害虫害3.草场退化的影响:①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②降低草场的生产力;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④造成荒漠化三、生物多样性减少1.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①大面积的森林砍伐、火烧和农垦②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③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④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是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⑤外来物种侵入,使原生的物种收到严重威胁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危害了森林,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环境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3.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四、水土流失五、荒漠化六、土壤盐碱化七、结合中国地图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八、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二、水污染1.水污染的污染源:①工业废水②农田退水③生活污水2.类型:三、大气污染(一)类型:光化学烟雾、雾霾、固体颗粒物和酸雨1.光化学烟雾:(1)形成过程: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当遇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时,烟雾会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2)发生季节:常发生于夏季和初秋(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成因①洛杉矶众多的汽车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②气候条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③气象条件:常出现逆温天气④地形条件:三面环山,只有西边临海,地形闭塞2.酸雨*我国酸雨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四、固体废弃物及其防治1.污染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固体垃圾占据大量土地;污染大气、水、土壤,危及人体健康;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3.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固体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具体措施有:分类收集,密封运输;填埋、焚烧、堆肥;实现循环经济五、噪声污染及其防治1.按照声源的不同,噪声可以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其他噪声2.噪声的危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休息、交谈3.噪声控制途径:①声源控制;如在城区禁止鸣喇叭,是控制交通噪声的重要手段②传播途径控制;如在城市的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声屏障,在体育馆内装吸声吊顶③接受者的防护;如佩戴护耳器第五章环境管理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3.环境管理的手段(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二、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均有分布;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影响也不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问题。

例如,酸雨随着大气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更是威胁着全人类,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各国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三、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因为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文化观念,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民间环保组织(NGO)的作用: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四、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有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1.个人在环保中应具有的态度和责任:①尊重地球上一切物种②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③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克服短期行为)等2.个人在环保中的行为准则: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五、中国的环境管理思想1.确定环境保护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提出环境管理的战略方针(基本原则)“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3.制定环境管理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4.制定环境管理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