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专升本经济学考试真题
河南省专升本经济学测试题(十三)答案

河南省专升本经济学测试题(十三)答案一、单选题1-5DBACA6-10BCCCB11-15ABDDA16-20BCABA21-25BDDDA26-30CCBBB31-35CCCBD36-40BACCC41-45CBCAA二、多选题46.ABCD47.ABD48.AD49.BC50.ABD51.ABC52.ABCD53.BCD 54.AD55.AD三、判断题56-60×√√√√61-65√××√×四、名词解释66.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67.供给定理(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68.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69.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70.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五、简答题71.简述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
答:(1)商品自身的价格。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
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提高通常使消费者更多地消费某商品,但这一规律对于低档商品并不适用。
(3)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自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4)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河南省专升本经济学测试题(十四)

河南省专升本经济学测试题(十四)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2.农产品市场上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的原因必定是()A.人们的收入增加B.更多的土地被用于修建高速公路C.开发出了高产的新品种D.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工作3.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A.MC AVC >中的那部分AVC 曲线B.MC AC >中的那部分AC 曲线C.AVC MC ≥中的那部分MC 曲线D.AC MC ≥中的那部分MC 曲线4.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3,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是()A.独立品B.互补品C.替代品D.既可以相互替代,又不可以完全替代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A.B XY A XY MRS MRS =B.B LKA LK MRTS MRTS =C.XY XY MRS MRT = D.都不是6.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P 4100-=,供给函数为Q P 240+=,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A.1060==Q P ,B.610==Q P ,C.640==Q P , D.2020==Q P ,7.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A.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B.主要由消费者承担C.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平均分摊D.全部由生产者承担8.生产者短期生产的理性决策区间应选择在()A.边际产量递增阶段B.边际产量最大值与平均产量最大值之间C.边际产量小于零时D.平均产量最大值与边际产量等于零之间9.无差异曲线上的点表明()A.消费者的总效用相等B.消费者的商品总价格相等C.生产者的产量相等D.消费者的商品总消费量相等10.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 曲线相切的产量点上,必有()A.AC 值最小B.MCAC =C.MC 处于上升阶段 D.上述各项全对11.在无差异曲线的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代替率等于它们的()A.效用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成本之比1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A.是水平直线B.自左向右下倾斜C.垂直于横轴D.自左向右上倾斜13.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下列哪种情况下,问题即可妥善解决()A.不管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B.只要财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C.只要财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D.不论财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14.下列哪种情况表明收入分配率不平等()A.基尼系数越大,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小B.基尼系数越小,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C.基尼系数越小,洛伦兹曲线的弯曲成熟越小D.基尼系数越大,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15.产品的边际转换率是哪一条曲线的斜率()A.需求曲线B.边际产量曲线C.生产可能性曲线D.契约曲线16.某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D.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17.古诺模型描绘的是哪一种市场结构形式()A.完全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18.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19.关于GDP的涵义,不正确的说法是()A.GDP用于统计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大小B.GDP反映一个经济体一年的市场交易总价值C.GDP计量了一个经济体一年年末的总产出量D.GDP价值计算中必须包括产品与服务20.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上升将导致()A.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提高B.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降低C.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不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1.A国的实际汇率上升,可能是因为()A.外国对A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了B.外国对A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减少了C.A国对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了D.意愿的对外净投资等于净出口22.充分就业的含义是指()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失业状态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失业状态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失业状态23.关于自然失业率,正确的说法是()A.自然失业率是始终不变的B.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的失业率A.1MPC=+APS=MPC B.1+APCC.1=MPS+MPCMPC D.1+APS=32.乘数发生的条件是()A.社会上各资源充分利用B.社会上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C.0MPCMPC D.1=>33.引起IS曲线左移的原因是()A.政府修高速公路B.政府降低个人所得税C.央行降低贴现率D.本国汇率升值,出口减少34.国民收入增加会导致货币市场上()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35.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内()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C.财政政策有效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36.关于总需求曲线,当其他条件不变时()A.政府购买性支出减少,曲线右移B.价格上升,曲线右移C.政府税收减少,曲线左移D.货币供给增加,曲线右移37.结构性失业与()有关A.经济中的职业正常转换B.经济普遍下行C.某些行业的衰退D.劳动力市场短暂调整38.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39.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正相关D.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负相关40.为减少经济中存在失业,央行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贴现率C.卖出政府债券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41.如果发动机、变速器、灯箱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辆汽车的材料的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A.是正确的,因为汽车的各种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B.是正确的,因为汽车的各种材料起初是汽车厂商存货C.是不正确的,因为重复记账会导致GDP过高衡量D.是不正确的,因为重复记账会导致GDP过低衡量42.根据凯恩斯的储蓄函数,导致储蓄增加的主要因素为()A.边际储蓄倾向下降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C.利率水平提高D.收入增加43.IS曲线表示“”市场“”时“”的关系。
河南省2018--年财经类专业课试题资料

河南省2018--年财经类专业课试题河南省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财经类专业课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成本会计 1-10 题;企业财务会计 11-20 题。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之和。
A.生产费用 B.制造费用C.期间费用 D.全部费用2.如果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则生产车间发生的管理人员工资应计入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C.“辅助生产成本” D.“销售费用”3.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该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列入的会计科目是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C.生产成本 D.辅助生产成本4.计件工资的计算依据是A.考勤记录 B.产量记录C.职工工龄 D.工时记录5.辅助生产车间为各受益单位提供劳务,均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和分配的方法是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C.计划分配法 D.约当产量法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一批,该批废品的成本构成为:直接材料 8 000 元,直接人工 5 000 元,制造费用 1 800 元。
废品残料作价1 000 元已回收入库,应收过失人赔偿款 2 000 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废品的净损失是A.14 800 元 B.13 800 元C.12 800 元 D.11 800 元财经类专业课第 2 页(共 8 页)7.下列不属于成本项目的是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8.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品种法 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9.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计入A.“销售费用” B.“期间费用”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10.下列属于制造费用的是A.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C.生产产品耗用的原材料 D.销售机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11.确实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应贷记A.“其他应收款” B.“应收账款”C.“营业外收入” D.“主营业务收入”12.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不包括A.现金折扣 B.商业折扣C.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D.增值税销项税13.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对原材料进行核算,月末库存原材料计划成本是2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则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是A.194 000 元 B.200 000 元C.206 000 元 D.188 000 元14.某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是 25 万元,增值税进项税 4.25 万元,另支付包装物押金 2万元。
2018年经济基础真题(带答案解析)

2018年经济基础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70 题,每题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1、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电脑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乙为买方,同时,合同约定:甲将电脑发货给丙,因为乙与丙也签订了一份电脑买卖合同,乙为卖方,丙为买方。
现因为甲发给丙的电脑存在质量问题,引发纠纷,丙应向()追究违约责任。
A 乙B.甲或乙C 甲D.甲和乙2、从坐标图上看,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向右上方位移的因素是()。
A.技术进步B.需求交叉弹性发生变化C.该商品价格提高D.消费者收入增加3、假设资本投入不变。
当某一生产者使用的劳动数量从4 个单位增加到5 个单位时,总产量从38000 件增加到39000 件,平均产量从950 件减少到780 件。
则边际产量为()。
A.1000 件B.170 件C.780 件D.39000 件4、关于作为物权客体的“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权法上的“物”可以是有体物,也可以是无体物B.物权法上的“物”包括他人的身体C.物权法上的“物”也可以是行为D.物权法上的“物”须是独立于人身之外的物5、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时,其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A.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B.应纳税额=组成计价税额×税率C 应纳税额=组成计价税额×征收率D.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6、关于国际金本位制的内容,正确的是()。
A.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可调整的固定汇率B.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可调整的固定汇率C.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多种汇率安排的浮动汇率D.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限7、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在()建立。
A.德国B 美国C.法国D.英国8、下列会计活动中,属于会计记录方法的是()。
A.设置账户B.编制会计报表C.财务分析D.预算管理9、划分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依据是()。
河南省专升本经济学测试题(二十三)内含答案

河南省专升本经济学测试题(二十三)一、选择(每小题1分,共60分)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是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D.研究企业如何取得利润的理论2.当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正B.负C.0D.13.当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4.假定供给函数P Q s 22+-=,则3=P 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
A.1B.1.5C.2D.35.若商品X 和商品Y 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0,则()。
A.商品X 和商品Y 是替代品B.商品X 和商品Y 是正常品C.商品X 和商品Y 是互补品D.商品X 和商品Y 不存在相关关系6.当吉芬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D.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7.预算线上的点所对应的商品组合表明()。
A.该消费者没有用完预算支出B.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C.该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D.该消费者超出了预算支出8.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若增加1单位X 商品的购买,需要减少2个单位的Y商品的消费,则有()。
A.2=XY MRS B.2/1=XY MRS C.2/=Y X TU TU D.2/1/=Y X MU MU 9.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其预算线()。
A.转动,变得平坦B.转动,变得陡峭C.平行向外移动D.平行向内移动10.带来相同水平的效用的商品组合集中在消费者的()曲线上。
A.无差异B.消费预算C.生产可能D.需求11.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首先发生的是()。
经济专业专升本试卷真题

经济专业专升本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指的是:A.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效用增加B.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效用减少C.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增加D.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少2.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通货膨胀率C. 个人收入D. 失业率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不包括: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D. 卖方可以单方面决定产品价格4. 在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是: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先正相关后负相关5.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调控B. 公开市场操作C. 存款准备金率D. 税收政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全球化是导致国际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对/错)2.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的货币价值下降。
(对/错)3.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对/错)4.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对/错)5. 完全垄断市场不存在价格竞争。
(对/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描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并解释其对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公司生产的商品需求函数为 Q = 100 - 2P,其中Q为需求量,P为价格。
求当价格为50元时的市场需求弹性。
2. 某国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决定增加税收。
假设该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d = 1000 - 50r,其中Md为货币需求,r为利率。
货币供给为500单位。
如果政府将税率提高,导致货币需求减少50单位,求新的均衡利率。
五、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市场失灵的类型及其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影响。
2018年河南专升本经济学考试真题

2018年河南专升本经济学考试真题选拨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研究考试经济学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力C.生产资料D.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2.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C.生产力D.产品归谁所有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B.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doc/1ffb33e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1.html要顺应出产力性质纪律的调节来实现的 C.价值纪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D.剩余价值纪律的调节来实现的6.货币的本质是()A.纸币和铸币B.金银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7.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A.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B.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工夫决意D.出产关系一定要顺应成产力性质8.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就可获得()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9.社会分工是指()A.企业内部的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不同部分之间和各部分内部的劳动分工10.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耗资料之和D.全部出产资料之和11.职能资本家包括()A.产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B.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D.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12.资本主义地租是占有()A.农业工人的全部剩余劳动B.农业工人的全部剩余生产物C.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13.商业利润的真正起原是()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B.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出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4.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A.利润率和零之间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是()A.劳动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C.出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出产力发展水平16.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doc/1ffb33e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1-2.html求曲线变为Q=5-9P后,均衡价格将()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D.小于或等于418.均衡价格是()A.固定不变的价格B.厂商期望的价格C.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D.消费者期望的价格19.消费者的预算反映了()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20.如果是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均匀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22.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A.固定成本B.隐含成本C.会计成本D.生产成本23.短期均匀成本曲线成为U行的缘故原由与()A.规模报酬有关B.与外部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D.与规模不经济有24.已知产量为8个单元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元时,均匀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A。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经济学(二)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经济学(二)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经济学(二) 试卷(课程代码 0088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A.消费者收入增加B.玉米价格上升C.大豆供给量锐减D.大豆价格上升2.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1,则X和Y的关系是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劣品3.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4.以下有关厂商生产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变生产要素和不可变生产要素的区别只相对于长期而言,短期中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B.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C.厂商的正常利润是总的销售收入或总收益与总的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反映了长期中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5.如果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元交点,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保持等产量线不动,增加成本投入,能实现最优生产B.保持等成本线不动,增加产量,能实现最优生产C.同比例减少所有投入,能实现最优生产D.同比傻嘴加所有投入,能实现最优生产6. 厂商短期生产中,当总产量下降时,则有A. 平均产量为零B.边际产量为负数C. 边际产量为零D.边际产量最大7. 完全竞争市场上,当厂商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生产,以下哪个说法正确?A. 厂商不可能出现亏损B.厂商获得超额利润C. 厂商面临的市场价格等于其平均收益D.厂商面临的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8.一般来说,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是A. 水平直线B.向右上方倾斜C.垂直于横轴D.向右下方倾斜9.如果垄断竞争行业存在超额利润,则A. 新企业将进入B.现有企业将提高价格C.因为有进入障碍,不会有新企业进入D.生产成本会上升10.从垄断与公共利益角度来看,以下对垄断市场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促进生产新产品的垄断厂商进一步发展B.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价格要比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要低C.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是以可能的最低成本进行生产D.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产量要等于完全竞争市场中达到的产量11.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福关的命题是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12. 以下哪种情况不反映在GDP中?A.卖掉以前据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元人民币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13.当实际GDP力17500亿元,GDP价格折算指数为16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A.11000亿元B.15700亿元C.17500亿元D.28000亿元14.一个经济中,若消费C=4000亿元,投资I=700亿元,政府购买G=500亿元,净出口X-M=250亿元,则GDP等于A.4700亿元B.4950亿元C.5200亿元D.5450亿元15.其他条件不变,突破性盼技术进步最终将会使A.产出增加,价格提高B.产出增加,价格下降C.产出减少,价格提高D.产出减少,价格下降16.一个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来决策的经济,被称为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河南专升本经济学考试真题选拨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经济学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资料D. 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2.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C. 生产力D. 产品归谁所有3.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A.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4.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 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B. 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C.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D. 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5.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 A. 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的 B. 生产关系一定2010年河南专升本经济学考试真题_文库下载https:///doc/1ffb33ebb8d528ea81c758f5f61f b7360a4c2b71.html 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C. 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D. 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6.货币的本质是()A. 纸币和铸币B. 金银C. 特殊商品D.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7. 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A. 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B. 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成产力性质8. 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就可获得()A. 超额剩余价值B. 绝对剩余价值C. 相对剩余价值D. 平均利润9. 社会分工是指()A. 企业内部的分工B. 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 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 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10.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 社会总产品B. 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 全部消费资料之和D. 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1. 职能资本家包括()A. 产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B. 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C. 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D. 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12. 资本主义地租是占有()A. 农业工人的全部剩余劳动B. 农业工人的全部剩余生产物C. 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利润D. 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13.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 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B. 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4. 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A. 利润率和零之间B. 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 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 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5.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是()A. 劳动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B.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C.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D.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16.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 互补品的价格下降17.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2010年河南专升本经济学考试真题_文库下载https:///doc/1ffb33ebb8d528ea81c758f5f61f b7360a4c2b71-2.html 求曲线变为Q=5-9P 后, 均衡价格将() A. 大于 4 B.小于4 C.等于 4 D.小于或等于 418. 均衡价格是()A. 固定不变的价格B. 厂商期望的价格C. 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D. 消费者期望的价格19. 消费者的预算反映了()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 消费者的偏好C. 消费者的需求D.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20. 如果是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2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22. 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A. 固定成本B. 隐含成本C. 会计成本D. 生产成本23.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 行的原因与()A. 规模报酬有关B. 与外部经济有关C. 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D. 与规模不经济有24. 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A . 1元B.88元C.19元D.20元25. 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 )就停止营业A. 平均成本B. 平均可变成本C. 边际成本D. 平均固定成本26.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是()A. 向右下倾斜的B. 向右上倾斜的C. 垂直的D. 水平的27当垄断市场的需求富于弹性时()A.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较大B. 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额较大C. 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额为0D.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额较小28.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A.P=ARB.P=ACC.P=MRD.P=MC29. 基尼系可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A. 洛伦茨曲线向45度线移动B. 不平等的增加C. 不平等的减少D. 不平等没有改变30. 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20和3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A. 甲的效用变为23,乙的效用变为29B.甲的效用变为18,乙的效用变为35C. 甲的效用变为20,乙的效用变为36D.甲的效用变为30,乙的效用变为2731. 从社会角度来看,效率要求---之间相等()A. 社会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成本B. 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收益C. 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D. 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32. 采用消费、消费、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来核算GDP 的方法是()A. 生产法B. 收入法C. 支出法D. 增值法33.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 直接税B. 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34. 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 退伍军人的津贴B. 失业救济金C. 贫困家庭补贴D. 政府支付房屋租金35. 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A. 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 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 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 消费下降,储蓄下降36.IS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3 A. 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结合B. 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C.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37. 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D. 增加货币发行量38. 某封闭经济体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增加政府购买为100亿元,可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A.90亿B.900亿C.1000亿D.1100亿39. 追求利润的企业面对拟投资项目,决定投资与否的条件是()A. 资本边际效率不高于利息率B. 资本边际效率不低于利息率C. 资本边际效率不高于投资的边际效率D. 资本边际效率不低于投资的边际效率40. 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准备金率为百分之十,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平均为百分之十,若基础货币增加1200亿,则货币供给量增加()A.12000亿B.1200亿C.60000亿D.6000亿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题)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里相应的题后括号里划‘ 对’ ,反之划‘ 错’ 。
41.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2. 商品必定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43. 按生产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44. 社会主义国家征税是国家有计划地集中社会资金的一种强制性手段。
()45. 经济增长反映国民经济量的变化,经济发展则指国民经济在结构上要有质的变化。
()46. 每一元钱对穷人和富人的效用都是相同的。
()47. 若某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则该商品为低档品。
()48. 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 和Y , X 的价格为10, Y 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7个单位X 和3个单位Y , 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分别为30和20个单位, 则张某应当增加X 的购买, 减少Y 的购买。
() 49.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减少。
()50. 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51.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仅包括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如厂房、住宅、机械设备。
()52. 根据凯恩斯货币理论,利率由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和货币供给量共同决定。
()53. 若实行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增加实际国防开支的政策,在短期内将导致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
() 54. 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购买政府债券,其意图是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55.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认为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56. 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 57.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58.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什么?59. 简述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60. 简述菲利普斯曲线。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61. 生产关系62. 资本积累63. 正常利润64. 流动性陷阱65. 内在稳定器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66. 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P,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