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
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模式在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李克镜

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模式在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李克镜发布时间:2023-06-07T08:20:12.67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5期作者:李克镜[导读] 胜任力导向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作为国家第二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全科医生为目标,通过分层次培养、强化中医门诊教学、加强人文沟通能力培养、鼓励学位衔接等培训模式,促使其向着复合型医学人才方向发展,从而推进基地高质量内涵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摘要:胜任力导向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作为国家第二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全科医生为目标,通过分层次培养、强化中医门诊教学、加强人文沟通能力培养、鼓励学位衔接等培训模式,促使其向着复合型医学人才方向发展,从而推进基地高质量内涵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全科医师是医疗卫生体系中基层医疗服务的主体,承担着基层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与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及转诊等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工作。
其岗位胜任力对于我国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保证、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包括6个维度[1],分别为:患者照顾、医学知识、专业素养、以系统为基础的实践、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和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2002年临床医生的胜任力首次被明确定义:“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或群体受益。
”2018年中国住培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发布了“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教学能力、终生学习”六大中国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2]。
全科医生 岗位胜任力 要求

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要求1. 引言1.1 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要求概述全科医生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承担着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职责,对患者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胜任全科医生这一岗位,需要具备一定的胜任力要求。
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要求概述包括医学基础知识要求、临床技能要求、人际沟通能力要求、团队合作能力要求以及持续学习能力要求。
医学基础知识要求是全科医生必备的基础,包括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深入了解。
全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
临床技能要求是全科医生具备的重要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准确地进行临床检查和实施治疗措施。
全科医生需要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帮助。
人际沟通能力要求是全科医生与患者、家属和同事沟通交流的重要能力。
全科医生需要善于倾听和表达,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克服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团队合作能力要求是全科医生在医疗团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能力,需要与其他医生、护士、药师等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持续学习能力要求是全科医生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的重要保障,需要持续关注医学进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要求的综合评价将考量以上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确保全科医生能够胜任各种医疗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正文2.1 医学基础知识要求医学基础知识是全科医生岗位胜任的基础,对于全科医生来说,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储备。
全科医生需要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基础。
全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包括常见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全科医生还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知识,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和建议。
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以医学职业学院为例

Med Edu Mgt 2021,Vol.7,No.1㊀2021年第7卷第1期基金项目㊀201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医路先锋 德育品牌创建工作的研究和实践(2018-012)作者简介㊀袁惠莉,硕士,副教授,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主任,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工作㊂Email :1308416945@通讯作者㊀李丽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㊂Email :157841236@DOI :10.3969/j.issn .2096-045X .2021.01.018㊃调查研究㊃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以医学职业学院为例袁惠莉㊀李丽芳㊀崔俊茹(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北京102402)ʌ摘要ɔ从实习㊁用人单位对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㊁存在的问题和岗位所需职业素质能力的基本要求3个主要方面,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情况,明确不足及改进方向,拟从强化学风建设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两方面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㊂ʌ关键词ɔ医学生;岗位胜任力;调查;思考ʌ中图分类号ɔG 642;R 4Investigation on the post competence of medical studentstaking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Yuan Huili ,Li Lifang ,Cui Junru(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eij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Beijing 102402,China )ʌAbstract ɔThis paper explores three main aspects of internship and employer s eval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quality and ability ,existing problems and basic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required by the post.Then itcarries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 post competency ,clarifies the weaknesses andimprovement direction ,and intends to start with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and the cultivation of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post competence.ʌKeywords ɔmedical students ;post competency ;investigation ;reflection㊀㊀发表于‘柳叶刀“的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提出,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1]㊂2014年教育部等6部委发布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医学院校以 服务需求,提高质量 为主线,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㊂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㊁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能够胜任岗位需求并取得优秀成绩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2]㊂目前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内涵的界定不一,如美国布朗大学提出的医学毕业生9种能力㊁国内万学红提出医学生胜任力的六大要素㊁孙宝志等人提出基于本科医学生胜任力的六大维度等[3-5]㊂以上研究及实践共同点在于,通过培养和训练使医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岗位需求,调动自身知识和能力主动适应和契合岗位需求㊂本文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从医院等用人单位需求出发编制了人才需求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和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之间的契合情况,探索㊁实践提升高职Med Edu Mgt2021,Vol.7,No.1㊀2021年第7卷第1期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有效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㊂1㊀调查背景㊁内容与方式为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2019年下半年,对长期合作的30家医药卫生单位(其中三级公立医院26家,二级公立医院1家,医药企业3家)的52个部门负责人(包含了各个医院负责实习就业工作的人员)开展了 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㊂调查包括了对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㊁存在的突出问题㊁胜任岗位所需职业素质能力㊁职业素质养成方式4个方面,共设置题目30个,分为单选题㊁多选题及开放式答题3种(以下题目如不特殊注明均为单选题)㊂本次调查共参与答题52人,发放问卷52张,回收问卷50张,有效问卷50张,有效答题率为96.2%㊂通过面对面访谈完成问卷,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㊂2㊀调查结果2.1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见表1和表2㊂2.2㊀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见表3和表4㊂表1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1)选项通识性知识及技能(%)专业性知识及技能(%)职业适应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创新能力(%)很强8.08.016.06.02.0较强54.056.072.020.018.0一般38.032.010.070.068.0较差0.04.02.04.012.0很差0.00.00.00.00.0表2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2)选项执行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很强18.016.010.26.02.0较强68.064.057.164.040.0一般14.020.032.724.056.0较差0.00.00.06.02.0很差0.00.00.00.00.0表3㊀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1)选项遵规守纪(%)团结协作(%)严谨细致(%)积极主动(%)忠诚可靠(%)勇于承担责任(%)很好26.022.014.026.026.020.0良好68.070.060.062.068.062.0一般6.08.024.012.06.016.0较差0.00.02.00.00.02.0很差0.00.00.00.00.00.0Med Edu Mgt2021,Vol.7,No.1㊀2021年第7卷第1期表4㊀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2)选项责任感强(%)勤奋努力(%)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务实创新(%)执行力强(%)很好16.016.028.030.08.026.0良好62.066.064.068.028.062.0一般22.014.08.02.062.012.0较差0.04.00.00.02.00.0很差0.00.00.00.00.00.02.3㊀学生在岗位胜任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岗位胜任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见表5㊂表5㊀学生在实习及工作后存在的主要问题选项(限3-5个选项)学生在实习/工作期间主要的问题是什么?百分比(%)选项(限3~5个选项)实习生在职业素质能力方面欠缺的是百分比(%)基础知识不牢固72.0认真踏实的态度44.0岗位技能不熟练48.0虚心好学的态度38.0缺乏沟通能力40.0团队协作精神22.0缺乏团队协作精神16.0吃苦耐劳的作风38.0易把情绪带入工作26.0务实创新精神56.0学习㊁工作主动性不高38.0勇于奉献的精神30.0组织纪律性不强16.0遵规守纪意识20.0其他:创新不够2.0爱岗敬业精神22.0勇担责任精神32.02.4㊀胜任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胜任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见表6㊂表6㊀胜任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选项(限3~5个选项)员工胜任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是百分比(%)选项(限3~5个选项)员工胜任岗位应具备的素质是百分比(%)专业理论知识82.0遵规守纪96.0专业实践技能84.0职业素养94.0学习能力72.0责任意识96.0沟通表达能力80.0感恩意识92.0环境适应能力42.0心理素质30.0团队合作能力78.0诚信意识56.0运用计算机的能力12.0写作能力2.0英语能力6.02.5㊀影响岗位胜任力的关键因素影响岗位胜任力的关键因素,见表7㊂Med Edu Mgt2021,Vol.7,No.1㊀2021年第7卷第1期表7㊀影响岗位胜任力的关键因素选项(限3~5个选项)学生实习时主要关注的方面百分比(%)选项(限3~5个选项)选聘员工时关注的方面百分比(%)选项(限3~5个选项)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是百分比(%)学习态度84.0学习成绩70.0学历44.0学习能力62.0获奖情况48.0工作态度80.0遵规守纪情况70.0职业资格证书46.0责任意识82.0团队合作精神48.0学校综合表现情况88.0学习能力90.0沟通能力64.0学生干部经历24.0人际交往能力42.0专业知识技能64.0志愿服务经历10.0办公软件操作技能10.0兼职经历2.0文体竞赛类活动经历2.0医院实习经历58.0大学生社团经历4.0表达能力62.0其他:思想道德品质2.02.6㊀职业素质养成的方式职业素质养成的方式,见表8㊂表8㊀职业素质养成最有效的方式选项医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最有效的方式百分比(%)家庭教育17.0课堂教育8.5榜样感召10.6在实践中感悟61.7其他:职业思想教育2.13㊀主要结论3.1㊀对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价实习㊁用人单位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㊁执行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评价较好,能力较强及很强分别占比88%㊁86%及80%;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㊁通识知识技能及自我管理能力㊁学习能力的评价一般,能力较强及很强占比62%~70%之间;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价不高,一般及以下达到了58%;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较低,一般及以下的比例达到了74%及80%,尤其创新能力较差的评价达到了12%㊂3.2㊀对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实习及用人单位的认可,数据反映较好,其中在乐于助人㊁遵规守纪㊁忠诚可靠㊁团结协作㊁爱岗敬业方面,较好及以上的评价达到了92%~98%;在积极主动㊁勤奋努力工作及勇于承担责任方面,评价良好及以上达到了82%~88%㊂对学生在严谨细致方面的表现评价较好,良好及以上为74%;同时认为学生在务实创新方面的素质不高,一般及以下占比64%,此点与前面数据,创新能力评价较低(一般及以下为80%)相一致㊂3.3㊀在职业胜任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显示,学生在实习及刚刚进入岗位后,在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依次是基础知识不牢固(72%)㊁岗位技能不熟练(48%)㊁缺乏沟通表达能力(40%)和学习工作主动性不高(38%)㊂其中知识㊁技能及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与前面数据评价一致,但缺乏沟通表达能力,与前面数据中沟通表达能力较好及以上占比80%对比思考,可能源于医学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沟通表达能力要求较高㊂实习生在职业素质能力方面主要的问题,依次是务实创新精神(56%)㊁认真踏实的态度(44%)㊁虚心好学的态度(38%)㊁吃苦耐劳的作风(38%)㊁承担责任的精神(32%),与前面数据评价基本一致㊂3.4㊀胜任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实习㊁用人单位认为员工胜任岗位应具备的Med Edu Mgt2021,Vol.7,No.1㊀2021年第7卷第1期基本能力依次如下,专业实践技能(84%)㊁理论知识(82%)㊁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80%)㊁团队合作能力(78%)和学习能力(7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依次是,责任意识(96%)㊁遵规守纪(96%)㊁职业素养(94%)㊁感恩意识(92%)㊂3.5㊀影响岗位胜任力的关键因素实习时,实习单位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84%)㊁遵规守纪情况(70%)㊁专业知识技能(64%)㊁沟通能力(64%)㊁学习能力(62%);招聘员工时,用人单位主要关注的方面依次是,学生在校综合表现(88%)㊁学习成绩(70%)㊁表达能力(62%)和医院的实习经历(58%);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是学习能力(90%)㊁责任意识(82%)和工作态度(80%)㊂此外,实习㊁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实践中感悟(61.7%)㊂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可以从强化学风建设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以达到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目的㊂4.1㊀强化学风建设数据显示,专业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是胜任岗位的首要因素,学习能力也是重要方面,同时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方面的评价一般(一般及以下占比30%~38%),尤其决定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能力,为此,可以从增强学习动力㊁开展精准帮扶㊁强化技能操作三个方面改进工作,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㊂4.1.1㊀端正态度,增强学习动力一是感知自身使命㊂医学生未来从事的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神圣职责,肩负的是 救死扶伤 的重要使命,工作直接和人的健康和生命打交道,理论知识扎实㊁操作技能熟练是最基本的要求,可以在入学教育环节,通过邀请模范医务工作者或医药卫生企业的优秀学长入校讲座交流,通过医学生宣誓及5.12护士节授帽仪式,通过长青园生命追思及到岗位见习等方式,让学生对职业的严肃性㊁重要性和神圣性,树立正确认识,明确责任使命,端正其学习态度㊂二是培养专业兴趣㊂笔者前期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调研显示,学生对未来岗位的认知度越高,则学习兴趣越高,学习动力越强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在报考时,会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但对专业的了解并不全面,为此,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从入学开始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培养学生对岗位的兴趣,提升学习动力㊂三是明确就业压力㊂前期调研显示,学习动力很大程度来源于就业压力,为此要从入学开始,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对照岗位标准㊁单位用人需求明确不足,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岗位的认知,而且有助于其尽早进行职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将就业压力转换为学习动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6]㊂4.1.2㊀完善制度,开展精准帮扶一是修订完善相应制度㊂修订完善成绩管理㊁课堂管理㊁考勤管理㊁学生奖惩等相关规章制度,通过严查课堂考勤㊁推行学业预警及课堂手机管理等制度,强化学习纪律,严肃处理违纪学生;通过制定学生奖励办法㊁择优推荐升学及就业的相关制度,表彰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营造遵规守纪的良好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浓郁学风㊂二是开展精准帮扶工作㊂开展学业精准帮扶工作,如对日常学习努力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开展学习方法的辅导,授之以 渔 ,帮助其探索适合的学习途径及方式;对因沉迷网络或其他事务,不能合理利用时间学习的学生,开展网络知识培训㊁谈心谈话等活动,帮助其解决 心结 ,理顺情绪;对意志薄弱㊁做事缺乏持之以恒态度的学生,通过团队建设㊁心理辅导㊁重点关注㊁ 结对子 等方式,帮助其逐步改进㊂开展学业帮扶工作中,要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利用好教师和 朋辈 两个群体, 因材施教㊁精准施策 ,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㊂4.1.3㊀搭建平台,强化技能操作一是修订课程设置㊂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加大专业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加大技能操作在专业课程中的设置比例,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课上时间,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要根据岗位要求的素质能力,增加或强化相应的课程,如加大沟通表达能力㊁创新能力及团队组织相关课程的设置等㊂二是开展专项训练㊂熟能生巧,对于岗位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不仅通过课堂组织学习和训练,而且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及开放实训室等方式,让学生在见习前㊁实习前㊁各类竞赛前㊁学期末集中开展专项训练,在校园内利用晚自习等课余时间经常性㊁反复性的训练,从而提升操作的熟练度㊂三是技能竞赛㊁实践㊂充分利用国家㊁省㊁市级各类技能竞赛的平台,在校内组织 技能竞赛月 专项竞赛周 等活动,以竞赛促训练,以竞赛促提升,营造良好的技能操作比拼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开展岗位实践活动,让学生身处未来职业环境㊁职业岗位,了解专业人员的技能操作要求,明确标准,感知不足,提升技能训练的动力㊂4.2㊀加强综合素质培养调查显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职业规划能力偏低,缺乏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较高的沟通表达能力,缺乏认真踏实㊁虚心好学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作风,为此,可以从搭建教育体系㊁落实德育渗透㊁开展专项教育3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㊂4.2.1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搭建教育体系搭建教育体系要将三个结合作为总原则,构建框架㊂一是结合 立德树人 ㊂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 立德树人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体现在各个环节,立足于培养合格的公民㊂二是结合职业特色㊂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不仅要培养 救死扶伤 舍生忘死 的职业精神, 仁心仁术 悬壶济世 的职业情怀,而且要将严谨细致㊁认真踏实㊁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融入其中,立足于培养合格的职业人㊂三是结合学生实际㊂培养体系中具体的培养目标㊁培养方式㊁手段等,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㊁成长规律,还要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强化规则意识㊁组织管理能力㊁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教育㊂在制定教育体系的同时,要创建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效约束学生各项言行,开展养成教育,在确保教育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为用人单位选聘人员提供客观依据(用人单位选聘人员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在校综合表现,见表7)㊂4.2.2㊀发挥课堂育人功能,落实德育渗透课堂德育渗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㊂一是上好思政课,注重铸魂育人[7]㊂思政课程是丰富学生通识知识,塑造正确 三观 的主渠道,课程讲授要紧密结合医学职业特色,通过引用医疗战线典型人物和事迹,以事说理㊁以案释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㊁责任意识,弘扬诚信精神㊁奉献精神,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㊁价值观㊂二是落实课思政,厚植医者情怀㊂医学院校中各类课程围绕医学内容展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职业素养㊁职业精神,联系岗位工作实际,将其融入到课堂专业知识的讲授中,以 随风潜入夜㊁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将职业神圣感㊁责任感传递给学生,将医者情怀㊁大爱无疆植入学生的心中,培养具有合格医者素养及情怀的学生㊂4.2.3㊀开展专项教育工作,打造精品活动一是开展专项教育工作㊂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岗位对职业素质能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护理人员更加注重沟通表达能力,检验技术人员更关注慎独意识的培养,药学专业将团队精神列入重点素质,为此要充分结合岗位实际,确定专业重点能力及素质,开展培养工作,增强教育的精准性㊂二是打造精品活动㊂在实践中感悟是培养职业素质最有效的方式,为此要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将职业能力㊁素质的培养寓于各类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感悟㊂同时,对效果好㊁影响广㊁长期性开展的活动,要不断总结归纳㊁反思改进,通过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形式,提炼打造成为精品活动,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㊂参考文献[1]Julio Frenk,Lincoln,Chen,Zulfiqar A Bhutta,et.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2010,9756(376):1923-1958.(下转第102页)验室安全文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7):285-288.[16]杜骁,张青青.新的安全形势下 五位一体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5):290-294.[17]郭敏杰,胡新,王殉,等.高等药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77-179.[18]王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8):148-151. [19]韩玉德.新时期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5):302-306.[20]朱娟蓉.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30-433.(收稿日期:2020-05-10)(本文编辑:闫红)(上接第90页)[2]谢向辉,申昆玲,王爱华.关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6):58-59.[3]鲁娟,时扬,周琳.基于医学教育改革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综述[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2):1005-1010.[4]万学红.‘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与川大的教育[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2,29(1):3-5. [5]孙宝志,王县成. 5+3 模式培养医学人才胜任力阶梯标准及医学考试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31.[6]袁惠莉,崔俊茹,李丽芳,等.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思考 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6):137-139.[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 OL].(2019-08-14)[2020-04-10].http://www. /jyb_xxgk/moe_1777/moe_1778/ 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收稿日期:2020-05-20)(本文编辑:高健)。
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和评价研究

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和评价研究发布时间:2023-01-06T08:05:41.796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12期作者:郑茂[导读] 目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提升各行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郑茂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提升各行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为此教育部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也是喊出来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口号”,旨在培养出一批医德高尚、业务能力突出、适应我国卫生经济发展需要的覆盖所有疾病类型的优秀医生,既是我国的长期发展规划,也是近期迫切要处理的短期任务。
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到2030年)》十年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大规模医学教育改革计划。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不断提升医生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就需要构建临床医师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尤其是针对于刚出医学院大门的毕业生——这些年轻的临床医师是我国医疗行业的未来,这个模型的构建不仅会对在校本科医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规范意义,更是为现如今从事医学服务行业的医师们提供从业意见。
【关键词】临床医师;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构建;评价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民众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精细化,对于医疗服务的治疗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要把不断提升医师们的业务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作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来做。
临床医师更是上述医疗人力资源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评价一家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医生们的胜任能力为导向,不断地提升医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操作能力,构建一个对医师能力进行相应评价的模型,并将该模型作为一个标准对医师们进行业务和能力评价。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通过查阅和临床医师的胜任能力有关联的文献,中国医师规范,本科临床医学教育标准,医师职业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改革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20年)》等等。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及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岗前培训实践

-324-现代医药卫&2021'1月第37*第2+J Mod Med Heath,Janua y2021,Vol.37,No.22.3鼓励口腔医学住院医师参加学术活动住培基地为口腔医学住院医师提供科研经费和学术交流机会,鼓励住院医师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
课堂学习比较容易枯燥乏味,而学术交流内容及形式丰富多样,更容易调动学习激情,进而通过学术活动提高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掌握新的科研动态和科研方法。
除了学术论文外,获知科研内容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学术报告[13]*国际研讨会和学术年会可以有效聆听专家对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总结,不仅能让住院医师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状态,也能使他们通过聆听业内专家的讲座感受到医学的魅力、科研的魅力,从而激发住院医师主动学习的热情,熏陶住院医师的科学探索精神2.4改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体系充满竞争、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能有效地培养口腔医学住院医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建立奖励机制,每年对口腔医学住院医师进行科研能力评定,测评结果优秀的给予经济奖励等,以此来激励住院医师的科研积极性*同时,将科研能力测评纳入口腔医学住院医师的考核体系,形成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为主、科研考核为辅的全面考核体系,要求住院医师完成必要的科研任务才能考核合格*3小结随着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扎实的临床技能和良好的科研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医生的必要条件*对于口腔医学住院医师来说,在学习临床技能的同时,必须要培养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口腔医生,推动口腔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教学探索•参考文献,1-孟群•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26.徐殡亭.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J-.安徽医学,2016,37(7):917-919.徐辉,周新文,厉松,等.浅谈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85-486.,-杨进,何培欣,王海宁,等.住院医师科研态度和能力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6):58-61.,-吴昊,陈妍洁.消化内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科研思维和能力培养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1):33703372.杨春梅,王艳霞.论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培养:教师教学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2429.张新平,赵海静,张卫东,等.内科PBL教学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研究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5):106-107.刘晓梅.文献阅读在专业型硕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意义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0):10-12.付瑶,姜冠潮,徐涛,等.八年制医学生临床阶段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4):241245. ,10:李顺乐,李华,柴祎超,等.文献阅读研讨课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146-148.,11:帖利军,杨永华,张慧,等.读书报告会在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5):770-773,12:帖利军,杨永华,廉国利,等.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12): 1577-1580,13:王伟,施国伟,洪洋,等.SUPER教学提升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研究,:•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3):469-471.,14:赵丽微,辛程远,蔡建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医学,2016,45(26):3732-3733(收稿日期:2020-05-22修回日期:2020-12-02)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及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岗前培训实践李倩(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儿科,重庆400042)[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参加住;医师及8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岗前培训学员关于培训的效果,评价以胜任力学导向的岗前培训课程重要性&方法选择参加2019年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住;医师及8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岗前培训全体学员,通过调查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以及住;医师和8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类学员对各课程重要度的选择,了解培训效果&结果4发放问卷160份,获得有效问卷137份,有效率为85.62%&此次岗前培训整体满意度达到8102%,认为各课程在培训后非常重要的人数有显著上升&两类学员更注重8床实践操作技能,对分组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达到80.29%&结论此次岗前培训以胜任力为导向,两类学员对岗前培训整体满意度较高,大多数学员认为各课程在培训后非常重要,培训效果较理想&[关键词]胜任力;住;医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岗前培训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102.046中图法分类号:R4;C975文章编号:10095519(2021)02032405文献标识码:C当前,全球正在掀起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浪潮,1],培养出更多具有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人才是目前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胜任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MCCLELLAND 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定义为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2*自胜任力的概念提出后,国内外各领域的学者均对胜任力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
菏泽市2019年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调查

中国乡村医药菏泽市2019年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调查霍兴华 闫长虹目前,菏泽市存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基层医务工作者流失严重等问题,尤其是普遍存在职业素质不强、专业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基层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通过对菏泽市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进行调查,了解全科医生的执业能力能否满足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及执业薄弱环节,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也为培养基层助理全科医师的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基层全科医生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意见,并针对基层医生在开展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欠缺环节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9年1—2月在菏泽市牡丹区、定陶区、东明县、曹县、巨野县、成武县、郓城县、单县、鄄城县进行调研,每个县区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乡镇卫生院、2所一体化村卫生室共计基层医疗机构45所,共抽取基层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乡村医生)193人。
1.2 调查方法 对基层全科医生对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及岗位胜任力进行自评。
岗位胜任力包括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及教育学习能力4项,全科医生对岗位胜任力各项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认为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课题项目: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018066)作者单位:274000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组胚教研室(霍兴华),生理教研室(闫长虹)通信作者:霍兴华,重要2分,不重要1分。
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自评根据自己实际工作中对各项指标的熟练程度进行评分,认为很熟练5分,熟练4分,一般熟练3分,不太熟练2分,不熟练1分,对岗位胜任力的4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分别进行熟练度评分。
2 结果2.1 问卷机构来源 共收回有效问卷187份(96.9%),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人(11.2%),乡镇卫生院97人(51.9%),一体化村卫生室69人(36.9%)。
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究 验 证 、细化 以及 修 正 各指 标 。
本研
究构建 了全科 医生岗位 胜任力评 价指标体 系 ,为全科 医生的培养 、考核 、评价 提供 了客 观的依据 ,但需进 一步实证研
[ J ]. 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2 0 1 7 ,2 0( 1 ) :1 5—2 O .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E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Po s t Co mp e t e n c y o f Ge n e r a l P r a c t i t i o n e r s HA N Y i n g” , WA NG J i n g ,
zgqkyxchinagpnetmax及一致性结果总体及一二级指标的cr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tableevaluationindexsystempostcompetencygeneralpractitionersweightresults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组合权重三级指标权重组合权重a1临床理论知识a11基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a12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a13相关社区专业知识a14中医相关基础知识a15基本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知识a16常见辅助检查的判断与解读a17病案等文书的规范书写a2临床诊疗技能a21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a22慢性疾病的全科医疗服务a23基本急救能力a24基于循证医学的疾病处理a25常规诊疗操作技术的掌握与应用a26全科医疗临床实践a27病史采集技巧a28社区合理用药a3综合医疗服务能力a31a32医学心理学服务a33家庭医疗及健康评估服务a34康复医疗服务a35临床思维决策b1预防服务能力b11疾病预防控制与保健b12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b1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14传染病的报告与随访处理b15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b16基于流行病的社区诊断b17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b18中医药健康管理b2信息应用能力b21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b22保存完整的医疗记录b23信息获取追踪和掌握新技术b24信息分析处理与管理能力b25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诊治与患者教育b26掌握社区人群健康需求b3卫生监督协管b31卫生体系认知与协调b32卫生服务评价与改进b33职业安全管理c1医学人文关怀c11人际沟通交流能力c12人文情怀c13医学法学能力c14医学经济决策能力c15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c2医学职业素养c21遵守职业道德与行为伦理c22正确的职业价值观c23医学工作心理适应能力c24批判性思维能力c25临终关怀c3全科思维方式c31全科医疗服务能力c32全科服务思维能力c33全科团队协作能力d1自主学习能力d11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提高d12培训进修能力d13临床前沿知识理念的学习d2教学科研能力d21带教示教能力d22教学与培训评估评价d23科研调研能力d24创新能力wwwchinagpnetemail
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培养机制建设探究

2018,35(4):352354.DOI:10.7683/xxyxyxb.2018.04.025.
【医学教育研究】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
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培养机制建设探究
王士霞1,庞雪晨2,陈 娓1,王 璐3,李梅英1,赵秋霞1
(1.新乡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3;2.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3.新乡医学 院基础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1 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培养的现状
1.1 医学模式转变促使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提升 进入 21世纪,医学将发生 3个“战略转移”:一是目 标上移,从以 “疾 病 ”为 中 心 转 向 以 健 康 为 指 导;二 是重心下移,从以医院为基地转向以社区、家庭为基 地;三是关口前移,从以疾病诊治为重点转向以疾病 预防、健康促 进 为 重 点。 同 时,21世 纪 的 医 学 将 更 加重视 “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这种新 的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 的研究,更加重视“4P”医学即以预测性、预防性、个 体化与参与性为特点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和“转化 医学”,由此而产生的人才标准也一定是多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