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解性名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0.0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祠”“鸦”“衡”“鬓”“潦”等。
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示例三: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峻”“逋”“荻”“扪”“膺”“皎”“辰”。
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惟”“零落”“暮”“鸥”。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逸豫”“蛾”“盈”“炼”“箜篌”“摧”“栈”“钩”。
(3)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以江上明月来渲染氛围,烘托送别时的情境。
(3)“子规”因其叫声极其哀切,利于抒发悲苦哀怨之情,自然就成了古诗文中的常客,如“,”。
(3)猿的啼叫常常在古诗文中出现,或抒发诗人悲伤的情感,或营造凄清的气氛。比如“,”。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两句以积土成山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做事须持之以恒,不能前功尽弃的道理。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事实。
高考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训练

高考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训练《师说》1.《师说》中,表明韩愈对那个孩子老师的否定,阐述心目中的老师的句子是“,,”。
2.韩愈在《师说》中,批评那些士大夫在为孩子择师学习上,存在着不明智和谬误的句子是“,,,,,”。
3.《师说》中,韩愈盛赞手工业者互相学习的句子是“,”。
4.《师说》中,揭示世俗嘲笑从师者的原因是因为年龄、学问和修养相当就不能称为老师的句子是“,,,”。
5.《师说》中,韩愈对从师之道不能恢复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6.《师说》中,韩愈用对比的方法,批判了当时社会轻视师道恶劣风气的句子是“,,,”!7.韩愈在《师说》中,首先提出了“”的论断,接着,列举“”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这一观点。
8.《师说》中,孔子尊奉为老师的人的才德,总体不一定都超过孔子,但孔子还是虚心向他请教了某些问题的句子是“,”。
9.《师说》中,韩愈列举了孔子从师谦逊的态度:孔子认为,众人中,至少一人比我强一点,我就能看拜他为师的句子是“,”。
10.《师说》中,韩愈对师生关系结论性概括的句子是“,”。
11. 《师说》中,表现韩愈倡导以能者为师原因的句子是“,,”。
《劝学》1.荀子的《劝学》一文中,通过君子之口提出论点,以示郑重而具有针对性的句子是“:”。
2. 荀子的《劝学》一文中,开篇就使用青、冰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支持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3.在《劝学》中,荀子用做车轮设喻,阐明即使原来是不善之人,经学习也可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之人的道理的句子是“,,。
,,。
”4.在《劝学》中,荀子以朩受绳、金就砺设喻,揭示君子博学参省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5.在《劝学》中,荀子以亲身体验,通过思学对比,强调学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6. 荀子在《劝学》中,运用设喻,展开论证,从生活经验说起,表达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看得更广阔的句子是“,”。
7. 荀子在《劝学》中,设喻日常生活中凭借高处的条件打招呼,远人就能清楚地见到的事例,来论证道理的句子是“,,”。
高考语文 理解性默写测试题(高中部分)及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14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三)《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绘了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意境开阔。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简明的语言写出了满山遍雪及积雪的光彩。
(3)中国古代诗文与茶、酒有密切关系。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一句以品茶极写无聊;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2.(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完全摆脱了尘俗杂事,生活悠闲自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倡导的学习态度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的务实精神不谋而合。
(3)“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表达愁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古诗十九首中》多有思妇感怀之词。
《亭中有奇树》中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绪。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 ”两句。
4.(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高频考法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可无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答案:(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高中语文新高考名句名篇默写专项练习(必背60题,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忧国伤时,生活窘迫和仕途落魄。
2.中国人讲究做事要慎始善终,老子就曾说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但现实中能做到的人却不多,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指出过:“()。
”3.《红楼梦》与唐诗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
书中道:“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用典与李贺《李凭箜篌引》“()”句相同,而林黛玉“潇湘妃子”别号的由来则与李诗中的“()”句所用典故相同。
4.苏洵《六国论》中以“()”表达对朝廷重蹈六国覆辙的忧虑,其实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用“()”揭示了重蹈覆辙的原因。
5.自然美景总会引发文人的想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是用雪比喻江浪,描绘出了江水波澜壮阔的景象。
6.在《石钟山记》中,苏轼通过记叙自己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指出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须有质疑求实的精神,切忌“()”。
7.古代诗歌中常通过脸色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如《蜀道难》中人们听闻蜀道之难的反应“()”和《琵琶行》中琵琶女自叙身世时“()”。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鹊桥仙》中与此情意相似的两句是:()。
9.重视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卫风·氓》中体现古代劳动妇女起早贪黑、日夜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10.我国首部关于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了压倒性位置。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和黄庭坚《登快阁》“()”两句诗中描写的“澄江碧水”将永远流淌在华夏大地。
11.古人对“窗”有独特的情怀,一扇窗犹如一个画框”镶嵌着居室主人的浮生所记,主人的日常悲欢就在其中回放和上演。
《声声慢》中“()”就是女词人在窗前的独特感悟。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汇总

语文理解型默写练习名篇名句默写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的答题技巧一般要注意突破生僻难写字,注意同音异义词,注意同义异形词等。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就本题而言,这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理解基础上记忆。
1.王维使至塞上时既目睹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苍凉,更看到了“,”的壮美。
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共同的身世之悲的句子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4、《诗经·氓》中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5、《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从而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6、《赤壁赋》中,以潜蛟和嫠妇的表现来侧面描写音乐美的句子是“,”。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8、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9、《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1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11、李白《行路难》中“,”两句诗极写作者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
1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关”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1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成为远隔千山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1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叙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氛围的名句是“,”。
15、有的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16、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高考理解性名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
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6.《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7.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印错杂弹_ 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8.“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
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10.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格降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
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6.《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7.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印错杂弹_ 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8.“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
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10.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格降人才。
”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1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2.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4.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6.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8、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9.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1.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2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
杜甫《蜀相》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4.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⑴李清照《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
⑵李清照《一剪梅》:两处闲愁。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25.写出陶渊明《归园田居》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两个对偶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6.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7、《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42、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43、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填国家名)人,其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44、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送我至划溪";王维《》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45、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
④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⑤在《谏太宗十恩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46、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周公吐哺,天天归心。
”47、《阿房宫贱》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刹象亡的历史教训,战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衰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衰后人也。
”48、杜甫《旅夜书怀》诗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两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49、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0、奥地利作家弗兰茨。
卡夫卡的小说《》途述了主人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
51、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小说《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
5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和“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又如,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3、陆游曾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
(3)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4)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理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总称“名人传”。
5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55、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56、“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此二句出自《》。
57、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开创了被后世誉为“”的优良传统。
58、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极言秦始皇的功业。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59、《促织》选自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揭露了封建皇帝的荒淫;俄国诗人()的《致大海》,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60、(1)宋词的主要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品《变形记》的作者是弗兰茨·卡夫卡(或卡夫卡)。
(2)《离骚》中提到屈原名字的两句是。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3)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61、(1)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2)苏轼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3)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三幕话剧《》,采用图卷式结构,塑造了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等鲜活的文学形象。
(4)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展开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62、(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择其善者而从之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06浙江卷)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
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谢灵运是晋朝诗人)C.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