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1984版)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题目名称: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班级:20 13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班姓名:张雄亮学号:201340616226指导教师:张文萍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内容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二、设计资料2.1 流域概况新塘水库属湘江支流白水江水系,大坝坝址位于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13°01′11",北纬28°36′01",距清泉村庄约1.3km,距川山坪镇约5.0km,距汨罗市城区约35km。
新塘水库集雨面积0.5km2,干流长度0.572km,干流平均坡降为14.2‰。
新塘水库流域未设入库水文站,水库未开展任何水文水情观测;仅有断断续续的水位及雨情观测,并且其观测资料极不完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故该水库洪水复核按无资料地区对待。
2.2 气象新塘水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的大陆性气候。
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
夏季之交,流域正处在冷暖气流交汇的过渡地带,形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
根据汨罗气象站1957~2006年实测的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9℃,历年最高气温为40.1℃,最低气温为-14.7℃。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87小时。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67.2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294.60mm(1998年),最小降雨量为1184.7mm(1972年),最大一日降雨量为208.00 mm。
历年最大风速24m/s,风向NNE,历年平均最大风速14.0m/s。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04mm,全年无霜期266天。
6~8月气温高,蒸发量也大。
多年平均月蒸发量最大在7月份,达214.8mm。
2.3 水文基本资料新塘水库所在的河流没有水文站,建库后水库管理所也没有开展入库流量观测,为无资料地区,没有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本次洪水复核按湖南省水利厅1984年编制的《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查算设计洪水。
小二型水库出险加固设计报告

工程设计证号:A143005008湖南省道县中家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送审稿)湖南湘水工程建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五月批准:王振华核定:桂许亮审查:桂许亮校核:吴敢喜项目负责人:张必杰主要设计人员:何勇于娇瑞李建刘亮龚攀李招贤涂娟周小华目录1 综合说明 (1)1.1 概述 (1)1.2 水文 (2)1.3 工程地质 (3)1.4 工程任务与规模 (4)1.5 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5)1.6 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设计 (6)1.7 工程管理设计 (7)1.8 施工组织设计 (7)1.9 工程概算 (8)1.10 施工安全 (8)2 水文 (9)2.1 流域概况 (9)2.2气象 (12)2.3 径流 (12)2.4 设计洪水 (12)2.5 水库调洪计算 (18)2.6 坝顶高程复核和溢洪道控制段岸墙顶部高程复核 (21)3 工程地质 (26)3.1 概述 (26)3.2工程区域地质概况 (26)3.3坝基及附属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地质问题 (27)3.4坝体工程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29)3.5大坝分区及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29)3.6天然建筑材料 (30)3.7结论与建议 (31)4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32)4.1 工程任务和规模 (32)4.2 主要加固项目 (32)4.3 设计依据及基本资料 (33)4.4 加固设计 (34)5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设计 (71)5.1 水土保持设计 (71)5.2 环境保护设计 (75)6 工程管理设计 (80)6.1 工程管理现状 (80)6.2 工程运行期管理 (80)6.3 工程管理规范与保护范围 (81)7 施工组织设计 (83)7.1 施工条件 (83)7.2 施工导流 (87)7.3 料场选择和规划 (88)7.4 主体工程施工 (88)7.5 施工交通运输 (95)7.6 施工工厂设施及风、水、电布置 (95)7.7 施工总布置 (96)7.8 施工总进度 (98)7.9 主要建筑材料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99)7.10 施工组织管理 (100)8 工程概算 (102)8.1 编制说明 (102)8.2 编制依据 (103)8.3 工程投资 (104)附件:大坝安全认定报告书附图:1、湖南省道县中家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集附书:2、湖南省道县中家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书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1 综合说明1.1 概述中家冲水库坝址位于道县蚣坝镇下湖洞村,属潇水河系一支流。
码市水文站超洪调洪水的始末简述

码市水文站超洪调洪水的始末简述摘要:2022年6月,江华县冯河流域库区以上出现持久降水,最终在6月22日产生了大洪水,码市镇一万多名干部群众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3亿元,此次洪水暴雨成因与量级、暴雨时空分布特点、暴雨频率分析、洪水特点等分别进行分析,持续极端天气是这次大洪水产生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冯河;暴雨;洪水;损失一、前言2022年6月16日~6月22日,受强降水影响,地处湘南的湘江冯河流域发生了大暴雨洪水过程,流域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致使冯河(又名东河)干流及上游部分一级支流发生了超洪调水位的大洪水。
受中低空急流和地形抬升共同影响,是本次区域性暴雨洪水发生的直接原因。
6月22日晚,历史罕见的强降雨伴随雷电袭击大圩镇南部,蔚竹口乡、水口镇贝江区域、码市镇、大锡乡,区域内普降大暴雨。
据相关雨量站资料统计,6月20日8时至22日8时强降雨过程,上述区域内平均降雨达253.7mm,其中贝江流域达到306.1mm;根据此次降水特点增删调整站点之后,所统计的14个雨量站中,降雨量超过300.0mm的有3站,降雨量超过200mm的有12站,其中最大点降雨量为马井村站,降雨量为327.5mm,其次为码市站325.0mm、鲤鱼塘完小站314.0mm。
6月22日7时20分,码市水文站出现洪峰,最高洪水位326.99m(冻结基面),经查阅以往水文资料,该次洪水为超洪调洪水位。
调查计算流量约为2150m³/s。
二、流域概况冯河又名东河,属潇水上游,冯河全长158km,流域面积2559km2,平均坡降5.98‰,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野狗岭南部,蜿蜒流经蓝山县大桥乡、江华县码市镇、水口镇、涔天河镇4个乡镇,于江华县沱江镇鱼塘坡处与萌渚水汇合。
冯河水系发育,河网密布,流域面积超过50km2的支流有14条,流域面积超过100km2的支流有7条,其中码市站以上冯河流域内主要支流有中河、后河、邬龙河、安宁河、大锡河。
《白石水库报告》word版

目录工程特性表 (1)1 工程概况 (4)2 水文 (5)2.1 流域概况 (5)2.2 气象 (5)2.3 径流 (5)2.4 设计洪水复核 (5)2.4.1 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复核 (6)2.4.2 设计暴雨 (6)2.4.3设计洪水 (7)2.4.4施工分期洪水 (10)2.5调洪演算 (11)2.5.1基本资料 (11)2.5.2调洪演算 (12)2.6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13)2.6.1水库大坝顶部高程复核 (13)2.6.2 溢洪道控制段顶部高程的复核 (15)3 地质 (16)3.1区域地质概况 (16)3.1.1 地形地貌 (16)3.1.2 地层岩性 (16)3.1.3地质构造及地震 (16)3.1.4 水文地质条件 (17)3.1.5 物理地质现象 (19)3.2坝体填筑土与坝基岩土工程地质质量评价 (19)3.2.1 坝区岩土工程地质特性剖面分区 (19)3.2.2坝体填筑土质量评价 (19)3.2.3 坝基岩土工程地质质量评价 (21)3.2.4 坝基与坝肩基础处理质量评价 (21)3.3 坝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21)3.3.1 坝体抗震稳定问题评价 (21)3.3.2 坝体散浸 (21)3.3.3 坝体与坝基及坝肩接触界面渗漏 (22)3.3.4 坝基渗漏 (22)3.4 建议处理措施: (23)3.5其它建筑物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3)3.5.1 溢洪道 (23)3.5.2 输水涵洞 (24)3.6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24)3.7 天然建筑材料 (3)3.7.1 土料 (3)3.7.2 砂砾石料 (3)3.7.3 块石料 (3)3.8.1 结论 (3)3.8.2 建议 (4)4 除险加固设计 (5)4.1 工程等别、建筑物等级 (5)4.2 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4.3 大坝加固前大坝渗流分析 (6)4.4 大坝加固设计 (15)4.4.1 坝顶高程确定 (15)4.4.2 大坝防渗处理 (15)4.4.3 上游坝坡加固设计 (18)4.4.4 下游坝坡整治 (19)4.4.5 溢洪道整治设计 (19)4.4.6 输水设施改造设计 (26)4.5 大坝加固后渗流及边坡稳定计算 (26)4.5.1 大坝加固后渗流计算 (26)4.5.2 大坝加固后边坡稳定计算...................... - 35 -5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设计 (42)5.1环境保护设计 (42)5.2水土保持设计 (42)5.2.1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预测及防治责任范围 (42)5.2.2防治措施 (43)6.1 工程建设期管理 (44)6.1.1 组织机构 (44)6.1.2 工程管理 (44)6.1.3 技术管理 (45)6.2 工程运行期管理 (45)6.2.1 工程管理现状 (45)6.2.2 管理机构 (45)6.2.3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45)6.2.4 工程管理运用 (46)7 施工组织设计 (47)7.1 施工条件 (47)7.1.1 工程概况 (47)7.1.2 自然条件 (47)7.2 导流围堰与基坑排水 (49)7.2.1 施工围堰与导流 (49)7.3 料场的选择和开采 (49)7.4 主体工程施工 (49)7.4.1 帷幕灌浆 (49)7.4.2 高压旋喷灌浆 (50)7.4.3土石方开挖及回填 (50)7.4.4 砼工程施工 (50)7.5 施工总布置 (51)7.5.1 施工交通布置 (51)7.5.2 水、电布置 (51)7.5.3 施工布置 (51)7.6 施工总进度 (52)8 工程概算 (53)8.1编制依据 (53)8.2 基础单价 (53)8.3其他费用 (54)8.4 主要工程量概算表 (54)8.5 工程投资 (57)8.6 工程概算附表 (57)1 工程概况白石水库位于湘潭县白石乡天平村境内,属于湘江水系涓水上游,距离白石乡政府约7km。
大沙洲过河通道设计说明

桑植县河口乡沙洲村大沙洲过河通道设计说明桑植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一五年一月院长:总工:设总:勘测设计人员:目录设计说明一、概述大沙洲过河通道位于桑植县马合口乡沙洲村沙坪组、沙洲组交界处,澧水中源大沙洲河上。
该段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多年来,沿河两岸村民生产、生活,小孩上学全靠涉水过河,交通极为不便,该段还是沙坪组、天窝组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
为方便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当地政府和村组强烈要求解决当地村民出行不便的现状,我公司受桑植县河口乡政府的委托对此过河通道进行测设。
该过河通道的修建,将大大改善沙洲村沿河两岸一千多人的生产出行问题,对本地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当地群众多年来的迫切愿望。
二、工程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查得,该过河通道工程等级为V等,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均按5级设计。
三、设计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2、《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3、《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4、《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四、水文气象、地质等情况1、水文气象资料1)水文资料大沙洲河流域内无水文测站,在澧水北源上设有凉水口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877km2,与大沙洲河流域面积(71.35km2)相差太大,不适合作为参证站。
因此,本次设计洪水的推求参照湖南省水利水电厅1984年编制的《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进行。
大沙洲过河通道位于河口乡沙洲村境内,该河段总宽度108.5m,常年水面宽32.7m,河床底面高程434.07m,河岸顶部高程435.10m,上游耕地地面高程437.03m,通道涵管埋设处以上控制集雨面积71.35km2,流域长度19.05km,流域坡降为5.4‰。
采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得10年一遇设计洪水Q10%为462.09m3/s,20年一遇校核洪水Q5%为563.53m3/s。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湖南省)

0.489 0.489
径流分配系
F(km2)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计算取值)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一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二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三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四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五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六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七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八区)
湖南省暴雨点面关系表:设计暴雨的点面关系系数α~流域面积F(km2)~降
t ~流域面积F(km 2)~降雨时间t关系
Q m/∑Q i。
湖南暴雨查算手册(84版)

H3-H1=
51.1 30.5 28.0
H6-H3=
45.1 12.6 4.6 20.3 6.4
H12-H6=
31.5 1.4 4.5 4.5 1.6 1.6 4.6 1.7 1.7 4.6 1.7 1.7 4.6 1.7 1.7 4.6 1.7 1.7 13.6 5.0 5.0 22.7 8.3 8.3 1.4 6.4 6.2 4.3 12.6 12.6 8.8 30.5 30.5 21.4 98.9 98.9 69.2 20.5 20.5 14.4 19.0 19.0 13.3 13.4 13.4 9.4 9.6 9.6 6.7 5.8 5.8 4.1 5.5 5.5 3.9 2.6 2.6 1.9
各时段净雨产生的径流Qi
4.3 8.8 21.4 69.2 14.4 13.3 9.4 6.7 4.1 3.9 1.9 3.5 3.5 2.3
#VALUE! #VALUE!
1 4.3 2 8.8 3 21.4 4 69.2 5 14.4 6 13.3 7 9.4 8 6.7 9 4.1 10 3.9 11 1.9 12 3.5 13 3.5 14 2.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肖溪山以上流域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B3
设计
(1h)
(P=
无因次 (ρi) 时段 线 (qi)
1.00%
经验单位线法,用 错误 )
Q地底宽B= #### ΣQi Q地 Qt
△t 净雨 单位线 单位
深 (R上)
各时段净雨产生的径Qi
4.3 8.8 21.4 69.2 14.4 13.3 9.4 6.7 4.1 3.9 1.9 3.5 3.5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湖南省暴雨查算手册

Q地
6.68 6.95 7.22 7.48 7.75 8.02 8.29 8.55 8.82 9.09 9.36 9.09 8.82 8.55 8.29 8.02 7.75 7.48 7.22 6.95 6.68 6.42 6.15 5.88
Qt
7.9 7.8 7.8 7.9 8.0 8.2 8.4 8.6 8.9 9.1 9.4 9.1 8.8 8.6 8.3 8.0 7.8 7.5 7.2 6.9 6.7 6.4 6.1 5.9
Qt
5.6 5.3 5.1 4.8 4.5 4.3 4.0 3.7 3.5 3.2 2.9 2.7 2.4 2.1 1.9 1.6 1.3 1.1 0.8 0.5 0.3 0.0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洪水总量的计算:采用公式W =R F/10,经计算得洪水总量为:W = 393 ×104m3.
H24-H12= Ht Io= 25 R上=ψR总
36.6 1.6 1.6
5.0 5.0 3.5
R总
肖溪山以上流域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B3
设计
(1h)
(P=
无因次 (ρi) 时段 线 (qi)
1.00%
经验单位线法,用 一线 )
Q地底宽B= 35h ∑Qi Q地
0.27
△t 净雨 单位线 单位
深 (R上)
工 程 名 称 地 形 地 貌 暴雨一致区 产 流 分 区
肖溪山以上流域 山 区 第四区 第Ⅲ区
计算频率(%) P= 1.00% 集雨面积(Km2) 干流长度(Km) F= 16.5 L= 5.99
H24点均= 100