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取片机、排号取片机在放射科的应用与实现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胶片报告一体化自助打印解决方案设计

医学影像胶片报告一体化自助打印解决方案设计

医学影像胶片报告一体化自助打印解决方案设计1.自助胶片报告打印需求概述为了响应国家提倡使用国产医疗设备以及大力建设医疗信息化的号召,为了解决医院患者大量滞留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和降低医院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为了减少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以及患者取错结果造成的医疗纠纷,医院可使用自主胶片报告打印服务。

医院影像科室在业务流程末端由于无信息化支持,为了对患者相关报告及胶片进行查找、分配、装袋、分发,要安排专人进行繁琐、重复的大量负担性工作。

而任何事情加入过多人为因素难免出差错,进而引发医患纠纷的影响。

而且对于患者的隐私保护也不足。

本设计根据目前医院的实际情况,切实为医患双方考虑,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

同时,该系统性能稳定、维护简单、安全环保、快速列印、界面友好、即时提示、自动裁剪、省工省力、确保准确、整体服务。

目前的医院每天都会打印上千张医学图像和文字报告。

为了及时处理大量的报告,大量的胶片,医院须花费大量人工来处理此事。

传统的处理方法,既简单又烦琐,枯燥乏味,更难免出错,产生连锁反应,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该系统的目的在于将医学影像的胶片和报告同时发送至自助打印系统,智能管理的自助打印服务器自动进行匹配,并即时提示患者检查状态,供患者自助进行检查结果的打印。

自助胶片报告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这些情况,实现系统自动匹配、患者自助获取,不受时间、不受人员上下班的影响。

使用唯一的取片凭证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资料。

1.1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概述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是我国现代医疗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自助胶片打印技术是医院放射科、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自助胶片打印终端有助于放射科实现减少患者滞留时间、科室业务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1.打印终端(胶片打印机/报告打印机)2.智能管理服务器3.胶片(新型蓝底PET图层胶片、新型白底PET图层胶片,规格:A3/A4/B5-16K/8*10/10*11/11*14/14*17等各种医用规格)4.墨水(支持彩色与黑白灰阶)5.工作站(为了安装自助打印各功能模块与连接外接设备)6.各种外接设备(条码枪、读卡器、触摸屏、告知屏、小票打印机等)1.2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需求分析目前,国内各个医院都面临一个问题:随着病人量的增长,医院已经不能满足病人有序的来取自己的检查结果,从而加重了患者和医院之间的矛盾,而矛盾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医生在分片的时候可能会将病人的文字报告和影像胶片装错或漏装,导致医患纠纷●有时检查结果是公开放在取片口,患者的隐私保护不足●病人在排队取结果的时候由于患者比较多,可能引起患者之间的纠纷●病人在取结果的时候等待时间比较长,这样会让患者焦虑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各个医院放射科的业务流程都不尽相同。

放射科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与发展

放射科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与发展

放射科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发展,放射科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在放射科领域,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提高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放射科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一、放射科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数字化放射技术数字化放射技术是近年来放射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

它利用数字技术代替传统的模拟技术,使图像质量更高、更清晰,并且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存储。

数字化放射技术不仅方便了医生的诊断,同时也提高了疾病的早期发现率和准确性。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精确的三维空间定位,将辐射能量精确照射到肿瘤组织以进行治疗的技术。

它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侵害,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3.多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多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多种成像技术的高级医学成像技术。

它能够提供更详细的病灶信息,并可以同时观察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多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心血管学和肿瘤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放射科新设备的应用与发展1.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在传统的CT扫描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减少辐射剂量来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这种新设备在诊断精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成本。

2.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可以将X线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

相对于传统的胶片X线摄影技术,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更快的图像获取速度和更方便的图像传输方式。

3.混合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ST)设备混合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设备是一种结合了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的高级医学成像设备。

自助式自动取片机在优化放射检查流程的价值

自助式自动取片机在优化放射检查流程的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设备的引进,近年来特别是 PACS/RIS的构建及应用D,23,放射科各项检查信息当天取得 已成为现实,但在时间上还不能满足患者立等可取的需求。本 文介绍一种自助式自动取片机【31在放射科的使用,优化放射科 就诊流程,缩短患者在放射科等候取片、取报告时间,改善了患 者就医环境。
・918・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年6月第26卷第6期J
Pract
Radiol,Jun.2010,V01.26,No.6
◇经验介绍◇
时显示屏上显示出就诊病人的的详细基本信息和当天就诊所 摄的X线胶片数量.语音同步播放。并通过语音提示病人核对 屏幕上显示的信息是否正确以及进一步的操作方法。病人或 家属在核对完毕相关信息后,按照操作步骤按下触摸显示屏上
Balance Both
使用GE Hispeed螺旋CT,Medrad OPl00压力注射器,肘 前静脉穿刺,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或碘普罗安300)。样本 选取标准:SPN直径≤3 cm,无钙化。病灶增强前平扫,层 厚3 mm,pitchl一1.5,然后将胸部扫描野分上中下3个层块, 采用100 ml对比剂,注射速度为2 ml/s,注射后25~45 S常规 扫描病灶周围一层块,层厚10 mm,10层,透气后屏气,第55~
rain以上。而等待取片的病人在胶片和诊断报告送达登记 参考文献:
[1]粱宇恩,林炳剑,林怀忠.PACS技术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21(7):763--766.
窗口之后还必须排队取片。整个过程平均需60 rain。医院实 现医学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的速度推动了PACS系统
(picture
化了放射科就诊流程。对一些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取片而在 医院非上班时间来取片的患者更加方便。同时减轻了技工工 作站的工作量。

医用自助取片机在放射科的使用探讨

医用自助取片机在放射科的使用探讨

龙源期刊网
医用自助取片机在放射科的使用探讨
作者:陈书龙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040-01
随着时代及信息系统的发展,病人在医院就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让病人在放射科尽快取到胶片牵涉到病人的满意度问题,我科从去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医用自助取片机,现将使用的情况做个简短的交流。

1 没有使用自助取片機前的取片流程
在检查报告打印出来后,登记处工作人员将诊断报告和胶片打印机打出的胶片一起装在一个片袋里,然后发给病人。

2 使用自助取片机后的流程
在登记时,给病人一个片袋,上面贴有条形码,告知病人在检查完成后,在侯诊区等待,并注意自助取片机显示屏上的名字提示,出现姓名后,就在自助取片机上扫描条形码取报告和胶片。

3 使用自助取片机的优点
3.1 减少了病人的侯诊时间
在检查报告完成后,自助取片机上会显示病人姓名,病人能第一时间知道信息,及时取报告和胶片,从而减少了在放射科的停留时间。

3.2 减少了医疗纠纷
在没有用自助取片机前,配对报告和胶片全靠人工处理,在病人多、胶片多时很容易出现放错胶片或报告、少发胶片情况。

有了自助取出机,不会发生过这些情况。

3.3 避免了胶片浪费
传输到自助取片机的图像,如果发现有错误,在没有打印前可以马上删除,重新传输正确的图像;如果病人打印过胶片,机器上会有已打印过胶片提示。

4 自助取片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自助式胶片报告系统在放射科的应用

自助式胶片报告系统在放射科的应用

自助式胶片报告系统在放射科的应用作者:秦菲,乐涛,徐忠建,鲁植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48期摘要:目的:探讨胶片—报告自助打印系统在放射科应用情况,我院共计投放12台自助式胶片报告打印机,分析取胶片与报告情况,观察胶片及报告匹配识别情况和废弃胶片积压情况,记录机器故障情况。

平均每天约有98.7%患者通过自助打印机顺利取到检查结果与胶片,0.75%自助取结果失败。

0.55%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取结果。

该系统使用后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胶片—报告自助打印;放射科管理;登记室管理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058-02放射科登记、检查、诊断、审核环节已经基本实现电子化作业,放射科检查工作流程发生重大变革[1,2],自助式胶片报告打印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该系统应用现状、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放射科胶片报告按需自助打印情况,记录胶片及报告匹配识别情况和废弃胶片积压情况,计算日平均值。

我院于2016年6月1日采用自主打印技术,将具有 DICOM数字接口的打印机联入局域网,所有数字影像设备共享DICOM打印机,并在服务端进行打印流的管理控制,使得PACS、医院信息系统(HIS)与打印机的联合,实现自助打印。

自助打印机主要硬件配备有工控主机、触摸屏显示屏、胶片打印机、激光报告打印机、激光条码扫描平台和DTI-23Y型智能医保读写器。

住院医师在PACS中输入检查患者的信息,影像科登记员按输入信息所检查的项目、部位,按不同的时间段,分配到不同检查室上传临床医师。

当患者丢失自助打印条码,可以使用辅助系统。

键盘用手动输入病人MR、CT、DR影像号,打印出患者的胶片及报告。

人工匹配的主要功能是方便管理员查询和匹配系统无法自动识别的胶片和报告。

放射科中的介入放射学器械与设备使用

放射科中的介入放射学器械与设备使用

放射科中的介入放射学器械与设备使用放射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承担着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重要任务。

而介入放射学作为放射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使用各种器械与设备,为医生提供图像引导,并进行疾病的治疗和介入操作。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放射科中的介入放射学中所使用的器械与设备。

一、X射线机X射线机是放射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能通过辐射产生的X射线对人体进行成像。

在介入放射学中,医生使用X射线机来提供实时图像引导,使介入操作更加精确和安全。

现代的X射线设备采用了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即时成像和图像处理,大大提高了诊疗效果和效率。

二、血管造影机血管造影机是介入放射学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用于对血管系统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插管等操作,医生可以在患者体内注入造影剂,然后使用血管造影机拍摄血管系统的X射线影像。

这些影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血管的病变情况,并进行相关的治疗。

三、导引针导引针是介入放射学中常用的器械之一,它被用于引导医生进行组织穿刺或者局部注射。

导引针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稳定性,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并进行精确操作。

同时,在导引针上还可以附加其他器械,如导丝和导管,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介入操作。

四、支架和球囊支架和球囊在介入放射学中被广泛使用,它们主要用于治疗和改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情况。

支架可以通过导丝导入病变血管内,然后扩张以保持血管的通畅。

球囊则可通过充气和扩张的方式,帮助疏通狭窄的血管。

这些器械可以显著改善血流,缓解疾病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射频消融器射频消融器是介入放射学中用于治疗肿瘤和心脏疾病的一种器械。

通过将射频电流传输到患者体内,消融器可以产生热能并将其引导至需要治疗的部位。

热能可以破坏异常细胞的结构,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器械在介入放射学中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手段。

六、影像引导系统影像引导系统是介入放射学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可以通过将实时图像引导到显示器上,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定位和操作。

顺义区医院放射科自助取片机投入使用!

顺义区医院放射科自助取片机投入使用!

顺义区医院放射科自助取片机投入
使用!
顺广传媒消息(记者张微)昨日,记者从顺义区医院获悉,该院放射科自助取片机完成试运行,正式对患者开放使用。

据了解,自助取片机是基于影像胶片打印和影像诊断报告打印于一体的医疗自助服务终端设备,机器设计人性化,其界面清晰、简洁,便于患者自助操作。

图为住院二部一层和急诊摆放的自助取片机。

患者做完检查后,携带好取片条,按照取片条上的取片时间到达指定地点。

在自助取片机上刷条形码,就可实现胶片和报告的自动打印,无需再到登记窗口进行登记取片,为患者缩短了等待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放射科的工作效率。

自助取片机的投入使用,为患者领取影像胶片和诊断报告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患者检查后可在候诊区等待结果或去做其他检查项目。

避免了大量患者聚集在登记室窗口等待取片的现象,推进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浅谈按需自助打印在放射科的应用

浅谈按需自助打印在放射科的应用

浅谈按需自助打印在放射科的应用作者:王正邸强刘卓李冉李振涛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2期摘要:目的分析胶片-报告按需自助打印技术对放射科取报告过程的流程优化价值。

方法针对放置在放射科入口处的四台自助打印机,观察患者使用及排队情况、胶片匹配识别情况和废弃胶片积压情况,记录机器故障情况。

结果经过1年的使用,每天约有80%患者愿意尝试通过自助打印机取检查结果,其中多数患者使用顺利,并表示愿意下次继续使用。

少数情况下,由于患者行动不便、网络故障、耗材不足等因素,造成患者自助取结果失败。

结论胶片-报告自助打印技术在放射科存在许多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同时需重视对设备的定期养护。

关键词:集中打印;按需自助打印;流程优化;PACS随着信息技术与放射科影像设备、成像技术的发展,放射科影像检查已经成为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之一,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随着各大医院就诊量的逐年增加,临床影像检查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

随着PACS/RIS系统在科室内的应用及更新,放射科检查工作流程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对于结果整理发放,仍需放射科工作人员手工完成,存在一定弊端[3~5]。

因此,提升结果发放工作效率与准确性,改善现有发放模式正在成为优化放射科流程的重点。

1 背景与方法1.1当前放射检查流程面临的问题随着PACS/RIS在医院的推广使用,当受检者到放射科做影像检查时,在登记、检查、报告阶段,已基本实现数字化,但在当前不能彻底取消胶片的前提下,对于结果的发放,我们仍然需要由检查技术人员完成胶片打印,由报告医师完成纸质报告打印,由专人整理后送至放射科结果发放处,待受检者前来领取检查结果时,由发放处工作人员手工完成发放(见图1)。

这与建设数字化放射科的目标存在差距,且容易产生以下问题:①耗费人力资源:伴随就诊量的增加,每天产生的检查结果的数量也在成倍增加,人工发放正在成为耗费放射科人力资源的越来越大的负担;②反复查找效率低、易出错:当患者前来领取检查结果时,发放处的工作人员通常需要在大量检查结果中进行反复查找,效率较低并容易出错,增加了由此导致医患纠纷的风险;③取结果时间受到限制:只有发放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患者才可以来领取检查结果,导致患者扎堆集中取片的情况时常发生,增加了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降低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④随着HIS系统与PACS/RIS系统的升级,临床医师可在门急诊或病房直接调阅本院放射科检查图像,因此部分患者完成检查后直接就诊而不需携带胶片和纸质报告,将已完成打印的检查结果长期遗弃在放射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助取片机、排号取片机在放射科的应用与实现
医疗行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医疗自助取片机的问世,打破放射科原有的取片模式,让医院提高诊断效率,病人速度减轻痛苦的产品。

我们去拍片的人都知道,当你在骨科或是外科医生那里看诊后,然后到放射科排队拍摄影像,为了及时处理大量的报告及胶片,医院需花费大量人工。

传统的处理方法,比较繁琐,枯燥乏味,难免出错,产生连锁反应。

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而患者拍完影像要2个小时以上,才可以拿到自己的影像胶片及诊断报告,一家三甲医院,每天大小胶片的使用量在千张以上。

全国三甲医院近八百家,广东三甲医院近60家,还有数不胜数的专科医院。

由于医院的医生人员限制,很多病人早上拍完影像,下午才可以去放射科拿到胶片,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从而给医院提高了成本。

助取片机可以解决上述所出现的一切情况,当患者拍完CT/MR/DR/CR/DSA影像后,医生编辑影像然后存入PACS系统,接着就可以对此影像进行诊断从而把报告发送到HIS系统存储,在放射科的门口你就可以看到此患者的名字,患者就拿自己的二代身份证、社保卡、射频卡、病例条码择其一身份证明就轻松的在自助取片机器上领取自己的胶片及诊断报告,打印胶片及
诊断报告只需70秒的时间。

现代病情的诊断无一能离开现代的诊断技术及设备。

自助取片机,达成系统自动分类、患者自助获取,不受时间、不受人员上下班的限制。

使用授权凭证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胶片及诊断报告。

一、实施自助式胶片打印/取片服务的技术基础
(一)PACS应用价值的拓展,PACS中相关模块的开发,为胶片按需打印提供实现的可能性。

(二)相关硬件设备的成功应用(包括打印装置的小型化)
(三)关键图像标注(Key Image Note, KIN)纳入国际公认的信息化IHE技术框架;
二、自助式打印服务的作业流程
自助式打印服务的作业流程(见图2)
图2 自助式打印服务的作业流程图
三、设备的外观及模块组成
(一)整机外观(见图1)
图1 多功能自助取片机外形
1、PACS网络中增加一台PC服务器及操作系统,结合相关软件,构成DICOM
打印服务系统。

主要用于接收、存储电子版图像,并进行有效归档、传送及备份;与PACS/RIS进行整合,使之接受打印指令,实现按需完成胶片打印。

2、将上述系统嵌入多功能自助取片机。

(二)模块组成(见图3)
图3 模块组成
四、自助式打印/取片服务的优越性
(一)满足过渡时期多种传媒手段并用的需求
PACS使医学影像的存储、传输、显示和处理可以在无胶片的状态下进行,使临床医生能更有效、便捷地使用医学影像信息。

这已成为国际的主流技术动向。

但是,在我国胶片作为一种便携式的载体,仍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其他介质(如光盘等)并存。

对于已构建PACS的医院,如何同时充分发挥PACS和传统影像胶片的功能,减少与电子化运行过程中并存的胶片核对、发放等烦琐的手工处理,实现影像科内局部无片化及按需打印胶片。

(二)满足临床观察的需求
由于使用胶片和工作站都能观察影像。

前者主要通过观片灯箱观片、对于胶片存取、测量对比等均不甚方便,但胶片中包含普遍认可的常规影像与关键影像,观察便捷。

后者虽操作简便,易于与历史片对比和测量,但观察影像多,是否能抓住关键影像取决于医生水平。

目前这两种方式并存,各有长短。

此外,在医疗服务中,每天都有一定量遗弃不用的胶片。

采用自助取片服务后,给临床医生提供的图像即与电子版相同的影像,可以保护影像科科研成果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

(三)满足节约病家时间、医院人力的需求
对于影像科医生而言,检查医生打印胶片,报告医生阅读全部PACS影像,而一般不再看胶片,报告医生阅读全部PACS影像,亦不看胶片影像,从而常导致报告内容与胶片信息可能出现不尽一致。

采用自助取片服务后,报告医生既分析PACS影像,又方便查阅胶片影像,报告内容与胶片信息相一致,如胶片/报告人工发放,胶片打印与报告常会不匹配,校对不仅需花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取报告等待时间长。

采用自助取片
服务后,胶片与报告同步打印,无论何时都可以取片子和报告,取片窗口人员下班、离岗并不影响,病家只要凭磁卡、医保卡、均可自助打印胶片和报告,只要病家磁卡或医保卡没有错,就可以确保病家不会拿错胶片和报告,节约登记发放人力,减少医患矛盾,减少差错。

(四)满足胶片/报告管理的需求
胶片与报告何时、何人、哪台设备打印,打印数量等基础数据收集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医疗纠纷事故鉴定的依据是胶片影像,而建立PACS的医院都不再保管胶片。

一旦需进行医疗纠纷、事故鉴定,由于不方便复制已提供的胶片影像信息常使医院处于被动,且不利于工作改进。

采用自助取片服务后,胶片、报告打印数据齐全,可追溯,管理方便,此后需要再打印时,直接一键完成,打印的胶片和原来的全同。

(五)满足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需求
胶片价格昂贵、保管成本高,采用自助取片服务后,如果病家不来取片,则不需要打印,节约资源,降低医药费用支出、环境污染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