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A弯曲应力作业答案全新
材料力学课后答案

由平衡方程,解得:
FBy 5KN; M B 13KN m
微分法画弯矩图
( M B 13KN m; M C M C 3KN m; M D 0)
2.根据强度要求确定 b
max WZ 2 bh 2 3 WZ b 6 3 M
弯矩图
M
(+)
x
3.绘制挠曲轴略图并计算wmax, A , B 令 dw 0 得 x l (0 x l ) 2 dx 所以 wmax w x l
2
挠曲轴略图
w
5ql 4 384 EI
x0
(-)
B
ql 3 24 EI
x
由式(3)知 A
max
M max ymax 176MPa IZ
max
M WZ
K
M max yK 132MPa IZ
3
5-5.图示简支梁,由 NO18 工字钢制成,在集度为q的均匀载荷作用下测得横截 4 面C底边的纵向正应变 =3.0 10 ,试计算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已知刚的弹 FAy FBy 性模量E=200GPa,a=1m。
M yA Wy 6 M yA M zA 6M zA Wz 2b b 2 b (2b) 2
由 max 解得 b 35.6mm 故
h 2b 71.2mm
14
2.截面为圆形,确定d 由分析图及叠加原理可知: 在1,3区边缘某点分别有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 其值均为:
I Z I Z 1 2 I Z 2 1.02 104 m4
2.画弯矩图 由平衡方程得 微分法画弯矩图
FCy 10KN; M C 10KN m
材料力学专项习题练习弯曲应力

材料⼒学专项习题练习弯曲应⼒弯曲应⼒1. 圆形截⾯简⽀梁A 、B 套成,A 、B 层间不计摩擦,材料的弹性模量2B A E E =。
求在外⼒偶矩e M 作⽤下,A 、B 中最⼤正应⼒的⽐值maxminA B σσ有4个答案: (A)16; (B)14; (C)18; (D)110。
答:B2. 矩形截⾯纯弯梁,材料的抗拉弹性模量t E ⼤于材料的抗压弹性模量c E ,则正应⼒在截⾯上的分布图有以下4种答案:答:C3. 将厚度为2 mm 的钢板尺与⼀曲⾯密实接触,已知测得钢尺点A 处的应变为11000-,则该曲⾯在点A 处的曲率半径为 mm 。
答:999 mm4. 边长为a 的正⽅形截⾯梁,按图⽰两种不同形式放置,在相同弯矩作⽤下,两者最⼤正应⼒之⽐max a max b ()()σσ= 。
答:2/15. ⼀⼯字截⾯梁,截⾯尺⼨如图,, 10h b b t ==。
试证明,此梁上,下翼缘承担的弯矩约为截⾯上总弯矩的88%。
证:412, (d ) 1 8203B A z z zMy M Mt M y yb y I I I σ==?=?? 4690z I t =, 41411 82088%3690M t M t =??≈B t A M =+=为翼缘弯矩(a)6. 直径20 mm d =的圆截⾯钢梁受⼒如图,已知弹性模量200 GPa E =, 200 mm a =,欲将其中段AB 弯成 m ρ=12的圆弧,试求所需载荷,并计算最⼤弯曲正应⼒。
解:1M EIρ= ⽽M Fa = 4840.78510 m , 0.654 kN 64d EI I F aπρ-==?==33max 80.654100.220102220.78510M d Fad I I σ--====??7. 钢筋横截⾯积为A ,密度为ρ,放在刚性平⾯上,⼀端加⼒F ,提起钢筋离开地⾯长度/3l 。
试问F解:截⾯C 曲率为零2(/3)0, 326C Fl gA l gAlM F ρρ=-==8. 矩形截⾯钢条长l ,总重为F ,放在刚性⽔平⾯上,在钢条A 端作⽤/3F 向上的拉⼒时,试求钢条内最⼤正应⼒。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弯曲变形)

Pl 2
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是
D1 = 0
D2
=
−
1 24
Pl 3
⎧⎪⎪⎨⎪⎪⎩ 2EEIvI2'v1'==P2P2xx2212−−PPlxlx2 1+
3 16
Pl
2
⎧⎪⎪⎨⎪⎪⎩ 2EEIvI2v1==P6P6xx2313−−P2Pl2lxx2212+
3 16
Pl 2 x2
−
1 24
Pl 3
(6) 最大挠度和最大转角发生在自由端 令x2=l:
⋅a
=
−
qa4 3EI
上海理工大学 力学教研室
7
θB
= θ B(1)
+ θB(2)
+ θ B(3)
=
−
qa3 4EI
fB
=
f B (1)
+
fB(2)
+
f B ( 3)
= − 5qa4 24EI
7.10. 桥式起重机的最大载荷为 P=20 kN。起重机大梁为 32a 工字钢,E=210 GPa,l=8.7 m。 规定[f]=l/500,试校核大梁刚度。
⎪ ⎪⎩
M
2
(
x2
)
=
−
q
(l
− x2 2
∈
[
l 2
,
l
]
(2)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 ⎪⎪
EIv1"
=
M1( x1)
=
− 3ql 2 8
+
ql 2
x1
⎨
⎪ ⎪⎩
EIv2"
=
M2(x2 )
材料力学弯曲变形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是非判断题1.1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
( ) 1.2 内力只作用在杆件截面的形心处。
( ) 1.3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1.4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1.5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相同。
( ) 1.6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点处都相同。
( ) 1.7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ζ与切应力η必相互垂直。
( ) 1.8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ζ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1.9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η必相互平行。
( ) 1.10 应变分为正应变ε和切应变γ。
( ) 1.11 应变为无量纲量。
( ) 1.12 若物体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 ) 1.13 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 ) 1.14 平衡状态弹性体的任意部分的内力都与外力保持平衡。
( )1.15 题1.15图所示结构中,AD 杆发生的变形为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1.16 题1.16图所示结构中,AB 杆将发生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二、填空题1.1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 受力后发生的 ,以及由此产生的 。
1.2 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3 剪切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4 扭转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B题1.15图题1.16图1.5 弯曲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6 组合受力与变形是指 。
1.7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1.8 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所谓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保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1.9 根据固体材料的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 , 。
17材料力学习题解答弯曲应力

q
h
解:(1) 画梁的弯矩图
ql2/2
由弯矩图知:
(2) 计算抗弯截面系数
(3) 强度计算
M
h
l
x (-)
max
3
9ql 2 2[ ]
W
M max W
308 1.568 106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第11章材料力学弯曲应力练习题

11—5(a) 试计算图示截面对水平形心轴z的惯性矩。
解: (1)确定形心轴位置
yC A2 C 60 Wz 4Wz
可得:
60 4Wz q 240Wz 2 a
1 2 qa 4
3、计算梁内最大弯曲正应力; 由弯矩图得:
M max 9 qa 2 32
1 2 qa 4
所以梁内最大弯曲正应力:
max
M max 9 240Wz 67.5MPa Wz 32Wz
FN 12103 2、计算应力; N MPa A 5 (40 x)
M
M 6 103 x MPa W 1 5 (40 x) 2 6
3、根据强度条件;
N M
12 103 6 103 x 100 5 (40 x) 1 5 (40 x) 2 6
2、计算最大弯曲正应力; 最大弯矩在固定端。;
M max 7.5 103 103 6 max 176MPa 2 Wz 40 80
3、计算固定端k点处弯曲正应力;
M max yk 7.5 103 103 3012 k 132MPa 3 Iz 40 80
结论:
c=146.9mm
3
A截面的强度足够。
11—17 外伸梁承受载荷F作用,已知载荷F=20 kN,许用应力[σ]=160 MPa,许用切应力[τ] =90 MPa,试选择工字钢型号。
解: 1、绘制剪力图、弯矩图;
材料力学 课后题答案 弯曲变形

第七章 弯曲变形7-2 图示外伸梁AC ,承受均布载荷q 作用。
已知弯曲刚度EI 为常数,试计算横截面C 的挠度与转角,。
题7-2图 解:1. 建立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支座A 与B 的支反力分别为23 ,2qaF qa F By Ay ==AB 段(0≤x 1≤a ):121122d d x EI qa x w -=121114d d C x EIqa x w +-= (a)11131112D x C x EIqa w ++-= (b)BC 段(0≤x 2≤a ):2222222d d x EI q x w -=232226d d C x EIq x w +-= (c)22242224D x C x EIq w ++-= (d)2. 确定积分常数梁的位移边界条件为 0 0 11==w x 处,在 (1)0 11==w a x 处,在(2)连续条件为2121 w w a x x ===处,在(3)221121d d d d x wx w a x x -===处,在(4)由式(b )、条件(1)与(2),得01=D , EIqa C 1231=由条件(4)、式(a )与(c ),得EI qa C 332=由条件(3)、式(b )与(d ),得EIqa D 24742-=3. 计算截面C 的挠度与转角将所得积分常数值代入式(c )与(d ),得CB 段的转角与挠度方程分别为EI qa x EI q 36332+-=2θEIqa x EI qa x EI q w 247324423422-+-=将x 2=0代入上述二式,即得截面C 的转角与挠度分别为() 33EI qa C =θ()↓-= 2474EIqa w C7-3 图示各梁,弯曲刚度EI 均为常数。
试根据梁的弯矩图与约束条件画出挠曲轴的大致形状。
题7-3图解:各梁的弯矩图及挠曲轴的大致形状示如图7-3。
图7-37-6 图示简支梁,左、右端各作用一个力偶矩分别为M 1与M 2的力偶。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4-6

第四章弯曲应力判断图弯矩的值等于梁截面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
()负弯矩说明该截面弯矩值很小,在设计时可以忽略不计。
()简支梁上向下的集中力对任意横截面均产生负弯矩。
()横截面两侧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就是该截面的弯矩值。
()梁的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任一侧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的力矩代数和。
()在计算指定截面的剪力时,左段梁向下的荷载产生负剪力。
()在计算指定截面的剪力时,右段梁向下的荷载产生正剪力。
()梁纯弯曲时中性轴一定通过截面的形心。
()简支梁上受一集中力偶作用,当集中力偶在不改变转向的条件下,在梁上任意移动时,弯矩图发生变化,剪力图不发生变化。
()图示梁弯矩图的B点是二次抛物线的顶点。
()图示梁段上集中力偶作用点两侧的弯矩直线一定平行。
()(M图)下列三种斜梁A截面的剪力均相同。
()l/2l/2l/2l/2l/2l/2下列三种斜梁B截面的剪力均相同。
()l/2l/2l/2l/2l/2l/2下列三种斜梁C截面的弯矩均相同。
()l/2l/2l/2l/2l/2l/2梁弯曲时的内力有剪力和弯矩,剪力的方向总是和横截面相切,而弯矩的作用面总是垂直于横截面。
()一端(或两端)向支座外伸出的简支梁叫做外伸梁。
()##√悬臂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
()##√弯矩的作用面与梁的横截面垂直,它们的大小及正负由截面一侧的外力确定。
()##√弯曲时剪力对细长梁的强度影响很小,所以在一般工程计算中可忽略。
()##√图示,外伸梁BC段受力F作用而发生弯曲变形,AB段无外力而不产生弯曲变形()##×由于弯矩是垂直于横截面的内力的合力偶矩,所以弯矩必然在横截面上形成正应力。
()##√抗弯截面系数是反映梁横截面抵抗弯曲变形的一个几何量,它的大小与梁的材料有关。
()##×无论梁的截面形状如何,只要截面面积相等,则抗弯截面系数就相等。
()##×梁弯曲变形时,弯矩最大的截面一定是危险截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图示悬臂梁,横截面为矩形,承受载荷F 1与F 2作用,且F 1=2 kN ,F 2=5 kN ,试计算梁
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及该应力所在截面上K 点处的弯曲正应力。
解:(1) 画梁的弯矩图
(2) 最大弯矩(位于F 2作用点所在横截面): M max =2kNm (3) 计算应力:
最大应力:MPa W M Z
9.4661080401029
23
max max =⨯⨯⨯==-σ K 点的应力:MPa I y M Z
K 2.3512
1080401021233
max =⨯⨯⨯==
-σ
1
z
5. 铸铁梁的载荷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许用拉应力[σl ]=40 MPa ,许用压应力[σc ]=160 MPa 。
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若载荷不变,但将T 形截面倒置成为⊥形,是否
合理?何故?
解:(1) 画梁的弯矩图
由弯矩图知:可能危险截面是B 和C 截面 (2) 计算截面几何性质
形心位置和形心惯性矩
mm A y A y i Ci i C 5.15730
20020030100
3020021520030=⨯+⨯⨯⨯+⨯⨯=∑∑=
4
6232
310125.60200
30)1005.157(12
2003020030)5.157215(1230200m I zC -⨯=⨯⨯-+⨯+⨯⨯-+⨯=(3) 强度计算
B 截面的最大压应力
3max
6
20100.157552.4 []60.12510
B C C C zC M y MPa I σσ-⨯⨯===⨯p B 截面的最大拉应力
3max
6
(0.23)2010(0.230.1575)
24.12 []60.12510B C t t zC M y MPa I σσ--⨯-===⨯p
C 截面的最大拉应力
3max
6
10100.157526.2 []60.12510
C C t t zC M y MPa I σσ-⨯⨯===⨯p 梁的强度足够。
(4) 讨论:当梁的截面倒置时,梁内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B 截面上。
3max
6
20100.157552.4 []60.12510
B C t t ZC M y MPa I σσ-⨯⨯===⨯f
梁的强度不够。
x
6.
7. 试计算图示工字形截面梁内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
解:(1) 画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值是
10kN 20kN B D C 2m 2m 2m
No16 Q
15kN x
(+)
(-) 10kN (-) 5kN 20kNm
x
(+)
(-)
10kNm
max max 15 20 Q kN M kNm ==
(2) 查表得截面几何性质
3*max
141
13.8 6z z I W cm cm b mm S ===
(3) 计算应力
最大剪应力
*3
max max max
151018.10.0060.138
Z Z Q S MPa bI τ⨯===⨯
最大正应力
3max max
6
2010141.814110
M MPa W σ-⨯===⨯ 13. 起重机下的梁由两根工字钢组成,起重机自重Q=50 kN ,起重量P=10 kN 。
许用应力
[σ]=160 MPa ,[τ]=100 MPa 。
若暂不考虑梁的自重,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选定工字钢型号,然后再按剪应力强度条件进行校核。
解:(1)
由平衡方程求得C 和D 的约束反力
10 50C D R kN R kN ==
(2) 分析梁的受力
由平衡方程求得A 和B 的约束反力
x R x R B
A 610 650+=-=
B
R
(3) 确定梁内发生最大弯矩时,起重机的位置及最大弯矩值
C 截面:
()(506)()
501204.17C C M x x x dM x x dx
x m
=-=-== 此时C 和D 截面的弯矩是
104.25 134.05C D M kNm M kNm ==
D 截面:
()(106)(8)()
381203.17D D M x x x dM x x dx
x m
=+-=-== 此时C 和D 截面的弯矩是
98.27 140.07C D M kNm M kNm ==
最大弯矩值是
max 140.07 M kNm =
(4) 按最大正应力强度条件设计
max
max 3
3
max 6
[]2140.0710438 2[]216010
M W
M W cm σσσ=
≤⨯∴≥==⨯⨯
查表取25b 工字钢(W=423 cm 3),并查得
*max
10
21.3z z I b mm cm S ==
(5) 按剪应力强度校核
当起重机行进到最左边时(x =8 m ),梁内剪应力最大;
x
剪应力强度计算
*3max max max
581013.6[]220.010.213
z z Q S MPa bI ττ⨯===⨯⨯p
剪应力强度足够。
生活如意,事业高升。
前程似锦,美梦成真。
百事大吉,万事顺利。
事业有成,幸福快乐。
幸福快乐,与君同在。
以上文字可删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