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2课时
九年级科学上册《33认识简单机械2》教案浙教版.doc

仁认知领域: 理解机械效率,知道有用功、无用功和总功的区别。
教学2.技能W :能用实验祀董简单加械的机械效率。
3、情感领域: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培养芋生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趣、严 僅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驶科学探丸的乐趣。
重点•测量简单机械的 机械效率 难点 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 课题3.3认识简单机械2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4课吋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幻灯板书设计■、W 总=v\u+w额外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X 100%教学反思(一)引入新课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以及使用动滑轮虽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方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却做了一些并不希望做的功。
(二)新课教学1、以课本图3-32为例,研究做功的情况。
让学生分析得出哪个功是我们所必需要做的?哪个功并不是我们所需要做的,但不得不做的?小结:必需要做的这部分功叫做有用功;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额外功或无用功;两者的总和叫总功。
W F W有用+ W额外讨论:在上述例子中,如果考虑绳子的自身重及滑轮轴心处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还有哪些?——克服绳子重力做的功,克服摩擦做的功。
想一想: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提示:从做功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有用功是多大?额外功多大? 小结: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分析,总功(人提供的能量)一方面转化为有用功(物体增加的势能);另一方面转化为额外2、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7/表示。
“越大,机械工作时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在使用机械时,总是尽可能减小额外功以提咼机械效率。
买际使用机械时,机械效率功(机械增加的势能或摩擦产生的热能)总小于1 !X 100%■力■好门七人-MRt人■用300N 的力才・eaa上乙人用力130N(和提问:出示图片一一盘山公路。
思考筑路采用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 小结: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使用斜面可以更省力。
(三)布置作业1、课本P89练习第5题。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课件

讨论(tǎolùn)
1、机械效率(jīxiè xiàolǜ)总是小于1,为什 么?
因为W有一定小于W总所以机械
效率一定小于1。 2、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tí 机械 gāo) 效率?
技术改进,减轻机械自身重量 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总之就是尽量减小额外功。
第九页,共十九页。
探究(tànjiū)
②对桶做的功
③对水做的功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3、滑轮重为20牛,物体(wùtǐ)都上升1米,甲、 乙机械效率那个大?
F甲
甲 300牛
乙 500牛
4、一位同学用了60牛的力, 将重为100牛的物体(wùtǐ)上升了3 米,则该同学的机械效率是 多少?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5.斜面长5米, 高1米, 将一个重104牛顿 的物体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时, 拉力 与斜面平行, 如果(rúguǒ)用拉力为2.5×103牛顿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利用机械做功时, 你希望机械的效率高吗。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可以对图中的各种功进行如下(rúxià)的分析:。(1)绳的
No 自由端被拉下的长度。1、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为什么。因为W有一定小于W总所以机械效率一
2.下列有关机械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A. 有用功一定时, 额外功越小, 机械效率越高 B. 额外功一定时, 有用功越大, 机械效率越高
C. 机械越省力, 机械效越高
D. 不断革新技术, 机械效率可以(kěyǐ)等于1
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
法是( ). D
A. 改变绕绳方法 B. 增加重物提升高度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认识简单机械》第2课时导学案设计

第三节 认识简单机械(第二课时)知识点滑轮注意:滑轮组绕线法则:奇动偶定(与动滑轮相连后的绳子条数n 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 为偶时起点在动滑轮上),先内后外(从里面的小滑轮逐步向外绕线,不得重复与交叉)。
例题剖析例1:如图所示,物体A 是立方体铁块,边长是20cm 。
当水平拉力F=80N 时,物体A 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铁的密度是7.8×103kg/m 3,物体A 运动时受到地面的阻力是物重的O.3倍。
求物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Pa 。
解答:该题考查压强知识点,有一定计算量。
要算压强,这里有两种方法:① V=a 3=(O.2m)3=O.008m 3,S=a 2=(O.2 m)2=O.04m 2。
m=ρV=7.8×lO 3kg/m 3×0.008m 3=62.kg 。
F=G=mg=62.4kg × 9.8 N/kg=611.52N ,P=F/S=611.52N/0.04m 2=15288Pa 。
② 由于这是立方体(柱体)我们也可以用p=ρgh 来计算固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ρgh-O.2 m×7.8×103kg/m 3×9.8N/kg=15288 Pa 。
答案:15288 Pa例2:在学习功的原理后,为了验证结论,小柯找来杠杆和动滑轮做实验,甲 乙A B C D(1)将表中“▲”空的数字为 ____________。
(2)他发现提升重物做功和动力做功在动滑轮实验中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
分析:(1)根据W=Fs ,s=W/F=2J/10N=O.2m 。
(2)根据功的原理可知“利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那这里为什么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所做的功为1.2 J ,而在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所做的功为1.32 J 呢?原来这里动力除了要对重物做功,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力做功。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3认识简单的机械教学设计

第三章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3认识简单的机械教学设计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一】【教材分析】本节要紧学习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入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常用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了解使用机械时的能量转化过程及转化效率。
教科书把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集中在一起,其优势是易于进行一些差不多特点的比较,找出相近的规律,易于对简单机械的整体认识。
在杠杆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要从实例及学生的生活体会中,抓住杠杆本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滑轮的基础,应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分析得到结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样,力臂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也是学习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的基础,要通过实验,突破这一难点,为以下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杠杆的应用部分,应让学生从杠杆的平衡条件结论动身,分析不同杠杆的特征,并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的分析,把知识学活。
滑轮,许多学生都见过或使用过,但并不一定会认真研究过它,因此,教材中要求首先让学生认真观看滑轮,并用实物对比挂图说明滑轮的结构。
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滑轮应用实例的分析,并就这些实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同的例子中,滑轮能够起什么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白各种滑轮的特点,并通过对不同滑轮工作时结构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滑轮的实质。
【二】【课标要求】1.认识简单机械的作用2.用简单机械原理解释人体的运动,能区分功率和机械效率,从能的传递和转化认识功率和机械效率活动建议: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白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能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明白杠杆省力或费力的缘故。
3.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明白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杠杆,了解滑轮组及其工作原理。
4.理解机械效率,明白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区别。
3.4《简单机械》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简单机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初中科学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主题】第四节简单机械.
【课时】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平衡的概念。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3.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经历实验过程。
4.知道省力和费力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他们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实验,运用规纳法、探制变量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其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懂得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从而创造出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平衡的条件,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特点
难点: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
杠杆、钩码、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简单机械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___0_.2_5___m。
A
F
B
F1
F2
F3
甲
乙
丙
3.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 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C )
4.如图所示,物体重G=500N,滑轮重10N,当物
体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_5_0_0__N,绳
A处承受__2_5_5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2_5_5____N,
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0.5米,则物体向上移动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2课时 滑轮
学习目标
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杠杆,了解滑轮组及
其工作原理。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趣、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情境导入 想一想
施工人员要把 钢材、木料、 水泥等运到楼 上通常会怎样 做呢?
活动
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
记录承重绳子股数和F1、F2
F1
比较G和F1、F2的关系
F2 实验 钩码和动滑 承重绳子 拉力(N)
轮总重(N) 的股数
G
G
甲
F1=
1 2
G
乙
F2=
1 3
G
甲
2
乙
3
F= 1
n
G总
思考:判断下列承重绳子的股数为多少?
F 断绳法 奇动偶定
n=5
F n=4
F n=4
承 重 绳 子 的 股 数 为
A.F1较大 B.F3较大 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力F1、F2、F3所做的功相等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d73ee4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f.png)
2、下列关于力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动力臂是指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B、阻力臂是指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
直距离
C、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等于杠杆长D、当
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
强调:
力臂是支点(点)到力的作用线(线)的 距离。
作力臂的步骤(三部曲):找“支点”、 画“作用线”、作“距离”。
杠杆实例 特点(动力臂和阻力 省力还是费力
臂的关系)
1. 铡 刀 2. 羊角锤 3. 铁锹 4. 钓鱼杆 5. 天平
--------
L1>L2 L1>L2 L1<L2 L1<L2
L1 = L2
省力 省力 费力 费力 不省力,也 不费力
概括杠杆的分类
杠杆
省力杠杆 (L1 > L2) 费力杠杆(L1 < L2 ) 等臂杠杆(L1 = L2)
使用费力杠杆的目 的是什么?
O
省距离
例1:如图是铁道检修工用的道钉撬,有关尺寸见图. 若在A点竖直向下作用200牛的力,道钉撬对道钉 会产生多大的力?如果还不能将道钉撬出,在保持 手的作用力和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方法 可以增大对道钉的作用力?
例2: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条,在其中点 处用细悬挂起来,铁条处于水平平衡。 若将右端向内曲折(如图),铁条还 能保持水平平衡吗?说明理由。
画出下列杠杆的五要素
使用撬棒撬石块时,能否将石 块撬起跟哪些因素有关?
O
●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 动的硬棒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3、画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的五要素
动力F1
L1
动力臂
阻力臂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 浙教版PPT课件

2、设计实验方案。
(确定实验步骤,设计表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斜面
待测的量 物重(N)
斜面高度
(m)
拉力
(N)
斜面长度(m)
第1次
4、第由2次实验测量出的数据算出斜面的ŋ。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而达 到省力的目的,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机器效率越高越省力。
B.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功率就越大。
(1)绳的自由端被拉下的长度 (2)拉力做的有用功 (3)拉力做的总功 (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为什么?
因为W有一定小于W总所以
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 2、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机械 效率?
技术改进,减轻机械自身重量 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总之就是尽量减小额外功。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需测量哪些?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额外功W 额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有用功 W 有用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总功 W 总:指对机械所施加的动力所做的功
W总=W有+W额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 是有用功?那部分是额外功?如果桶掉进井里, 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 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
复习提问
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
省力 使用简单机械的省 作距 用离
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 者省距离,能省功吗?
F
A
G
O
B
G
G
G
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要使右图杠杆保持平衡 要使右图杠杆保持平衡, 要使右图杠杆保持平衡 最省力的方向是( 最省力的方向是( A )
D A o
C
3、把重为4N和12N的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 把重为4N和12N的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 4N 的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 杠杆平衡时, 杠杆平衡时, 两力臂长之比是 3:1 。 4、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杠杆.要剪开较硬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杠杆. 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 B ) A. B. C. D.
9、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一把米尺,放在水平 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一把米尺, 桌面上, 端伸出桌面30厘米, 30厘米 桌面上,A端伸出桌面30厘米,A端挂物体质量 50克 米尺B端恰能离开桌面而处于平衡, 为50克,米尺B端恰能离开桌面而处于平衡,则 该米尺质量为多少? 该米尺质量为多少?
10、一根轻质扁担长 、 扁担长1.8m,前后两端分别挂 , 上重600N和200N的货物,问:人肩应挑在离 的货物, 上重 和 的货物 前端多远处才能使扁担平衡? 前端多远处才能使扁担平衡? 分析: 分析:人肩挑处是 扁担的支点O, 扁担的支点 ,前 后两货物的重分别 为动力和阻力, 为动力和阻力,要 求的肩处离前端的 距离是动力臂。
B
F1
O A C
F2
如图是铁道检修工用的道钉撬, 如图是铁道检修工用的道钉撬,有关尺寸见 图。若在 A点竖直向下 作用200牛的力,道钉撬 点竖直向下 作用 牛的力, 牛的力 对道钉会产生多大 A 的力? 的力?如果还不能 将道钉撬出, 将道钉撬出,在保 F1 持手的作用力大小 200牛 牛 和作用点不变的情 O 况下, 况下,采用什么方 法可增大道钉撬对 1.2米 米 道钉的作用力? 道钉的作用力? 厘米 F2 6厘米
动力×动力臂=阻力×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χ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动力 动力臂=阻力χ阻力臂 动力臂
F1·L1=F2·L2
F1 F2 = L2 L1
例: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 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 其中AO 0.1米 AB= AO= OC=0.7米 端B端,其中AO=0.1米,AB=1米,OC=0.7米, 要撬起石头需要500牛的力,求在A 500牛的力 要撬起石头需要500牛的力,求在A端作用在杠杆 上的力为多大? 上的力为多大?
F2 F1
F3
F4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 、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 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 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 )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 水平位置平衡, 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格;(3)图乙中 ;( ) 杠杆水平平衡后, 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 个相同的钩码, 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填“保持水 顺时针转动” 逆时针转动” 平”、“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讨论: 讨论: 如何正确选用这些剪刀?为什么? 如何正确选用这些剪刀?为什么?
3、杠杆的类型 、
杠杆类型 杠杆特点
L1>L2
杠杆优点 省力
杠杆缺点 费距离
应用
省力杠杆 F1<F2
(动力 阻力) 动力<阻力 动力 阻力 L1<L2
费力杠杆 F1>F2
(动力 阻力 动力>阻力 动力 阻力) L1=L2
5、右图为人的上肢图解,此时手托着质量 、右图为人的上肢图解, 千克的物体, 为1千克的物体 则肱二头肌收缩时所承受的 千克的物体 力为( 力为( B ) A、小于 牛顿 B、大于 牛顿 、小于9.8牛顿 、大于9.8牛顿 C、等于 牛顿 D、等于 千克 、等于9.8牛顿 、等于1千克
6、如图所示的木板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 如图所示的木板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 800N, 400N和 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 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 2m的一侧 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 多远处才能使木板平衡? 多远处才能使木板平衡?
省距离
费力
等臂杠杆 F1=F2
(动力 阻力) 动力=阻力 动力 阻力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给下列杠杆分类
讨论:既然是费力杠杆,为什么还要使用呢? 讨论:既然是费力杠杆,为什么还要使用呢?
1.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D ) 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 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如果是大人和小孩能一起玩跷跷板吗? 如果是大人和小孩能一起玩跷跷板吗?
跷跷板
研究杠杆的平衡
杠杆的平衡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 静止 匀速转动状态 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 状态, 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L=1.8m L1 O L2
F1=G1=600N
F2=G2=200N
7、如图所示,杠杆已平衡 、如图所示, 1、两端去掉相同质量的钩码,杠杆平衡吗? 、两端去掉相同质量的钩码,杠杆平衡吗? 2、将两端钩码向支点移同样的距离,杠杆平衡吗 、将两端钩码向支点移同样的距离,杠杆平衡吗?
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 、如图所示 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 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 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 重力为 重力为500牛,那么他将身体撑起 杠杆。他的重心在 点,重力为 牛 那么他将身体撑起 牛 若他在1分钟内做了 ,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 300牛 。若他在 分钟内做了 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பைடு நூலகம்均为 米,则他的功 个俯卧撑, 个俯卧撑 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米 率至少为 60 瓦。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L1
L2
o
F2
F1
实验
实验数据表格设计
实验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F1×L1 F2×L2 F2/N l2/cm 次数 F1/N l1/cm 1 2 3
分析实验数据后,你的结论是什么? 分析实验数据后,你的结论是什么?
2、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2、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钩码对杠杆的力的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 < 大小为F = 大小为F1____FB,F1____FC,F1> .(填 ”“> ____FD.(填“<”“>”或“=”) A C B D
·
F1
· ·
FCFB
·
FD
思考与讨论
你知道拧松生锈的螺帽要用一段水管套在板 手柄上的道理吗? 手柄上的道理吗? 理发剪刀和铁匠用的剪刀有何区别? 理发剪刀和铁匠用的剪刀有何区别?
L1
L2
杠杆
o
F2
F1
平衡 螺母
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 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杠杆平衡吗? 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杠杆平衡吗? ★实验时,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实验时,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能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